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改制

(月初了,求求粉红!谢谢大家呀~)

“沈老,招讨司已败,下一步该怎么走?”

袁焕直接问道,他不是纯粹的财迷,自然也知道,招讨司败北之后,西宁卫和岭南卫是怎样一种尴尬的状态。

继续举着“诛左氏,清君侧”大旗,直入京兆,将左良哲咔嚓掉,还是怎么样?

在袁焕的想法中,守护在京兆的七万金吾卫士兵,根本就不够看。

若是沈则思知道袁焕此刻怎么想,定会冒出一身冷汗。金吾卫中,虽然多是家世好的子弟,但那作战能力,也不是儿戏的。不然七万金吾卫守护国都,大永皇朝怎么会开这个玩笑?

可是,接下来,他还是被伯父沈华善话语,吓出一身冷汗。虽然沈则思知道,这事迟早都会提上台面的,但沈华善说得,实在太直接了!

“我意将西宁卫和岭南卫和并,精挑三万人为虎贲军,由退之带着,直接听令于敬儿;以三万人为弓弩军,由则思主理;另外再征集七万士兵,以为神策左右军,各统领十万人,以袁焕、彭瑾为左右大将军。加上西宁道、岭南道留守的士兵,共计三十万人,统称禁卫军。不知诸位怎么看?”

沈华善也不掖着藏着,直接将下一步的计划说了出来。西宁、岭南两卫既已经打败招讨司,站在了大永皇朝的对立面,那么西宁卫、岭南卫这两个名号,定然不能再用了。

沈家对军队的调整,势在必行!经过西宁道、岭南道这三大站,原来的两卫士兵,已经折损了很大一部分;再征兵七八万,那么大永皇朝对军队的影响,就几可消尽了。

以西宁商路、胡氏安和堂和千秋钱庄的财力支持,沈华善相信,禁卫军队开出的优渥条件。这七八万士兵很快就能征齐了。

改军队名号,只是第一步。只要这三十万士兵不再是西宁卫、岭南卫,在以后的战役中,就自成一方。不用再畏惧大永皇朝会用攻心之战了。

沈华善这话说完,就看着袁焕和朱敦实两个人,就连沈则敬等人的目光,都是盯着袁焕。

是了,在场众人之中,只有袁焕非沈家的姻亲故旧。虽然袁焕已经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但那是在“诛左氏、清君侧”的大义之旗下。

如今,沈家走得更进了一步,袁焕会怎么想?这一次,沈家对袁焕的要求。和当初袁焕在面上呼应沈家起兵不一样了。

虎贲军,古书有言“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那是上古帝王专用护卫名称,和现在金吾卫的地位差不多,都是为了保护皇族而存在。

如今沈华善想重建虎贲军。沈家改制建朝?之心,已经很明显了。

一旦袁焕认同了这一次兵力的调整,那么就表示袁焕愿意带着十余万岭南卫投靠沈家,听令于沈家了。

朱敦实一向对沈华善这个师兄信服,对于沈华善的打算,他向来没有二话的。

一时间,房间内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袁焕。如果袁焕不答应,那么西宁卫和岭南卫必分道扬镳,也必有一死战了。

“军队调整,改名号,只是第一步吧?沈老打算做什么?”

在这么多目光注视之下,袁焕也不紧张。反而这样问道。他没有直接问沈家是不是造反,没有必要再问了。

“是的,只是第一步。军队改号,自然戎服等等都会改变;接下来的一步,我打算改钱币。安和堂与千秋钱庄的掌柜们,已经在设计、铸造新的钱币了。江老弟已经从剑南道赶来。”

沈华善笑了笑,也不怕将下一步说出来。这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大永前户部尚书江成海已经赶来岭南道,这也不是不可以让袁焕知道。

先军队,而后钱币,负责为沈家制定以后步骤的俞正道和沈宁两个人,几乎是日夜苦思量,才定下这妥妥的两步。

“那么……新朝和大永,又有什么不同?”袁焕问道,声音听不出喜怒。

同样是一个皇朝,沈家与上官皇族,又有什么不同?低低在下的,仍是普通的士兵和百姓。

“大将军认为,我们在场诸位,与京兆那位,又有什么不同?”

这一次,是沈则敬笑了笑。和沈华善极为相似的脸孔,有着自信和坚毅。

有什么不同?袁焕当然知道是不同的。单凭沈家起兵,几乎不损一兵一卒,就收归了西宁、岭南两道。

可以说,这种局面是沈家多年谋划的结果,但说得高大上一点,何尝不是民心所向天命所归?袁焕并不知道这些玄幻之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顺着己心、顺着民心而为。

“大将军,天命所归也无他,惟太平尔!”

俞正楷自从母亲俞老太、弟弟儿子过世之后,就没有再说话过。如今他额头上系着白带,终于说了这第一句话。

战争的残酷,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了。对军队、钱币的更改,无非是为了下一步走得更顺而已。

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太平”二字,都是为了让普通人活得像个人而已!

