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礼崩

国子监的官员和生员,都手无寸铁。当那些暴动的百姓和京兆府兵起冲突,国子监的人就成为了刀俎。

带着京兆府兵前去的上官阶,根本就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府兵和百姓混在一起,已经乱成一团。

事情最后平息,结果京兆府兵清点发现,三百余名国子监生,有过半数在这一次冲突中丧生;剩下的另外一半,也身受重伤。

至于带领国子监生的官员,如监丞周君璧等官员,也在这一次动乱中受了重伤。周君璧被抬回北道巷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

他看得分明,那些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人乔装伪之,是他们故意搅起了京兆府兵和国子监生的冲突,才会有最后不受控制的局面。

国子监生代表的是大永的文道正统,可是现在,竟然会有如此沉重的伤亡。大永的礼乐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让京兆朝官和天下文人瞠目结舌。

而作为京兆尹的上官阶,直接呆愣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国子监事件传到坤宁宫的时候,皇后左氏有些愕然。她是想惩戒就是国子监生没错,可是她也想不到,国子监竟会有如此严重的损失。

那些死伤的年轻监生,就是大永官场的未来栋梁,如今他们死伤,天下文人士子会如何震动?

皇后左氏深居后宫,并不能准确预知这一点。可是门下侍中左良哲,深知读书人的影响力,国子监出了这样的事情,局面真是难以收拾!

而且,国子监生请愿,是为了反对皇后左氏和左家,而令京兆府兵前去镇压国子监生的,又是皇后左氏。左良哲可以肯定,这一次国子监的伤亡。会全部算到左家的头上。

若是被天下读书人厌弃,左家的名声必定是臭了。众人目之视视,左良哲想一想,都胆战心惊。

读书人手中的确没有兵器。可是他们手中有笔啊。口诛笔伐,夹着的是千钧威力,左良哲担忧左家挡不住。

想到这种种,左良哲立即出了宫,召来了雷致远等亲信,又唤来了赵德等幕僚,共同商讨对策。

先前景兴帝有旨意,令雷致远就任西宁道观察使一职,雷致远正在收拾行什,过两日就出发了。如今被左良哲急急召来。他也觉得头都大,一时无法可想。

左彦也皱着眉头,同样没有说话。国子监生请愿的时候,特地经过了永福大街,还在左家门外徘徊不去。那种就要闯门而入的架势。让左彦心有惴惴。

幸好这些国子监生后来离去,前往皇城。左彦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便听到了国子监生伤亡严重的消息。

左彦既庆幸又惋惜,随即就是浓重的担忧。国子监死了那么多监生,这事太过重大。一个不慎,左家就陷入死局了。

“大理寺和京兆府正在善后。那些国子监生的尸体,正打算运会国子监中;暴动的大部分百姓已经三开了。有些已经被抓了起来。这事,已经在京兆传开了。”

雷致远说着他所知道的消息。他经过皇城外的时候,还见到那里是一片混乱,远远也见到大理寺和京兆府的官员。

左良哲的神色很难看。国子监既打出“牝鸡司晨、左家专权”的指控,如今出了事,所有人都会认为。国子监生出了事,罪魁祸首必定是左家。

这样的指责,真是难以拂去。左良哲突然发现,千夫所指的感觉,真的不太妙。

但是左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自己已经把持了朝政,说什么都不可能再退一步的,左家绝对不能因为国子监之事而声明有损。

要想保住左家的声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将这一次事件的所有罪名,都推到国子监头上!

砌造罪名这样的事情,以左良哲如今的权势,做起来不算难事。

“致远,你即刻前去皇城外找到大理寺和京兆府的官员,绝对不能将国子监生的尸体送还……”

左良哲这样吩咐说道,已经想出了应对的办法。趁着现在国子监事件的真相,还没传扬开去,左家还来得及将此事来个颠倒!只要国子监占了不义,那么国子监如今的下场,就是活该!这当中没有左家什么事情!

就连北疆战局这样的大事,蒋博文都有本事颠倒黑白,靠的,就是遮天的本事。同理,京兆朝局,已经归左良哲操控,国子监事件,当然也能如此。

悠悠众口,当然能堵得住!

听得左良哲这么一说,左彦和雷致远眼睛一亮。对了,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呢?这就是绝佳的应对法子,而且也容易操作。

赵德低着头,眼中闪过笑意。左良哲用此应对办法,不出他的预料。事实上,就算左良哲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赵德都会建议他这样做。

欲要取之,比先予之;欲要亡之,必先狂之。这个道理,赵德很清楚。大永的朝臣、文人都死绝,大永礼崩乐坏,这天下就是西燕的了。

就算西燕折损了三十万大军,也必能再夺下这崩坏的大永!

“国子监自诩文道正统,请愿此举,乃是暴行。国子监官员引导失责,带领国子监生闹事,此乃大不敬之罪!国子监生受人蒙蔽,枉读圣贤书,此乃有辱斯文之罪!”

