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魂兮归来

太祖以“七大恨”、十三幅铠甲起兵攻明,连年征战之下为补八旗兵力不足,曾强征关外各族壮丁入旗为兵,率之伐明。从天命元年始至顺治元年八旗入关的这数十年间,明清双方便一直在辽东鏖战,打得不可开交。便是眼前这大凌河,也不知埋葬了双方多少将士的尸骨。所以一听赵强说道爷爷便是战死在这大凌河,高士奇不由肃然,敬意更甚,毫不怀疑他的突然举动,只道这索伦汉子至诚至孝,方在这祖上战没之地驻足不前。

二人并肩齐行,在那几株槐树周围漫无目的的走着,后面陈公公和葛飞虎一众人牵着马紧紧的跟着。众人也不知这二人为何对这废墟感兴趣停留不前,但主事之人不急,他们如何能急,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后跟着。因连日来一路作伴的缘故,护卫们与步军营的人倒是也熟络了,但交谈的却多是葛飞虎和德丘等人,余者多是作旁听状,问及缘故,只说不通汉话。对此解释,万四和步军营的人自是也不会有疑心,倘若这些人索伦人人人都能说得一口流利汉话,那倒是真的叫人生疑了。

“古人曾道这大凌河为白狼水,今亲眼所见,古人诚不欺我呀。”见远处的大凌河水奔腾不息,如大江之流一般汹涌,高士奇情不自禁赞道了声。他出关之时虽也从锦州而过,但却不曾走这大凌河,而是走的锦州西北中左卫穿盛京到的宁古塔,一路之上又不曾见松花、嫩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流,所以见了这大凌河自然是惊奇得很。

“既为狼水,这水中自然凶险得很。”赵强点点头,附和了一句,然后指着东南方向一座浮桥道:“还好有这座桥,不然我们便只能望河兴叹了。”

高士奇顺着赵强的手指看去,只见一座百十丈长的木桥横亘于河上,仔细看去,却见桥面离那河面不过数尺,此等高度若是遇上暴雨山洪,是极易垮桥的。但看那桥身周围,却又不见丝毫补修痕迹,好像从修成至今从未被山洪冲垮。关内的名桥高士奇看得多了,多少也知道些千年古桥长盛不衰的缘故,但在这关外看到这等式样极其平常,像那浮桥一般的木桥却是头回见,当下好生敬佩那些工匠,也不知他们使得什么法子能保这桥不跨的。

做戏做全套,既对姓高的讲了家祖战没于这大凌河,他这后人自然是要祭奠一番的,但那香烛纸钱却是没地方找去,当下赵强便寻了个高坡,对着废墟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念有词,尔后才起身对站在不远处的高士奇道:

“天色不早,在下祭奠已毕,高掌柜,咱们这便走吧。”

“好。”

高士奇见赵强如此虔诚,却不知他嘴中念叨的却不是劳什子索伦先祖,更不是为那野猪致奠,而是为死在大潜河的明军和数万民夫致奠。见赵强要走,高士奇也觉耽搁得是久了,再不赶路怕是就不能赶到锦州住宿了,当下应了一声,挥手示意步军营的人将马匹牵上,翻身上马后,甩手一鞭,喝了声:“驾!”当先往那木桥驶去,余人见状,纷纷打马赶上,不一会,便过了木桥,消失在茫茫远方。赵强却是最后一个过桥的,在马蹄踏到河那侧的土地后,他突然朝后看了一眼,数秒后一脸坚毅的扭转头去,大喝一声一提马缰奔向南方而去。

大凌河之战史载:城中粮储不过百石,马七千尽皆倒毙殆尽,尚余二百匹,其堪乘者止七十匹。夫役死者过半,其存者不过以马为食耳。柴薪已绝,乃劈马鞍为燃资。自八月中旬,城内即已断炊。十月初十,大凌河有王世龙等逾城来降,据王世龙言:“城中粮绝,夫役商贾悉讥死,现存者人相食,马匹仆毙殆尽,止余三十骑而已。”十月中旬,粮绝薪尽的大凌河守军杀修城民夫及商贾、平民为食,折骸为炊,又执军士赢弱者而食之,然城内军民宁互食而不降,皆言“吾等生为大明之人,死为大明之鬼”,宁死身而不降异族,甚有兵民自解衣裳,请为同伴之食...