“那么,袁某,甘为犬马,愿为前驱!”袁焕站了起来,一抱拳这样说道。这个决定,是他来去江边上,就思度良多的,这一刻,终于定下了。

听得袁焕这么说,沈华善和沈则敬都松了一口气。其实,带领十万士兵的,不是非袁焕不可,但是良将难得,一国栋才要倾力培养,况共同浴血死战过来的,沈家真的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人才。

就这样,改制的指令,通过了在场十二人的一致认同。两个让西宁、岭南两道普通士兵和百姓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决定,定下了!

军队,改!名号、戎服、常服等,统统改掉,凡是在这两道的士兵,称之为禁卫军;

钱币,改!重铸铜钱、银子、银锭、银票的样式。上印太平通宝四字,西宁、岭南两道的交易、流通,皆用太平通宝……

对于军队名号、戎服的改变调整,是立即就可以进行的事情。

当这个命令在西宁、岭南两卫执行的时候。遭到了这两卫士兵的抗议和不解。作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名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如今说改就改,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

哗变倒不至于,但骚动在所难免。

面对士兵们的骚动,除了用“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个办法外,也无计可施了。

沈则思、彭瑾、袁焕三个人,召集了这两卫的中层兵将,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之以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士兵们的骚动。

幸得有八万新士兵、愿意投诚的三万招讨司俘虏,在这个时候补充进西宁、岭南道两卫。因有新士兵加入,改号、改服趁着这个机会,改制事宜一步一步地推进。

正如沈华善先前计划的一样,精挑细选的三万人。成了虎贲营,直接听令于沈则敬;弓弩士兵、熟悉弩床操作的三万人,则组成了弓弩军,负责操作沈家兵器司制作出产的兵器;还有士兵各十万人,由袁焕和彭瑾带领,成了神策左军和右军。

这样的军队架构,并不成熟它只是一个雏形。针对现有的三十万兵力,而做出的安排。在沈华善和俞正道的构想中,这个架构,随着兵力的增多,必定会延伸、拓展。

沈家敢对兵力调整,当然不是毫无准备的。在定下改制的半个月之后。第一批军中戎服就发到了虎贲军和神策左军那里。

铮亮的铠甲,明显加强的防护,穿在虎贲军士兵身上,显得威风凛凛。握着沈家兵器司最新研制出来的长刀,士兵们的气势。和以往似乎也不一样了。

袁焕摸着身上的铠甲,感受到它们的凉意,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铠甲全用甲片编制,对豸纹饰也刻在了上面。这铠甲看着厚重,披上身却颇为轻便,

将这一身铠甲穿在身上,袁焕又再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如今不是岭南卫,而是神策左军!

当江成海和杨简锐风尘仆仆地赶到岭南道,见到这些新戎服时,真的是吓了一大跳,这……看着就很有威严啊。

戎服的功能,什么防护、象征、识别这些,江成海和杨简锐这两个文官,一点都不懂。

他们只是觉得,穿着新戎服的士兵们,看起来威势十足,尤其是十万神策左军集结的时候,仿佛天地都要震一下。(其实是这两个文官,都很少看到十万士兵集结的场面,长知识了~)

他们少不得要感叹一句:果然是人靠衣装!

这第一批戎服,只够用在虎贲军和神策左军,其余的士兵暂且还用旧戎服。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当这两种戎服在一起对比时,高下立见了。

面对着神策右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神策左军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走路都觉得脚底生风。

神策右军乃彭瑾带领的,当然可以稍微延迟一点。纵如此,还是有不少中郎将前去打听第二批戎服何时到达了。

第一步军队的改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弹,这让沈华善等人松了一口气。

随着江成海和杨简锐两个人的到来,第二步关于钱币的改换,也开始了。

却没有想到,这第二步要比第一步难得多了。

ps:

二更!感谢小金和飞儿的粉红票,感谢sunflower889的香囊。没编辑推荐,日子有点难捱,请小伙伴们给力点击、推荐~~谢谢大家啊~

第132章 人哪里去了?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257章 族令第522章 扶幼主第175章 不祥第63章 考课进程第299章 密谋第192章 诛九族之论第131章 走私事发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93章 官场大调整第307章 娇客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217章 一个女人的怨恨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459章 产子第516章 带兵离开第176章 国之动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19章 返回京兆第173章 先机第308章 闲情第302章 狠手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169章 情迷第265章 旧情第431章 准备反扑!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469章 礼乐征伐第385章 离朝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285章 最好的时机第90章 入书房第291章 出手第337章 削爵第304章 换命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154章 计成第415章 宣传战第134章 目标是沈宁第456章 贪天之功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111章 再相见 啸三声第43章 拢军心第415章 宣传战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66 三代送嫁第515章 清君侧第6章 铺势第480章 兵临城下第540章 神兵第26章 尘埃落定第196章 帝王心术第149章 封宫第242章 三策第233章 准卿所奏第544章 暗杀第188章 内情第453章 奇计第3章 前因后情第101章 春闱案四第433章 动天子第358章 兵器司!第24章 使团比试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11章 露端倪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374章 死局怎么破?第219章 谋利第288章 朝征第550章 有病第260章 有戏看第364章 埋伏第351章 朝南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2章 人才储备第35章 开春吏事第130章 抢人之战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511章 将亡第472章 蒋博文反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8章 百官出动第382章 立功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5章 互市之争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78章 背后之手第524章 阴险手段第379章 押俘第462章 夺职第259章 西风近第25章 互市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