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最终目的

四月初五夜,庸王和悯王反,集死士三千,在始伏大街和金吾卫激战。这一场杀戮,差不多持续两个时辰,以始伏大街为激战中心,波及到周围的景泰大街、新安大街,死伤将近五千人。

庸王和悯王的死士,绝大部分被击杀,剩下那些弃械投降的,也被愤怒哀伤的金吾卫士兵斩杀——因为在此次激战有,有千余金吾卫士兵被杀。

也不知道是在谁的鼓动下,在击杀庸王和悯王的死士之后,杀红了眼的金吾卫士兵,更是冲进了庸王府和悯王府,将两王府打砸一通,更有好些金吾卫士兵,见到人就杀,两王府的仆从侍女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就没了命。

一时间,呼喊声、哭救声不绝,这两王府瞬间成炼狱。就连匆匆赶到的金吾卫中郎将张戈,都无法阻止这些士兵的恶行。直到他斩杀了数名金吾卫士兵,其余的士兵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杀的,竟然是手无寸铁的大永百姓!

然而混乱已成,激战之中,法不责众。等到最后肃清军纪的时候,张戈根本就不知道当初是谁下的手,这一晚的混乱也就没有人追究了。

这一晚,对于很多人来说,永生都不能忘。京兆的普通百姓在晨早起来之时,闻到空气中的血腥味,再见到从始伏大街那里流下来的血水,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

庸王和悯王谋反,落败被擒,此刻正关押在大理寺牢狱里面,等待景兴帝最后的发落。一同被关押在大理寺牢的,还有庸王妃、悯王妃和他们的子嗣,至于两王府那些家臣,早就在混乱中被杀了。

紫宸殿内,景兴帝脸色阴沉,压抑住怒气问到:“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不见了?”

唐密瑟缩着,小心翼翼地将金吾卫的汇报说出来:“早前金吾卫士兵冲进两王府之中,王府一片混乱。到最后清点的时候,才发现少了庸王的嫡长子。庸王妃已经自裁,奴才刑求了庸王及侧妃简氏,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唐密说的,正是庸王府中的事。跟在景兴帝身边几年,唐密自然清楚知道景兴帝的心思。如今,庸王和悯王及他们的子嗣都在大理狱中,可是没有想到,独独少了庸王的嫡长子上官恒!

虽然皇上从来没有说过,会对庸王和悯王赶尽杀绝,但是唐密深知,不说,并不代表着不会做。起码,庸王府和悯王府的子嗣,必定要在大理狱中。可是如今,出了这样一个大纰漏!唐密都不知道怎么向景兴帝交代。

他怎么都想不到,在金吾卫严密控制之下,庸王的嫡长子竟然不见了!漏了这么大一条鱼。他是怎么不见的,现在在哪里,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必定还在京兆之中的!庸王的势力,已经尽全了!陈家早就离开了京兆。他不会躲到哪里去的!给我暗地里搜!一定要找到他为止!”景兴帝皱着眉头,这样吩咐道。

斩草除根,这个道理,不用学什么帝王心术,景兴帝都知道。如今出了这个意外,景兴帝总觉得,有什么挣脱了掌控一样,他不喜欢这种无法掌握的情况。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他找出来!

宫外面的动乱,后宫中的妃嫔,是不用关心,她们也不在意。她们更多在意的是,皇上最近去了那个宫中,皇上最近对谁的赏赐多一些,然后想着,怎么样才能让皇上注意到自己,怎样能够吸引皇上多来自己的寝宫。

这是景兴帝的妃嫔所在意的事情。至于长泰帝的妃嫔们,就连这一点在意,都没有了。在长泰帝驾崩之后,那些年轻的妃嫔们,早就被送去寺庙道观礼佛参禅了,只有高位的妃嫔们,才能继续留在宫中。

只不过,长泰帝高位的那些妃嫔,都死得七七八八了。深宫之中,除了两宫皇太后,就只有早就精心礼佛的德太妃和慕太妃了。

本来这两个太妃,早应该搬进慈安宫享老的了,但是慕太妃因为有兄长卞之和,仍然居住在朝暾宫。德太妃,根本就是被人遗忘了的,谁都没有在意过她。

只除了一个人,自始至终,都关注着德太妃的情况,等待着,最终报仇雪恨的机会。

“太妃娘娘,延禧宫那边,有回音了。宫外果然有消息递了进来。那个地址,奴婢已经知道了。是在秀山附近的安道巷。是不是立即通知舅老爷去找到他们?”朝暾宫内,慕太妃的大宫女青鸢这样说道。

娘娘猜得没有错,不管德太妃怎样静心礼佛,都始终断不了那一份骨血牵挂。她所作出的事不关己,只是为了最后的挽救而已。

如今,宫外递来的消息,就是最后的明证。想不到,庸王妃会将嫡长子托付给德太妃,当年,她们的关系,并不是太好的。

“庸王妃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能够护佑上官恒的,除了他的嫡亲祖母,不会有别的人了,况且德太妃这些年静心礼佛,所有人都忘记她了。谁会想到,庸王府的血脉,会躲在她哪里?”慕太妃笑着说道,即使身着孝服,她当年的容色,仍可见十分。

“可是……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我绝对不会让她有机会,去护佑这一点血脉!还要她眼睁睁看着,她的血脉,最后是拢在了我手中,受我拜服,敬我信我!这是她欠我的!”慕太妃随即说道,眼里像是淬出了毒汁。

当年,德妃给她下药落胎,让她绝嗣,这是她们两人之间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如今,她就要将德妃的血脉夺过来,留作以后大用!这是德妃欠了她的!

