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开物

朱栩说的往西,实则就是穿过了蒙古人部落,到了俄罗斯的地盘。

世界很大,虽然很乱,但往西,数得上来也就那么几个国家。

第一个就是俄罗斯,俄罗斯西进的路被奥斯曼帝国挡住,只能东来,可是蒙古部落还颇有实力,胜负各半,东进的路,暂时被挡住,还在不断的试探。

因此,大明的触角向西,面对的就是俄罗斯!

朱栩想要的是建立商贸关系,眼前的利益有,更多的是以图日后。

“是,臣遵旨。”吴德归,魏良卿上前道。

朱栩走了几步,又道:“对蒙古的礼法,官制改革是我大明朝廷的权力。到了之后,先给他们好好上上课,教教他们礼法,然后再给他们封王分官……”

“遵旨。”赵晗,沈珣出列,抬手应道。

对于漠西,漠南蒙古,朱栩现在还谈不上什么控制力,这些都是口头上的,但也是大义,将来明朝要干涉,平叛亦或者收复,谁都说不出个‘不’字来。

渐渐走到热闹处,朱栩停住脚步,看向北方,道:“皇叔,此去说远不远,朕等你归来,给你摆宴庆功!”

平王等人齐齐抬手而拜,沉声道:“臣等定不辱使命,请皇上宽心。”

朱栩点头,目送他们上马车,缓缓离开。

小慈烨这会儿才抬起头,道:“父皇,他们怎么走了?”

小家伙的声音比他姐姐还有些含糊,好在朱栩半蒙半猜的已经能听懂大半,笑着道:“他们要出关作些大事,过一阵子回来。”

小家伙抬着小脑袋,看着朱栩,表情有些似懂非懂。

朱栩揉了揉他小脑袋,看着车队离的远了,道:“走,咱们去政院转转,给你选个老师。”

小家伙倒是没有意见,安安静静的跟着朱栩向前走。

没走多久,王一舟突然上前,低声道:“皇上,有人跟着我们。”

朱栩神色平静,脚步不乱,道:“嗯。”

王一舟退后,悄悄挥了挥手,两个便衣不动声色的脚步慢下,向着身后不远处合围。

曹化淳在朱栩身侧不远,看着那几个人,皱眉道:“皇上,这些人,倒像是真的灾民。”

朱栩一怔,转头看去,果然,看到两三个乞丐模样的中年人,被便衣拦住,正在盘问。

朱栩眉头微皱,大明的灾民的都是优先送去辽东或者北安南进行开垦荒地,何况这里是京城,怎么会有灾民?

王一舟会意,一个手势,一个便衣跑回来,在朱栩身前道:“回皇上,问清楚了,他们是山.西的灾民,据说他们那今年遭了旱灾又遭了水灾,实在没办法,才从村子出来,到京城的。”

这个朱栩倒是知道,看着那几人,沉吟不语。

大明的移民,是从陕川之地开始,还没有扩展到其他地方,这不表示其他地方就好,相反,除了陕川之地,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湖广,山.西,山.东,福.建,江.西等等,几乎没有一处不遭灾的。

“让顺天府去办吧。”朱栩道。

想要实现全国移动灾民,还要再等两三年,等辽东渡过消化期,就能以之前十倍,二十倍的力道开垦荒地,并且还能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负担。等辽东再次饱和,也有两三年的过程,那个时候,北安南差不多也渡过一个消化期,这样交替而来,起码能移灾民一千五百人万人!

这将大大降低朝廷应对灾情的难度,也会让大明松一口气,身上的大山卸去大半。

王一舟会意,让人通知顺天府,其他人继续护卫朱栩向南方走去。

城南现在很热闹,比城东还热闹一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不休。

朱栩在人群中走着,感受着人气,心里倍感亲切。

小家伙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睁大眼睛,盯着看来看去,几次还想挣脱朱栩跑出去。

朱栩看着,便给他买,玩具,吃的,好看的,没多久小家伙身上是一堆,小脸一种欲说还休的激动之色,两只小手忙个不停,在那摆来摆去。

朱栩背着手,脸上带笑。这小家伙,终于露出童性来了。

“看来,还是要让他多出来走走。”朱栩看着欣喜的小慈烨,低声自语道。

朱栩一群人,穿过三里河,来到皇家政院门前。

宋应星,张荣穘已经在等着了,一见朱栩,慌忙上前,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背着手,看着身旁的小慈烨,道:“还有这个。”

宋应星,张荣穘一愣,立即又向着小慈烨道:“臣见过大皇子殿下。”

小家伙被两人的动作搞的一愣,手里还有两个五颜六色的小风扇,看看两人,又转头望向朱栩。

朱栩笑了声,道:“免礼吧,走,进去看看,今天有什么特别的课吗?”

