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事之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

风起烟涌之时,林广宇正矗立窗前,冷眼观火,洞察如悉。举起杯,遥谢风,暗祈祝融有幸,一饮而尽——烧死你个窃国大盗!

“皇上……”张之洞终于明白了发生什么事,惊得直从椅子上站立起来,“此间危险,臣恳请……”

“张卿,20年前朕大婚之际,贞度门失火……想不到20年后,又是一场大火。”

张之洞脸色发白,腿也有些发抖,显然是吓得不轻。吃惊是吃惊,脑筋却是转得飞快,作为点过翰林的老臣,不仅贞度门大火的往事他历历在目,就连前明嘉靖年间那些大内失火的往事他也是清清楚楚地记得——乾清宫、万寿宫曾多次失火,皇后被活活烧死,就连皇帝本人都差点毙命。但愿这场大火不要造成太大的意外,大清已经是多事之秋,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不必担忧,此间空旷,与周围亦不接壤,火势决计不会蔓延至此。”林广宇一边宽慰着张之洞,一边对着下面的人大吼,“还愣着做什么?快去救火……”

天明时分,火势终于被人扑灭,黑烟亦淡淡地散去,唯有满地狼藉和满目疮痍让人触目惊心。养心殿里,端坐正中的林广宇满面怒容,阶下跪着一溜的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年事已高的张之洞劳累了一宿,早已困意袭面,但再三谢绝了皇帝让他先回去休息的好意,表示一定要议完事再走,林广宇挡不住老先生的一番热情,就让小太监给张之洞找了个锦凳坐在一旁,不多会其余重臣一一到场。

阶下,那颗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躯是属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世续的,宫禁失火,内务府大臣不论有无过错,均逃脱不了干系。

“都平身吧。”冷冷的,透着寒意的问话,让人噤若寒蝉,“火扑灭了?”

“灭了……”世续颤抖着,连话也说不利索。

“20年前贞度门失火,10日内朕连下旨谕,要尔等多加小心,妥加提防……朕的话,就这么不管用么?”

“奴才死罪……死罪!”

“死罪!?这样就完了?”林广宇怒气冲冲,猛地一拍桌子,“哐啷”一声,茶杯被震到地上摔成碎片,“皇太后大渐,大火若是惊了灵驾。哼哼……世续,你有几颗脑袋可以担待的起?”

“奴才百死不莫赎其罪,奴才……”世续已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君辱臣死,圣上雷霆万钧,字字占理,如山一般压了下来。

表面上的暴风骤雨,林广宇的内心其实颇为内疚,对世续他还是挺有好感的——这是历史上在光绪驾崩后唯一建议立长君而反对立宣统的重臣,也是在武昌起义后出于公义而建议隆裕接受优待条件的唯一满人,为人亦算正直。他叹了口气:“都起来吧。估计是朕失德,上天要降罪于朕……”

“皇上……”满大殿的人重新跪了下来,世续泪流满面。

“世续!”

“奴才在!”

“宫禁失火,内务府首当其冲,你的责任决计是跑不了的。念你事务繁杂,劳心甚多,顾不得这方方面面也属正常,朕也不愿过多迁怒与你,免得他人在背后说朕见识不明。就免去你的军机大臣,罚俸半年,算作惩戒……你意下如何?”

“奴才………叩谢天恩。”世续原本以为不死也要脱层皮,没想到仅仅是这么个惩戒,完全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架势,简直是轻得不能再轻的处罚了。

“善后事宜就交由内务府全权处置,究竟多少损失,修缮需要多少银两一样样都得计算清楚,如果再办不好,朕可就没这么优待了。”

“奴才领旨谢恩!”

“都起来吧。”林广宇招呼着阶下的脑袋,其他人都如释重负地站立起来,唯独小六子和良弼还直挺挺地跪着。

“没听到朕的话么?”林广宇脸上不悦,目光却在良弼身上一扫而过——差事办得怎么样了?

“臣(奴才)不敢?”跪倒的齐声回话,“臣(奴才)死罪……死罪。”

“死罪……死罪,动不动就死罪,死光了朕叫谁来当差?”林广宇喝道,“小六子,先说你犯了什么事?”

“皇上……奴才按您的吩咐,给袁中堂……袁大人他……?”小六子声音中透着惶恐,早已是六神无主的模样,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上来。

坐在一旁的张之洞本来昏昏欲睡,一听“袁世凯”三字,顿时瞌睡都醒了,两只耳朵竖得笔直。

“袁世凯……他怎么了?”林广宇的脸沉了下来,世续偷偷看过去,皇帝的脸色稳稳的,居然没有一丝变化,与以往听到“袁世凯”三字就眉头紧皱的厌恶感大相径庭,但张之洞却隐约感到了担忧,某非……?

“奴才将袁大人安排在东昌廊的屋子里,没曾想,没曾想……大火将那一带的房子全烧了……袁大人他……他……奴才找不到他了。”

“啊?!”林广宇嘴巴张得老大,目瞪口呆,“袁世凯跑哪里去了?你们怎么当的差?良弼,朕让你带卫兵巡视宫禁,护卫治安,你干什么去了?”

“臣……死罪!臣奉旨巡查,不料半夜突发大火,为防火势蔓延,当即命麾下卫兵急赴火场救火……后来东昌廊附近亦有大火蔓延,待臣发觉时已经不可收拾,臣单枪匹马,奋力扑救,仍束手无策,不得已呼叫援手……后来援手虽至,火势却已经呈燎天之势,无力回天。”良弼说罢连连磕头,“臣有负圣望,不能勇为,死罪,死罪!”

