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

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

从刘府出来后,杨廷和并没有即刻离开小时雍坊,亦不是要前往万府,而是径直来到徐府门前。

徐府虽然已经有所没落,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徐溥在清流中拥有极高的威望,由于主持两届会试,以致门生更是遍布整个朝堂。

即便是徐溥跟弘治闹得不太愉快,但徐溥对地方官员拥有颇大的影响力,且两人有着师徒的名分,致使弘治亦不敢无缘无故拿掉徐溥。

“杨检讨,卑职奉府尹之命传召于你,请跟我们到顺天府衙走一趟吧!”赵捕头在徐府门前找到了杨廷和,显得面无表情地道。

杨廷和顿时心生不快,当即冷冷地道:“哪个顺天府尹?宋澄?”

“大胆,你一个小小的正八品翰林检讨竟敢直呼我家府尹大人的名讳?”赵捕头的眉头蹙起,当即厉声呵斥道。

且不说这位翰林检讨跟着案子有了牵连,哪怕没有牵连,如此轻视他们的府尹大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呵呵……要本官到顺天府衙可以,让宋澄亲自过来请吧!”杨廷和现在即将升任翰林修撰,便带着几分孤傲地道。

在其中人的眼里,宋澄或许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在自己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幸运儿罢了。

若不是宋澄侥幸给皇帝看中,以宋澄的条件和背景,这一辈子都休想要爬到顺天府衙的位置。

至于宋澄派几个捕快来将自己这位堂堂储相传唤到顺天府衙,他怀疑宋澄是真不懂得大明官场,甚至都不晓得自己的前程是他八辈子都高攀不起的。

赵捕头亦是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正八品翰林检讨的派头如此之大,竟然还要求他们正三品的府尹大人来请,看到宋澄要进门当即便要阻拦。

“站住,这里是徐府,你们几个捕快想要做甚?”门房已经注意到赵捕头等几个,当即站出来大声呵斥道。

杨廷和自然不将这几个小小的捕快放在眼里,亦不认为他们敢对自己动手,便昂首挺胸地走进徐府。

咦?

赵捕头看到杨廷和径直走进徐府,虽然心里很是气愤,但这次是知道这里是吏部左侍郎的府邸,而这位嚣张的翰林检讨似乎背景确实并不简单。

“滚!”门房连地方的高级官员都不放在眼里,自然更瞧不上几个顺天府衙的捕快,当即便是恶言相向地道。

身后的捕快亦是不敢得罪徐府的门房,却是上前对赵捕头询问道:“赵捕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回府衙将这里的实情禀告大人!”赵捕头望着徐府的红漆大门,亦是十分丧气地道。

原本传唤一个小小的翰林检讨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只是没有想到这位翰林检讨如此的傲气,而且还颇有背景的模样。

这便是在京城办差的坏处,一些看着不起眼的人物,往往都有着很强的背景。只是不明白杨廷和跟徐溥是什么关系,竟然不用通禀便能直接进门。

徐宅,一座内部装潢大气的豪宅。

“杨公子,您来了?还请到偏厅静坐片刻,我家老爷正在会客呢!”管家看到杨廷和到来,显得热情地道。

杨廷和可以说是天选之中,现在游走在当朝最有权势的三位大佬中,跟每一位大佬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事情便是这般凑巧,在他前面会客的不是别人,正是仍旧在努力谋求礼部左侍郎一职的翰林学士程敏政。

杨廷和在偏厅刚刚坐下,结果一个侍女过来将他引向了后宅的花厅中,而这里已经准备了一餐丰盛的酒席。

徐溥和程敏政是南直隶的同乡,所以亦是设宴进行款待,不仅让儿子徐元概作陪,顺带将造访的杨廷和叫了进来。

徐溥在接连碰壁后,整个人而今明显内敛了许多,像是一头突然安静下来的猛虎。

程敏政在新朝则是官运亨通,现在又看到了升迁的曙光,整个人明显透着精神劲,仿佛眼睛都会放光。

杨廷和来到花厅中,当即显得恭恭敬敬地向二人行礼道:“学生拜过太老师,下官见过程学士!”

由于徐溥是他父亲杨春的老师,所以他跟徐溥亦算是有亲密的关系。得益他勤于走动,又有徐元概这一层关系,故而同样赢得徐溥的重视。

“坐吧!”徐溥对杨廷和的观感不错,当即便微笑地道。

程敏政的年纪才四十出头,但由于长得浓密的络腮胡须,加上为人沉稳,倒是给人一种老上好几岁的感觉。

徐元概看到杨廷和到来,亦是热情地道:“杨兄,坐这里!”

