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

范志高与关清两人,对讲学什么的自然没兴趣,但是作为范进跟班,自然是他走到哪两人要跟到哪。范进考虑到两下欣赏水平差异,随手拿了两块银子给他们道:“自己去找乐子吧,记住别惹事,这里不是广东,咱在这没朋友,出了事会很麻烦。实在不行,就回船上睡觉吃东西,千万不要乱来知道么?”

关清道:“老板娘有吩咐,要小的保护公子安全,自然公子到哪我们到哪。再说了这地方人地生疏,公子一个人上街,怕是也不安全。”

范志高接过银子,用手一扯关清:“九叔说了不要跟,你就不要跟,没听说过: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句话?关大哥你的功夫是够好,可是做人呢不光要手脚要快,脑子更要快。走了走了,我们去买些橘子吃,在广东的时候,想要吃这种长沙的橘子也是买不到的。九叔放心,我们是不会惹事的,吃了橘子就回舱里睡觉。”

走出好几步,范志高才压低声音道:“关大哥你怎么这么糊涂?九叔一个人上街,肯定是去长沙城里找清楼了,这种地方怎么能带你去?别去惹人厌了,走了,买橘子去。”

范进心里,其实并没有找清楼的想法。虽然远票近赌,但是在长沙一共待不了两天半,那种花魁行首级别的女子,最多就是喝几杯酒,欣赏两段歌舞,到不了入幕之宾的熟悉程度就要出发。

再说花魁的年龄大多太小,他实在没有兴趣。那种过了气的二三线女人年龄倒是合适,第一次来也可以留宿,可是其质量又不好说高低。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海棠那样的颜值与丰情,索性就不去试探冒险,他的主要想法还是找些名胜古迹来玩。

在上一世长沙他也是来过的,不过那一世的长沙经过建设,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都市,与眼前这班驳的古城墙完全不是一回事。轻轻抚着那些城砖,追忆着这座城市的点滴过往,作为交通要道,古来兵家必争地,长沙从来不缺少故事,也不缺少争斗。而作为京剧演员出身,印象最深的战斗莫过于戏台上那有名的关黄对刀。

回想着那场赌斗,那位名动天下的老将,范进忍不住轻轻哼唱道:

“魏延把话错来讲,壮了他人灭自强……”

等到他唱到此番出兵来打仗,岂怕汉室关云长收句落腔,身后忽然有人大喊道:“公子留步,这曲子不知出于何处,竟是从未有所闻,还请教我。”

范进对于京剧的爱好从来没扔下过,不管是在广东还是在船上,兴致所在总要哼唱几句。眼下明朝的戏曲依旧是南戏的天下,历史上直到乾隆年间皮黄定音,京剧才初具雏形,京剧大兴则要到清末。在当前京剧还没什么发展前途,于地方上也不适宜,他也没想过做推广,唱的时候一般都会刻意压低声音不吵人。

望着古城墙有点失神,唱戏的声音大了些,在这种繁华之地惊到人却是自己不当了。范进连忙转回身准备道歉,可是等他看清身后之人,却不由呆住了。

在自己身后站的是几个书生,年纪都不算太大,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几岁之间,相貌不一,服装上打扮则惊人的相似。头上用红丝束发,以金花银花为装饰,脸上涂满香粉,嘴唇上则涂着红色脂膏,身上非红即紫,皆是鲜艳女装,其中还有人将女子小衣穿在外头,乍一看去只当是一群大胆的佳丽,出来游玩踏青。只有仔细端详才能辨别出其男儿身份:这情况……太诡异了。

两世为人的范进算的上见多识广,伪娘之类的也见过不少,论起时髦大胆,他放眼大明可自称第一。但问题是,这毕竟是明朝,不是他前世生活的时代,这说好的保守,说好的服制严格管理呢?再者即使按照前世经验来说,一两个伪娘很常见,五六个伪娘集体出行,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广州近海,风气远比内地开化,读书人结个契兄弟之类的事,也不算稀罕。但即便是在广州,也从没见过这等情景,饶是范进这种老司机,在这一瞬间也有翻车之感。

其实这也是范进缺乏这方面的了解,徐隐虽然见多识广,但也不会专门科普这方面的知识给他。大明朝在洪武初年,确实对着装有严格限制,稍有违反就有可能失去性命。但是到了万历时期,这种限制早已经流于形式,尤其是在文风昌盛而朝廷影响力有限的南方,这种服装禁令基本就成了废纸。

