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走私弓弩

三皇子可不管上官长治对沈家有什么样的意图,他根本就无暇顾及上官长治去沈家拜访的事情,因他现在全副身心正忙着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要是继续下去,那么他就无后顾之忧了,绝对会比其他皇子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就算老五娶了中书令韦景曜的孙女,他也稳操胜券了。

九月底,正是秋天收获的时候,沈家各地的庄子开始陆陆续续汇报一年的收获和进展,因而这一段时间是沈则远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候。

盘点、汇算、定计、拜访等等事情都是紧接着的。沈则远和颜商忙得不可开交,就连沈宓,也被沈则远抓来当做临时账房,帮了沈则远一部分忙,当然她自身的运算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可是实战啊。

尽管这样忙碌,沈则远还是注意到了一件事情。他从有庶务商事来往的商人口中得知,近日京兆黑市里流出一批制作精良的弓弩,这批弓弩虽然没有标识,可是那器形、那工艺,很明显就能看出是弩坊署出产的,而且这批弓弩数量还不少。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大永对弓弩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弩坊署出产的弓弩是专供大永军队之用的,严禁个人拥有,兵部对此还作了详细的规定,个人拥有弩坊署的弓弩十把以上罪同谋反。现在竟然有一大批弓弩流出,这说明了什么?!

沈则远凭着对商事政务的敏锐触觉,判断这里面必有大事发生。马上将这事告诉了沈华善和沈则敬,还令颜商暗中盯着京兆黑市的动态。

黑市里的第二批弓弩很快就出现了,仍然和弩坊署出产的弓弩一模一样,仍然没有人知道这批弓弩的具体来源。这批弓弩迅速被人抢购一空了,沈则远和颜商好不容易才高价买到几把弓弩,将它们带到沈华善等人的面前。

“这的确是弩坊署的弓弩,你看。这底部还隐约可以摸得见弩坊署特有的凹槽!只是没有编号,可见是没有经过弩坊署审核的,真是奇怪了,这么多的弓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兵部库部司主事许光耀仔细把摸着面前的几把弓弩。心里大吃了一惊。

作为兵部的官吏,他自然知道这批弓弩出现意味着什么,这说明,有人竟然能够从弩坊署走私大批弓弩!究竟是谁这么大胆,竟敢私自出售弩坊署的弓弩,更重要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弓弩流出来?

据他所知,军器监属下弩坊署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这批弓弩不可能是从弩坊署流出来的。再说库部司这段时间从弩坊署收上来的弓弩数目也没有什么差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看向沈华善,觉得迷惑不解。

沈华善看着许光耀迷惑的表情,便知道弓弩这件事情库部司和兵部都不知情了。他专门请了许光耀来鉴定这几把弓弩。就是为了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可是经过许光耀的解释,他更觉如坠云里,这么说来,库部司不可能出错,弩坊署也不可能有多余的弓弩!

那么黑市出现的那两批数量众多的弓弩,是从哪里来的?

沈华善一方面吩咐沈则远和颜商密切关注京兆黑市的动态。一方面让许光耀暗中调查弓弩的出处,私底下更是吩咐如流处时刻盯着弓弩的事情,看看能否发现什么端倪。

怪不得他如此慎重,兵器乃是国之大事,甚至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弓弩现市,若是其制作工艺被外族得了去,那事情就严重了!

在沈家担忧弓弩技艺是否被外族得了去的时候,三皇子府内,上官永平正和军器监丞陶彬、弩坊署令王琦商量将弓弩从弩坊署运出的事情。这三个人想到因那两批弓弩而进账的钱银,心中十分得意。

“若不是三殿下想出这样的好办法,那些多余的弓弩还在弩坊署发霉呢,这白花花的钱财更是不知道在何处了。”王琦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爱财的心思,这番话说得像一个爱好绳头小利的仆从。

这也正常,他原本就是周贤妃娘家的仆从,后来脱了奴籍捐了个八品小官,而他的妹妹则嫁给了军器监丞陶彬为妻,一来二去,王琦也成了弩坊署令,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上官永平和冼茂信才想出来那样一条计策。

原来,上官永平的安北都护府之行虽然没有什么成绩,却让他注意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弓弩的重要性。五万安北都护军在演练、作战过程中要消耗的弓弩不计其数。

他很快就发现这里面蕴含着极大的机会,不仅是一个极好的敛财路径,还是一个发展自己势力的大好机会,只要他能控制弩坊署,利用兵部监管的漏洞将弓弩偷运出来,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大批钱财和兵器了,这样其余皇子有什么资格和他争?