十月二十八日,无力再守的祖大寿率众出降。大凌河原有“骑、步兵及工役、商贾三万余人,因相继阵亡、饿死、互食,至投降,生还者止一千六百二十八人,不及死者之数一成。

祖大寿投降后又复归明,守锦州,然已无力回天,崇祯十五年,被围一年的锦州已靠“掘鼠而食”,惶惶不可终日,在得知洪承畴在松山战败后,锦州已成弃地死地,朝廷再也不会有一兵一卒援救后,战守计穷的祖大寿再次率众投降,至此,尘埃落定。

大凌河之战,惨也,悲也!大凌河,大明的最后绝唱!晔晔其曜兮大明,慨慨其贞兮悼行。

乘于快马,风如刀割的赵强,在看大凌河最后一眼的时候,在心底暗暗吟起后世《明行赋》的几句来:山河难移,志存高洁,故国虽破,赤心汤汤。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日月昭昭,唯吾大明!

...............

从大凌河出发后,一路又过锦州、松山、广宁、义州等地,皆未多作停留,于正月二十七这天,赵强与高士奇一众终于到达离山海关还有三十多里地的中后所。过山海关便为永平府,关内之地。想象天下第一雄关之姿,赵强心中激动,恨不能快马加鞭直抵关下,亲眼见一见让无数人为之魂牵,让无数人为之抛洒热血的山海关。然而天色已晚,却不得不在这中后所住留一夜。次日天刚放亮,众人便与众多商队一同向山海关进发。中后所离山海关虽只三十多里地,但官道两侧多为山岭,加之商队众多,马速不能过快,所以行了半日还不及往日一个时辰所行之路。用过午饭后,众人又行,约摸离山海关还有十多里地时,一道奇异的风景却让赵强看呆了眼。

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台前幕后(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七)第九十二章 强征扩军(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设(二)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设(四)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二十八章 浮肿病第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下)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九十六章 强征扩军(七)第二十五章 活阎王遏隆?第三十八章 屯兵图古尔斯克第六十二章 康熙之死(上)第七十三章 哥萨克雇佣军第十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六十一章 满洲人博物馆(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远作战(二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羊野人(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团(三)第十四章 狗是我杀的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五十四章 雅克萨大屠杀(五)第四章 凶性大发的伍枫秋(上)第四十章 尼布楚援军的覆没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远作战(十七)第四十七章 明府庆生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卫战(九)第十五章 尚阳堡暴动(八)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二十六章 打他娘的第六十章 最后的疯狂(上)第五章 重围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一)第十七章 军工生产体系第七章 不堪一击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二十二章 知耻而后勇第三十九章 清原保卫战(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定远作战(外篇)第五章 车马行的奇怪来客第十一章 受激(求红票)第二十四章 绿营把总第六十四章 鸿儒取士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二章 披甲人为奴第三十七章 关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百六十七章 台前幕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十章 伙食(求收藏)第十四章 法国人的燧发枪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远作战(十八)第二十二章 横行不法第二十一章 松山堡(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宁军团(四)第六章 大清顺民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粮(八)第十九章 兵进宁古塔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卫战(十)第五十七章 血洗乌拉(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军回返第二十九章 兵进尼布楚(四)第三十二章 兵进尼布楚(七)第二十七章 清原保卫战(五)第十五章 火器司与制造局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个,少分一份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七)第五十九章 人竞相食 大势已去(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总结与整编(中)第十八章 热情的东方将军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粮(十二)第二十八章 兵进尼布楚(三)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三章 宁古塔第二十三章 尽屠 不封刀(上)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六)第六十三章 御驾亲征(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第五十四章 何去何从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四十章 罪己诏 御驾亲征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六十八章 护卫第一百九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