苏州民间嫁娶,一律使用翰林仪仗;伎女着飞鱼、服坐蟒,肩舆出行不避行人;普通妇人也以着大红为时髦,于命妇管理制度早不当回事。而男子穿女装,敷脂粉,也是这流行里的一部分,甚至有个专门的名词形容这种行为:服妖。

当然这种女装也不是谁都有的权力,普通人女装不是被路人打死,就可能被衙役收拾,真正敢女装招摇过市的还是书生这个特殊群体。当时曾有归隐官员进城目睹满城女装现象做诗纪之: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在这支书生队伍里,唯一一个没着女装的书生此时向前几步,向着范进行礼道:“这位兄台请了,方才听兄台哼唱曲目韵律奇特,小弟不才,亦好音律腔曲,但不知兄台所唱的是哪里的曲子,还望告知一二。”

范进咳嗽一声,回礼道:“兄台不必客气,小弟哼唱的其实是小弟自己创的一种调子。这调子不登大雅之堂,纯粹自娱而已,打扰兄台与贵友游兴实在是有些失礼。”

“兄台客气了,这曲子很是好听,兄台自己能创出这样的曲目,必是同好之人。且看兄台装束亦是读书人,可是要进京赶考的?”

“正是。”

那书生更是欢喜,拉着范进道:“这便巧了,我们都是要进京赶考的,相请不如偶遇,请兄台随我等同游长沙,也算是你我一场缘分。小弟汤显祖,未请教兄长尊姓?”

汤显祖?

范进听到这个名字心头莫名一惊,下意识后退半步再次打量面前这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他就是汤显祖?

实际上眼下就算张居正站在范进面前,他也未见得有这么大反应。于他而言,张居正是个历史名人,是个有能力大臣,如是而已,其他的跟自己其实没什么关系。不管他有多优秀,对大明有多重要,范进实际都不感兴趣也不在意,可汤显祖就大为不同。

自己虽然是京剧演员,可是京剧与昆曲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吃梨园这碗饭,虽然供的祖师爷是大唐天子李三郎,可是于汤显祖也一样要尊敬。

这个人在历史上于为政为官上有什么贡献范进并不清楚,但是其于昆曲上的贡献实在太突出了,那一部牡丹亭绝世佳作脍炙人口,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一世已经提前把牡丹亭抄了……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除了搞侠义金镖之类的剑侠小说外,范进又写了两个唱本,其中一个就是牡丹亭,另一部则是用海瑞取代了况钟版本的十五贯。范进印象中,历史上汤显祖是在晚年才写出牡丹亭,现在看他比自己大不了太多,现在写牡丹亭,应该没危险。不过总归是遇到原作者,所谓做贼心虚,范进心里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他在唱本上没署真名,用的是南海十三太保这个笔名。但是这年头文人圈子不大,如果真对这些书或是唱本有兴趣的,用心去打问下,不难知道范进是作者这件事。

按他想来,牡丹亭应该是在两广福建一带流传,很大可能还没流入其他省份。最可怕的是,如果汤显祖现在也有这个灵感开始写牡丹亭,两部作品撞车,那就实在太奇怪了。基于这个想法,他对答时也有些紧张,语气有些支吾。

但是汤显祖很是热情,连问了两次,范进只好答道:“在下南海范进范退思。”

“南海……范进?”汤显祖的反应却与范进相去无几,也是仔细打量着他,又问道:“兄台可是写牡丹亭的范进?”

这个问题让范进瞬间觉得某个部位巨痛无比,被原作者问自己是不是作者的滋味,确实有点怪,既有些惭愧,多少也是有些暗爽。更重要的是,牡丹亭这书,他居然看过了?范进点点头道:

“不才正是小弟。牡丹亭这唱本,已经流传到汤兄家乡了?一时戏谑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实在是见笑了。”

“范兄何必太谦,你那牡丹亭简直是神作,江宁凤鸣公有四记,皆是剧中上品。可是牡丹亭一出,四记皆无颜色。小弟心里本来也想写个大家闺秀与书生的故事,只是一时还未想好如何下笔,直看到牡丹亭后,这念想便不再有了。概因小弟心中所想,以及应想而未想处,尽为牡丹亭写尽,有此珠玉在前,小弟又何必献丑?刚看唱本时便有心结交范兄,只可惜关山阻隔无缘相见,不想今日老天开眼,竟是让你我在此相逢。来来,范兄务必请来,我为范兄引见几个朋友。”

