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粮(二)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由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等河流汇聚而成,流经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地,是关外的三大水系之一。当地人又将松花江分为北流与南流,南流即指经流盛京、吉林两地的松花江,北流则是指流经黑龙江与蒙古各旗的松花江。

清军征集来的一万两千石军粮是从吉林和盛京分别起运的,吉林的军粮就是从南流松花江北运,然后转入黑龙江,逆流而上运抵爱瑷等地,而盛京的军粮是从辽河起运,经嫩江行入松花江再北运。结合印象的中国地图东北部分与手头刘德所画、邓肯标注的地图,赵强初步判断清军在松花江上有可能在两个地点设立军粮转运点。第一就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聚点——三道屯,第二则是位于松花江中游、永陵以北二百里的扶余城。

三道屯是两江交汇之处,按照惯例,这样一个交结部定是行驶在江中的船队靠岸休整地,而扶余城则是满清在松花江中游设的一处屯兵地,也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一座城池,从常理上判断,此地也应该是运粮船队的必经与休整之地。这两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赵强并不知道,但从地理的重要性上判断,三道屯与扶余的守兵应不在少数,至少也有两个佐领以上的守兵才是,不然也对不住其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不过守兵多少赵强其实是不关心的,索伦、达斡尔、巴尔虎这些八旗兵的战斗力他已经是了解过了,比起清末那些烂到根的绿营,这等扩编的八旗还有所不如,碰上自己的关宁军,对方只有挨打而没有还手的份,所以他担心的只是押送的清军八旗队伍。

三道屯和扶余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中游,两地隔了几百里,所以赵强必须要在这两个地方选择一个做为目标,无论清军船队是不是停靠在那里,他都必须带人去扑一次,否则只能空手而回。此次满清调集如此多的粮食运往黑龙江,就是为了明年的雅克萨战争,所以对这些粮食的安全清军肯定是倍加重视,从获得情报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可以料想已经有一批或者两批粮食甚至多批已经运到目的地,余下的应该不多了,因为一旦几条大江完全冰冻,船队根本无法再行驶,所以留给赵强的时间也不多,他必须赶在清军最后一批粮食运到目的地前将它们截下来。一万二千石粮食,不可能一两趟就全部运往,所以哪怕是抢了最后一批,也完全可以供关宁军度过冬天。但到底选择哪个地点动手,赵强却是有些为难,要是选错了,等他扑过去时,船队正好提前经过,那就竹蓝打水一场空了,所以他必须慎重决定下手的地点。

刘德去尼布楚和戈洛文谈判了,所以赵强身边没有一个对清军事情知道得比较多的参谋,因此他只能自己判断。郑国辉和格里夫斯基二人是给不了他参考意见的,在几番思虑之后,赵强最终决定把动手的地点放在三道屯。

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三道屯距离要比扶余城的距离要远,一旦劫粮成功,后续到达的运粮队伍就能早一点把粮食运回去,第二则是三道屯位于两江交流处,附近多是山林和森林,利于隐蔽人马,也方便断后阻截清军追赶人马。第三个则是从路程上考虑的,如果先扑扶余城,很可能船队已经离开,而先扑三道屯,就算船队没有到,也可以在这等它来,如果天不成全赵强,船队也走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结合三方面的考虑,赵强最终定下直取三道屯的决心。

确定动手地点后,赵强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不再和先前一样老是想着这事,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好在天黑前寻到一个合适的安营点过夜。与北面已经降雪不同,墨尔根一带并未降雪,气温虽也冷,但却不是让人无法忍受,所以白天行军还算吃得消,难熬的是晚上而已。一路上,赵强总是寻找最好的过夜地点,最好是那些小部落居住的寨子,大军开过去,不需多说,对方要么四散而逃要么就是全寨乞降,然后关宁军大喇喇鸠占鹊巢,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晚。不过这样的小寨子毕竟少,从首义城出来几天,只有两个晚上寻到了这样的小寨子,其他时间全是在野外扎营,安上帐篷,生起火堆,一大堆人挤在一块,皮衣、棉被什么的御寒之物带了不少,凑活凑活,挨挨忍忍也总是冻不死人,只是睡得不踏实而已。

