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绝不认同!

蔡邕也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东西的。

可惜很多都在战火之中被损毁了。

比如他辛辛苦苦领头雕刻的熹平石经在关西大混乱时期被损坏了一些,遗失了一些,后来郭鹏帮忙寻找和修复,也没能全部找到。

还有他辛苦编撰的《东观汉记》在关西混乱时期遗失了,找不到踪迹。

郭鹏派人寻找过,一样没能找到,只能请蔡邕自己重新写一遍,可惜很多资料已经遗失,他的记忆力也没有那么好。

现在他想给后人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也能完整的保存好,证明他曾经存在过。

于是他就想到了修史书。

这应该是可以让自己青史留名的最佳证明。

种种情绪主导下,蔡邕上了这份奏表给郭鹏,请求郭鹏允许自己开始修撰《后汉书》。

郭某人其实也有自己修史的打算,只是暂时没有具体行动,更没想好要修《后汉书》。

他只是想搞一部《太祖实录》,把持一下舆论环境,目的也是为了打击那帮士人。

郭某人一直都在搞自己的记录史料小组,收集各种士人官员的黑材料,打算编纂《太祖实录》,宣扬士人政治的丑陋。

他要把《太祖实录》传下去,作为打击士人政治的政治武器,巩固自己的统治,却没想到要给东汉帝国修一部史书。

现在蔡邕提出来这件事情,郭鹏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可以稍微操作一下。

让蔡邕领衔,自己派一支团队给蔡邕,由蔡邕主导,奉皇命官修史书,修一部【真实详备前所未有】的《后汉书》。

必须要由官方主导,如此重要的话语舆论高地,怎能让与他人?

那些乱修史书的私人谁知道屁股坐在什么地方,会怎么编排历史人物?

会怎么编排自己这样卑鄙无耻且无可辩驳的人?

为了登上皇帝之位,郭某人干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直接间接干掉了多少本能大放异彩的人物,这一点,他自己也不是不清楚。

有没有处理好后事或者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之类的,他也不敢保证。

这方面要是容忍那些被他打压的家伙们肆意编排,可就有点郁闷了。

虽然郭某人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最坏打算,但是……

好吧,他没有那么洒脱,没那么豁达,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占据皇帝之位,手握大义名分,居然任人编排。

舆论阵地自己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

郭某人出道以来最不能容忍他人占领的,就是舆论阵地。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不能掌握舆论高地,就要吃瘪,吃很多很多的瘪!

郭某人绝不认同!

所以他决定派官方团队负责此事,让蔡邕来牵头。

官修史书的大义名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郭某人对很多人一样,对史书的可信度保持怀疑态度,比如最直接的,开国皇帝出生必有祥瑞。

郭某人几乎可以想到无数年后给魏国修史的史官也会记载郭某人出生的时候天降祥瑞。

但是很可惜,郭某人专门去问了郭单,当年自己出生的时候,什么异象都没有。

不过某些时候,写史书的人也不是笨,相反,他们非常精明,记录史料的时候把春秋笔法玩得很溜。

涉及到血淋淋的政治斗争,那当然是敏感事件不能记载,但是他们也有办法用各种曲笔把这件事情留下蛛丝马迹让后人明白。

比如刻意写出一些在常人看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符合常理的内容,留给后人去深究。

根据这些蛛丝马迹,后人往往能从简单的几句话里观察到一件血淋淋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政治事件。

或许这就是部分修史书的人所最后留存的职业精神吧?

而现在这些事情轮到郭某人了。

他建立魏国,是接受了汉帝刘健的禅让,是【和平】从汉帝手里得到了皇位,建立了魏国。

魏国和汉国之间是一个继承与传承的关系,没有血淋淋的斗争,没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与和谐。

所以对于《后汉书》的修订,自然是以和谐为基础。

对东汉诸帝要多加吹捧和美化,如此,也能让人感受到魏国是真的继承汉国的国祚而建立,而非篡权夺位。

如此,也能间接证明魏帝国的正统性。

虽然这种正统性目前已经无法质疑了,魏帝国的统治根基日渐深厚,郭某人的权力也越来也大,越来越稳固。

这种时候修《后汉书》,更是一种政治姿态,一种宣布自己的正统性无可置疑的政治姿态。

想到这里,郭某人就派人去把担任司徒高位的魏帝国名义上的第一官员请来了勤政殿,由郭某人亲自接待。

蔡邕有一段时间没见到郭某人了,尤其在崔琰案发生之时,蔡邕作为司徒,很好地贯彻了政治花瓶的存在意义。

和当时崔渠案爆发的时候一样。

蔡邕待在太学里教授课程,一言不发,对外界的政治问题没有任何看法,让太学生们【莫谈国事】,继续潜心学习。

“读书的机会对你们来说是很难得的,外面发生了什么,不要去在意,陛下不会让任何人冲击到太学,而你们若要进入仕途,便唯有太学一条路可走。”

