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链锁效应

一天是德皇威廉运河(后来重念日,德皇威廉二世是在他的游艇“霍亨索伦号”上获悉这个消息的。当他知道自己的朋友和猎伴弗兰西斯?费迪南毙命的消息之后,脸色发白,一声不响地回到他的特等舱房里去——那里酝酿着颠动整个世界的波涛

同情的电讯来自世界各地: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发了一个电报,表示“美国政府和人民的真诚慰,和我本人的深切同情”;英国的乔治五世国王,宣告他的宫廷将志哀七日;为了不被人超过,沙皇尼古拉志哀十二日。由于时差关系,大中华帝国驻奥地利的公使于间才向老皇帝约瑟夫送去电,电文很是稀松平常,但公使的态度却很坚决——“这不是普通的谋杀,这是对一个大国赤裸裸的挑衅”,诚挚的慰问和祝福后面,是不怀好意的心态。虽然老皇帝并没有听进去多少,当京师里的林广宇知道,导火线必将被点燃,它会将整个世界炸得粉碎!

在命运攸关的时间里,忙碌的是各个大国,而萨拉热窝却是平静的。当然,西山脚下的大本营同样也是不平静的。如果说皇帝在几个月以前如临大敌、无比郑重的预告还让人有些将信将疑,甚至认为捕风捉影的话,那么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已经启动了这个计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计划的行使也不是一日就可造就的。

作为官方舆论喉舌的《帝国日报》对遥远的欧洲政局并没有诉诸太多的笔墨,他们连篇累牍报道的是国防军即将开始的夏操——按照参谋本部拟定的作战计划,所有部队在7月1日前需要动员完毕,前要悉数开赴指定位置。这将是国防军最近3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不但将检阅三年国防建设地成果,而且将进行禁卫军与新军的高强度对抗。

这些消息对于消息灵通的列强人士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闻——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们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在庞大、复杂且人数众多的筹备计划后面所隐藏的军事动员则是他们所不知情的,不要说他们不知情。就是参与整体计划的部队主官都不知情——除了禁卫军的铁三角。没有一支部队知道这次夏操地真实目的。

德州兵工厂夜以继日地开足马力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炸药……一应军火供应之物都加速生产,同样,为了掩人耳目,江南厂的火炮和汉阳厂的枪支并没有同步增长——你日本人不是最讲究用间地国度嘛,你自己去判断吧,我们到底想干什么。

伦敦的期货市场上,各类9月份的期货和约已经开始悄然上涨。虽然幅度并不大,但交通银行和帝国银行两行的全权代表和皇室基金操作代表张家璈已经稳坐钓鱼台,他手中早已埋伏了高达800英地掉期和约,按照10倍的杠杆计算。远期合约每上涨1个点,帝国的财政收益就是80万英镑——还怕不赚死人?

表面平静的维也纳皇宫里实际已成为诸多矛盾地漩涡,事情正一步步走向深渊,虽然老皇帝对皇储的毙命很痛心。但他还没有下定武力惩罚塞尔维亚的决心——塞尔维亚虽然弱小却绝非易取之国,而且后面还站着俄国这个庞然大物,可奥地利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尔希多尔德伯爵和参谋总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将军却认为奥匈帝国逮住了毁灭塞尔维亚这个千载难逢地机会,他们和康拉德一起极力怂恿老皇帝发动对塞尔维亚地战争。

皇帝虽然老了。但并不糊涂,面对意见分歧地两派大臣,他非常犹豫。为了照顾彼此的情绪。他只能同意召开御前会议。御前会议地结果同样是和稀泥。主战派和主和派并不能获得足以压倒对手的优势,最后只能达成彼此一致的妥协——听听德国人怎么说。

“德国人还用说么。肯定是要了奥匈的老命,而且把自己也搭进去。”虽然亲信重臣对林广宇不看好德国的言论表示极大的吃惊,但皇帝后一句话更让

结舌:“难道你们希望德国打赢么?朕借了一屁股的什么时候打算还过了?”

皇帝居然打的是赖账的主意?这是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局面,即便以大胆出名的载泽也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结结巴巴地问道:“皇上,即便德国打输了,战胜国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债……好比日俄战争,日本打赢了,我们……”

“笨蛋!德国完蛋了,钱就贬得一文不值,还废纸你会不会?”

“皇上英明。”虽然带有九成九的不信,但所有人都已经为皇帝一贯精准的寓言所震慑——这真是帝国之福。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听听,听听,约瑟夫那老家伙是怎么说的……”地球另一隅,威廉二世得意地念叨着“……如果奥地利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我们能依靠德国吗?”

“陛下,该怎么答复呢?”

“能!为什么不能!”威廉二世兴奋地搓着手,斟酌着词汇,“即便事态发展到奥匈帝国同俄国开战的极端,我们依然保证,德国出于它作为一个盟国的忠诚,将永远站在奥匈帝国一边。”威廉本人将战争和和平分为好的战争和坏的和平,如果和平是以德国牺牲盟国为代价换来的,他宁可不要。一句话,他宁要好的战争也不要坏的和平!

