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

“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

康熙初年汉官精英甚多,有名者如高士奇、张英、陈廷敬等人,而一生最为复杂,流传下来轶事最多的却数高士奇,康熙这句评价高士奇的话一度被后世读书人视为毕生楷模,皆以能效高士奇为荣,而高士奇也与明嘉靖年间的徐渭(文长)一般,成了世人津津乐道的才子,至今赵强都记得那段颇为有趣的“侍郎是狗”的段子。

据说高士奇出任礼部侍郎时,与时为满尚书的明珠及余柱国一行几人步行去赏花。行至目的地时,忽见一条狗拦在面前,明珠遂故意问道:“是狼(侍郎)是狗”。

众人听了一阵爆笑,因为一行人只高士奇是侍郎,这“侍郎是狗”自然应在高士奇身上了,大伙原以为高士奇此时会很尴尬,没想他却无所谓地回答说:“是狗,狼与狗不同者有二,一瞧尾巴便知,尾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再者看它吃什么,狼只吃肉,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挥洒之间便将明珠和余国柱给骂了,二人知他素性如此,也不恼,反而大笑。

除这段子外,高士奇留传下来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那“五席”秩事。相传高士奇五十五岁时被康熙赐金还乡,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后,闲来无事忽然发奇想,想出去游历。于是转来转去转到了扬州,不料因平日大手大脚惯了,竟把身上的银两花得精光。不过这难不倒脑袋瓜子活络的高士奇,他找了个当地熟人,给一家盐商当私塾教其儿。这盐商有三个儿子,两个大的都经营着门面。小的还小,请了高士奇,不过教儿子认几个字,将来能看帐本子。所以也没怎么把他当回事儿。

转眼便到了中秋节,又是盐商生辰,盐商便大发请帖,请了当地县令、县丞,还有各个盐号掌柜的,扬州有名的缙绅、七大姑子八大姨的亲戚,在院里摆了几十桌筵席,上上下下足有二百多人,一来贺寿,二来也在席间讲说生意。

当时正在安排席位,那首席还没定下,高士奇正好打后院过来,盐商见了也就虚招呼一声,说“首席给你留着呢!你教小儿半年,也不容易,又是斯文中人,就请上座吧!”这盐商原以为高士奇必不好意思坐,肯定要谦让一番,哪知这高士奇毫不谦让,一屁股就坐了下去,泰然自若用桌布揩揩手,端茶就喝。

此时正是高朋满座,单是上席就有两个举人出身的现任官,府里当过师爷的缙绅,其余的也都是财雄一方手眼极大的富豪,见是一个干瘦的穷先儿坐了首席,人人似吃了苍蝇般腻味,擦眼睛揉鼻子打哈欠干咳嗽的,什么怪相都有。盐城更是早已变色,一肚皮的无名火,不过人家已经坐了,当着这么多人面也撕不开脸撵他走,便干笑着请众人入席饮酒,高士奇也就头一个饮了。

客人们起先碍着面子,不好说什么,都只侧目斜视。眼见高士奇毫不惭愧,直将众人视有若无,越发耐不得。酒过三巡盖住了脸,一位盐商终于忍不庄,问高士奇:“老先生,您这辈子坐过几次上首席位呀?”

“五次。”高士奇舔舔嘴唇,说道:“姐姐出嫁,我代父亲,送她到姐夫家。设席相待,我坐了首桌首席。”

众人一阵轰笑,有人插科说:“那算小老丈人,这席坐得!那第二次呢?”

“十三岁进学,十六岁入乡闹举试,得中头名解元。”高士奇笑嘻嘻的扫了众人一眼道:“南京贡院设鹿鸣筵,我坐首席首位。”他这话一说出,所有的人都像突然挨了一闷棍,呆若木鸡愣在座上,一时变得鸦雀无声。不知是谁,慌乱得将碗拂在地下,‘砰’地摔得稀碎。满座宾客静听高士奇说话,没人再敢插话。

“二十岁独身闯京师,在名相明珠府为西席教师,受康熙爷知遇之恩,荐为博学鸿儒科,取在一等额外之名,朝廷于文渊阁设筵,天子亲自相陪,太子执壶劝酒,不才忝在首席首位——这是第三次。”高士奇不紧不慢举起三个指头,侃侃而言:“次后为相二十年,又主持篡修《明史》,官拜文渊阁大学士、上书房大臣、太子太保。五十五岁荣归故里。在赐金还山之日,天子率百官于体仁阁设筵饯行。这一席仍是我首座首席,这是第四次。”接着他笑吟吟站起身来,说:“今日第五次,可以休矣!”说罢抽身便走。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离席,人人面色如土,个个呆若木鸡。

这两个段子是不是真是高士奇所为,这点赵强也不肯定,但那五席之说肯定是有错误的,因为《清史》记得很明白,高士奇贫寒士人一个,与其父入京,父死遂卖字为生,后得查慎行看重举入太学,这才机缘巧合入了康熙眼中,从此声名鹊起,可不是什么解元出身。

但世人所知史,多不为正史所记,来源不外乎明间野史、轶闻小段及那文人所著小说,也只此类“二史”才能引世人兴趣。不过有一点赵强是肯定的,高士奇是个杂家,诗书画无一不精,医、农之道也是行家里手,尤其是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更是名重一时。不过其为官之初,还是颇为清廉的,数年之后却也开始纳贿。但既是有些仙风道骨的“读书人”,纳贿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也许是有些顾及自己的清名,不愿意沾上“铜臭气”,高士奇的纳贿方式便与众不同。他的纳贿方式就是只收受古玩书画,尤其对古人、名人的书画精品更为喜爱。因为康熙特别喜欢书画艺术,所以,高士奇所受的艺术品(有时也买一些)除了自己收藏以外,大部分都贡献给了康熙。这大概是他长居高位十余年,直到被罢了官,康熙也对他颇为眷顾的原因之一吧。