杨廷和能够被叫上这张桌子,无疑是得到了徐溥的认同,亦是早已经默认将杨廷和培养成为未来的文官领袖。

“程学士,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徐溥在喝了一口酒后,便是认真望向程敏政道。

程敏政知道自己的政治头脑远不及徐溥,当即便进行请教道:“徐侍郎,咱们两人是同乡之谊,入仕以来亦是多得伱提携,还请不吝赐教!”

杨廷和知道程敏政今日四处走动是要谋取礼部右侍郎的位置,只是在他看来程敏政的礼部右侍郎几乎是板上钉钉,却是想不明白其中还有什么变数,亦是好奇地扭头望向徐溥。

“虽然万阁老、刘阁老和老夫都属意于你,廷推亦必是你首推,但今天子乾坤独断,却未必没有变数!”徐溥知道程敏政离礼部右侍郎已经很近,但还是认真地告诫道。

程敏政亦是意识到现在人事权确实落到朱祐樘手里,亦是生起几分担忧地道:“徐侍郎,当如何是好?”

以他的资历和背景,加上已经得到三位朝廷大佬的支持,想要拿下这个礼部右侍郎可以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现在终究是皇权当道的新朝。

“君子当白璧无瑕,你可知你最大的软肋在何处?”徐溥望着程敏政的眼睛,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咦?

徐元概仿佛捕捉到什么八卦般,眼睛顿时一亮。

“徐侍郎,何须明知故问呢?只是此事早已经难以说清!”程敏政苦涩一笑,显得黯然神伤地道。

杨廷和看着眼前这位翰林学士,心里涌起几分不屑。

很多人在光鲜之下,其实背后亦藏着龌龊,而程敏有着一段黑历史。

程敏政出身名门,从小便有神童之名其父是原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而岳父是前首辅李贤,还是成化二年的榜眼。

如此的牌面,可以说在同辈中无人能望其项背,将来入阁拜相几乎是没有什么难度,事情亦是如此。

自成化二年入仕以来,而今官居翰林院学士,在这种熬资历的翰林院,现在的官职可以说官运亨通。

只是官二代程敏政在官场一直都不能服众,且不说入仕以来得到的关照,程敏政的榜眼亦是被人诟病。

程敏政在成化二年的会试排名仅仅是一百八十五名,而他岳父时任内阁首辅,结果接下来的殿试竟然从会试一百八十五名窜到了榜眼。

若不是他的关系够硬,早已经被分配到偏远地方出任知县,结果以榜眼的身份入职翰林院成为储相。

即便同是“关系户”的杨廷和,在得知程敏程的榜眼来历后,亦是瞧不起这位依靠不光彩手段夺得榜眼的程敏政。

“老夫指的是景泰帝一事!正月日食之时,尚宝司少卿李全借日食言事,请景泰帝迎入太庙,而今尚在狱中受审!”徐溥知道程敏政是误会自己的意思,当即进行暗示道。

程敏政亦是突然想到这一层,只是不太确定地询问道:“你是意思是?”

“程学士,你跟景泰帝终究是有所牵连,当有决断了!”徐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显得十分认真地告诫道。

咦?

徐元概和杨廷和面面相觑,却是不明白程敏政跟景泰帝怎么会产生联系?

“我明白了,回去便上疏驳斥且请陛下斩李全!”程敏政知道是该拿出态度讨好弘治,亦是认真地表态道。

“李全死不死并不重要,只要你上疏表明了立场,那么皇帝便会打消顾虑而重用于你,毕竟你亦算是东宫旧人!”徐溥将酒杯放下,显得智珠在握地道。

由于程信在京城做官且得到景泰帝朱祁钰重用,在四岁的程敏政能写一尺大小的字(要天赋和肌肉相结合),十岁已经名动天下,时人称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之名惊动了景泰帝朱祁钰,于景泰三年和景泰五年将程敏政召进宫讲读,对表现出色的程敏政大加赏赐,并亲自下旨送程敏政入顺天府学为诸生。

亦是如此,年纪轻轻的程敏政拜在原南京礼部尚书黎淳门下,后得李贤所赏识引为婿,成为景泰帝赫赫有名的天才。

只是夺门事件之后,景泰帝一度被废,更是因皇室要维持大宗正嗣,所以自然不许景泰帝入太庙。

程敏政身上景泰帝的烙印太重,却是难保有“异心”,在景泰帝入太庙一事上自然要表明立场了。

程敏政意识到这个官场处处是学问,当即便端起酒杯道:“诚蒙徐侍郎赐教,下官再敬你一杯!”

