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京兆血夜

当最后一封密信发出去的时候,庸王上官承佑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该做的事情,他已经做了,人力已尽,看的,就是天意时运了。

成了,则一步登天,败了,就永堕阿鼻。

无非就是这样而已,比起现在被圈禁的绝望,不会差到哪里去。蚊蚋尚且趋光,他们怎么可以不放手一搏?想到如今的形势,上官承佑没有半点犹豫。

悯王府中的上官永平,心志也无比坚定,他们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这个世界上,最难受的不是没有饭吃,而是被狂揍了一顿,还是没有饭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别人的饭碗夺过来呢?

这个说法或许粗鄙,道理却很实在,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就是这么想的。

上官承佑的心思,陈婉柔隐约猜到一点,却不能够完全确定。

在前去重华殿之前,她将儿子上官恒托付给心腹大宫女紫裳,如今紫裳早就带着上官恒离开了庸王府。可是这些天来,府中竟无一人发觉这个事情,这不知该说幸运还是悲哀。

幸运的是,他不用被圈禁;悲哀的是,上官承佑竟对他忽略至此。

悯王府中的后氏,则是敏感地察觉到上官永平的异样。她曾两度提起早日返回岷州,可是上官永平总是喃喃说道:“还能返回去吗?既然返回了京兆,他怎么会轻易让我们离开?”

他是谁,后氏很清楚,一时也无语。她看着总是忙碌着进进出出的上官永平,心中不祥的感觉,始终无法散去。

不管这两位王妃心中作何想,在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等待和谋划中,那一夜终于到来了。这一夜,是长泰四十三年四月初五夜,也是后来史称的“京兆血夜”。

这一夜。上官承佑还让府中长史卜了一卦,乃得地下雷上之豫卦,卦辞曰“豫,利建侯行师”,又曰“顺时而动,运行无错”。

这卦象表示,所谋军事,必定能如愿。这样一来,更让上官承佑信心十足,想到即将要做的事情。他觉得心血都在沸腾。

他却忘了。卦象浩淼。奥义深远,就连司天监君复乐也没有十足把握占得准,区区一府长史又怎能卜得对呢?

漆黑子夜,庸王府围墙。悄无声息地飞进了数道黑影。这些黑影动作迅猛,与看守庸王府的金吾卫士兵很快就正面对上了。激烈的打斗过后,这些金吾卫士兵全部都被黑影击杀了。

景兴帝为了方便上官承佑行事,调来看守庸王府的金吾卫士兵,都不是武艺高强之辈。这些金吾卫士兵,只是景兴帝送给上官承佑的祭品而已。

“主上,外面一切俱已准备妥当了,两千兵士肃整待命,请主上移步府外。悯王府已经起事。安插在金吾左卫中的人,也策动了部分士兵。主上可直奔皇城,届时金吾左卫士兵会打开宫门,城门外的金吾卫士兵必不能及时赶到……”

黑影将庸王府外面的情况快速说了一遍,随即请上官承佑踏出庸王府。带领他们冲向皇城,与守候在那里的金吾卫汇合,直捣皇宫内城。

“走!我们得抢在其余金吾卫到来之前,进入到皇宫内城……”上官承佑想到没有想,就准备离开庸王府。这一段时间被圈禁在这里,踏出了府门,他才觉得外面还有天大地大,无论如何,他今晚必定要尽力一搏!

“王爷……”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身后传来一声叫唤。在这子时,这声低柔,却直入上官承佑耳中。

他转过身,见到陈婉柔站在院中,就这样静静看着他,眼里似乎有湿润。在火光的映照下,她的身影亭亭卓卓,仿佛一株盛开的荷花。

“……等我回来!”此时此刻,上官承佑忽觉喉咙干涩,鬼使神差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然后转身冲出了府门。他带着两千死士,沿着始伏大街,直奔皇城门。

上官承佑带着的两千死士,很快就与上官永平的千余人马汇合。三千人用着最快的速度朝皇城门移动。

三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三千人快速向前奔跑的时候,发出的巨大闷响,震动了始伏大街,仿佛惊雷一样,将居住在这里的重臣们惊醒。

韦景曜、萧厚仁等浅眠之人早就披衣而起,他们还以为这是春雷滚滚。可是随即,他们听到了惊天动地的厮杀声,始伏大街之上,满是火光映照,就如白日一样。

在始伏大街街口,两王的三千人马,与早就等候在这里的五千金吾卫士兵相遇!这五千金吾卫,最前面的,手里拿着弓箭,以半蹲的姿势等候着,那箭簇锐利的光芒,在火把的照耀下,更显森寒。

弓箭兵的后面,则是拿着长缨枪的士兵,一排排肃然静默,就像一张早就铺好的网,等候着鱼儿的闯入!

见到这样的情况,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便知道,他们这一次起事的谋划,早就被人知道了。这样的事情,露密必死!

可是此刻,上官承佑和上官永平心中,并无半点畏惧,反而无比亢奋!

“诸将们!冲啊!今日,不是生,便是死!奋力一搏尚有生还之机,退职则死无葬生之地!”上官承佑瞠目大吼,手中的利剑,直直往前一指。

“立功立勋的时候倒了!诸将冲啊!”上官永平也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带领着士兵,不要命的往前冲,想要越过这一道道布防!

