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对症下药(下)

平心而论,范进的这个态度,已经达到了三娘子心理预期的最大值。毕竟他只是一个巡按,而不是总督,再者即便是吴兑,能够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也难说得很。

明朝边军是一支守备性质军队,不是出境作战部队,各路领兵武将之间互不信任,彼此不满,打仗的时候,在意的是自己能从中获取多少功劳,赚多少钱而不是全盘战略,连守城这种本质工作都因为无法获得有效首级还不回军功和赏银而没人愿意干,更别说远征塞外,帮一个蒙古女人夺取汗位,没人愿意承担这种任务。即便强行出队,事后所要的报酬三娘子也未必承担的起。所以对她来说,有明朝廷一个态度,让自己进退都有保障就够了。

当然这个态度的真实性其实也待考。以三娘子的年龄和人生经历,见识过太多满口应诺,只为骗女子宽衣解带的男人。一般男人说出这种话,她也只是一笑而过不会当真,可是眼前这个男子……她端详着他的脸,心头泛起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念头:被他骗了又怎么样?

范进这时却主动说道:“以朝廷当下的实力,不大可能出大兵威胁辛爱,大家打仗是可以,但是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边墙,不大可能是在草原。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还是物资。”

三娘子点着头,“在俺答死前其实两边的榷场就停了。这件事背后有我们的人在做怪,故意派兵骚扰边境破坏两边贸易,但是也有你们的人在捣乱,通过暂停榷场,给我们施加压力。范老爷想必知道,草原上的物产匮乏,离不开中原的物资供应,如果长期不开榷场,那土默特部落就只有拼死一战这一条路可以走。我想,这次的战斗将是以大明朝的失败告终,然后郑军门就会被问罪,换另一个人上任。有了郑军门的例子,新上任的官员肯定会变得很小心谨慎,不敢得罪那些人,所谓的总督,也就成了那些人的傀儡。”

范进道:“夫人这么说,似乎对郑洛看法不错?”

“这个人……是个好人。”三娘子点头道:“我跟他打交道不多,但是却知道他人品不错,做事很用心。在经略榷场的时候,维护的是公平,而不是想着自己发财。他甚至派出人清查榷场上的漏洞,把很多规费取消。干爹做总督的时候,我倒也不用交钱,可是那些牧民就必须要被你们的官吏勒索。还是郑军门上来以后,这些人才不敢乱来。再者,他是真想让两边和睦的,虽然一直在整军备武,可是也约束部下,不许他们随便跨过边墙。但是他的一些做法,显然影响了一些人发财,所以有人要把他搞下去。”

说到这里,三娘子又叹了口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人不喜欢我。他们认为一个女人不能当大汗,哪怕我做草原的汗,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也不认同。他们认为这个天下,女人不能压过男人,不管在哪,出现一个女汗都不是好事。所以宁可支持辛爱这头蠢驴,也不会支持我。”

“他们支持辛爱只因为他们知道辛爱是蠢驴,跟蠢人合作才有利可图。如果和夫人合作,阿门的利益会受影响。”范进笑着安慰三娘子,心里却有着自己的盘算。那些反对三娘子的人,显然是另有打算。他们反对的不是三娘子称汗,而是担心这件事成功以后,对于大明朝政的影响。

天子已经成年,太后就应该还政。可是眼下万历皇帝固然拿回了一些权力,大权还是在太后手中。而且太后、冯保、张居正三驾马车的运行模式依旧平稳,看不出交接权力的迹象。这个时候如果塞上出现女子当国,难免有人担心太后产生什么别样心思。要知张居正的权力稳固与太后的支持密不可分,如果太后始终大权在握,张居正就无可动摇,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他们反对三娘子做女汗,不是针对三娘子这个人,而是针对女子当国的现象,背后还有自己的打算。这种小九九关系着大明国内的变化,无法对三娘子萱诸于口,只好以其他的方式劝解。好在要劝解这个女人也不是为难事。

这几年流连花丛,算得上此中老手,范进当然看得出来三娘子对自己的情绪不那么单纯。如果自己肯用些心思,现在把她拿下都大有可能。可问题是眼下三娘子对自己的感觉更多是一种仰慕,就算成功拿下,也更多像是草粉,这种事还是不做为妙。再者,这样做也有着趁人之危的嫌疑,如果要做也是等她拿回自己的东西再说。

一如那些人坚持反对女主当国,范进心里倒是希望出现个女大汗,给中原提一个醒。既然塞上可以有女汗,中原为何不能让太后多管几年事?至于太后才具问题,越没有才具越好,只要把事情交给自己翁婿处理,大家皆大欢喜。

自从到了山西,范进眼睛看到了很多东西也接触到一些人,但是限于层次,他们知道的信息其实有限。三娘子虽然是外族酋长,但是因为长期在榷场交易的关系,对于这些情形反倒了解的更多一些。

