第213章 桃林私会

沈沅钰小夫妻俩关起门来,在琅琊王府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沈昀这段时间也抽空派人打听了一下会稽贺氏以及贺强的底细,果然如同沈沅钰所说。贺强虽然不似庾璟年那般精彩绝艳,但胜在为人踏实,人品端方。

最关键的问题是,沈昀也早就发现了沈沅璧看着聪明,实则有些脑残的个性。若沈沅璧嫁给了贺强,因为两家门第有差,到时候贺家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会把沈沅璧供起来,所以沈沅璧是断不会受委屈的。

因此沈昀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是一桩好亲事,就想着好女婿难得,先把贺强这个坑给占上再说。

他便找时间请贺强的父亲贺章出来吃了一顿饭。十分委婉地告诉贺章说,我瞧中你的儿子了,咱俩结个亲家怎么样?

贺章听了还真犹豫了一下。要知道会稽四姓因为在地方上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虽然门第上比起王谢沈桓低了一个层次,但是却进可攻退可守,说起来有求于四大门阀的时候还真不多。

自己的儿子自己疼,贺章本来是不想给贺强找个庶女做媳妇的,他还是看在兰陵沈氏很快就要登顶四大门阀之首,而沈昀是沈氏的宗子,都是庶女,他的女儿比起别房的女儿还要尊贵几分,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他也没把话说得太满,只说是回去和媳妇商量商量,若是这沈七姑娘德行有亏,或者模样配不上贺强,他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沈昀当然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满口答应了下来。贺章回家之后,和媳妇宋氏一商量,没想到宋氏是见过沈沅璧的,上回老太君八十大寿,她在寿鹤堂见过沈沅璧。

“长得颇为出挑,性子看着也柔和,礼数上瞧着也还周全。”竟是颇为满意的口吻。兰陵沈氏这样的门第,就算能娶个庶女回来,对贺氏这样的家族来说,也是颇为光彩的事情,宋氏对这门亲事先就满意了几分。

贺章就松了一口气,沈昀还算靠谱,总算没有仗着身份地位高过自己一截,就忽悠自己。不过儿子成亲这可是件大事,他还是吩咐宋氏:“我听说沈昀的发妻周氏一直卧病在床,你给沈家发个帖子,借着探病的机会,好生相看相看,再定夺不迟。”

宋氏就按照丈夫的吩咐给沈家发了帖子。沈昀知道之后自然明白了她的意思,便嘱咐周氏,等宋氏来了之后,把沈沅璧叫过来,让她相看相看。

过不两日,宋氏就带着礼品上门了。周氏在长乐堂热情地接待了她,两人都不是苛刻之人,说了一阵子话竟然颇为相得,宋氏觉得和周氏这样的人做亲家倒也蛮不错的。

说了一阵子,周氏就让人把沈沅璧请了过来。沈沅璧这阵子可遭了老罪了。沈沅钰从宁德长公主府里请来的这两个教养嬷嬷,因为之前受到了沈沅钰的面授机宜,自然明白应该如何对待这位七小姐,把她的课业排得满满的,把沈沅璧每天都累成狗,不要说再给周氏添堵,就是吃饭睡觉都跟打仗似的。

不过这种强化训练的好处却也是立竿见影的,沈沅璧身上的那种小家子气如今也被磨掉了不少。宋氏见沈沅璧一派落落大方,那通身的气派便是一般的嫡女也比不来,心中十分满意,就褪下了腕子上的一对玉镯,非要给沈沅璧戴在手上。

沈沅璧见那一对玉镯晶莹通透,宛若一泓秋水,一看就不是凡品,心里虽然也有几分意动,到底知道不能随便要了别人这般贵重的东西,便推辞道:“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周氏见宋氏对沈沅璧十分满意,也跟着高兴,道:“既然是贺太太的一番心意,七丫头便收下吧。”

见周氏发话了,沈沅璧这才收了玉镯。

等沈沅璧退下之后,宋氏便表示过几天就请了媒人上门来提亲。沈沅璧毕竟年纪小,这阵子又被磋磨的够呛,一时之间没想到宋氏此来的真正目的。

另一边,白姨娘却比她敏感许多,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就想明白了宋氏此来的目的,便吩咐金旺家的到外头去打听。贺家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白姨娘在外头又有可用之人,很快就被她查清楚了。

金旺家的喜孜孜地道:“恭喜姨娘,老奴觉得这是一桩十分实惠的亲事,老爷到底是疼爱七小姐的。”

白姨娘何等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会看不出来这些呢。所谓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沈沅璧这样的身份,要么嫁给一流士族的庶子,要么嫁给二流士族的嫡子,前者表面风光,可是上有婆婆,中间妯娌一堆,哪个不是顶级门户出身的,以沈沅璧的那个性子,最后吃苦的还是她自己,后者却不一样,相比起来要实惠许多。

其实白姨娘也觉得这是一门不错的亲事。她一辈子算计来算计去,为的不过也就是子女的将来。

白姨娘沉思有顷,还是问道;“那贺家公子,相貌如何?”

