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凌河

赵强的疑惑在高士奇看来却不是什么问题,知道这潘三是汉军上三旗的人后,他便知这厮为何空有如此见识却只是一个市井无赖了,原因无二,皆因其这汉军旗的出身而已。上三旗的汉军出身听来是不错,然除了祖上荫爵和建有战功外,却是入不得仕的,更不能与汉人一般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所以这汉军旗的人大多都是混吃等死之辈,就算是有状元之才,也无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更何况潘三长相甚丑,品性又差,这般模样的人又怎能入得官场呢。

天生巧嘴,好逸恶劳,只想以嘴皮之利度日,这等刁民何能与我相提?知了对方底细,高士奇心中更是鄙视,不过却是有些高兴,也不知是为何而乐。

出了潘三这么个插曲,这酒是没法再尽兴喝下去了,大伙又都已吃饱,高士奇这边惦着赶路的事,便让伙计把桌子收拾了,就这么品着茶等着去办路引的德丘等人回来。赵强见状,便也有一搭没一搭的与其闲扯些盛京城的民风之事。

没过半柱香时间,德丘等人便回来了,言道路引已经加盖过官印了,这便能凭着它一路无阻的入关。言语之间对奉天府的人多有夸赞,说道到底是大地方的官,比起小地方上的官吏们要亲近得多,办起事来也是麻溜得很,一点也不为难他们,当真是皇城根边的,与众不同啊。闻言,赵高二人俱是一笑,二人对这“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事也算是见得多了,听了自然会意得很。

等德丘等人吃了饭食后,赵强便让葛飞虎去柜台结了银子,往后院牵了自己的马匹,便要出城往南边去。高士奇在盛京没什么故旧,也没什么兴趣去拜访盛京的官,只想着赶紧进关把差事交了,另外再看看使个什么法让这索伦人愿投明相,也好待开春战事起时有个用处。

来时众人是从小东门(内治门)进的盛京,出时则是从大北门(福胜门)出的城,而从这大北门一路往北,行上十里地便是皇太极的陵寝——昭陵了。昭陵是皇陵,自然不可能任由人参观,也不可能出售门票,赵强也没心思去看这死人的坟墓,所以出城之后便纵马急奔往锦州而去,高士奇等人的马也都是好马,驶奔之下也不落后。

第三日行至一处地方时,让人奇怪的是,一路上都不怎么停留的赵强和高士奇二人却是不约而同停了下来,翻身下马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发呆。此处废墟大片已没入泥土之中,只余泥上几柱老槐树仍在向世人展示着自己,此地名为大凌河。

熟悉清史的赵强自然也了解明末那段历史,而眼前的这大凌河在五十多年前便是明金双方死斗无数次的战场,也是宁锦防线的最北端,它不但见证了明末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也见证了汉民族的苦难与悲哀,见证了女真人兴起的岁月。想到当年之事,看着眼前废墟,赵强自然是唏嘘不已。

因入关必经山海关,所以赵强对于当年的那条宁锦防线自然就十分有兴趣。而从大凌河南下便是锦州了,也是后世所称的“辽西走廊”,入关必经之地,其重要性仅后世从北京出发的火车十之七八要停靠在锦州便能看出来,“辽沈战役”时锦州所爆发的战事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小小锦州聚集了中外目光,也聚集了当时双方最精锐的军队和最优秀的将领。而明军为了抵御后金进攻,就在山海关以北、大凌河以南沿途修建了一系列城堡,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算是一条可以称得上坚固的防线了。

关宁军将来必定要挥师南下,为防满清也学明朝一般建一条宁锦防线,所以赵强必须知道接下来要走的这条辽西走廊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重视与思考的。高士奇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之所以对大凌河的废墟产生兴趣,倒不是想到故明之事,而是因为数月前康熙曾与他提起过孙承宗与袁崇焕的事,当时自己未能揣磨出上意,又加之对这二人之事知之不多,所以答对时难免有些勉强了,现在既然到了这大凌河,不妨亲眼瞧上一瞧,以免皇上再问起时有个说辞。

当年孙承宗在辽东经略四年,以练兵、修城为己任,步步为营,渐渐推进,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天启五年,袁崇焕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但是袁崇焕出宁远修锦州却是遭到孙承宗反对的,根据赵强看到的史料,孙承宗反对修锦州、大凌河城的理由是耗资甚巨,不得实用。

