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秦淮听曲

第18章 秦淮听曲

秦淮河上,一艘画舫沿河顺流而下,船工并未划桨,只是把住了船舵稳住方向,全靠水流推着这艘画舫缓缓前进。

船上一名歌女正用软糯的吴语唱着轻柔的小调,怀中抱着琵琶不时弹奏几下,与一旁两名乐工一起权当伴奏,虽无正式的舞乐,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画舫的船头,两根钓竿垂入水中,浮标随波晃动,不一会儿其中一根钓竿的浮标便往下一沉,是有鱼咬钩了。

一双胖手赶忙拉起鱼竿,从水里拉上来一条不足尺许的白鲢甩在船板上,噼噼啪啪的蹦跶了两下才被一旁服侍的下人从鱼钩上取下放入了一旁的鱼篓当中。

“儿子,你行不行啊?爹我这可都第三条了,你别一上午都钓不上来一条鱼中午没得吃啊!咱们可说好了,谁钓上来了谁中午有的吃,没钓上来只能饿肚子的。”朱高炽心满意足的在一旁下人的服侍下重新穿好鱼饵,一甩鱼竿再次将鱼钩甩入了河水之中。

一旁的朱瞻埈也提起了鱼竿,见鱼钩上的鱼饵已经被吃掉也不在意,重新装好了鱼饵之后,也把鱼钩重新甩回了河里,只是他并没有用手持着鱼竿,只是把它往自己坐着的椅子下面一插,便继续专心听船上的歌女唱曲儿了。

一边听着,朱瞻埈还一边对自家胖老爹说道:“爹啊,如此风光霁月,泛舟河上,波光粼粼,又有丝竹管弦与吴侬软语,您老居然只惦记着中午的肚子?不雅,不雅!”

说着,朱瞻埈还摇头晃脑起来,看的一旁的朱高炽都被他气乐了。

“好呀,睡了八年给南极仙翁烧火,长本事了是吧?翅膀硬了,现在数落起你爹我来了?信不信我打伱的屁股!”朱高炽随口说着,虽然话语里似有不满,但脸上的笑意却显露了他的心情。

朱瞻埈也不在意,只是笑笑不再说话。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洒下,秦淮河上波光粼粼,晒得朱瞻埈浑身暖洋洋的,也让他整个人都有了几分懒散。

不过听着船上的歌女一曲唱罢,他却抬手打断了正准备继续唱下一首的歌女,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之后开口说道:“唱来唱去这曲子都大同小异,可有什么别致的曲子吗?”

听到朱瞻埈这么问,已经唱了一上午的歌女自然不敢怠慢,赶忙回答道:“不敢欺瞒贵人,奴会的曲子不多,贵人不乐意听哀戚的曲子,奴委实没有其他曲子可唱了,还请贵人恕罪。”

秦淮河虽然只是烟花之地,但因为紧挨着大明帝都的关系,往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朱高炽、朱瞻埈父子虽然没有表露身份,但行走做派却一看就知道是贵人,自然也就令歌女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朱瞻埈听得这话,摇了摇头很是叹了一口气:“行了,也不怪你,毕竟一首好曲子也是吃饭的手艺,没有侍奉师傅三年,又有谁会愿意教自己看家的本事呢?”

这也就是古代师徒传承当中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了,有什么创新或者独有的手段都会死命的藏着,非是继承衣钵的弟子门人不会轻易传授。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敝帚自珍,而是字面意思上的吃饭的手艺。

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远没有朱瞻埈穿越之前的现代社会发达,匠人技艺又被儒家士大夫斥责为奇技淫巧,各项技艺只能是口口相传不见文字,懂一项独有的技术那是真的能养活一家人的。 要是教给继承衣钵的徒弟倒是还好,但要是被旁人学去了,那是要抢自己饭碗的。

尤其是当师傅老迈干不动了,大多就都指着学本事的徒弟养老送终,若是徒弟不孝,那师傅十之八九不是饿死也要晚景凄凉。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年头可不是什么嘲讽的话,而是字面意思上冰冷的现实。

而在这秦淮河上烟花之地,一首独有的曲子就能让自己与众不同,赚得更多的银钱,是真正安身立命的本事,又有谁会轻易教给别人呢?