格里夫斯基的哥萨克大队除了哥萨克军官骑兵外,全部都是步兵,为了让这次劫粮行动更加圆满,不露一丝破绽,赵强从近卫师团调了三百杆火铳给这些原来的俄国士兵。领到火铳都是最先被俘虏的俄军士兵,手上也都沾了同胞的血,他们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着关宁军一头走下去,所以赵强倒不大担心他们中的某个不甘心的家伙会朝自己打上一黑枪。

因为怕这些哥萨克人劣性不改,所以赵强严令他们不得在住在那些小寨子时烧杀抢掠,一旦发现,就地处死。在这样的严令下,俄国人自然是不敢去做这掉脑袋的事。那两个小寨子的人除了跑掉的,也统统被押着派上一小队的人往后方送。路上也抓获到一些各族百姓,同样也都被送到后方,有些想躲避逃跑的则被骑兵撵上二话不说就砍死在地。这样做赵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到清军嘴里搞粮食太危险,绝不能泄露行踪,否则很难全身而回,尤其是此趟南下目的是劫粮,事关重大,任何妇人之仁都要放一放了。

到达墨尔根时,只看见数月前的大火焚烧留下的一片废墟,周围也没有什么部民居住。从那些被抓的百姓口中得知,自打上次墨尔根被罗刹人洗劫后,周围的部族就不大敢呆在这里,大多迁到了更远的三姓等地,留下的一些小部落也不敢再在墨尔根城周围生活,也远远的躲到了山里。加之现在是冬天,更是少有人出来。

远远看了一眼被烧毁的墨尔根后,赵强没有多说什么,下令继续前进。此后三天,赵强带着两个大队都是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在十一月十五日看到了已经因为部分冰冻而静流的松花江。

“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

望着面前这条哺育东北大地的松花江,赵强不由想到前世所看到一首描写松花江的诗句,作者何人却是不记得了,心致之下,不禁轻声念了出来。

刚念完,就听一旁的郑国辉赞道:“好一句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不想大帅不仅武功盖世,文采也是过人,脱口便能做出如此佳作,以末将看,北京城里的那些秀才们比起大帅来都差了许多。”郑国辉幼时上过几年私塾,识得一些字,曾与先生学过一些唐诗,刚听了大帅的五言绝句,不由觉得甚好,读上去朗朗上口,颇有一番境界,尤那一句“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听上去意境就颇高,不过他却是不知这长白雪是指什么,因他不知有长白山这么一座终年冰雪覆盖的高山,更是这松花江的发源,故而也就不明了。还有他也不知这读书人学问大了叫进士,只道像那私塾里的先生一样,秀才便是好的,所以就用了“北京城的秀才”来衬大帅的文采之高,殊不知这等比喻可是大大贬了他们大帅。

“国辉何时也学人拍起马屁来了?”

对于郑国辉的秀才比喻,赵强哑口失笑,也不与他计较,却是对郑这个一心想着回去看儿子的实诚人难得拍起马屁来觉得颇有意思。当下故作不悦,扳起面孔,有心逗弄一下郑国辉。格里夫斯基虽也在边上,但就是把李太白的金句念给他听,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说的什么意思,所以对于赵强的这首诗,他是没有鉴别能力,也没有欣赏能力的。自顾自的往嘴里倒了一口伏尔加后,缩了缩脖子抚摸起自己的座骑来。

见赵强不悦的看着自己,郑国辉有些慌,他再实诚也知道拍马屁是不对的,要是让大帅以为自己刚才是拍马屁,那可就大大不好了,忙自辩道:“这个末将这不是拍马屁,是末将觉得大帅这诗作的就是好,所以才由衷说道的。想当年在学堂里,教末将识字的先生怕也做不出这等诗句来,末将自己更是不能,所以听了大帅这诗,末将打心眼里就觉得好,绝无拍大帅马屁,欺瞒大帅之意!”说得急了,郑国辉竟然一下就从马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在赵强面前:“大帅明鉴,末将敬仰大帅,尊大神为神人,若是以谎言蒙于大帅,就教末将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国辉快起来!这是做甚!”

