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4k二合一

第254章 4k二合一

对于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朱瞻埈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好感。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受后世影响,觉得锦衣卫除了迫害忠良之外什么都不会。

要知道后世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的时候,最后依旧为大明和崇祯死战的就有锦衣卫。

而且作为天子亲军,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皇帝授意的,朱瞻埈自然不可能对一把握在皇家手中的刀有什么意见。

但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就很难让朱瞻埈有什么好感了,无他坐上这个职位的人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除了皇家在用完之后的兔死狗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代锦衣卫指挥使中总有那么几个拎不清自己是谁的家伙。

永乐的纪纲就是一个典型。

区区皇家的一条狗,结果却想要造朱棣的反自己当皇帝,这说出去怕是要笑掉所有人的大牙。

尤其是这个所谓的野心家居然还在朱棣面前玩了一出指鹿为马,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和赵高一样只手遮天了,却也不想想赵高面对的是谁,他面对的又是谁。

所以,对于纪纲的示好和拉拢,朱瞻埈只当他是在放屁。

不过面子上多少还是要过得去的,所以朱瞻埈也只是客套而委婉的拒绝了纪纲,并没有摆出一张冷脸来。

纪纲见状,也只能讪讪而去,没能再多说些什么。

只不过他心里怎么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在打发了走了纪纲之后,朱瞻埈心里也在思考着要不要把纪纲这个锦衣卫头子给换掉。

之所以这么想,当然是因为纪纲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野心大的离谱,私下里也做了太多的恶事,弄死他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

而且纪纲这个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得罪了他的人必然会被他惦记上报复,比如说现在还关在诏狱的解缙就是其中之一。

朱瞻埈虽然不怕纪纲对自己有什么记恨,但被这么一个奸险小人惦记上了,也终归是一件令人恶心的事情。

毕竟这种人他坏不了你的事,但一定能恶心你。

朱瞻埈可不希望有这么个搅屎棍一样的玩意,天天变着法子想着怎么恶心自己。

尤其是要除掉纪纲,这罪证都是现成的,永乐五年,徐皇后病故,朱棣下诏全国选美,各地送来的美人到达京师后,纪纲挑出绝色美人藏于自己家中私纳。

纪纲查抄到已故吴王的冠服后,私自隐藏在家中,有时还穿在身上,命令左右饮酒祝贺,高呼万岁,没有一个人敢告发。

纪纲家中私养了大批亡命之徒,暗中修建隧道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刀枪、盔甲和弓箭。

这些东西只要去查抄纪纲的家就能够搜得到,光凭这些罪证别说是砍头了,纪纲九族都得跟着一起埋土里。

不过这事倒是不用特别着急去办,毕竟眼下还需要纪纲这把刀去把这次幕后散播谣言搅动风雨的家伙都砍了,真要除掉他也要等事情结束之后才好动手。

只是对于这次的事情,朱瞻埈也在心里迟疑,自己要不要也建立起来一套情报机构来收集情报,不然的话像这次的事情,还需要商人给自己传递情报就未免显得太迟钝了一些。

虽说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但很多时候也容易耽误事。

原本朱瞻埈对这件事是一直有想法的,在他刚穿越之初,也曾想过像那些穿越者前辈一样,搞搞餐饮娱乐行业,一方面赚钱,一方面通过这些高档娱乐场所来收集情报。

但是当年的朱瞻埈还只是一个孩子,又跟着朱棣在打靖难之役,是手上没有钱、身上没有闲,身边更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手,所以这事也就一直没成。

后来他一睡八年,二穿修仙界苦修几百年,脑子里已经彻底没有了这些世俗的想法,有的只是一剑破万法、渡劫成真仙。

然而如今重回大明,再度当起了天潢贵胄皇亲国戚,还成了权倾一方的实权藩王,一些早已淡忘于脑海之中的想法或许也可以重新提上日程。

“你身边那个小宫女,她或许可以帮伱。”感受到朱瞻埈内心的想法,龙女的声音再次响起:“我虽然不太懂宫廷争斗和治国的事情,但战场胜负、用间为先,你确实需要有人帮你做打探敌情、收集信息的事情。

以前我领兵打仗的时候,也一样会放出哨探打探情报,做到知己知彼谋而后动,这些还是你教我的,怎么现在到你自己,反而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当年龙族招婿的时候,朱瞻埈为了获得龙女芳心,也曾向她谈论过兵法,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当中的一些计谋他也和龙女说过,因此龙女对此还算是印象深刻。

