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解缙还活着吗

第233章 解缙还活着吗

对于朱瞻埈来说,他并不介意通过纳一个侧妃来笼络蒙古人,毕竟这还是封建时代,按照礼法来说他本身就可以娶很多个老婆。

不仅可以,甚至算是必须。

在封建社会当中,皇族开枝散叶,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严重一点的还会上升到动摇国本的程度。

就好比从明孝宗朱祐樘到明武宗朱厚照,但凡朱厚照不是独子,但凡朱厚照有个儿子,后面也轮不到嘉靖继位当皇帝,闹出把明仁宗朱高炽抬出太庙的事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也是一样。

朱祁镇之所以能够搞出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上位,不就是因为朱祁钰的儿子死了没有继承人,自己的身体又不好,大明江山迟早要还给朱祁镇这一脉吗?

事实结果也证明,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是个不错的皇帝。

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多娶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儿子,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过朱瞻埈虽然可以接受自己纳一个侧妃,却不能接受蒙古人做自己的正妃,这一点别说是他不接受了,朱棣、朱高炽,乃至是整个大明朝堂都不会接受的。

开玩笑,大明自立国以来,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把蒙古人赶走,现在你娶个蒙古老婆可以当是报复当年的蒙古人,可要是把蒙古人立为正妃,生下来一个有蒙古血统的嫡长子继承人,这岂不是意味着蒙古人又要当家做主?

这可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朱瞻埈也好,朱瞻基也好,大明皇室的正室只能是汉人。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秦王朱樉被朱元璋赐婚正室王氏之后整个人就开始堕落的原因,因为朱樉的正室王氏是当时蒙元当时唯一一个击败过徐达的名将王保保的妹妹。

娶了她也就意味着朱樉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这又如何能让朱樉对王氏有好印象呢?

顺带一提,金庸老先生的小说中,那位敏敏特穆尔的原型就是这位王氏。

所以朱瞻埈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娶一个蒙古女人当自己的正妃的,甚至于他不打算娶其他任何人做自己的正妃,因为他心中正妃早已有了人选。

“瞻埈,你现在纳了侧妃,可有考虑过正妃的人选?”朱棣骑在马上,关心的向朱瞻埈询问着:“你大哥这次回去就要和日本倭皇完婚,但咱们大明未来的皇后肯定不能是个倭人,所以她也只能是伱大哥的侧妃。

你们两个猴崽子都纳了妃了,这正妃的事情也该考虑了,你们的娘跟我这说过好几次了,你们两个也确实该选正妃了,这次回去就两个一起办了吧!

先跟爷爷说说,你们两个喜欢什么样的女子,爷爷也好安排各地选贡秀女。”

在朱棣看来,既然朱瞻基和朱瞻埈都已经开始纳妃了,那这正妃的人选就必然要考虑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朱瞻基心里多少还有些惦记着孙若微,虽说朱瞻埈告诉他的是人已经杀了,但朱瞻基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忘不了那个女人。

所以朱瞻基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并不怎么热情,只是一副随爷爷做主的态度。

反倒是朱瞻埈这边,他态度明确的表示:“这事就用不着爷爷您操心了,我的正妃人选我自有考量。”

听到这话,朱棣还没说什么,朱瞻基倒是好奇起来,对着朱瞻埈追问道:“二弟,你这自有考量,该不会是已经有心上人了吧?说说,是哪家姑娘?是京中勋贵家的女儿还是哪位大臣家里的千金?回头也好让娘派人上门提亲啊!

难道说你喜欢的是什么民间女子?还是你在倭国有什么相好?总该不会是你一直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宫女吧?她虽然不错,可出身摆在这里,难为正妃啊!”

对于朱瞻基的这番追问,朱瞻埈只是摆了摆手,在心里问了一句龙女的意见之后才开口回答道:“我既然得了仙缘,我的心上人又怎么可能是凡俗呢?眼下尚且欠缺一些机缘,等时候到了我自然会把人领回来让你们见上一面的。”

朱瞻埈这话顿时引来了朱棣和朱瞻基的好奇,这简直是在明说朱瞻埈要娶一个仙女当自己的正妃了。

这对于朱棣和朱瞻基来说可是西洋景,毕竟民间各种凡人被仙女看上、书生遇到狐仙鬼怪之类的传说故事,但朱瞻埈这种皇亲国戚娶一个仙女当正妃的事情依旧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民间传说说到底还只是传说,很多东西都属于臆造或者编纂出来的故事,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很多时候,那些什么书生被狐仙精怪看上,欣赏其才华,对其进行帮助的故事,大多都只是文人自己的意淫罢了,根本当不得真。

但朱瞻埈是不同的,他早已显示出了种种神异,谁也不敢把他说的话当成假的,又或者只是他自己在意淫,编了一个哄人的故事。

然而面对朱棣和朱瞻基的追问,朱瞻埈却口风很紧说什么也不愿意吐露一星半点的信息,甚至为了避开这个话题,还把话题转移到了朝廷如何治理草原上来。

“要治理草原,朝廷还是要派人来草原,设立官府和衙门,这样才能把这一片广袤的草原纳入我大明的版图。”朱棣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颇有一番豪情壮志,但同时他也明白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治理草原需要选派精明强干的人手,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选派谁来在草原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之前朱棣就和朱瞻埈、朱瞻基讨论过这个问题,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官员无疑是需要有非常强的才干的,而这样的人对于朝廷来说,也是非常稀缺的人才,无论哪个地方都很需要,朝廷并没有多余的人才储备。

所以要派人来草原,便意味着要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才,而抽调谁来草原,就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选择。

面对这个问题,朱瞻埈想起之前朱高炽和自己提过的事情,于是对朱棣问道:“解缙还活着吗?”

(本章完)

357.第354章 净天地神咒第190章 超发第287章 刺杀蓝琪儿第124章 蛊惑四王第200章 借据第99章 真龙之躯第260章 敢缚苍龙第182章 没兴趣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311章 昔日二人372.第369章 京都开城321.第318章 子嗣第14章 皇帝遇刺第231章 互相算计第188章 张氏教子338.第335章 热议第90章 奴儿干都司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67章 收拢人心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22章 造船第39章 初试成药第263章第199章 掏袖子第162章 福冈城下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313章 佛道两门请假条323.第320章 锦衣卫第230章 比试第18章 秦淮听曲第12章 乾元壮髓膏第139章 徐滨第121章 海盐和粮食261章发重了,内容已修改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234章 人选第273章 4K,二合一第73章 五军都督府第306章 口腹之欲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16章 太极拳第66章 玉药和俗务第197章 孔家之乱326.第323章 气运制约第223章 招降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51章 诏狱里的人才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11章 封狼居胥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第42章 教授武艺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199章 掏袖子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12章 乾元壮髓膏341.第338章 本州岛上第288章 铁骑突围第170章 年轻武士343.第340章 治理黄河第40章 不死药351.第348章 交趾战事第308章 青袍小吏327.第324章 西南叛乱第108章 尚服局361.第358章第189章 分歧334.第331章 海贸之利第162章 福冈城下358.第355章 “净”天地第276章 亲迎礼第15章 袖里乾坤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306章 口腹之欲第256章 婚礼之议第37章 开炉炼药第22章 皇帝召见第134章 小琉球国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35章 兑换准备金第102章 卖了封地337.第334章 自负盈亏第254章 4k二合一第241章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达365.第362章 收获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327.第324章 西南叛乱第256章 婚礼之议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120章 考虑将来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186章 我回来第37章 开炉炼药第167章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