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皇家宴

长泰帝七七祭奠之后,景兴帝下了一道口谕:三月底,在重华殿设皇家宴,以迎庸王和悯王回京。

既列明是皇家家宴,自然是邀请了皇家宗亲,庸王和悯王及其家眷,成为了这一次皇家家宴的焦点所在。

景兴帝早前发出旨意之时,就表明,这一次召两王返回京兆,是为叙皇家亲情,他们的王妃及子嗣,也都一并返回京兆。

庸王的家眷,还真不少。在离开京兆之前,庸王就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分别为正妃陈氏和侧妃简氏所生。去了封地之后,庸王又陆续添了一子一女,都是侧妃简氏所生。如今,他们也跟随着庸王,返回京兆了。

悯王府的情况,则要简单多了。在京兆的时候,上官永平是被圈禁起来的,虽则身边的女人不少,但是他却不想生下子嗣,不然,也是被圈起来的命运。他是去了岷州之后,才娶妃纳侧的。

他的正妃,出自岷州世家后氏,侧妃是岷州刺史赵可之女。如今,悯王膝下有两个儿子,俱是正妃后氏所出。侧妃赵氏,则迟迟未有身孕。这一次,悯王也带着后氏等人,一起回来了。

庸王府内,庸王妃陈婉柔吩咐宫女将儿子带下去,自从接到家宴的口谕之后,她的眼皮就跳个不停,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王爷,晚上的家宴,恒儿也需要参加吗?他还那么小,尚未懂事,怕会冲撞了皇上、皇后。不若还是留在庸王府中好了。”陈婉柔对上官承佑说道,语气忧虑。

“你所言,也有道理。他们两个那么小,就暂且留在庸王府吧。”上官承佑听了陈婉柔的话语,作了这样的决定。心想着,简氏所出的儿女,也暂且留在府中好了。

夫妻两个又略略说了会话,上官承佑就转身离了去。

陈婉柔嫁给上官承佑已经有七八年了,然而夫妻感情总是淡淡。相比陈婉柔,上官承佑更宠爱的,是侧妃简氏。对此,陈婉柔并不在乎,她早就过了在意欢深爱薄的时候,如今一心想着的,是自己的儿子。

上官恒,是陈婉柔所出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当年陈赵氏曾给陈婉柔下过绝子汤,后来她又在灵前小产。能生下这个儿子,陈婉柔觉得很满足了,如果没有回到京兆,她会觉得更满足。

她不会蠢到不知道景兴帝是何居心,家宴奉上的是美酒美食,说不定底下掩藏的是匕首鸩毒。隐藏在皇家尊荣下的阴险恶毒,陈婉柔对此知之甚深。

京兆的变数太多,自己的儿子留在京兆这里,就等于跌入群虎环伺的险地,无论如何,她一定要保护好他!

想到晚上的家宴,她越想越不放心,唤来心腹大宫女紫裳,慎重地交代着种种事宜。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只见说罢了话,陈婉柔竟然对着紫裳下跪了!

“紫裳,你跟了我将近十年,恒儿就托付给你了。若是家宴出了事,你且按照我的话去做,带着恒儿躲起来……我已想办法通知德太妃,她一定会有办法护佑恒儿的……”陈婉柔的语气虽然无比悲伤,却带着果决。

为母则强,她不知道家宴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须防人不仁,这是她所能做的最妥当安排。

紫裳含着泪,点了点头。

在悯王府,悯王妃后氏也在作着同样的安排。大世家族的肮脏事,不会比皇家少多少,后氏对于即将举办的皇家家宴,持着审慎的态度。

她也决定,将两个儿子留在悯王府中。虽然如果真的有事发生,留在王府中,或许躲避不了危险,但总比宫中重华殿要好。

在这两个王妃作着种种安排的时候,皇宫里面,也有人在作着种种筹谋。

紫宸殿内,景兴帝正和他最宠爱的雅妃说着话,说的,也是关于重华殿的事情。

“皇上,那件事,真的不用跟皇后娘娘提前说一声吗?毕竟关联甚大……”雅妃的话语如珠玉般清脆,听得人心里无比舒服。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裳,把原本就有十分的容色,更是提到了十二分。

每次让景兴帝见到了,都移不开眼。

雅妃,东宫之时的太子良媛温氏,如今成了永和宫的雅妃。在景兴帝登基之后,原先东宫的内妇也都随之变了份位。两位太子良娣明氏、苏氏被封为德、淑两妃,而太子良媛温氏则被封为雅妃,赐居永和宫。

虽则景兴帝登基的时日很短,但是紫宸殿中伺候的内侍和宫女,都知道,雅妃是最得皇上宠爱的人,如今皇后只一心在坤宁宫中安胎,来紫宸殿里最多的,就是雅妃了。

看着雅妃轻蹙眉头的样子,景兴帝不由得“哈哈”一笑,说道:“暂且不告诉她吧,免得她心有忧虑。这只是一个局而已,又不会让她真的出事,朕怕她知道了,反而会多想,还坏了事。”

想到晚上重华殿的家宴,景兴帝的笑容加深了:“爱妃真是朕的解忧花!若不是爱妃想出这个法子,朕还愁着如何处置庸王呢!当年清平侯说爱妃聪慧,朕还不信呢。如今看来,的确如是!”