“程学士,老夫知你满腹经纶,必是治国之贤臣!今此一杯,亦望你能得偿所愿!”徐溥端起刚刚满上的酒杯,亦是进行回应道。

杨廷和虽然不知事情的原委,但看着酒桌上神态各异的两个人,总觉得这个事情似乎不太对劲。

正当四人喝得正欢之时,身穿四品官服的宋澄直接带捕快闯了进来,对坐在主座上的徐溥恭敬地道:“学生拜见老师!”

“老爷,我按你吩咐说今日闭门谢客的,结果他直接闯了进来!”管家跟着气喘吁吁地走来,便是进行解释道。

徐元概看着身穿官服出现的宋澄,当即带着几分嘲讽地道:“宋府尹,今日不是告假半日吗?怎么还要来我徐府办差呢?”

“京官放假,但顺天府衙并不在此列,本府尹今日自然还得办案!”宋澄先是望了一眼杨廷和,便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徐溥错以为宋澄是来抓徐元概,先是瞪了儿子一眼,而后沉着脸道:“宋澄,你此番前来意欲何为?”

“杨检讨牵涉到一起案子,学生要将他请回去调查!”宋澄将目光落到身上杨廷和身上,直接说明来意地道。

杨廷和知道已经是避无可避,当即便沉声地道:“宋府尹亲自带人前来,却不知所为何事?”

“当日跟兰香同住一屋的并非朱麒,而是你杨廷和,可有此事?”宋澄迎着杨廷和的目光,当即便是质问道。

杨廷和没想到谎言还是被戳穿,不由得恼羞成怒地道:“死一个官妓而已,而且就是自缢而死,你如此纠着不放,究竟意欲何为?”

“本官尽顺天府尹职责,维护朝廷法度,为死者讨要公道!若是你执意不肯前来配合问询,我只好缉拿了!”宋澄显得一本正经地道。

朱元概对宋澄原本就有偏见,当即便愤愤地道:“你疯了吗?你没看到我爹正在宴请杨检讨吗?你这是存心要来此搅乱吧?”

徐溥看着这个兴师动众闯入自己府邸抓人的学生亦是感到十分愤恨,但亦是知晓这个学生竟然是一根木头,压根不懂官场的人情世故。

“本官来之前,并不晓得这里办酒宴,且涉案人员亦不能以吃宴而推脱!杨检讨,你要求本府尹亲自前来才肯前往顺天府尹,现在你是要跟着回来还是要本府尹锁你回去?”宋澄淡淡地望了一眼徐元概,而今直接面对杨廷和道。

杨廷和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要被人提审,却是狠狠地望向宋澄道:“宋澄,你且好好记着今日之事,他日必会让你后悔万分!”

说着,便跟徐溥和程敏政告辞,选择跟随宋澄前往顺天府衙。尽管那天是撒了谎,但人终究不是他杀的,而且他连只鸡都不敢杀又怎么可能杀人呢?

正是如此,只要这个事情过后,他一定要让宋澄为今日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

(本章完)

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125章 操练实况513.第511章 苦头吃尽方知故乡好第120章 扬州梦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7章 帝崩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蓝图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网有疏?第453章 相思难医,帝治顽疾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426章 宋澄的解题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题难答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432章 江南夺宝,帝为小儿第331章 罪在言闻,凶岛难生第115章 天意弄人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89章 该诞生的终究还是诞生了!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163章 帝治风奏,宋澄破谜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178章 治地方当用强臣第452章 黑幕终露,蚂蚁智慧第300章 欲速不达,谋世君臣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427章 果然有了钱都想着女人啊!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143章 收网行动5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带钱,东方衙门八字开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饱鸱咽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现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5章 漩涡外的太子府第168章 有册刁民,帝刀问世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342章 弘治四年,风起元旦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树千获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485.第482章 一树千获的耕藉礼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现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为贵第481章 温柔和血性并重的弘治朝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75章 余波7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第126章 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