“谈不上忽略,只是我之前觉得没有必要。”朱瞻埈摇了摇头,并没有觉得是自己忽略了:“行军打仗自有军中配备的哨探,无需我过多的操心。

至于平常?我对于情报的收集并无太大需要,毕竟对于你我而言,卜算之道并不难。”

“卜算之道当然不难,但你也不能什么事都靠卜算不是?”龙女对朱瞻埈劝说了一句,虽说对修行者来说,卜算自己的运势或者会遭遇的事情是一种很惯常的行为,但卜算不是万能的。

或者说卜算所算到的,只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如果认为卜算的结果就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那是肯定要出大问题的。

而且卜算还有一个非常不方便的地方在于,你不算那你就不知道,卜算所能得到的结果,只是你想卜算出来的东西,而不能提醒你和你卜算的目标不相干的事情。

能够感应到危险或者有什么事情和自己相关,那叫心血来潮。

所以在修仙界,各大门派或者势力,都是会建立起来一套自己的收集信息的体系,或者找专门的情报贩子购买消息,甚至就连报纸这种东西,在修仙界也不是没有类似的东西存在。

因此,在龙女劝说之后,朱瞻埈想了想还是略有迟疑的问道:“善祥能胜任么?她是宫里的宫女出身,伺候人我知道她没问题,但这搞情报……她性子恬静,怕是不适合吧?” 也难怪朱瞻埈有此犹豫,胡善祥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个不善与人争斗的性子。

这方世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出身变动的十分离谱,但对她的性格影响却并不大,一直跟在朱瞻埈身边的胡善祥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过虽然如此,胡善祥却把朱瞻埈伺候的很好,无论是他的衣食住行,还是其他生活所需,胡善祥都能够做到让朱瞻埈感受不到有人刻意在伺候,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把事情做好。

“你该不会是习惯了小宫女的伺候,舍不得吧?”龙女再次感受到朱瞻埈的心情和想法,调笑了一句之后才继续说道:“这小宫女性子恬淡,确实如你所说可能不适合与人争斗,但她做事润物无声,这在收集情报方面却也是一种优势。

而且我觉得你不让她试一试,又如何知道她不能胜任呢?说不得这个小宫女意外的合适呢?”

对于胡善祥,或许是同为女性的关系,龙女看得出来她除了会伺候人之外,做事情也滴水不漏,或许她不适合与人争斗,但收集信息、情报,本身也不是一件要和人争斗的事情。

在龙女的劝说下,朱瞻埈决定给胡善祥一个机会,让她试一试。

毕竟这是自己身边一直跟着的人,在忠诚和值得信任这方面毫无问题,唯一让朱瞻埈犹豫的,也就是她是否能够胜任而已。

但朱瞻埈身边一时半会也还真没有能够胜任这件事的人,所以胡善祥反倒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那回头我和她说说吧。”朱瞻埈如是做出了决定。

——————————————————

另一边,从曲阜发出的朝廷正式公文总算抵达了南京,让朝廷知道了在曲阜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之前他们收到的消息是受人篡改的谣言。

这让朝廷上下都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怒,甚至包括朝堂上一些原本支持孔家、反对朱瞻埈的官员。

这些官员支持孔家倒不是因为他们是儒生,要捧孔家的臭脚云云,而是他们认为衍圣公作为圣人后裔,是朝廷尊重儒家教化、安定天下人心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他们看来,有孔家也就意味着朝廷尊崇儒术,天下的读书人的心就能一直向着朝廷。

要是朝廷废除了衍圣公,那无疑也就意味着朝廷对儒学不再尊崇,这可是真的能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知道了所谓的“朱瞻埈欺压孔家,撺掇皇上废除衍圣公”的消息之后,才会十分愤怒和上蹿下跳的积极阻止这件事情。

他们算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了,虽然受限于时代和眼界,但这份忠于大明的心是不容玷污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以及之前传递回来的消息是假消息之后,这些忠于大明的朝臣们顿时出离了愤怒,不仅奏请太子朱高炽抓捕幕后黑手、查抄他们的家,更直言此等祸国殃民之辈应当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朱高炽也对这些幕后散播谣言的人十分痛恨,因此这位一直以来都是以好好先生的面貌示人的太子爷也终于硬气了一回,举起了屠刀准备将幕后黑手都给砍了。