看着良弼须发皆焦、满脸土灰,浑身还在滴水的模样,林广宇说道:“看你身上这般,便是已尽全力,朕不怪你,起来罢。”

少顷,一个小太监飞奔而来,通告了一则惊天的消息:在东昌廊的废墟中,发现一具尸体,已经被烧毁的不成模样,头颅亦被掉落下来的梁柱砸碎,从身形上看分明是袁世凯无疑。

“啊!”养心殿一阵惊叫,林广宇跌坐在椅子上,世续已经吓得面无人色只知道磕头了,大火居然烧死了重臣?那自己怎么办?得知袁世凯毙命的其余重臣个个目瞪口呆,简直不能相信这个事实。大殿内鸦雀无声,气氛显得异常压抑且吊诡。张南皮心里惴惴,似乎有所怀疑,但又仿佛是捕风捉影,没有吱声;载沣虽然一脸惋惜的神情,但眉宇间的幸灾乐祸却怎么也掩饰不住;那桐目瞪口呆,差点连脚都立不住,却又无法回避;铁良默然无语,唯有投向良弼的神色显得异常复杂而深邃。

袁世凯的死着实是块试金石,将众生百态都折射了出来,唯有林广宇的表情却是戴着面具的反光:“袁卿远见卓识、劳苦功高,实为我大清众臣之翘楚,先太后与朕倚为干城,今不幸罹难,朕寝食难安……”说着不觉掉下几滴眼泪,“莫非朕果真福薄如此,不得襄助?”

“请皇上节哀顺变。”众人见皇帝都这么说,自然也不能再说什么。唯有良弼心中明白,这几滴恐怕真当是鳄鱼的眼泪。不过一想到袁世凯的种种,他又十分坦然,国贼当诛,皇帝的话应该反过来理解——“若袁世凯不死,朕着实寝食难安……”

“追晋太子太保,谥文襄。那桐,袁家恩萌封赏便由你拟个条陈,明儿一早就呈给朕批阅。”为袁世凯盖棺定论后,林广宇心头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你那桐和袁世凯不是儿女亲家、不是搞朋党么?那先卖你一个顺水人情,咱们慢慢耗着,逐次敲打你们这块铁板,看谁耗得过谁?

“良弼虽然失察于走水,但总是意外,何况其能够奋不顾身,足补欣慰,朕决定不赏不罚。”

“臣叩谢陛下隆恩。”

“你先退下吧。”望着良弼转身离开时坚定的步伐,林广宇心中腾地升起一股感激之情:人啊……

“小李子安排失当,致使大臣遇难,本为重罪,然事出有因,未能预见亦属正常,拖下去重责20大板。”

“谢……谢……皇上”小六子一听这个裁决心头也是舒缓,20大板虽然皮肉受苦,但好歹无性命之忧,修养段日子便就是了。何况行刑的都是宫里的老熟人,必定会手下留情。20大板打完,被人拖走的小六子表面上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其实并没有伤筋动骨,也算逃过一劫。

“庆亲王觐见。”小苏拉拖长了声调,在宫门口高声喊着,声音一路传过来。

“庆王爷回来了?快宣……”林广宇虽然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心里却是暗想:奕劻,你说什么都晚了,咱已经把事情办成了,剩下些烂摊子就让你收拾吧。

卷首语第28章 深谋远虑第18章 敲山震虎第45章 不虚此行第85章 军歌嘹亮第67章 纷至沓来第57章 推心置腹第16章 紧锣密鼓第85章 事有反复第24章 怒不可遏第3章 决不退让第22章 怒不可遏第11章 血战武昌第40章 雷霆震怒第93章 步步紧逼第85章 军歌嘹亮第14章 谋定后动第94章 趁势改革第93章 步步紧逼第24章 下定决心第21章 出动新锐第93章 步步紧逼第93章 真相大白第96章 皇位继承第7章 真才实学第15章 两相权衡第86章 特殊使命第25章 横生枝节第29章 高深莫测第92章 斗争哲学第2章 火上浇油第56章 中外同理第32章 新的方案第96章 各有招法第37章 争吵不休第27章 暗度陈仓第30章 既往不咎第37章 狗急跳墙第46章 幕后操纵第19章 考题买卖第28章 深谋远虑第92章 善后处理第40章 殊途同归第39章 分道扬镳第28章 直言不讳第70章 饭馆说书第11章 绵绵不绝第82章 剑指广州第75章 人心惶惶第32章 新的方案第8章 满头大汗第17章 战术转型第8章 满头大汗第4章 智困枭雄第27章 外交折冲第18章 精兵强将第77章 群情汹汹第92章 斗争哲学第26章 彻底解决第53章 不可收拾第86章 特殊使命第25章 山穷水尽第56章 弄巧成拙第77章 暗云飞舞第20章 诱之以利卷首语第16章 紧锣密鼓第35章 虚虚实实第66章 以权制权第37章 心心相印第2章 试点湖北第16章 夜袭得手第47章 过于轻敌第81章 密谋方案第63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特殊使命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章 错综复杂第25章 山穷水尽第35章 作茧自缚第65章 心有灵犀第19章 考题买卖第5章 建章立制第73章 明修栈道第9章 先易后难第55章 左右为难第29章 左右为难第9章 进退失据第97章 图穷匕见第64章 痛下决心第82章 如履薄冰第32章 官制改革第23章 内外有别第65章 财政预算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4章 牵动心弦第47章 针锋相对第89章 杀气逼人第75章 禁卫军容第98章 国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