金旺家的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据传,那贺强贺公子方面大耳,长得颇为……端正。”

也就是说,贺强长得不怎么地,至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男子了。

白姨娘就是一叹,沈沅璧从小在沈府长大,目光所及,父兄莫不都是美男子,若是知道父母给他定了这样一个男子,她又怎么会甘心下嫁呢?

白姨娘不由也有一些头痛。

金旺家的急了起来:“姨娘,这男子重要的家世、品格、前程,容貌这一项实在是不值一提啊!”

白姨娘又岂会不了解这些!只得叹道:“如此,这件事就暂且不要让七小姐知道了,只等老爷太太把这件事定下来再告诉她也不迟。”

按照那个时候的风俗,虽然沈沅璧是成亲的当事人,沈昀和周氏不叫她知道这些,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金旺家的大喜,“姨娘英明!”

白姨娘不由莞尔:“你这老货,以为我是那只想一心攀高枝,不知好赖的蠢货吗?”

金旺家的连连告罪。白姨娘却幽幽一叹,心里毕竟还是深感惋惜的。若沈沅璧有她八成的聪明,嫁入高门华第也未必就完全行不通。原本谋划着将沈沅璧嫁给周鸿远,不曾想自己还未部署妥当就被沈沅钰识破,既然沈昀有了警惕之心,那条路便再也走不通,现在想来还觉得遗憾非常……

过不几日,小二房的程姨娘到沉香阁,邀请白姨娘去城西法华寺上香祈福。

正头太太普遍看不起姨娘,姨娘们便只能相互来往,以打发枯燥的时间。这位程姨娘便是已出嫁的沈府大小姐沈沅秀的生母,如今虽说人老珠黄,多年前便已无宠,但是因为大小姐在,总有几分体面。

这府里头妾室众多,但是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是程姨娘和白姨娘这种为主子诞育子嗣的,便是妾室中极为有头有脸的人了。白姨娘和程姨娘的关系甚好,实际上以白姨娘的手腕,她在府中人缘极好,与府中其他各房的妾室关系都不错。

因此程姨娘请白姨娘一道上香,白姨娘人虽小心,不肯一步行差踏错,到底不是圣人,在她那小院子里呆久了,也想出去透透气,便去向周氏禀了这事儿。周氏本来就是个宽厚的,姨娘出门上香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便痛快地答应了。

哪知沈沅璧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也要跟着白姨娘一块儿出去,周氏便也允准了。

第二日程姨娘和白姨娘乘坐沈府的马车到了城西法华寺。因两人都不是正头太太,也没有那样大张旗鼓地让寺里闭了门,只接待他们几个。

到了法华寺的时候,就见寺里十分的热闹,香客众多。几人到正殿上了香,然后被请到了寺后的禅房歇息。

沈沅璧这阵子跟着两位教养嬷嬷学规矩,闷也闷死了,见今日天气晴好,又听说寺庙后面有一片桃林开得正好。便起了游玩的心思,与白姨娘说了,白姨娘刚才拜佛拜得虔诚,有些累了,不愿动弹。但是想到沈沅璧亲事即将定下,到时恐怕更加不能出门,心中一软,便同意她出门,不过到底叫来丫鬟嘱咐一番。

沈沅璧就带着丫鬟去了后山的桃林。这一片桃林是极大的,“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时外头的桃花已经开败了。此间的桃花却开得正好,远远看去,真真是灼灼其华,十分的赏心悦目。

更妙的是,这寺中后院禅房与前头是隔开的,只接到豪门贵族中人,能进来的非富即贵,因此偌大一片桃林竟然没有什么人。

沈沅璧便带着丫鬟们进了桃林,因怕不熟悉,就找了一个□□岁的小沙弥在前头带路。那小沙弥道:“往前头走一阵子,有一处小溪,溪流清澈,里边有鱼儿嘻戏,风吹过的时候,有桃花的花瓣飘落于溪间,落花流水,端的好看。”

沈沅璧见这小沙弥年纪这般小,这嘴却不是一般的溜,也不知这番话和旁人说了多少遍了,就笑道:“既然那般好看,你就带我们去瞧瞧何妨!”说完又叫翠屏拿了碎银子赏他,那小沙弥得了银子高兴坏了,就在前面带路。

