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争吵

见成公英始终不屈服,甚至还搬出来马腾来压他,马超只得无可奈何地坐下生闷气。

良久,成公英气消了,又上来苦劝道:“少主,那些世家的奴仆,未必就好过流民。他们世世代代就为世家子做牛做马,任意盘剥,性情早已形同牛马,已经被消磨得毫无锐气,就如同精神被阉割了一般。人若无精神,那便是行尸走肉。属下之所以力主优先迁徙奴仆,就是想让这些人重回正常生活。待他们在凉州有了授田,不再受制于人,自然就会慢慢恢复成人样。少主心善,何不给这些人一个从牛马变为人的机会呢?”

马超叹了口气,他自然也深知,在世家大族的剥削之下,奴仆们过得水深火热,形同牛马,形同奴隶。虽然好歹能维持不被饿死,但也仅此而已,想要期望世家大族善待这些奴仆,那是绝不可能的。听成公英这么说,马超也有些犹豫,要不要同意成公英的主张。

成公英又劝:“属下也知道,少主历来以拯救生民为己任,心里时刻怀着百姓。但少主也应该知道,第一,仅凭少主,是不可能完全拯救全天下所有流民的。少主应该懂得取舍,有些能救则救,有些能舍则舍,这样才能做到拯救最多的流民。第二,要想拯救生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步一步来。”

马超心里天人交战,也没下定最终决心。

成公英见此,咬了咬牙,说:“这样吧,少主,你我各退一步,这次徙民,就迁徙走十五万世家奴仆,五万流民。如何?”

马超终于下定了决心,说:“七万!”

成公英无可奈何,叹了口气,道:“既然少主如此坚持,好吧!那就迁徙七万流民,十三万世家奴仆!”

马超见成公英答应了,站起身来,给成公英拱手而拜,一揖到底。

成公英吃了一惊,赶紧双手扶起马超的双手,说:“少主,如此大礼,岂是属下能够受的?”

马超真诚地看着成公英的双眼,说:“先生百般谋划,是出于对凉州安定大局的考虑,和出于对世家奴仆的怜悯之心,君子之风,莫过于此。为了稳定凉州,为了拯救奴仆,先生更是不惜与吾唇枪舌战。如此强项,如此赤诚,吾敬佩先生!”

成公英闻言,感动得无以复加,他也立即给马超行了一礼,道:“少主心怀生民,胸襟宽广,仁义如此,少主才是真正的君子,属下孰能相提并论?”

马超扶起成公英,说:“先生快快请起。既然已经商定了徙民问题,那我等还要再来商定如何赈济那些带不走的流民。”

成公英道:“世家大族已经被我军清算一空,那么他们的田亩也就变成无主之地了。属下认为,可以劝导流民们到各个世家大族的田亩上,划分耕地,占为己有。再给流民们分发一些粮食,除了赈济之外,命令那些流民不得吃完,留下一些作为粮种,等待来年春天播种。如此,流民们在来年秋季就能收获粮食,维持生计了。”

马超点点头,说:“目下,我军还未曾攻下长安城,掌控不了关中,也只能这样了。正好官军都被包围在各个城池之中,三辅的官府干扰不了流民们占据世家的田亩。等流民们占据世家田亩一段时间,当然不会愿意再把田亩给让出去。到时,三辅的官府也不敢轻动了。”

成公英说:“少主所言极是。”

成公英又道:“哦对了,少主,您不是说,郿县和槐里城还未曾夺取,两城之中还有数量可观的官军驻守吗?”

马超说:“不错。驻守郿县的是官军的袁滂部,而槐里城守将则是鲍鸿。郿县与槐里城是陈仓城与长安城之间,最重要的城池。故而吾敢断言,郿县和槐里城的守军应该有数千人之众。我军虽数倍于之,但都是铁骑,故而吾选择率铁骑绕开两城。”

成公英说:“我军大营目前在长安城与槐里城之间,所劫掠两郡世家得来的物资,以及接下来募集的世家奴仆和流民,也势必要在大营此处汇聚,方才方便属下统筹协调。

因此,属下要率领二十万之众,携带大量物资,回到凉州,势必要先后途经槐里城和郿县。世家的财富与物资,如此巨量,官军绝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而且,官军一定不想看到属下成功将如此大量的人口和物资运回凉州,凉州实力大增。”

马超道:“你是说,官军大抵会出城来骚扰?”

成公英说:“不错。二十万之众,财富与物资更是数不胜数,要运输回千里之外的金城,已经是难如登天。若官军再出城来骚扰,此次徙民定然困难重重,更有甚者,会因此胎死腹中啊。”

马超笑道:“你放心,有吾在此,绝不会让官军得逞。”

看马超一脸不以为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成公英担忧地说:“少主可是意欲命令诸位将军,分率部曲,护卫徙民队伍?”

马超摇摇头,说:“非也。那么做,耗费兵力,造成兵力分散。若皇甫嵩等人足够机智,很可能采取游击之法,不断地骚扰我军。官军必定会以轻骑来冲击,若我军前去追击,官军轻骑必定掉头就跑,如此往复,造成我军将士疲于奔命。或者引诱我军进入埋伏圈中,如此我军岂有不败之理?吾绝不会这般,受制于人。”

成公英听完,困惑不解地说:“可是除了这般外,就没其他方法防止官军的骚扰了。”

马超笑道:“如何没有他策?放心吧,吾早已有了计策,明日你只配合吾与我军铁骑,便可再次杀败官军一场。”

对于马超的话,成公英还是有些不放心。但成公英一想,说出这话的可是西凉锦马超。于是他便也不再追问了。

送走成公英后,马超心情愉悦不少。经这场争吵后,成公英心中对他的隔阂消逝了不少,两人也算敞开了心扉。马超觉得以及此刻的自己,就像个集邮者挖空心思终于集到了一张稀有邮票般,帐下谋士又增添一人,让他充满了快意。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十八章 骚扰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绝理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黄衍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三十四章 大战阎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预备队受阻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难重重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谋第二百六十四章 阵前约谈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室(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于夫罗第一百零二章 三军统帅的一天第八十章 大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暂时围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劝说和拉拢(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队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三百零三章 犒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说客临门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军伤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花园密谈第六十八章 群殴的要诀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绽与战机第三百四十二章 沐浴(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张绣的疑惑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盘托出第一百六十一章 杨彪(下)第一百零一章 军中伙食第一百八十九章 弱水之战(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氏临门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战终止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盘托出第三十一章 战后回顾第一百一十二章 谈论第四百二十章 “西园世界”第二十五章 挥军冲杀第二百零二章 营中混战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绽与战机第一百八十章 阎行之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视第一百九十八章 坚守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黄衍第三百九十六章 决断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谋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劝说和拉拢(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夺城败敌第十三章 骂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谈论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归附第一百七十一章 参军第三百六十章 劝降两军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一百七十六章 抒愤第五十章 叔侄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军溃逃第二百二十章 三部大混战第五十八章 刑讯逼供第八十四章 质疑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装骑兵第十一章 断水之谋第一百章 关禁闭第一百六十章 杨彪(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三十六章 鏖战(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装备的因素第八十章 大雨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计第六十三章 羞耻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见第三百二十三章 结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恶战取胜第十二章 段煨第五十五章 决胜千里第二百五十六章 装备的因素第四百零五章 惊现王司徒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骆驼长城第四百零二章 曹操之父第一百二十三章 阵前投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杂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汤饼第五十五章 决胜千里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击董卓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三百二十九章 袭取临汾第一百九十章 会水之战(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装骑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贾诩解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标确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偶遇、识破第九十四章 幕府商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军压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向散关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