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清算汉奸(五)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在澎湖列岛大败刘国轩后给台湾造成强大的军事压力。郑克爽在主和派的支持下,向施琅派出和谈代表,提出“三不伤”的请求,请求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

在得到施琅的允诺后,郑克爽呈献清廷议和表章,自愿称臣,表示以往对抗是“稚鲁无知”。表章中,郑克爽只提出请求允许继续居住在福建的条件,这个条件并不过分,毕竟福建是他的故乡,然而清廷在受降后拒绝了这一要求。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封延平王郑克爽为“有名无实”的正黄旗海澄公,之后便与家人被软禁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而这里正是当年清廷软禁其曾祖父郑芝龙的地方。为防止前明及郑氏政权余党滋事,清廷对郑克爽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所谓的“自由”对于年仅十八岁的郑克爽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

冯锡范与陈永华、刘国轩并成为台湾三杰,郑经去世后,冯锡范勾结董妃,擅杀郑经长子郑克臧,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爽继任延平王,独揽台湾军政大权,也是促成台湾投降出力最深,定鼎决策之人。如果没有他的撺掇,年轻气盛的郑克爽或许会抗战到底,而不是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于满清。 WWW_ тtkan_ C〇

领着女婿郑克爽归降后,冯锡范也被封了个伯爵,归入汉军正白旗内,他颇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已为降臣,要想保住性命,就得安安份份的,绝不能再与忠于郑家的任何势力联系,老老实实的当他的伯爵,唯有如此,才能落个善终。因此,他表现得很低调,自入京城后,基本上便足不出户,偶出门也只有一个目的地,便是他女婿郑克爽的家。出于保护自身的出发点,他也告诫女婿不要再有不安份的举动,通过自己的女儿牢牢掌控着郑府上下,在他的精心安排下,郑府上下只知忠于女主人,而不是忠于海澄公。

шωш ▲тTk дn ▲C〇

关宁军奇袭入京后,冯锡范就知道北京城的天要变了,果然,当夜内城即传来震天的哭叫与悲号声,立在自家院中的冯锡范只听得片刻,便知白天入城的关宁贼军正在内城屠杀满人。

屠杀满人意味着什么,冯锡范不傻,所以当看到顺天府衙役满大街贴宣统皇帝登基布告时,冯锡范就知道这里面有鬼,鬼得很!

因不知关宁军底细,冯锡范不敢轻举妄动,他阻止了家仆中有人提出联系关宁军的意图,严令家人紧锁门户,观望风向。因此,当一群如狼似虎的兵丁砸开他家大门,冲进他家的正厅时,可把冯锡范吓惨了。他不断的苦苦哀求,说自己不是旗人,而是汉人,等到发现自己的女婿郑克爽在另一队关宁兵的挟持下出现在门口时,冯锡范才知道有一个重要人物要见他和郑克爽。

带着十二分不安和惊慌,冯锡范和郑克爽战战兢兢的出现在赵强的面前。见这一老一少两个台湾的风云人物竟然吓得连行礼都不知道,而只是站在那呆呆的看着自己时,赵强笑了起来,吩咐护卫搬来两只凳子,然后和颜悦色的指着殿上的宣统皇帝对冯郑二人道:“皇上在上面,你们先见过皇上吧。”

“是,是,是...”

郑克爽还是迷迷糊糊,冯锡范却清醒过来,拉着女婿上前对着殿上的宣统皇帝行了“三跪九磕”大礼,然后不知所措的跪在那,等侯殿上的新皇帝发话。不过,殿上的宣统皇帝此刻与跪着的冯郑二人一样,也是同样的不知所措,他怔怔的望着对自己三呼“万岁”的郑家主仆,干巴巴的张大嘴巴,却是什么话也不敢说。他不明白皇父摄政王怎么突然间就让臣子给自己行大礼了,因为打从坐上这龙椅起,他还是头一次被人当做真正皇帝般给行了大礼,在此之前,那些进来的官员甚至都不正眼看自己的。

赵强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察言观色的总管太监常忠忙上前小声提醒了宣统皇帝:“皇上,请海澄公他们起来吧。”

“噢...”