“把那个地址速给舅老爷送去,一定要在德妃的人去到之前,找到他们两个人。庸王的血脉,兄长定必有大用!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找到,那么谋划了这一场,就没有了意义!”想了想,慕太妃这样说道,吩咐青鸢下去办事。

这一场谋划,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庸王府的子嗣,她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且不说紫宸殿和朝暾宫对两王谋反的种种在意,在京兆朝堂之中,朝官们则是一片静寂。昨晚发生的突变,不少官员是到了早上才知道,庸王和悯王竟然反了,那些死士,那场激战,罪证确凿!

君亲无将,将则必诛!

这是大永的铁律,朝臣们对此事没有任何仪论,不能不必不敢!

两王回京致祭,到如今的集众谋反,只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短短半个月来,先后发生了皇后落胎、庸王被圈、两王谋反这样的大事,震得朝臣们的心肝都在抖啊抖,他们只能以局外人的心态,看着这接踵发生的一切,根本就不能融入其中。

只有韦景曜、沈华善这样朝臣,在老泪纵横之后,才感受得到那几乎要压顶的危机。这几件大事,就是因为发生得太快速、太顺理成章,反而让人觉得不对劲。

景兴帝刚刚登基,就颁下召两王回京的旨意;到重华殿设宴,出了皇后落胎的意外,然后庸王被圈;再到两王召集死士,在京兆谋反,制造了京兆流血夜;然后是两王落败被擒被囚,大局落定。

这一切,仿佛在有人操控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是景兴帝参与其中,事情最后的走向,也对景兴帝极为有利。有谋反一事,两王的势力倾尽,他们必不能保存性命,这样一来,几个分封王都没有了,景兴帝登基之后的威胁,就没有了!

最得利的,就是景兴帝了!然而,事情的真实状况是这样吗?沈华善对此表示怀疑。景兴帝甫登基,就做了这么多事情,而且自己作为顾命大臣,竟然没能提前收到一点消息,这令他感到万分诧异!

从长泰三十八年开始,沈家就开始接触十二皇子,到现在,有六年多的时间了。这六年里面,沈华善也看着景兴帝做了很多事情,也知道景兴帝时不时会犯抽,但是,那都是有迹可循的。

可是,景兴帝登基之后,做的这几件事情,却让沈华善一次次感到意外。计算的周详精密、办事风格的狠戾、做局谋事的决杀,都超出了沈华善对他的理解。

究竟,是他从来没有真正了解景兴帝,还是帝王心术真的能改变一个人,抑或,景兴帝的背后,另有高人坐镇?

想到这个可能性,沈华善觉得自己的呼吸一窒。高人?是什么高人?敢以帝王为子,敢以朝局为棋?所谓的,又是什么?是为了辅助帝王?还是为了什么?

种种未知,让沈华善的眉头紧皱。他忽然发觉,这京兆的朝局,混乱得自己都看不清了,看不清,自然什么都做不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想到西宁道和岭南道的谋划布局,沈华善心里在想,京兆如今的情势这样,必须要做出改变了,不然,只能被动地看着这一切而无能为力,这是沈华善不能容忍的事情!

想到这里,沈华善匆匆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叫来了沈余宪,吩咐道:“将此信速送去岭南,让他们回来吧……”

布局,得重新调整了。

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48章 帝有疑第118章 沈华善回京第516章 带兵离开第194章 不虚此行第110章 沈家避势第426章 钱财露白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176章 国之动第497章 灾星第519章 清醒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22章 人才储备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309章 驱梦魇第456章 贪天之功第331章 出嫁第64章 变化之前第156章 背家谱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196章 帝王心术第329章 世仇第254章 妄动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399章 人祸第227 千里奔丧第74章 入坤宁宫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227 千里奔丧第27章 简在帝心第26章 尘埃落定第393章 一彼一还第287章 顺遂第552章 路上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207章 良酝署之因第546章 死胁第487章 祥瑞现第255章 与天子争利第68章 结果第386章 静养第533章 出与入第446章 惊变第304章 换命第64章 变化之前第29章 布谋北疆第53章 出西燕记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26章 尘埃落定第20章 如流处第46章 第一次进宫第511章 将亡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220章 利器第120章 任职中书侍郎第351章 朝南第479章 一触即发第205章 一线生机第531章 缓称王第62章 姑姑用意第85章 出事了第347章 本心第312章 保不得!第282章 均安楼之盟第149章 封宫第102章 春闱真相第65章 兵部尚书丁忧第47章 慈宁宫刺杀第37章 三十万人情(二)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212章 仅此而已第554章 合作第122章 测帝心第151章 上官长治得势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48章 意外调兵第502章 抹黑第111章 再相见 啸三声第76章 救应南图(二)第408章 全歼第538章 偷天第65章 兵部尚书丁忧第305章 奠第71章 应南图的心意第98章 春闱案一第515章 清君侧第43章 拢军心第394章 复起第233章 准卿所奏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155章 打老虎的决心第266 三代送嫁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111章 再相见 啸三声第449章 沈家动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88章 千秋钱庄第122章 测帝心第342章 帝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