对于朱高炽来说,你骂他没啥大问题,反正太子爷很早以前就被人当成面瓜,谁来都能欺负两下,骂他几句、说他几句,那都不算事。

但这次有人却将脏水泼到了他儿子身上,还是那种意图让他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的脏水,这可就把这位好说话的太子爷得罪的死死的。

对于太子来说,他其实是个很宽容大度的人,做事做人也一直以来都是宽以待人。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触碰的逆鳞,而朱瞻埈对于朱高炽来说,无疑就是那个逆鳞。

加上皇帝让锦衣卫三天之内刮出幕后散播谣言之人,正好和朱高炽想做的事情一致,所以这位监国太子这次也难得的大方了一回,不仅让锦衣卫行动了起来,就连南京城周围的驻军也被调动起来。

虽说没有封闭四门全城大索,却也挨家挨户近乎把南京城搜了个底朝天。

这一搜不要紧,还真给搜出来一些很要命的东西。

朝中有人结党营私都不算什么,这些幕后之人策划的不仅要通过这件事让朱瞻埈身败名裂,同时也要借此事让朝廷明白儒家的地位不可动摇,想要进一步进逼,让大明回到宋朝时那种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样子。

参与此事的自然是儒家一脉,只不过他们并不是朝廷里的大臣,很多人甚至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大明的臣子。

其中一部分是当年张士诚和陈友谅身边的江南文人,而另一部分则是建文余孽。

张士诚和陈友谅都是在江南富户的支持下才能起兵抗元,所以他们两个身边也投靠了大量的江南文人作为谋臣。

比如写三国和水浒的罗贯中和施耐庵,这两位当年就投靠过张士诚。

只是张士诚实在是不堪辅佐,因此不少江南文人在之后都放弃了他,转而投靠了当时更有前途的朱元璋。

奈何老朱是个阎王性子,这些江南文人和他们背后的江南富商在老朱手上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虽说浙东四先生在大明都还算得到了重用,但另一些人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

老朱是个什么性子,从他后面给大明官员定的俸禄就能够看出来,那种满口空谈,毫无半点真才实学的文人能在他这讨得了好?

所以自然而然的,江南文人之中一直有这么一批人并不承认大明,也一直在密谋着和朝廷作对。

只不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人终究是成不了什么大气的,大明建立都已经几十年了,当年那批人都死完了,他们也没见真的搞成什么事来。

这次的谣言倒算是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却也同样把他们自己和与他们勾连的朝中大臣全都给牵扯了出来,变成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

(本章完)

第102章 卖了封地第6章 皇帝封赏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第189章 分歧第174章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313章 佛道两门376.第373章 家书抵万金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293章 洛水巨蛇355.第352章 诛神第183章 还朝第25章 宝钞的问题第122章 造船第313章 佛道两门第155章第54章 修运河第41章 绝天地通第166章 龙珠第21章 朱棣的恼怒第88章 定身术第162章 福冈城下366.第363章 成仙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0章 小宫女胡善祥第203章 出征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258章 铸九鼎321.第318章 子嗣第85章 贬为马前卒第155章374.第371章 战事终了第301章 继续闭关第15章 袖里乾坤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28章 不当皇帝的逍遥王爷第253章 深夜拜访第235章 边疆治理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206章 勿兰忽失温第50章 永乐大典第241章370.第367章 火龙373.第370章 处置俘虏第188章 张氏教子第189章 分歧第286章 蓝琪儿寻夫第72章 罗盘造价第119章 龙女多情第247章 谣言367.第364章 锦绣前程第71章 气运之说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374.第371章 战事终了第313章 佛道两门第48章 朱棣要练兵第301章 继续闭关第185章 加九锡第46章 北镇抚司第276章 亲迎礼第245章 圣旨?给他写一张第75章 鸳鸯阵改369.第366章 斩断倭国龙脉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1章 欢迎收藏第148章 种水稻第305章 搏命还是躲灾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70章 龙女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162章 福冈城下第309章 忍者爬绳子384.第381章 玄门两宗364.第361章 青鳞领军第292章 巨蟒第17章 说服太子妃第79章 金甲门神第104章 福气与天衣第215章 榷场第170章 年轻武士第138章 意外第263章第148章 种水稻第133章 海上强军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165章 猴子骑狗第248章 各方动作第246章 时代变了第231章 互相算计319.第316章 偷师学艺第7章 大明天朝计划第75章 鸳鸯阵改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264章 神道之说第26章 计将安出?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168章 宁王借兵第303章 真龙出关321.第318章 子嗣第49章 奉旨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