利用弩坊署进行兵器走私,其实上官承佑和上官长治也曾这样想过,只是实行起来极为艰难,因为兵部、军器监相互制衡,弓弩的制作、交收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对于弓弩数量的控制也是极其严格的,如若偷运大批弓弩,这数目就是个硬伤,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当年陈知浩就任兵部尚书的时候,上官承佑就想偷运这些兵器了的,但也没有任何办法。上官长治就更不用说了,他在兵部安插的人选根本就派用不上场,走私兵器可不是儿戏的事情,须得每个环节都打通了,他还没这样通天的本事。

原本上官永平也只是想一想这个事情的,却没有想到王琦暗地里跟他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弩坊署出了一个天才匠人,他改良了弓弩制作的流程,将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分开制作之后再组合在一起,使得弓弩制作的时间比以往缩短了一倍,而且耗费的原料也比以往大大减少。

这样一来,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原料就可以制作比原来多一倍的弓弩。这原本是弩坊署天大的功绩,可是上官永平让王琦、陶彬将这件事情按下不表,在冼茂信的建议下,开始进行走私弓弩一事。

一方面他们让弩坊署按照新工艺制作、生产弓弩,对外隐瞒了工艺创新的事情,因此在上缴了库部司的数目之后,还多余了一大批弓弩;另一方面全力组织人手挖通了通往弩坊署的地道,以便偷运弓弩。就这样,上官永平连同陶彬、王琦将这批多余的弓弩通过地道偷运出来,再高价倒卖进黑市,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整个过程,凭借的就是那个天才匠人的工艺和一条地道,完全不用打通任何关节,根本不会惊动军器监上层和兵部的人!而那名天才匠人,也被上官永平从弩坊署带出,秘密安置他处了。

如果不是黑市流出的弓弩数目众多和沈则远的敏锐,或许这件事情就瞒天过海了——在沈家请来许光耀的时候,兵部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冼茂信作为兵部的官员,可是相当清楚库部司和弩坊署之间的交收流程,只要弩坊署的数目对得上,兵部和军器监的官员根本就不会关心底下的事情,现在弩坊署出现了这样一个天才匠人,简直是上天都在帮助三殿下啊,不利用这一点走私,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如流处断断续续传来关于弓弩的消息,现在整个处里都在全力追查弓弩的来源了,沈则远和颜商也想尽办法从各个商人那里得到相关的消息,只是黑市里的人口风极紧,他们根本无法得知实情。

蚍蜉也在暗地里密切关注各个皇子的动作——早在弓弩出现之时,沈宁就推测走私弓弩的人必定是几个皇子之一,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消息汇总之后,沈家很快就将目标锁定三皇子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三皇子实在太平静了,几乎闭门不出,对外说是为了慈懿太后守孝,事有反常必为妖,况且蚍蜉还探知,弩坊署令王琦似乎和周家的人是认识的,三皇子走私也有便利条件。

只是他们还有一件事情怎么都想不通,因为许光耀说他已经检点过了,弩坊署上交上来的弓弩数量是对的,弩坊署从工部领取的原料也没有增多。

再说了,三皇子也没有办法在诸皇子的环视之中开多一个弓弩署,那么这批明显是弩坊署出产的弓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沈宁凝神沉思,却始终无法连通其中的环节,这其中,肯定有什么是他们忽略了的,只可惜军器监无法安插进人手,不然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就算他们知道这批弓弩又如何?谁都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上官永平笑着对冼茂信说,他敢将这一批弓弩流出去,就笃定没有人会猜得其中真相,就连弩坊署的匠人,也不知道这样的生产有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他将那名匠人看管好,再封住陶彬和王琦的嘴,就算兵部来查,也查不出什么的。

他想到因为走私弓弩而带来的巨额财产,不禁满意地笑了起来。

第71章 应南图的心意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124章 丫鬟失仪第494章 杀谢第305章 奠第63章 考课进程第511章 将亡第555章 逼宫第363章 突袭韶县第508章 专权狠毒第318章 斗钱多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83章 天有哭第483章 天有哭第395章 拿卞家开刀第58章 赈灾之策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140章 见司天监大人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选第451章 守城死战第464章 气数尽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284章 不能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488章 奇策第461章 君臣义断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469章 礼乐征伐第196章 帝王心术第34章 喜事多第342章 帝视朝第472章 蒋博文反第302章 狠手第337章 削爵第443章 改元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31章 准备反扑!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2章 破局之策第12章 花朝节准备第314章 垂死第86章 刺杀后续第352章 山陵崩第410章 犯令当诛!第441章 难得欢喜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173章 先机第95章 春闱今史第254章 妄动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288章 朝征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417章 高唱第544章 暗杀第309章 驱梦魇第225章 未定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515章 清君侧第543章 死后第57章 赈灾之心第279章 谋兵第256章 杀伐第26章 尘埃落定第177 陡生变故第429章 死地第480章 兵临城下第484章 争时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218章 斩尽第138章 三日无大小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46章 变故第408章 全歼第495章 民心所归第123章 容嫔是谁?第507章 监国大臣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251章 计成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89章 过年交底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80章 朝京行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511章 将亡第248章 两难第413章 两路叛军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262章 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