听着景兴帝的称赞,雅妃轻蹙的眉头散了开来,似乎变得欢欣起来。这愉悦的喜意,更衬得她的容貌光彩夺目,似乎要比紫宸殿都映亮了。

见到她这个样子,景兴帝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想到此刻尚在守孝,只能作罢。随机,他想到晚上的家宴,血脉又亢奋起来了。

入了夜,重华殿内灯火通明,内侍宫女进进出出,将宴会所需的好茶、佳肴等等一一摆放妥当,等候主子们到来。

未几,皇室宗亲就陆续来到了。最先来到的,是宗正卿上官棠、太仆卿上官阶等宗亲,他们也是皇家血脉,只是离长泰那一支有些疏远;随即,是庸王和悯王携王妃来到,就连他们的侧妃,也跟着来了;其后,哀王妃和慕太妃等人也陆续到来了……

皇家这些年丧事不断,长泰帝子息不隆,总让人有皇嗣难继之感。可是如今重华殿内,却是济济一堂。问候之声叠起,间杂小儿的笑声,使得重华殿内显得热闹不已。

庸王妃坐在热闹的人群中,脸上只含着恰好好处的笑容。她透过一殿的热闹,看向神色无比寥寂的哀王妃,百感交集。

哀王妃是她闺阁之时的好友,中间隔了这些年的恩怨情仇,如今她们同坐在重华殿进家宴,已不复当年。

哀王妃感应到了她的目光,也抬眼看过来,而后露出了一个淡弱的笑容,却更显得他的苍老。这一幕,让庸王妃忍不住眼有湿润。

远去的,又岂止韶光?

可是她也不能过多感叹了,这个时候,重华殿外传来了内侍的唱声:“皇上、皇后驾到!”,随着唱报而来的,就是景兴帝和皇后左氏。他们身后,跟着景兴帝妃嫔,还有内侍和宫女,是长长的一行人。

接受了众人行礼之后,帝后二人在重华殿主位落座了。比起在场的宗亲、王爷、王妃等人来,帝后两人显得很年轻,脸上也带着素服都压抑不下的飞扬和朝气。

景兴帝看着底下的宗亲,还有自己的兄弟,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恭敬谨慎,双眼满意地微眯着,然后说道:“诸位不必多礼,今日家宴,是为叙皇家亲情,就如寻常人家一样,各人自安为是……”

底下众人,一时诺诺。虽然景兴帝这样说,但是他们却都是低垂着头,十分恭敬。这是皇家家宴,就算是叙亲情,也要尊上下。

皇后左氏的肚子已经隆了起来,脸上也变得丰腴温润。因为怀孕,眼里也闪着喜乐亲厚的光芒。她身边的大宫女春喜正在小心翼翼地给她添茶。她

“朕有意下去给各位皇叔、皇兄碰茶一杯。梓童身子可安好?若是劳累,不若由雅妃陪朕,也当得。”家宴已经在进行了,景兴帝这样对着皇后说道。

皇后闻得这句话,心里怨怼顿生,又是雅妃那个贱人!这样的场合,怎么可以由她陪伴皇上?那不是等于给她长脸吗?

想到这里,皇后脸上的笑容不变:“皇上,臣妾胎像已稳。在重华殿内行走一圈,想必无碍,皇上有心了。”

“既如此,就劳烦梓童陪朕一趟了。”景兴帝笑了笑,吩咐春喜扶着皇后,走下了御桌,来到了重华殿中间,一一来到皇室宗亲的桌案之前,以示亲睦。

见到景兴帝带着皇后来到自己的桌案前,这些皇室宗亲也不觉得有多少意外。以往设家宴之时,长泰帝也是带着皇后前来奉酒的。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皇家宴的一个既定动作了。

从上官棠开始,景兴帝带着皇后,一桌桌地见过去,来到了庸王、庸王妃的前面。

帝后两个人,就像先前经行的桌案那样,笑着和庸王、庸王妃举起了茶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庸王、庸王妃向帝后敬茶的时候,意外陡生!

第138章 三日无大小第316 章 金刚怒目第398章 天象现第221章 全义第382章 立功第68章 结果第26章 尘埃落定第232章 草场案第314章 垂死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281章 盯梢第558章 噩耗第361章 和谈准备第63章 考课进程第152章 春熙宫闹鬼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13章 两路叛军第428章 设毒计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4章 换命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32章 小登科第178章 背后之手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206章 还有一局第92章 考课的隐患第204章 折臂第57章 赈灾之心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08章 闲情第95章 春闱今史第402章 平乱之人第447章 沈则思反?第391章 帝为棋第301章 伏杀第449章 沈家动第244章 申科逝后第268章 心思第428章 设毒计第259章 西风近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94章 复起第4章 晚梅有香第315章 寇色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256章 杀伐第402章 平乱之人第61章 开始热闹了第402章 平乱之人第485章 取其首级第349章 新势力第303章 救彭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346章 想不到第520章 不臣第379章 押俘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488章 奇策第491章 克敌之火第277章 纨绔彭瑾第212章 仅此而已第332章 小登科第88章 沈华善回来了第161章 大理寺审讯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55章 打老虎的决心第92章 考课的隐患第393章 一彼一还第499章 左半朝第134章 目标是沈宁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45章 要变天了第204章 折臂第164章 玩完了第316 章 金刚怒目第305章 奠第194章 不虚此行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398章 天象现第161章 大理寺审讯第435章 明白人第246章 变故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11章 半闲居和五皇子府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173章 先机第227 千里奔丧第54章 水患始现第437章 实在没想到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59章 西风近第19章 返回京兆第186章 贵人谋第481章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