老皇帝在忐忑不安中收到了威廉的空白支票时,他的和平感顿时化为乌有——他已经无法说服坚决主战的好战分子了,他喃喃自语地说道:“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如获至宝地获得了他想要的答案与支持,外交大臣贝尔希多尔德作为最坚决的主战派主持制订策略——为了掩饰目的,给军队动员争取时间并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塑造本国的“和平形象”,两人决定先向塞尔维亚提交最后通牒,措辞要狠,开价要高——要高到使其不能接受的地步!经过数轮谈判、斡旋,7月23下午6时,奥匈驻塞尔维亚公使吉斯尔男爵也向塞尔维亚当局递上了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回复。措词之严厉,条件之苛刻前所未有,接受了这一条件几乎等于亡国,而拒绝则必将意味着战争。

威廉二世仍然在他的游艇上嬉玩,读了最后通牒的文本后,他用一副故作轻松的语气和其副官、海军上将冯?米勒开玩笑:“这是一份神气活现的照会,不是么?我猜塞尔维亚人是不会接受的,我们不妨要求他们接受……呵呵呵,这是不可能的!”

形势急转直下,气氛越来越紧张了。接到奥匈最后通牒的消息,伦敦期货市场的钢铁期货立刻做出了反应,陡然上涨了15%。

“平40万英镑的合约。”

“可是,先生,这份通牒塞尔维亚是不会接受的。”

“我知道他们不会接受。”

“那您为什么要平仓?”虽然40万英镑的和约可以带.英的纯利润,但别人依然认为还有上涨的空间,“只要再过几天,利润还将会增多。”

“只有一条道,慢慢跑吧,否则会让人太过注意。”张家璈微微一笑,心里却在翻腾——国防军一个满编师的编制费到手了。

虽然塞尔维亚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但截止7月25下午6时这一最后通载明的大限仍然无法令奥地利人满意——他们不知道,除了亡国,塞尔维亚人永远无法令奥地利人满意……

在张家璈的操作下,又是80万英镑的利润以迅即有效的方式汇到了两行的账目上,并纳入到了财政部的秘密临时预算——冰计划规定的演戏前两阶段临时军费有了着落。

19l4年7月28上午11时,奥匈帝国进攻的炮弹开始落到可怜的塞尔维亚人头上,他们推倒了欧洲崩溃的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次日下午时,接到斯拉夫小兄弟求援电报的俄罗斯实行全国总动员,尼古拉二世推倒了第二张骨牌……伦敦期货市场的指数已经上升了30%……

第76章 黑虎掏心第70章 台前幕后第41章 革命前途第79章 面授机宜第11章 宪政精髓第6章 宁缺毋滥第1章 独辟蹊径第97章 深入调整第3章 铁厂之辩第46章 置身事外第82章 剑指广州第23章 深明大义第56章 中外同理第35章 额外插曲第34章 生离死别第47章 针锋相对第89章 杀气逼人第11章 绵绵不绝第61章 近代要素第77章 群情汹汹第91章 祸水旁引第89章 最后摊牌第55章 首日议程第88章 各有所谋第44章 各有所第40章 殊途同归第7章 多事之秋第9章 短兵相接第92章 善后处理第75章 人心惶惶第81章 渐次推行第32章 不速之客第12章 千钧一发第26章 冠冕堂皇第4章 智困枭雄第24章 走出阴影第96章 皇位继承第79章 面授机宜第23章 商讨对策第34章 心有灵犀第86章 猝然发动第85章 军歌嘹亮第97章 深入调整第60章 投机倒把第4章 暗度陈仓第29章 左右为难第35章 以华制华第2章 浴雷重生第19章 推心置腹第18章 精兵强将第16章 紧锣密鼓第29章 音若沉雷第88章 控制局面第97章 图穷匕见第91章 强力弹压第89章 最后摊牌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8章 沉着应战第46章 置身事外第13章 伪托神迹第37章 狗急跳墙第28章 体察圣意第2章 浴雷重生第40章 雷霆震怒第41章 广而告之第4章 东亚角逐第23章 内外有别第7章 真才实学第30章 圣意难懂第3章 决不退让第58章 回心转意第96章 各有招法第76章 黑虎掏心第71章 利益交换第16章 紧锣密鼓第34章 排除干扰第75章 人心惶惶第25章 山穷水尽第5章 果断决策第7章 多事之秋第30章 原来如此第51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英魂不灭第65章 心有灵犀第72章 恶有恶报第70章 饭馆说书第2章 火上浇油第25章 横生枝节第71章 利益交换第17章 弦外之音第15章 惴惴不安第37章 争吵不休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官制改革第30章 原来如此第29章 深不可测卷首语第100章 新的起点第80章 亡命天涯第19节 棋高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