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对症下药(上)

由于人还没回来,百无聊赖的三娘子随手翻动起公案上的文稿,发现却是未完成的话本。虽然是草原上的女儿,但是三娘子并不像她的同胞那样崇尚力量爱慕强者,相反,她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朝上国的文化,最为仰慕的则是学富五车的才子,这一点与中原的女子并无不同。

由于自身知识水平限制,特别高深的东西她理解不了,倒是话本这一类通俗读物最对她的胃口。得益于之前提到的那些盗版书商,范进创作的话本流传度非常高,即使是草原上,只要想要也可以买到。俺答晚年事事离不开三娘子,对于她这种要求自然不会拒绝,只不过俺答自己不喜文墨,于女人心思也没兴趣揣摩,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最宠爱的夫人,其实是范进的铁杆读者,甚至有了些许旖旎心思。

这种倾慕类似于后世的追星,受限于交通条件和两下身份,本来也就是心里想想,肯定见不到。不想这次机缘巧合,居然真的可以见到。在路上,三娘子已经巧妙地询问过范进的模样长相,本来以为其多半是徐文长那种有了些年纪的书生,否则不至于叫白发御手的笔名,可是等听完吴石头的描述后,三娘子的心就跳得更快。

能见到偶像的激动,再加上偶像是个比自己还要小上十多岁的英俊男子,三娘子的心里,就更有了些许大胆的念头。哪怕这种念头不能付诸实施,也会带来无穷后患,却终归阻止不了她去想。

如果彼此一开始就见面,碍于各自立场,肯定要迅速切入正题,这种心思也就最多是心思而已。正因为有了这个等待的时间,三娘子的心反倒越来越乱,那些念头也就越发强烈。草原女子本就没有中原的那些礼法束缚,胆量更大,想法也就更不受拘束。

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思翻动着话本,脑海里想着一个英俊书生奋笔疾书的样子,三娘子的心里就像是被人扔进了一个火把,瞬间燃烧开来。而随着观看,她也渐渐被故事所吸引,不能自拔。

这是个名为《梅玉配》的话本,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是昆曲的剧目后被京剧移植,对比这个时代大多数故事,这个话本有两点最为新奇乃至可以称作大胆。首先是书中女主人公不像这个时代大多数文艺作品里的女主那样坚守着承诺,对指腹为婚的对象忠贞不二,哪怕从未见过,也会为对方守身如玉,直到终成眷属。相反女主人公在得知自己定亲对象是个浪荡子弟之后,就主动找到父母要求退婚,同时自己还主动寻找下家。

其次就是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也有些离经叛道,男主人公科举得第,座师乃是女主人公的兄长。这种关系设置在当下的故事里,已经算是大胆,好在范进知道这出戏在清朝都能正常上演,在眼下就更没有问题。

这其实是张家小姐向范进要的话本,以此作为范进对她开始勾引的证据。这两点新奇的设定,即便在张氏看来都已经是出人意料,乃至赞不绝口,于三娘子这种草原儿女来说就更不必说。只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乃至整个沉迷到故事之中,读了一半发现故事还没写完,心里不免还有些遗憾,觉得范进应该在书房里把作品完成,其意义远比去田间丈量土地为大。

除了这个话本,另外一些就是范进随手写的故事片段,也是属于还没完成的作品。但是内容上就更为激进一些,总体而言,宣传的都是女子不输男儿,为武则天这种女皇帝揄扬。

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受男尊女卑的思想环境影响,为武则天张目的不多,对于女主当国也没好看法,更不知道所谓女尊文为何物。范进写这个本来是为了讨好老婆张舜卿的,可是对于三娘子来说,却似一支利箭正中要害。

三娘子之所以结好大明,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盘算。她在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后,不想再把大权交出去。如果嫁给辛爱与其合帐,自己的权势绝对赶不上俺答时代。是以她控制大板升城,摆出要和黄台吉决战的架势,就是想要向人说明,自己的底线所在。以她的力量并不足以抗衡黄台吉,真正的凭仗还是强大的大明朝廷。但问题是,她的忠诚并没换来想象中的回报。

郑洛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希望三娘子顾全大局,嫁给黄台吉,让草原尽快恢复和平。不但拒绝给三娘子提供军事援助,就连三娘子内附的要求也被拒绝。如果不是吴石头在边关有自己的关系,可以潜越,三娘子就连大同都来不了。

草原上也同样对女子并不友好。人们可以接受三娘子代替俺答发号施令,但是不能接受一个女人来做大汗。是以在她摆出这个态势之后,身边的亲信都在私下里劝告三娘子,可以不嫁给黄台吉,但是也要找个男人嫁。总之草原没有女子做汗的规矩也不会得到支持。