宋应星现在主管皇家政院,张荣穘是张筠的叔父,得到了一个伯爵爵位,现在也是皇家政院的副院长。

宋应星跟在朱栩身侧,道:“回皇上,今天有不少公开课,其中蕺山先生在讲‘慎独’,连山先生在讲‘格物’,王寿春在讲大学……”

朱栩听着暗自摇头,这些都是儒学大家,讲的他未必能听得懂,何况小慈烨,道:“还有其他的吗?比较有趣的?”

宋应星不知道朱栩的‘有趣’指的是什么,思索片刻,道“皇上,小梅园里有一场文会,都是年轻人,在讨论‘新政得失’,皇上是否有兴趣去看看?”

朱栩神情微动,倒是感兴趣,道“有没有人能认出朕?”

宋应星犹豫了下,道“皇上来皇家政院的次数不少,怕是有人能认出来。”

朱栩点点头,道:“那走走吧,对了,你的《天工开物》写的怎么样了?”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实则上就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总结,发展,极具有哲学性,逻辑清楚,朴素可证,若是这本书能刊印而出,对朱栩的‘新政’,尤其在思想方面,会是一大助力。

宋应星跟在朱栩身侧,道“其道太精,臣不能妄揣,很多事情需要一一验证,臣目前只开写第一卷,校验恐需数年,若是写完……臣有生之年不敢言之。”

朱栩虽然心急,但对于宋应星的态度还很赞许。

这个时候的文人,还是比较倔强的,尤其是在他们的著作方面。

朱栩微笑,道:“嗯,慢慢写,写好了拿给朕看看。那个‘二气五行’,很有意思,朕希望你继续写下去。”

宋应星知道朱栩很关注他,面色激动,道:“是。臣与诸多同道正在加紧专研,若是有所得,一定奏呈御览。”

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第两百三十二章 张维贤的觉悟第1523章 对秦良玉的攻击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与银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权、叛变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八百八十九章 钱庄第1140章 开战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番外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214章 一炮惊天第七百五十七章 强势谈判第1247章 吊诡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编的书籍第九百九十二章 凉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难第八百四十四章 轰动事件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谏第三百一十五章 胶着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议第1160章 杀气第1308章 剧烈的人事变局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第1337章 攻入四国岛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间第三百五十五章 杀气第1283章 燥热的日子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二十九章 议和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426章 大规模的流放第1498章 土地丈量队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围第十二章 针锋相对(求收藏,推荐)第三百七十四章 与信王的又一次冲突第七百零二章 开放型商业城市第1121章 寻常百姓第1227章 忧虑的毕首辅第四百四十章 东厂降格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两百四十六章 移宫案再现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七百五十七章 强势谈判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诛心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阁议第两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议(下)第两百九十三章 兵败两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旧官员交锋第一百五十三章 杨涟弹劾魏忠贤番外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厉手段(第三更~)第1278章 阉了多尔衮第九十二章 惠民商会(求收藏~突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灭第一百八十章 晋商立商会第1204章 艰难的谈判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两百年心愿第两百九十九章 信王愤懑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势已定第八十章 摔跤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第四百五十九章 闲不住的神捕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旧官员交锋第一千零十七章 顶层设计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贡第六百三十一章 弹压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异变第1229章 意外的前进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干了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烟弥漫第1323章 杀气纵横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零六章 全数入狱第1198章 节点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计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国号第1450章 制衡多尔衮第1200章 漫天要价第四百六十八章 遥控朝堂第七十二章 过关第1381章 决战之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难处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荐票票~~~)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艰难处境第1135章 倭国事启第两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一百三十章 鸿胪(第三更,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七章 张皇后打广告(呼唤订阅~~)第1197章 前夜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