这时那一干女装书生也已经走了过来,眼见汤显祖与范进聊的如此热络,只当两人是多年故交,直到汤显祖介绍才知两人也是初会,但是神交已久。等众人离得近了,范进也仔细打量着这几个伪娘书生,心里暗自也道:他们果然有这方面的潜力。

范进不鄙视男人穿女装,只反对瞎眼女装,而不幸的是,他所见的女装里,大多是以瞎眼为主,像眼前这么赏心悦目的却不多见。这几个文士相貌都极出色,穿上女装其实也是潇洒飘逸之气多过媚气,并不会让人觉得太违和。

其中尤其有三人似乎是三兄弟,相貌相差无几。三人都是男生女相,粉面桃腮,长眉凤目,瑶鼻檀口,身着女装俨然就是国色天香的绝世佳丽,回眸一笑足以颠倒众生。

三人一般都是绛红衣裙,长裙拖地,衣衫用料则是上好江宁制造上贡生丝,微风吹过,衣带当风,俨然天仙降世,让范进竟是不由再次一呆。只好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这是伪娘,这是大跟美少女,不要多想……

汤显祖这时已经把范进的名字说了出去,这几个书生显然对范进也极有兴趣,那三个妖孽般的美丽的书生中,一人已经问道:“尊驾莫非就是在广东为凌制军帮办军务,推行新法的南海范公子?”

“不才正是小可,未请教尊姓?”

汤显祖道:“这是张兄……”

话音未落,那人已经抢先开口道:“在下湖广张二郎,这两位是我手足兄弟。久仰范公子大名,不想今日在此相见,这倒真是个缘分,不知范兄可愿赏光,与我辈同游长沙?”

于湖广张二何许人范进并不清楚,但是看其服饰打扮,想来非富即贵。汤显祖在这堆人里不着女装,不是因为他地位高,纯粹是因为其性子相对古板一些。

如果从其自身心愿,可能未必愿意与这帮女装书生到处跑,但是不得不同行,足见这几个书生的身份来历颇不寻常。再者张二郎开口问的不是自己的文学,而是军政事,如果所料不差,此人多半出自仕宦人家,家中大有来历。这种二世祖衙内似的人物,最要的是面子,如果拒绝他的邀请,不自觉间就得罪了个人。

科举除了得功名,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扩展自身人脉,人脉越广,于日后的发展越有好处。毕竟眼下大明还是个人情社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范进并不想得罪这几个人,只好点点头,那名为张二郎的书生也对范进给面子很是满意,一行人互相介绍,向着城门走去。

汤显祖与范进多谈戏曲,尤其想打问方才范进所唱的京剧,是如何创造,又有那些声韵特点。几个书生笑道:“汤兄果然是戏痴,一说到戏就停不下来了。”

“这也不奇怪,江宁王老先生是文坛首领,照样是个戏痴。正这回到了江宁,有范兄在咱们正好去王家打打秋风。”张二郎的性格则较为开朗,或者说多少有些狂放,边说边笑边向城里走去,而在交谈之间,范进似乎听见队伍里一个极动听的声音以几不可闻的微弱动静哼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

第三百零一章 合纵(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计收心(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双收(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学少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师娘又做鬼(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风报信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二百零二章 狰狞第九章 范进出马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谋事(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于一2017年终总结第三百二十章 自告奋勇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三百五十六章 红粉兵团(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四百九十六章 办学(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寿宴傲客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开局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内讧(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礼物第三百八十七章 整治捕快(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为奴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上)第一百五十章 冲突(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欢而散(下)第五十八章 砸摊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试(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会试(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郎心如铁(下)第三百六十章 巧设罗网(下)第四十八章 采购军粮(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张千金的决断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话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变第三百一十二章 扫地出门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飘摇第五百零六章 来自后世的延寿方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题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进新政(上)第三百六十章 巧设罗网(下)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风高(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飘摇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二百零六章 慧剑断前缘(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四百二十章 女塾第四百九十五章 办学(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与好兄长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与好兄长第四百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上)2017年终总结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丧报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别(上)第五百零七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双收(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肃京师第二百八十一章 传胪大典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欢而散(下)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绞索(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还不清的债(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张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两难抉择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石二鸟(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银烛第四百三十八章 穷途末路(下)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裂第五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五百三十二章 郑洛的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