时过境迁,赵强不敢肯定孙承宗和袁崇焕到底哪个是对的,但仅看袁崇焕花了巨资两次修筑锦州,却最终只是把锦州修成一条“郑国渠”似的巨坑,而从未发挥作用,就不得不怀疑袁崇焕的战略眼光了。其后袁又擅杀毛文龙导致后金侵明时后方没有牵制,可以远距离不用担心后方不稳大胆的作战,如此一来整个“关、宁、锦”就变成了一条“马其诺防线”,根本起不到抵御后金入侵的作用。更让人诟病的是,清军先后五次绕道蒙古大规模入关,掠地千里,横扫京畿,不管是来还是回,都不经宁锦防线,以致使宁锦防线成了空架子摆设。经常有人感慨说袁崇焕修筑的宁锦防线是“丰功伟绩”,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都没有突破,然仔细想一下,已经成为了“马其诺防线”的“宁锦”还需要人家去突破吗?应该说自从皇太极崇祯元年由蓟门入塞开始这条防线就报废了,之后这里不再是什么防线了,而是消耗明朝国力的巨坑,以及后金利用锦州地理缺陷聚歼明军主力的战场。当年后金曾占领锦州,但主动撤退了,根本就没有打算要那个地方。而且锦州也不是第一次被后金占领,宁远大战的时候,后金也占领过锦州,可那时候依然主动撤退.而且,后金连广宁都没有兴趣要,也就是说后金对辽西根本没有丝毫兴趣。

孙承宗出宁远,借助觉华岛接济东江,又出兵旅顺,已经在辽东周遍形成了几处牵制和接收流民的据点,并没有放弃朝鲜和东江,反而比以前仅仅退守山海关要高明许多,不想袁崇焕却非要固执己见,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真是成也宁锦、败也宁锦。

“米东主在想什么?”见赵强盯着那几株枯树看,高士奇好奇的问了一声。

赵强叹了口气道:“家祖当年曾随太祖征战,便是死于这大凌河明军火炮之下,连尸首都不得留,所以在下每次路过这里,都要悼物思情,想起家祖不幸,心里着实难过得很。”

第九十二章 强征扩军(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贼和天地会(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五)第四章 察觉第二百一十九章 刘德的进言第五十六章 血洗乌拉(上)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四十六章 毒杀第四十六章 毒杀第十六章 春耕生产第二卷 三姓第九十章 强征扩军(一)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章 凶性大发的伍枫秋(下)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红票)第十三章 尚阳堡暴动(六)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九)第五十一章 恶战(一)第五十四章 何去何从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四十六章 毒杀第十九章 丧尽天良(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第十二章 汉化领导小组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尔虎惨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远作战(十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临城下(五)第四章 察觉第五十二章 恶战(二)第九章 清算汉奸(二)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远作战(十五)第四十三章 进攻雅克萨(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八)第六十六章 慈宁宫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三十九章 内务府第十章 清算汉奸(三)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五十五章 真实的康熙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第九十七章 水晶之夜(十)第二十二章 灭绝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二十八章 兵进尼布楚(三)第八十六章 血色京城(七)第七十六章 奇袭北京(七)第十九章 阿兰泰(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十一章 受激(求红票)第五十二章 崇文院第四十八章 逼宫 大喜第五十一章 恶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八)第七十章 拉人头来有重赏第八十四章 啃不下也得啃!第三十九章 伪军的伪军第五十三章 挺进盛京(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变色第十三章 突击强化第五十章 雅克萨大屠杀(一)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五十四章 何去何从第九十七章 水晶之夜(十)第四十二章 训话(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卫战(七)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十三章 尚阳堡暴动(六)第三十八章 木兰围场(下)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五十五章 雅克萨大屠杀(六)第八十五章 兔儿岭之战(一)第十四章 尚阳堡暴动(七)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三十八章 屯兵图古尔斯克第二百二十二章 抢清军的粮食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七十六章 阴魂不散的黄三第三十五章 书房第七十三章 奇袭北京(四)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三十五章 土地换出兵第二十五章 活阎王遏隆?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定远作战(二十四)第四节 跳江逃跑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二百零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三十)第五十六章 焚书坑儒(上)第三章 新君登基(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九)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宁军团(四)第五十三章 挺进盛京(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