走了约莫有一箭之地,空旷的桃林之中不知从哪里传出一阵笛声。沈沅璧出身兰陵沈氏这样的大家,祖父沈弘是当世最出名的音律大家,对于音乐一道她虽不精通,但也略懂。只觉得这笛声宛转悠扬,如诉如泣,似乎在默默倾吐着什么。

沈沅璧一时间被触发了儿女情长,竟然听得痴了。不由自主地就冲着笛声的方向走去。翠屏出来之前,白姨娘拉着她的胳膊嘱咐了好久,她便提醒了一声:“小姐,前面也不知是什么人在吹笛,若是冲撞了小姐岂不是不美,咱们还是不要过去了!”

沈沅璧却起了好奇心,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么多丫鬟婆子道:“咱们有这么多人,怕什么呢?难道这寺庙里还会混进歹人不成?”

不听翠屏的劝阻,硬要上前去看个明白。翠屏无法,只得带着人紧紧跟了上来。只走了片刻,就已经听见哗哗的水声,此间桃树渐渐疏朗,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果然如同那位小沙弥所说的一般清澈见底。

但见溪旁的一棵桃树上,一个身穿锦袍的青年男子正在斜倚桃树而立,一支紫笛横在嘴上,显然刚才的笛声便是这青年所奏。沈沅璧看清了那男子之后,不由微微一怔,见此人身材颀长,面如冠玉,外表文秀风雅,竟然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比起自家的父兄也不遑多让。微风吹落花瓣落在他的头上肩上,更为这人平添了几分颜色。

男子见了她,先是一愣,随即温和地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这世间毕竟是看脸的居多,沈沅璧更是不能免俗,见男子温雅的目光看了过来,一时间竟然不由自主地红了脸。

那男子急忙抱拳道:“在下一时兴起,胡乱吹奏了一曲,搅扰了姑娘,还望姑娘见谅。”

沈沅璧连忙道:“是我打扰了公子雅兴,我该向公子赔罪才是。”

那男子连忙谦让:“哪里哪里!我在这林中游弋了大半个时辰,姑娘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人,正自孤寂。想来能在这佛殿后山的桃林相遇,咱们也算是有缘的了。不知在下能否有幸邀请姑娘同游此林呢?”

这话其实说的就有些轻薄了。若是换了一个人说出这样的话,沈沅璧一定拿他当做登徒子。可此人长得如此俊美,又是这样的彬彬有礼,谈吐文雅,沈沅璧不知不觉就对他生了几分好感,竟然完全无法对其生气。

翠屏暗暗着急,连连对沈沅璧打眼色,想让她拒绝了此人,沈沅璧却完全被这人吸引住了,竟然没有看到。犹豫了一下,竟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那人微微一笑,心中却不由有些鄙视:兰陵沈氏大房的女孩,也不过如此吗?自己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

那人就将紫笛插入腰间,见沈沅璧答应了下来,高兴地道:“那在下可真是三生有幸了。”说话间,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个小厮来,那人就带着两个小厮在前面引路,与沈沅璧虽说是同游,到底中间隔了一段距离。总算让翠屏心里多少放心了一点。

那人一路行来,指点着周围的景色侃侃而谈,口才果然是上佳。如此直过了大半个时辰,才把这桃林看完了,从桃林中转了出来,沈沅璧只觉得晕乎乎的,竟不知人在何处。

那人道:“能得姑娘相伴同游此林,实在是在下的大幸,竟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姑娘能否赐告芳名。”又道:“在下也知此举有些无礼,若是姑娘不愿相告,那便当做在下没说吧。”

沈沅璧正在暗自焦急,想要开口问问他是谁家公子,听他这样说,像是正瞌睡了就有人送来枕头,却还要故作矜持地道:“只是不知公子能否赐告大名?”

那青年人便道:“在下姓裴名楷,乃是河东裴氏的十三公子。”竟是沈沅钰曾经见过一面的裴十三。

沈沅璧听说他是河东裴氏的裴楷,心中更是高看他一眼,心中仅有的担忧也已经散去。要知道河东裴氏虽然不比四大门阀根深蒂固,却也是可以同浔阳陶氏、高平郗氏比肩的顶级豪门。

若裴楷不是河东裴氏的公子,沈沅璧或许还会考虑一下,一见如此,她便当即报出来自己的家门,矜持道:“我姓沈,沈弘是我的祖父,沈昀是我的父亲。我在家中排行第七。”到底闺中姓名不好向他说出来。