郑国辉急成这个样子,赵强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不过是想逗逗他,却让他如此不安倒是过了,忙让左右扶郑百户起来,然后翻身下马以手拍其肩道:“你的为人本帅岂能不知,本帅也没有怪你之意,只不过你可知方才本帅所念这诗却不是我所做,乃他人之作,只不过本帅看这松花江一时感触想到而已。”顿了一顿,见郑国辉还是很惶恐,不由笑道:“待劫粮成功回去之后,本帅必亲作一首诗词念与你听,到时你再评价一番,看本帅这文采如何,但愿不必教你识字那先生差就是。”

听大帅这么说,郑国辉心下稍安,忙道:“大帅定然是比那先生强得多了。”

“噢,那可未必。”赵强哈哈一笑:“为人师者,肚中学问自然是有的,本帅起于草莽,未曾有读书机会,哪里就比得上人家一辈子都在苦读圣贤之书,怕届时我那信手之作出来,倒是让你笑话了。”

赵强这话倒是真的,论做诗写词他是肯定比不上那些一辈子都在钻研科举之道的秀才们的,毛笔字更是不行,哪怕是对联他都写不出来,若不计赵强那比这个时代多几百年的见识,随便从关内拎一个读书人都要比他强得多。又与郑国辉笑谈几句后,郑国辉已经不再紧张,见天色还早,赵强便让继续出发,沿江往上游直奔三道屯,从地图上看,两江交汇的三道屯离此地不到一百里,照这般行军速度,两日后定然能赶到那里。

出发时,赵强让郑国辉留下一个小队的士兵,派人通知现在应该已经到达墨尔根的后续人马,就在这松花江边上等候下一步行动。

第六十八章 兵行险招(上)第十二章 清算汉奸(五)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二十四章 尽屠 不封刀(中)第十三章 清算汉奸(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远作战(二十二)二更第四十二章 进攻雅克萨(二)第六十六章 慈宁宫第一百六十四章 冯家的婚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设(四)第一章 松花江边第四章 察觉第五十章 进攻吧,勇士!第九十三章 强征扩军(四)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十八章 她不能管,我能管吗?第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下)第五章 重围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八十二章 血色京城(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羊野人(中)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二)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七)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二十章 屠杀是会传染的第四十三章 进攻雅克萨(三)第二十六章 打他娘的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十一)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四十章 清原保卫战(十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劫粮(十三)第二十七章 军魂第四十八章 事到临头 明哲保身第五十六章 雅克萨大屠杀(七)第二十四章 绿营把总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远作战(十八)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九十八章 强征扩军(九)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卫战(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直指其心第六十七章 罗刹女人(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八)第三章 新君登基(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粮(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台前幕后(求收藏)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二十六章 兵进尼布楚(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十一章 招为己用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中)第五十三章 挺进盛京(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土地换出兵第六章 绿营接收(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定远作战(二十七)第二十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红票)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九)第六十八章 兵行险招(上)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二百二十章 七杀碑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六十章 赎骨(上)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四十一章 报名第五十一章 远东的号角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中)第十六章 大逃亡(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狮子大开口第二十六章 打他娘的第二十二章 横行不法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六十三章 御驾亲征(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六)第三十九章 伪军的伪军第六十一章 满洲人博物馆(下)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多谢英雄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二十)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三十四章 好你个高士奇第六十八章 兵行险招(上)第三十四章 好你个高士奇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八十五章 兔儿岭之战(一)第五十八章 最后一晚第一百七十九章 医院和翻译学校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饺子、冯云第三十一章 俄国人第十六章 春耕生产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六十一章 满洲人博物馆(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贼和天地会(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