“边镇是属于边军的地方,边军又受制于商贾,归根到底,谁掌握着粮草,谁就掌握着整个九边。做总督的,一定要能弥缝两下关系,不能让任意一方太过强悍。如果商贾太强,边军可能就要出乱子。如果边军太强,自己能够养活自己,那朝廷又怎么控制他们,保证这些人不会造反?所以不能让边军吃得太饱,也是一种手段。这是干爹当年一直跟我说的话,我始终记着。在这片地方,商人的权势远比别处来的大,关键就在于他们手里有粮食。边关的粮价,由这几个大商贾说了算,而他们肯拿出多少粮食,往往决定了边关是否太平,也决定了总督能否待的住。偶尔他们会低价出粮,但是代价就是要做一些不怎么见得光的生意。吴石头那些人虽然也做这种生意,但是和那些大商人比差的太远了。”

“如果不让他们做生意,或者靠着自己手里有武力强行压制,结果就会非常可怕。他们可以拒绝承运粮草,那结局就是九边崩溃。大明朝最强大的屏障,会在极短时间内崩解,这个结果谁也承担不起。”

三娘子回忆着吴兑的话,自己也有感触。“边塞是虎狼窝。在这里没有人是善类,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妖魔。无非是要活下去,就只能如此,要么吃人,要么被吃。把任何人当成无辜,最后都是自己遭殃。其实就像妾身一样,为了生存下去,也会允许自己的部落袭击消灭其他部落。榷场卖的东西太贵,或是交易量太少,不能让我们满意时,我也会默许一些部落骚扰边墙,劫掠村庄,直到朝廷退让为止。而边军为了立功,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存在,也会主动挑起战争,或者故意打败仗。一是可以把贪墨的兵器盔甲或是虚报的员额冲掉,二是可以向朝廷要银子,否则就不再打。大家生活在这里,本就是苦命之人,指望苦命人的慈悲,是指望不上的。”

往日里与大明官员交往,三娘子绝不会掏心掏肺,这些话更是只能藏在心里。可是面对范进这个书生,她却本能地想要对他说出一切。她有一种预感,自己对他越真诚,他回报也会越多。她愿意信他。

范进点头道:“我明白。吴老的话说的有道理,做官就是要学会平衡,而不是一味扶持一方。边军也好商人也罢,各自有各自的不易,各自也有各自的罪孽。单纯说谁好谁坏没意义,只是看是否过分。这些大商人手眼通天,而且负担着九边的军粮运输,不能单纯把他们看作坏人。就像边军,不能盲目看作好人一样。不过不管怎么说,商人就是商人,我们防范边军,是因为边军一旦得势,就可能生出不臣之心,行大逆不道之举。而商人如果因为自己的某些利益问题就可以驱逐督抚,同样是破坏了尊卑上下,坏了这个天下的规矩。”

“话虽如此,但是你能拿他们怎么样呢?除非抓住他们支持辛爱的证据,否则拿不到把柄,一切都是枉然。可是谁又能去拿他们的把柄?这些年下来,大商人和军队早已经互为表里,派出去搜捕的部队还没点好兵,商人那里已经得到消息,保证什么都抓不到。自从俺答病危榷场中断,辛爱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而我这里却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商人的力量,他们可以策划一场封锁,打出的旗号是为了保护大明,实际上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野心。”

“辛爱成为大汗之后,必然会发兵来攻,那些商人难道不会受害?”

“他们之间早有默契,辛爱还要指望他们提供物资指引路径,自然不会加害他们。相反,辛爱掠夺来的很多物资,都要通过这些人来处理,还能让他们发一笔横财。再说,这场仗打完以后,朝廷为了安抚辛爱,肯定会开放更多的榷场,对这些商人来说,榷场越多,利益就越大,他们自然希望快点打仗。而且前两年边关来了很多外地商人,让本地商人感觉到了压力。他们需要让人知道,边地是个危险的地方,把那些商人吓回去,才好方便自己控制这里。”

“那他们就想错了。如今江陵相公当国,那可不是个会被武力吓住的人。如果辛爱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贸易的机会,结果只能是榷场全面关闭,大家回到过去的态度。大不了继续打下去就是了。”

三娘子摇头道:“那样不是打下去,而是我们土默特部落会灭亡,图门汗将吞并我们,实现他祖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统草原,成为天命大汗。”

她用那双桃花眼看着范进,认真说道:“土默特不能灭亡。这与我的身份无关。现在我是以一个大明臣属的立场在说这件事,只要土默特存在,蒙古就不会统一,而蒙古不统一,就会一直衰弱下去。让草原上的健儿死于彼此攻伐,大明朝的边关才能安宁。如果现在的蒙古只有一个汗,大明的皇帝日子只怕也不好过。”

她说道这里又苦笑一声,“其实如果最后走投无路,我可能还是会嫁给辛爱。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土默特,保证天下不陷入战火之中。虽然我是个蒙古人,可是我听过干爹讲中原的风貌,江南的烟雨,京师的富庶,文士风流曲水流觞。这样的好生活,是神仙过的日子,他们……不该被毁掉。我自己吃些亏也就认了,只要朝廷能明白我的心意,我就心满意足。”

望着三娘子的脸,范进心头也是一阵波动,脱口而出道:“夫人放心,我答应过的事,肯定能够做到。土默特不会灭亡,而你也不用委身于辛爱。我会给你们提供物资,也会提供其他的帮助。辛爱有的,你都会有,而你有的,辛爱却未必会有。”

三娘子愣了片刻,随后起身行礼道:“妾身谢过老爷恩典。不管事情成或者不成,有范老爷这份心意,我这些年的辛苦就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范进看看她,“夫人是不信我?”