听了提醒,宣统忙抬手开口说道:“二位臣工,免礼。”之后便再也不说一句话,只将视线定在皇父摄政王身上,不敢轻移。

“谢皇上!”

赵强成为皇父摄政王的事情现在只限于一众官员们知道,并不曾发出正式诏告,所以冯锡范虽然知道面前站着的这个关宁将军才是北京城的真正主宰,但却是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又应该行什么礼。拉着女婿郑克爽在那,十分的不安。

冯郑二人进来后,赵强就一直在注意他们,郑克爽只有十八岁,看上去和殿上的宣统一样,都是年轻而稚嫩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这个十一岁就被当做傀儡扶上王位的延平王,人生更多的是充满无奈,很多与他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他做为当事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样一个人物,显然没有什么好怕,好担心的,好重视的。

相对于郑克爽,冯锡范的大名赵强却是很“深知”的,因为在后世的小说中,冯锡范被塑造成为昆仑派的高手,绰号"一剑无血",专以剑尖点人死穴,由于气功练到了“由利返钝”的高深境界,被点之人决不出血,因此得名。

但看来看去,赵强得出了对冯锡范最准确的评价——此人是一个弄臣,除此之外,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弄臣,顾名思议便是喜欢玩弄权力,但自身却没有政治与军事建树的人物,结合冯锡范在台湾的所做所为和成为降官后的经历,弄臣二字他当之无愧。

张玉书一直在旁边陪着,没有赵强的命令,他不敢走。见冯郑二人有些不适,便提醒他们道:“王爷是皇上亲封的皇父摄政王,总领百官,二位快向王爷行礼。”

皇父摄政王?

冯锡范和郑克爽都愣了一下,他们对这个古怪的封号不陌生,但是对面前的这个所谓皇父摄政王却是陌生得很。郑克爽还愣着的时候,冯锡范已经再次跪了下去,如同刚才一样,他对皇父摄政王也行了三跪九磕大礼,见到岳父举动,郑克爽恍然大悟,也赶紧跟着跪了下去。

“二位起来吧。”在冯郑二人头快磕下去时,赵强阻止了他们,示意他们起来,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知延平王是否愿意再回故土?”

第五十八章 鄂伦春人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设(一)第三十六章 献策害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远银矿(一更)第二百二十章 七杀碑第三十五章 书房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十章 满洲宗室第一百五十章 定远作战(二十四)第五十章 杀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远作战(二十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医院和翻译学校第六十三章 御驾亲征(上)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中)第五十八章 人竞相食 大势已去(中)第四十二章 解人之忧(下)第五十七章 血洗乌拉(下)第三十章 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第十九章 种族隔离的“长城”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第一章 松花江边第十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五十七章 火药买卖第三十八章 木兰围场(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冯家的婚约第二百一十章 炸毁城墙(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黄羊野人(下)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远作战(六)第十九章 丧尽天良(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临城下(三)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二十五章 活阎王遏隆?第三十三章 兵进尼布楚(八)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联队(三更)第四十四章 出堡第五十章 满洲宗室第二百二十四章 总结与整编(中)第六十一章 退婚书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两银子一次第五十四章 雅克萨大屠杀(五)第十三章 突击强化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粮(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远作战(五)第二百一十章 炸毁城墙(上)第三十六章 出兵平乱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粮(十一)第七十七章 奇袭北京(八)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远作战(十)第三十一章 保台六疏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五章 车马行的奇怪来客第二十三章 尽屠 不封刀(上)第二十五章 清原保卫战(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狮子大开口第三十六章 献策害人第二十五章 清原保卫战(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娘的满汉一体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归附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第四十五章 夺取瑷珲城(上)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二)第三十二章 兵进尼布楚(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贼和天地会(下)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一百五十三章 定远作战(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粮(二)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六章 学士和太监第三十五章 土地换出兵第十二章 汉化领导小组第二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统计第十一章 义不容辞第三章 龙颜大怒第四十三章 赚得周培公第三十九章 伪军的伪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三)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第四十六章 御门听政(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远作战(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六十三章 城门送行第四十二章 解人之忧(下)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一百零九章 征服之血(八)第一百六十一章 额尔古纳城破第二十四章 尽屠 不封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