就连这歌女唱的曲子,也是她家里家传的手艺,旁边替她伴奏的乐工便是她的家人兼师傅。

“怎么了这是?好好的钓鱼听曲,你还唉声叹气起来了。”朱高炽并没有注意儿子和歌女的对话,但却听到了他叹气,于是好奇问了一句。

朱瞻埈也没有解释,只是摆了摆手说道:“只是想起了屈死风波亭的岳元帅,爹你说要是当年岳元帅真的能够直捣黄龙收复失地,这天下又该是什么样子?”

“天下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咱们老朱家肯定还在凤阳老家种地。”朱高炽撇了撇嘴,对朱瞻埈的这番假设很是不屑:“岳元帅固然是一代忠臣良将,受天下人敬仰,但若是他真的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后面蒙元可未必能夺得大宋江山,也就没有咱大明朝什么事了。”

作为皇家子弟,朱高炽虽然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他却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他知道这些忠臣良将的故事可以听、可以推崇,甚至将来他继承皇位之后还可以设祭封神,令天下人去学习。

但自家却要摆正心态,明白所谓忠臣良将忠的是他们老朱家。

朱瞻埈自然能够听出自家老爹的意思,笑了笑之后没有在意,只是放下手中钓竿,冲着船舱内的歌女招了招手,对她说道:“小姑娘,你可会说书?”

“奴不会,奴自幼学的就是唱曲,这说书的事奴家里没有教过。”小歌女连忙回话,同时也向朱瞻埈推荐道:“贵人若是想听评书,奴知道几位不错的说书先生,不知贵人想听什么?”

然而朱瞻埈却摆了摆手,对小歌女开玩笑似的说道:“我倒是没什么想听的,左右他们讲来讲去也不过是那些惯常的忠臣孝子的故事没什么新鲜。”

随即,朱瞻埈又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对小歌女问道:“不如这样,你把你会的曲子教给我,我教你说一部书怎么样?”

(本章完)

第200章 借据第121章 海盐和粮食第17章 说服太子妃第202章 后勤保障第3章 洞天葫芦第34章 汇票和银行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293章 洛水巨蛇361.第358章第32章 想学武的朱瞻基第229章 蒙古搏克345.第342章 怎么花钱第47章 分筋错骨手第52章 募兵第17章 说服太子妃第3章 洞天葫芦第167章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第30章 背后的靠山第10章 小宫女胡善祥第311章 昔日二人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181章 最穷藩王第212章 策马扬鞭第91章 你将来也是要就藩的第302章 南洋方略353.第350章 群魔乱舞第221章 都家班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第308章 青袍小吏382.第379章第261章 徐妙云第31章 东宫的老虎第119章 龙女多情第123章第230章 比试第115章 真龙现身第287章 刺杀蓝琪儿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99章 掏袖子第108章 尚服局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62章 夜谈第160章 运粮和出征第159章第120章 考虑将来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达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31.第328章 借兵第184章 一百万两白银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第30章 背后的靠山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230章 比试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376.第373章 家书抵万金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45章 圣旨?给他写一张第253章 深夜拜访第75章 鸳鸯阵改第221章 都家班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40章 不死药第44章 女反贼孙若微第15章 袖里乾坤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139章 徐滨第277章 合卺 洞房第16章 太极拳356.第353章 剥皮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97章 飞回大明第91章 你将来也是要就藩的第1章 欢迎收藏第134章 小琉球国第180章 归国第231章 互相算计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369.第366章 斩断倭国龙脉345.第342章 怎么花钱第276章 亲迎礼第232章 蓝琪儿第50章 永乐大典第38章 丹药出炉第179章 女倭王请假条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361.第358章第294章 朱瞻埈到来第287章 刺杀蓝琪儿第213章 祭天斩龙第183章 还朝第40章 不死药第301章 继续闭关第1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