冲在最前面的死士,用盾牌挡住了金吾卫的弓箭,一步一步,将双方的距离尽量缩至最短。尽管如此,仍有众多的死士不断倒下,后面直冲上来的人,只能踩踏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往前冲去。

破损的盾牌、折断的弓箭、还有不断倒地的尸体,汩汩流出的鲜血,散布在这长长的始伏大街。这些死士和金吾卫士兵厮杀,争夺着那一丝生还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倒下了,始伏大街两旁的桂花树见证着这一场杀戮,他们鲜血流进了大街旁的人工溪流,最后将这溪水都染红。

宫中的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景兴帝却毫无睡意,反而饶有兴致地临摹着太祖的御书。他总觉得,太祖的一勾一画,看着简单,气势却非同一般。

临来临去,都不满意。或许,是因为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让他心神不宁。

“唐密,外面情况如何了?”终于,景兴帝将笔停了下来,问着一旁侍奉的唐密。

“回禀皇上。五千金吾左右卫早就等候在始伏大街街口了。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刻,想必事可定局,只待金吾中郎将张戈来汇报战况。”唐密低垂着头,恭恭敬敬地说道。

“传朕旨意:除了二王,降或不降,格杀勿论!”景兴帝打了个呵欠,终于感觉到略有睡意,却还是下了这一道指令。

敢抢夺他的皇位的,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必定诛杀之!这是他在含元殿登基之时,就告诉自己的。

二王的性命,必定要留着,但是他们的那些爪牙,必定要剪个一干二净!胆敢谋反的,那些人,早就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敌人。

唐密领命而去,这一道指令,以最快速度传到了始伏大街,而这个时候,始伏大街中的战况,已经到了尾声。

从始伏大街街口看过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尸体。这些尸体,有二王死士的,也有金吾卫士兵的,他们,都是大永的子弟。

“主上!战局已定,我们掩护你逃走!快走!留得青山在……”一个死士挡在上官承佑前面,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倒下了,他的胸前,插着一支利箭。

若是苍天有眼,必定垂泪。

这些生死相博的人,都是大永的军士。若是他们战死在沙场上,殒命在对外入侵中,这定是大永的福祉,他们必将千古留名。可是如今,非是御敌,而是为了争权,他们在京兆这里,在以太祖名讳得名的始伏大街之上,国民相杀,何异于骨肉相残?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最悲哀的,不是国土被侵,而是,那本该对着外敌的箭簇,却射到了自己人的身上。不管为了什么原因,这一夜,京兆有厮杀,始伏大街血流不止……

当厮杀之声停止的时候,韦景曜和萧厚仁等重臣,才巍巍颤颤地打开府门,浓烈得粘稠着的血腥味扑鼻而来,他们的府门前,横七竖八的,都是尸体,都是大永军士的尸体!

见到这一幕,韦景曜和萧厚仁忍不住老泪纵横,心里觉得有什么“哐当”一声碎掉了!

而从景泰大街匆匆赶来的沈华善和左良哲等朝臣,看到始伏大街的惨烈情况,也都惊呆了。

沈华善一向和善的脸上,此刻布满了眼泪。他由孙子沈余宪搀扶着,死死地盯着那些尸体,眼泪不止,身体却越发直挺。这一整个长街的尸体,都是大永的军士百姓!

国之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大永虽久,却艾杀其民,国失瑞,德沦丧!

ps:

一更!写完这章,哭了一场。从写到陈婉柔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湿润,她是个悲剧。其实这些人,身在局中,个个都身不由己。把自己都写哭了,算不算写得好?总之,我自己很满意,求表扬~

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52章 镇远公病重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496章 拖你下水谋反第37章 三十万人情(二)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13章 望君归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118章 沈华善回京第203章 大难临头第115章 死局变生局第500章 荒谬的争论第424章 一月尚书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219章 谋利第524章 阴险手段第46章 第一次进宫第167章 危险将起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331章 出嫁第53章 出西燕记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483章 天有哭第300章 弑父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359章 何策?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122章 测帝心第343章 身死!第376章 谁的人第348章 有别第123章 容嫔是谁?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61章 大理寺审讯第349章 新势力第343章 身死!第476章 女人的影响第270章 放饵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64章 玩完了第134章 目标是沈宁第43章 拢军心第289章 生机第334章 一家登台第24章 使团比试第499章 左半朝第158章 挝登闻鼓第537章 布防第500章 荒谬的争论第两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68章 心思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208章 绝地反击第229章 重返局势第47章 慈宁宫刺杀第219章 谋利第315章 寇色第15章 平安度过第63章 考课进程第186章 贵人谋第395章 拿卞家开刀第516章 带兵离开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23章 容嫔是谁?第460章 这下坏了!第239章 大换血第333章 新婚悸动第462章 夺职第453章 奇计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222章 全力诛杀他!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80章 棋局之后第390章 香饵死鱼不?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416章 悲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149章 封宫第160章 庐江榴花谢第262章 潜行第282章 均安楼之盟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94章 复起第513章 时到第94章 探花古文澜第142章 廷杖(二)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75章 沈得善的压力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453章 奇计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4章 花朝节第287章 顺遂第100章 春闱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