只不过说了这么多,已是足够。

裴楷当即装出吃惊的样子,“竟是兰陵沈氏的小姐,在下失敬了。”又寒暄了几句,这才道:“我今日是陪着母亲前来上香的,在桃林之中耗费了太多时间,怕是母亲已经等急了,这便告辞了。”说毕潇洒地又行一礼,这才带着小厮去了。

沈沅璧站在那里看他颀长的身影渐渐消失了,这才有些怅然地回到禅房之中。白姨娘问起,她并不说与裴楷相遇之事。不过白姨娘是何等样人,早发现她去了一趟桃林,回来便有些怔忡,又见翠屏脸色不对,就已经知道这其中有事,不过她倒是也沉得住气,只做不知,并不当着程姨娘的面询问。

正说着话,就听见外头有女声说道:“此处是兰陵沈氏的女眷吧?河东裴氏三房高氏求见!”

白姨娘脸色一变,河东裴氏三房也是裴氏家族中的实权派,这位三太太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会要见她们这两个并不是正头主子的姨娘?

只是人家给了这么大的脸面要见你,要是还不见就太不给人家面子了,两人便起身,一左一右伴着沈沅璧到门口去迎接。算起来,沈家这些家眷之中,倒也只有沈沅璧算是正头主子了。

裴三太太四十来岁的年纪,长眉入鬓,十分美丽,只是一双眼睛十分锐利。当她的目光落在白姨娘身上的时候,白姨娘感觉十分不舒服。

众人相互介绍了,又寒暄了一番。裴三太太笑声爽朗,十分热情,并不因为程姨娘和白姨娘是姨娘的身份而有丝毫歧视。“七小姐,两位姨娘,这可真是缘分。我今日带着十三郎偶然经过此地,他说这寺里的桃花怕是要开了,非要进来瞧上一眼。我没法子便跟着他一同进来,他去看他的桃花,我便拜我的佛祖,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相见,可见也是咱们的缘分!我听说这里是兰陵沈氏的女眷,便冒冒失失地前来拜见,若有失礼之处,还请你们不要见怪。”

白姨娘听了这番话却是脸色微微一变,裴三太太说他儿子在后面逛桃花林,刚才沈沅璧也去逛桃花林,那岂不是两人在桃花林中已经见了一面了?

众人分宾主坐下来,裴三太太便不着痕迹地套起沈沅璧的话来。白姨娘听着眉头微皱。裴三太太就道:“我早就听说沈家的小姐长得漂亮,个个都像是天仙似的,如今一看倒是果不其然。”

刚才听见她张口闭口的十三郎,显然这位便是裴楷的母亲了,见她并不因为自己是庶女而低看了一眼,对姨娘也很客气,心中不由一片火热。想起刚才裴楷风流倜傥的样子,河东裴氏那样的门第,倒是也配得上自己了!

裴三太太拉着沈沅璧的手把她好一通夸奖,最后更是给了她一支金步摇作为见面礼。又问她年纪多大了?针线做的怎么样?在读什么书?

沈沅璧一一回答了,见她问这些,愈发觉得自己和裴楷有戏。白姨娘只在一旁暗中观察裴三太太的表情,并不过多地插话。

程姨娘却没有白姨娘那般精明,见裴三太太豪爽大气,并不看低了她的身份,只觉得十分受用,便道:“刚才三太太提到的十三公子可是裴楷裴公子吗?”

裴三太太含笑道:“裴楷正是犬子!”

程姨娘道:“我虽在后宅,但却听说过十三公子的大名,三太太您可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啊!”那裴楷的确也是河东裴氏小一辈中佼佼者了,是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能力十分不差,当然长相也很对的起观众。

裴三太太笑道:“哪里哪里?您真是过奖了。这孩子平日里就跟猴儿一样,我可管不了他。”说罢长叹了一声:“什么时候,给他娶上了媳妇,让他媳妇管着他,我才好松散松散。”

说着就去看白姨娘。白姨娘焉能听不懂裴三太太的意思,却是不为所动。她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裴三太太今天的到访,处处透着一股诡异。说是偶遇,谁信呢?