“不是不信老爷,而是不想让老爷为难。边关的物资大多掌握在商贾手里,范老爷毕竟是外来人,总不能靠尚方宝剑,逼迫商人拿出物资来资助我。而官府的物资也是一样,郑军门可不想卷进汗位争夺里。他不会允许范老爷公开支持我,落人口实。”

“我要做的事,他们拦不住。”范进自信地一笑,“夫人来之前的这几天,我一直在带人抓老鼠。这些老鼠又大又肥,个个满是油水。我找到了老鼠窝,从里面找到很多赃物,都是老鼠偷来,准备过冬的。单是老鼠窃取的粮草,足以养活宣大边军一两个月,也足以让眼下宣大的粮价下降三成有余。如果拿来支援三娘子,不知结果又如何?”

三娘子神色一喜,“如果有这么多粮食运进部落,辛爱手下的人马,我能拉过来一半!不过……这么大笔的粮草,想要运到塞外怕是不容易。”

“怎么运输的事我来想办法,只要能起作用就好。除了粮食,还有一些盔甲兵器,以及一些火药。这种东西是草原上最紧缺的,你们虽然可以掠夺一些匠人,但是没有火药,所以缺乏火器。”

三娘子摇头道:“我们确实没有火器,不过不单纯是火药的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用不上。草原健儿有自己的作战方式,一些火药并不能改变什么,相反还会让范老爷担上不必要的风险,这万万使不得。”

“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心意是另一回事。这些火药,算是本官的一点心意,夫人不要推辞。”

三娘子听到心意二字,心头又不免一颤,不知范进这句话到底包含了几重意思。沉吟片刻,忽然莞尔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低:“范老爷以如此重礼相赠,不知又要什么……回报?”

这种问题在这个时候问出来,不免有些轻佻,又有些挑斗的味道。再配上三娘子此时的表情,就更是相当于把山珍海味堆在乞丐面前。公平来说,她对于将要发生的那一幕是期待而非视为交易。目光扫过房屋,从公案、地面再到书房里用来休息的罗汉榻,脑海里却闪现出范进作品中的若干镜头,一个莫名其妙地念头闯入脑海:不知道他这住处有没有葡萄架。

范进的声音传来。

“我要的回报很简单,就是无恨。夫人对大明忠心耿耿,朝廷能给的回报却十分有限,这不公平。我给不了符合付出的公平,只能求夫人无恨。哪怕有朝一日朝廷的表现不能让夫人满意,只要夫人记得有个叫范进的笨蛋曾经竭尽所能为夫人效劳,对大明没有记恨之心,范某就心满意足。”

房间里陷入沉默,方才的旖旎气氛渐渐被另一种氛围取代,三娘子的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

“钟金哈屯对天盟誓,只要范老爷在大明一日,土默特永不反明!”

第四百一十六章 还不清的债(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烧冷灶第五百三十一章 线索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双收(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贺礼(上)第六百零一章 范进的奇耻大辱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议(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与好兄长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五十七章 闲来写就青山卖第五百二十章 迷弟第四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寻亲(下)第三百零二章 自投罗网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一百零五章 乌云盖顶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杨家危机(上)第七十一章 天使与魔鬼第五百三十五章 敌友难分第四百四十章 心服第二百七十章 斗智第二百五十四章 会试(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二百七十章 斗智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战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接驾第十五章 闯关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三百七十章 细思往事心犹恨(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夺情的代价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万历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访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讧(上)第六十八章 利益交换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三百三十章 夺情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欢而散(上)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三百八十七章 整治捕快(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张千金的决断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讧(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六十三章 锦衣来访第三十一章 加试第一百八十一章 孰轻孰重第五百三十六章 薛五寻亲(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应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击第二百零五章 慧剑断前缘(上)第五十七章 闲来写就青山卖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红粉兵团(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师娘又做鬼(下)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二百七十章 斗智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疮百孔的卷宗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妖书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一百八十二章 恶吏第五百九十八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龙遇虎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二十四章 绞索(上)第十二章 刷脸第四百零二章 红杏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三百二十三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扬镳第五十四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幽兰居(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三百六十六章 内讧(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罗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旗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进新政(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恶吏第二百八十九章 困兽之斗第二百六十五章 门生与座主(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扬镳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本一利第五十七章 闲来写就青山卖第一百零四章 肇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