这是蔡邕当时对所有太学生说的话。

然后太学生们在整场风波中没有任何动向。

蔡邕就像是一尊大佛一样,坐在太学里不动弹。

授课也好,著书立说也好,闲下来了,长女蔡琰和次女蔡婉也会带着孩子来看他。

蔡琰和曹昂也生了孩子,比郭瑾和蔡婉的孩子早一个月出生,现在也是小不点,两个外孙经常去看蔡邕,那就是让蔡邕感到无比开心的事情。

除此之外,蔡邕真的是基本上啥也不说,啥也不做,两次政治大案发生的时候,蔡邕都和空气一样毫无存在感。

或许这也是他的政治地位十分超然的原因吧?

当时的人们都是如此猜测的。

因为蔡邕什么权力也没有,所以郭鹏对待蔡邕很好,满朝上下唯一一个一万石的官员就是蔡邕,其他任何人的俸禄都没有蔡邕那么高。

蔡邕觉得那么高的俸禄对他来说有点浪费了,他也不知道怎么花掉这些钱,全部存下来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郭鹏不管,俸禄照发。

于是蔡邕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里的相当一部分放到朝廷整治黄河沿岸蝗灾的专项资金里。

他说他年纪大了,不能身体力行做点什么,那就拿点钱出来,也算是为国为民的一片心意。

蔡邕是满朝臣属地位最高的一人。

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是被郭鹏高高捧起的他,已然有了超然的政治地位和号召力。

在蔡邕的行动之后,很多官员不管心甘情愿还是被迫,都拿出了一部分俸禄放到整治蝗灾的专项资金里,供整治蝗灾工作组使用。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蔡邕所做的一切都很符合郭某人的心意,而这一次,一样不会变。

六百三十八 咱们要让新的雒阳城比旧的还要好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零三十八 上钩的狗大户七百九十六 荆州人的怒火四十五 阳球必须死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们都回来了一千三百九十九 创造神明的那群人,真的是天才一百二十九 决战张纯六百三十九 郭鹏的前进,也是他们的前进十六 远离三高,从我做起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么叫舍得八百二十七 魏军兵压蜀中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长很快七百七十七 刘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玩家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响力一千零二十七 标点符号大革命(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与报纸三百九十一 阎柔入弘农一千零一十六 觉得我这个皇帝没有必要存在吗?九百三十六 讨伐高句骊五百四十 汉中争夺战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鹏对姜维很感兴趣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一千三百一十一 魏军的军粮一千一百九十五 让荆州重新变成我们荆州人的荆州一千一百六十一 于是,五经十四家法成为了历史八百三十九 魏军进化了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天一千五百六十 归去来兮五百八十 魏公深谋远虑三百一十 准备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鹏需要罗马,就像罗马同样需要他一样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的错四百七十九 魏公五百四十五 匈奴没了,你可以成家了七百五十 黄祖在行动九百零一 军阀的终结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觉得郭鹏好陌生六百九十八 魏王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衬托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国第三任皇帝一千四百四十四 郭瑾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有偿增值服务六百二十七 郭鹏全据汉中一千一百四十一 为父说了,你做得很好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祸水东引六百九十四 你还是汉臣吗?六百二十一 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八百零一 保护刘琦三剑客四十 明白人与富贵人二百七十一 文和乱武六百五十八 夸官一千零四十二 乐进和曹氏的关系并不好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对察举制度动手了十九 我认定你这个朋友了一千零七 你让我还怎么相信你一千四百 失败的行刺七百三十五 刚烈的吴夫人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战略(下)三百九十二 贾诩的忧虑四百六十八 嫡长子二百一十二 袁术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滋润了六百六十六 韩遂不舒服一百四十五 短暂的重聚九百零七 开战时刻九百一十五 不能让他们有和解的可能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办军校一百五十三 回乡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绝不会是子脩之女四百六十 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一千二百一十三 这种地位,是你程仲德说动就能动的?一千零一十六 觉得我这个皇帝没有必要存在吗?八百三十一 郭鹏许下了统一的愿望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虚假的主动权还给罗马,拿到真正的主动权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确在努力的改变这个时代六百八十二 郭鹏现在真的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一千一百三十九 荆州士人要感谢蔡瑁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千一百零一 乌丸人当然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六百零五 江东大乱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长子继承制八百零一 保护刘琦三剑客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千零四十二 乐进和曹氏的关系并不好七百二十七 魏延与虎卫重骑六百二十二 南征汉中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纳妾与交州变故四百一十五 筹建水师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问罪,吴某一力承担!一千四百五十九 郭家祖孙几个都不是正经人一千零七十 调查组的官员一个比一个凶悍五百一十五 阴沟里翻船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为帝,臣死不瞑目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并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诗应该没机会了六百一十八 强烈的违和感一千四百四十三 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一百三十一 赵云感觉自己好像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