她虽然在坚持,但实际上无非是面子下不来外加辛爱黄台吉实在太难看,下不了决心委屈自己而已。如果不是范进的出现,可能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就只能屈服,选择嫁给辛爱。而范进的主动示好,等于是给了她一根浮木,让她不计代价的捉住,心里总归还是没底。不知道自己的偶像对自己到底是什么看法,对于女人做汗又是个什么态度。

如今从这话本的内容上,她似乎看到了最理想的结局,这个男人并不反对女子做皇帝,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女子登基的推崇。自己这次大同之行,看来是来对了。

中原文字的优美,不是塞上那简单直白的长调可比。而范进的思想更撩动了妇人的心弦,让她手不忍释卷,沉迷其中,乃至范进回来她都未曾察觉。对于这个能骑善射,两军厮杀不逊男儿的妇人来说,这种经历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下官不知忠顺夫人到来,归来迟了,还望夫人恕罪。”

男子的声音如同暮鼓晨钟,将妇人从文字的世界中惊醒,她回头看过去,发现一个一身官府的年轻男子站在门首行礼。阳光洒在他那身官服之上,这并不是普通的七品官服,而是一件作为礼服特别赏赐的坐蟒,金光闪闪耀眼生辉,塞上苦寒之地,即便是数十万控弦引弓之主,也没有这般威风。

三娘子有些失神,直到范进再次开口,她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胡乱把文稿放下,站起身还礼道:“范老爷客气了,是我来的太鲁莽了一些,还望范老爷不要见怪才是。”

好一个塞上奇女子!

就在三娘子打量范进的同时,范进也在打量她。在前世范进的历史知识虽然匮乏,但是对这个名字却格外有印象。只不过那是基于对这个妇人的可怜,以及对于她命运的同情。在原本历史上,她不但嫁给俺答、辛爱、后又嫁给扯力克、卜失兔。最后一次下嫁时已经六十二岁,发白齿脱,却还是得继续完成婚礼。因为不娶她,就得不到金印,没有金印就没法完成互市。

这个妇人的一生就是个悲剧,因为没有权势而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嫁给年岁远比自己为大的俺答,后又用一生试图攫取权势,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乃至其一生交好的大明,除了关键时刻背后下刀以外,也从未对她提供过任何有价值的帮助,这个女人可怜!

此时的他也是抱着观赏名人的心态,打量着三娘子。由于保密需要,三娘子做了一定程度的伪装,更没有打扮梳妆,完全是素颜相见。原本以为一个草原女子,年纪过了三十就没法看,可是此时相见,范进却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个女人身上并没有太多草原女子的特点,相反与李彩莲、宋谨这些女子很像,保养的非常出色,不输中原女子。而与自己所结识的贵妇相比,她的五官相貌不算妩媚,但是多了几分英武之气,这种英气他在林海珊身上见过,薛五身上也有,但是比起三娘子,都差了些火候。或许只有草原那种险恶的环境,才能把人磨砺出这种气质,而曾经代替俺答管理整个土默特部落的经历,又给了她一种独有的贵气,二者合一,便是眼下这般模样了。

三娘子这时也发现了范进在看自己,本来以她的年龄和经历,早就到了八风不动的境界。当日在宣府校场纵马骑射,盛装出入总督衙门时,有关她和干爹吴兑的流言,已经听过不知多少。而那些边军将领毫不掩饰的热辣目光,她也早就习惯,压根不往心里去。草原女子可没有中原女子那种腼腆,被人看一眼就像是要被人脱了衣服似的害羞。她享受男人目光的注视,即便这些男人并不入她的眼,她也愿意让这些人看自己,迷恋自己,这至少证明自己还有魅力。可问题是范进,跟这些人不一样。

他是自己的偶像,更是个年轻而英俊的书生,而不是那些粗坯武将。他在看自己……糟糕。自己为了掩藏行踪,并没有打扮,样子肯定丑陋不堪,说不定他现在就是在纳闷,这么丑的女人,到底是不是三娘子……

她嫁给俺答时,还不到十岁。人生的岁月里,从不曾享受过爱情的滋味,自然没有过这种小儿女的患得患失。当日与吴兑相处情同父女,她自可应付裕如。可是眼下对范进既然起了别样心思,自然不可能再像对待吴兑时那样大方,一时间只觉得芳心乱跳两颊滚烫,那双着牛皮快靴的脚在地上轻轻碾动,恨不得撒腿跑开,先去化了妆再来。

“范某没想到夫人居然纡尊降贵亲自入关,招待不周,还望夫人千万海涵。”