何况一般人家的太太都自重身份,谁会来见姨娘呢,可她倒好,不但见了,还和她们聊得这样热乎。这其中要是没鬼谁能信呢?裴三太太虽然掩饰的很好,可是白姨娘还是能从她的眼中看到隐藏的很深的鄙夷。也就是说她并不是看得上姨娘的,她这样委屈自己,一定是有所图谋。

河东裴氏是比那会稽贺氏要好上十倍,可是瞧着裴三太太行事这般怪异鬼祟,她又怎么可能应承她什么。

她一直信奉一句话,这天下就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

裴三太太见她不肯搭话,心里不由暗暗着急。此前她受到家中长辈的指示,要她们想办法和兰陵沈氏结亲。原来河东裴氏暗中对沈家动了手脚,让沈家丢掉了谋划多年的中枢相权。沈氏并未对裴氏大张旗鼓地喊打喊杀,只是动用朝中和地方的势力,不着痕迹地对裴氏的势力进行打压。

裴氏这才知道位列四大门阀的沈家潜势力有多强,润物细无声中,裴氏就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先是在朝中的出仕为官的几位子弟升迁上出了问题,几个重要的官位都没有拿到手里。而在地方上的“封山固泽”也遭受到了强力的阻挠,竟然进展不下去。

那时士族的发展,一靠中央显要的部门有人,二靠地方上占有大片庄园良田,这两者兼顾政治经济,相辅相成。如今沈氏用了手段,让他们在两者上都吃了大亏,河东裴氏要达成迅速扩展实力,发展成为四大门阀一样的超级豪门的既定目标,眼看着就不可能实现了。

裴氏的当家人这才着急了。就有人提出想法,暂且和沈家化解恩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河东裴氏将来翅膀硬了,再报仇不迟。这化解恩怨最好的法子不就是联姻吗?若是能娶了沈家女作为裴氏的儿媳妇,沈家总该不好意思在对姻亲动手了吧。

裴氏的族老们虽然觉得这个法子有些下三滥,但到底顾不得的,就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看能不能行的通。成了河东裴氏就能解决了目前的危机,若是不成,反正也不损失什么。

裴楷就是被选出来的那个执行这项任务的人选。而兰陵沈氏的嫡女早已全都许配了人家,若是河东裴氏想要截胡,无疑要得罪另外几家强力家族,这对裴氏来说是极为不智的。最后众人一商量,就把目标定在了沈沅璧身上。

之所以选择沈沅璧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她乃是沈昀之女。若真能娶了她回家,对沈昀也有一定的辖制作用。

要不然以裴三太太的自负,又怎么可能愿意让儿子娶一个庶女做媳妇呢?

此刻裴三太太见自己暗示的够明显了,白姨娘却仍是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心想难道是自己说得太过深奥了,她没有听懂?便笑着道:“刚才十三郎与我说,在后山林中遇见一位仙女似的女孩子,两人把臂同游,十分畅快,竟是与她一见如故!”说完就拿着帕子掩着嘴笑,顿了顿又道:“我听说七小姐也尚未婚配,我瞧着这两个孩子倒是十分般配呢?”

282第18章 偏心祖母第130章 嫁我可好第54章 刁蛮公主第131章 再议婚事第83章 帝王心术第108章 洞房争宠第171章 不出所料第66章 遇熊孩子284277282第147章 又起波折第146章 渣爹后母第65章 二房受罚第240章 妙慧出手第164章 情意绵绵第4章 英雄救美第115章 亲密接触第90章 公主诬陷第131章 再议婚事第101章 渣男现形第252章 事情败露294286第245章 永绝后患第175章 栽赃陷害262第189章 你侬我侬第166章 离别依依第60章 识破阴谋第168章 珠胎暗结第238章 情敌见面261第204章 家长里短第13章 别扭少年第180章 白驹过隙266第27章 三十大板第128章 作主退亲第249章 以死相争第45章 渣未婚夫第118章 捉弄将军第246章 风平浪静第8章 父亲庇护第98章 二姐议亲296第180章 白驹过隙第76章 谜底揭晓289第208章 阮氏落水第244章 欲盖弥彰第1章 沈氏弃女第160章 将军来援255第122章 仗义出手第26章 天翻地覆第118章 捉弄将军第193章 夫妻同心第1章 沈氏弃女256第131章 再议婚事第236章 罪有应得第100章 试探情郎第140章 求旨婚配第57章 冰释前嫌第94章 怪力乱神256294第45章 渣未婚夫第201章 兄弟归来第31章 谢纯其人298第46章 进献贺礼第236章 罪有应得267第124章 谢纯拒婚第77章 争风吃醋第230章 以牙还牙287第143章 前世宿仇第150章 商议对策第103章 皇后密谋第14章 琅琊王府第108章 洞房争宠第189章 你侬我侬264第108章 洞房争宠第247章 丫鬟爬床第189章 你侬我侬第40章 裁决不公第203章 王府妻妾第198章 三朝回门第251章 借刀杀人第221章 妻妾过招第18章 偏心祖母第189章 你侬我侬第13章 别扭少年280第201章 兄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