高士奇进给康熙大量的书画艺术品已经是不争的历史史实,在后世许多历史文献上广有记载。但后世从康熙所收藏的“书画精品”中发现了不少有争议的藏品。有些几乎能马上断定为赝品,这说明康熙的鉴赏能力实在有限。但这些赝品从何而来,一直是个迷。直到后来高氏后裔在北京发现的一本高士奇手书的帐本才揭开了这个长期困扰收藏界和史学界的迷。原来高士奇正是康熙收藏中赝品的主要提供者。帐本中有大量的这类记载:“某年某月,购某名家中堂(或条幅等)几幅,用银二两。进上,上大悦。”

以如此之少的银两购得如此珍贵之艺术精品来取悦皇帝,若非依势强夺,便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高士奇购入并进给皇上的“艺术精品”实为赝品,而且帐本上记载的这些也多是那些有争议的藏品。如此说来,高士奇真不愧“才子”一说,拍马屁都拍得与众不同,用些假货竟也能把皇帝哄得团团转,厉害,着实厉害。

高士奇下台的原因和明珠有关,他先反咬明珠,整跨明珠后,后又被山东御史郭琇弹劾,其弹劾高士奇的罪状中有指其收受京城无赖俞子易价值八千银的虎坊桥瓦房60余间;又以心腹名义于顺城门外斜街大购房产,并寄屯心腹处贿银四十余万两;在家乡平湖广置田产千顷,于杭州西溪大兴园宅。单这几项就价值百万两银以上,从中也可证实高士奇贪污之巨,其心之黑。不过康熙念在其伺候自己几十年的份上,便一力保了他,让他安稳度过余生,算来这段君臣的情谊倒也不是一般的厚。

如此一个在康熙初年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和自己一路同行了大半月,赵强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也骂自己眼拙,竟没从那高姓想到高士奇身上,其实这也不怪他,他哪里想得到高高在上的高士奇竟然会便服出关呢,这就好像国务院的总理出现在自家田头上一般让人不可思议。

“爵爷,得饶人处且饶人,刘知府并无大错,还请爵爷高抬贵手放他回去,如此,高某也不会多说什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高士奇决定出面制止固泰的恶行。

固泰的脑袋被高士奇的出现整昏了,这姓高的在皇上那里有什么份量自己可是清楚的,现在竟然被他撞了个现行,这篓子真要捅大了,当下怔在那里竟然不知与高士奇怎么说了。一旁的瘦子见状,心里激灵一下,喉咙一咽,突然走到固泰旁边,对高士奇道:“高学士何等身份,岂能如你这市井之徒一般,你休要在这里大言不惭,我看你八成就是假冒的!”

“嗯?”高士奇闻言一愣,对方竟然说自己是假冒的,这太可笑了:好,既然管了这事,就管到底吧。当下便要从万四的包裹中拿出公文行碟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正要拿时,却见陈公公哼了一声,大咧咧的朝前走了几步,随手便从怀里摸出块牌子,朝前一伸,左右一晃:“咱家景仁宫首领太监陈双喜,有牌为证,咱家可以证明这位确是高大学士,爵爷要是不信,验咱家手中这牌子便是。”

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卫战(二)求票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二十九章 退让第八十四章 啃不下也得啃!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六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下)第六十章 最后的疯狂(上)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临城下(三)第十八章 她不能管,我能管吗?第四十章 清原保卫战(十七)第五十一章 雅克萨大屠杀(二)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关键时刻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第四十一章 进攻雅克萨(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设(二)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乱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十八章 热情的东方将军第二十章 屠杀是会传染的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七十三章 奇袭北京(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总结与整编(中)第三十一章 保台六疏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黄羊野人(下)第七章 南怀仁、火炮第四十九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临城下(七)第九十五章 强征扩军(六)第二十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炸毁城墙(中)第六十三章 御驾亲征(上)第四十五章 夺取瑷珲城(上)第三十章 兵进尼布楚(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个老人与辽东铁骑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三十章 偷粮食的老瓜贼第七十九章 吴逆造反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粮(十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远作战(九)第一百七十章 黄羊野人(上)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粮?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娘的满汉一体第三十一章 临时扩建第十章 伙食(求收藏)第八章 相伴进京发稿费了,请假一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第七十二章 万事开头难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五十五章 真实的康熙第七十九章 奇袭北京(十)第九十一章 强征扩军(二)第七十三章 哥萨克雇佣军第六章 绿营接收(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粮(十)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五十一章 恶战(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十五章 剥皮开膛第一百六十章 采购火器第二百零四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粮(六)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夺堡之战第七十一章 留辫不留头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远作战(十七)第四十七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九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八)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四十七章 朕只要粮食第三十九章 内务府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十九章 丧尽天良(上)第一章 松花江边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十三章 突击强化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六十八章 兵行险招(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远作战(二十八)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四十一章 解人之忧(上)第十九章 种族隔离的“长城”第三十六章 献策害人第八十四章 血色京城(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八)第二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四)第二百零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三十)第三十七章 关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远作战(十七)第二章 披甲人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