在左良哲吩咐之后,赵德作为幕僚,这样说道。他早就给国子监的官员和生员,准备了合适的罪名。

大不敬乃十大恶之罪,绝不赦免。此罪极重,却是轻易可犯的。只须将景兴帝的御用之物,放在国子监官员的家中,这个罪名就成立了。国子监官员带着国子监生闹事,自然也属此罪。

至于有辱斯文,就同殿前失仪一样,是个怎么说都可以的罪名。只要朝堂有心定罪,这些国子监生就脱不了这个罪名。

朝堂,就是左良哲说了算的,要定罪,真的是一点都不难。

“这两罪甚是适当!师出必先有名,国子监有了这两罪,其行就失义了。”

左良哲点点头,对赵德的话语感到满意。自己是想出了应对办法,可是恰当的罪名,还真一下子想不出来。

赵德的话语,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为左家节省了时间。

左良哲等人的谋划,国子监和京兆的百姓并不知道。随即,国子监事件的发展,就行向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向。

国子监生的尸首,已经挪移到了京兆府中。只是第二日,当国子监生的家人前来认领尸首的时候,却被告知:国子祭酒魏慕白已经将这些监生的尸首领走了。

魏慕白已经从狱中放了出来,就是昨晚的事情。他还以为,左家是迫于国子监请愿的压力,才将他放了出来。可是没有想到,左家将他放出来,是为了让他当替罪羔羊。

魏慕白根本就没有去领过国子监生的尸体,可是京兆府一口咬定,尸体就是魏慕白领走了!白纸黑字的文书列得清清楚楚,连魏慕白的指纹手印也都赫然其中!

那一百余具国子监生的尸首,就这样不翼而飞。随即,京兆府指控,魏慕白之所以不肯承认领走尸体,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国子监大不敬的罪名。

京兆府的指控,是大有根据的。京兆府兵在国子监官员的家中,都搜出了景兴帝用过的东西,大多是笔墨纸砚等物。国子监官员大不敬之罪,证据确凿。

有大不敬的罪名在前,国子监官员带着国子监生请愿就耐人寻味了。国子监生饱读圣贤书,通晓是非黑白,却在国子监官员的唆摆之下,做出对皇后左氏大不敬之举,此乃有辱斯文之罪。

在京兆府官员的言之凿凿之下,大理寺的官员最后审理:国子监官员大不敬,国子监生有辱斯文,国子监在京兆闹事的举动,愧对他们的身份,愧对天下读书人。

这样的言论,在京兆铺天盖地。伤亡惨重的国子监,从“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正义的一方,变成了有大罪的不义之徒。

朝廷的压制,官员的宣扬,使得没有亲眼目睹皇城门外动乱的京兆百姓,接受了这个所谓的“真相”。

国子监从大永文人的仰望所在,因为这样的罪名成为了百姓唾弃的对象。这一种转变,实在是可笑可恨!

随即,国子监事件传到七大道,天下的文人士子,对国子监之罪拒不承认,反而认为这是朝廷诬蔑之罪!他们认为,国子监乃是替生民请命,乃是为天下谋太平,才遭此横祸。

因为,国子监在请愿之时散发的那些文纸图章,被有心人收集了起来,送往了七大道各官学,为天下士子所知。

国子监最初之心,才不被掩埋。有谋太平之心,这样的国子监,怎么会有这样的大罪?

不管京兆官员百姓和天下文人士子,对国子监事件怎么看,国子监官员和生员的伤亡,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此一事,国子监盛况不复,代表天下文道正统的国子监,也和司天台一样,从此沉寂。

周君璧已经清醒,只是吊着一口气,始终不肯闭眼死去。当他听得国子监被定下“大不敬”和“有辱斯文”两大罪,眼中的泪簌簌落下,然后合上了。

礼崩乐坏,大永将亡,天数人祸耶?说不得。

ps:

一更!感谢小金、有羽的粉红票!我已经回到广州了。明天开始爆发,请大家不要抛弃我~555

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35章 开春吏事第332章 小登科第400章 首乱第557章 夫妻相见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56章 背家谱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230章 乘云骓现世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90章 走险第218章 斩尽第90章 入书房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94章 探花古文澜第380章 朝京行第402章 平乱之人第218章 斩尽第416章 悲第339章 不慈第47章 慈宁宫刺杀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46章 第一次进宫第25章 互市之争第546章 死胁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195章 奇怪的调令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71章 应南图的心意第378章 征伐出第447章 沈则思反?第265章 旧情第234章 册太子封王令第288章 朝征第480章 兵临城下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24章 一月尚书第281章 盯梢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237章 见太子第542 旧仇第207章 良酝署之因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478章 英雄前传第391章 帝为棋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35章 风波现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88章 沈华善回来了第548章 意外调兵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59章 产子第464章 气数尽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35章 开春吏事第261章 洗心第361章 和谈准备第482章 不负梅香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278章 将军府旧怨第521章 弑君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99章 人祸第146章 太子薨第410章 慈不主兵番外一哀王不甘第394章 复起第120章 任职中书侍郎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53章 出西燕记第476章 女人的影响第2章 破局之策第176章 国之动第207章 良酝署之因第265章 旧情第461章 君臣义断第246章 变故第282章 均安楼之盟第247章 大危第386章 静养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519章 清醒第353章 新君难测第110章 沈家避势第145章 要变天了第289章 生机第385章 离朝第383章 献俘礼第25章 互市之争第304章 换命第134章 目标是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