范进说话间已经走上前来,随手又带上了房门。和男子密室详谈的情况,三娘子不知经历过多少,内中也不乏对她的身子充满觊觎的男人,想要一亲芳泽。但是她每次都能从容应对,非但自己不吃亏,还能把对方当猴子耍。像是范进这种年纪的毛头小子,更是想怎么对付怎么对付,只要给几个眼神,或是说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就能让对方为自己舍去性命。可是今天,场面却是颠倒过来,老江湖翻船了。

她的心头乱跳,手足无措,脑海中转过不知多少离奇念头。既希望从范进眼里看到那种觊觎,又担心对方真有这种情绪,自己该怎么应对。胡思乱想之下,连范进开头的寒暄都只是胡乱应付,直到范进的话题转入正题,她才渐渐清醒过来。

“草原的情形我听说了一些,但是所知有限。毕竟我也刚来不久,情况了解的不多,很多事搞不清楚,也就没办法插手。只是大致听说,是夫人与辛爱之间有冲突,而且从现在的局面看,辛爱似乎更占上风?”

三娘子点点头,这种事犯不上说谎,也太容易被揭穿。她承认道:“辛爱的支持者更多,手上的兵马也更强。但是妾身如今还控制着大板升城,这座城池是汉人修筑的,范老爷应该听说过。”

范进当然知道这座城池。嘉靖年间,白莲教成员赵全在山西策划了一起大规模越境事件,大批军民越过长城投奔俺答。这些人里不乏匠人,对于草原来说,是标准的技术人才。而且赵全也不负俺答的重托,在草原上筑起大板升城,其坚固程度并不在大同这种边陲重镇之下。

对于习惯游牧的蒙古人来说,这座大板升城可以看作永攻不落的要塞。何况在城池里,储存着这些年俺答积累的财富以及粮草,靠着这座城池,三娘子倒是可以和辛爱周旋几个回合。只不过从长期看,这里总归是个死地。

“辛爱既老且病,在草原上的名望不及其父。一旦他顺利接任大汗之位,为了展现自己的武功,也为了让那些部落的人死心塌地追随他,一定会组织对大明的进犯,以战迫和,强迫朝廷扩大榷场。”

三娘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复情绪,开始给范进罗列自己的道理。自己嫌辛爱太丑这个借口当然不能说出来,就只好另外想理由,好在这种理由也不难找。

“这些年来,大明与土默特不起干戈,妾身在中间也算是略有功劳。如今朝廷如此对待功臣,妾身心里不服!范老爷既然是代天巡狩,为黎民百姓做主的,那妾身的冤枉,范老爷肯不肯出头?”

这不是个谈判的态度,倒像是撒娇了。三娘子心头暗自埋怨自己,一见到范进的目光看向自己,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连想好的词句都忘了。

范进倒是很洒脱地一笑。“夫人看得起我,肯来这一趟,我就没有坐视的道理。夫人对大明忠心,大明就要对夫人有所回报,郑洛虽然是宣大总督,但是代表不了朝廷。范某不一定能够逆转乾坤,让草原易主,但是可以保证一点,夫人不想下嫁辛爱,就没人能逼你!”

第二百五十二章 贵妇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国公府的善意第四百零九章 湘兰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双收(下)第九十二章 范母教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欢而散(下)第二十九章 县试(上)第七十章 上人见喜(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计我第三百六十一章 丑闻第二十三章 谋划第五百五十八章 报仇雪恨(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与燎原火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三百六十章 巧设罗网(下)第八十章 倾颓第三百八十九章 寿宴傲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举步维艰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国公案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一百零六章 新船与旧船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间明白了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上)第一百八十章 背叛的滋味(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三百七十章 细思往事心犹恨(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春景(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妖书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师娘又做鬼(上)第二百零七章 相依为命第七十二章 好时光 梦一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陵到来(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欢而散(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谋事(上)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冬至(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温馨时光(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何心隐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进的反击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与不好用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双收(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融冰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气一盏灯第一百二十七章 封锁线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五十七章 闲来写就青山卖第一百一十二章 佛郎机人的进攻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会(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幽兰居(下)第五十二章 国事家事考事事必关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报仇雪恨(上)第一百三十章 衣冠遍羊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二百四十章 片言变成无情棒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观政(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师娘又做鬼(上)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四十章 尸谏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兆头(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郑洛的下马威第九十三章 暗影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五十一章风声雨声哭声声不入耳第三十一章 加试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为饵(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师娘又做鬼(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对症下药(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步走错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实(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条件第五百六十七章 对症下药(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办学(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战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零六章 无心合作第十四章 龙门第五百二十三章 谋事(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妖书第三百五十四章 春风十里杏花开第五百六十九章 香饵(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实(下)第七十一章 天使与魔鬼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