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

武昌城楚王府正堂当中,宁忠源端着一杯茶慢慢喝着,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看上去就仿佛是债主上门一般,没得半分好脸色。

而此时正堂下首坐着一圈楚王府的臣僚,正满脸不爽地盯着堂上站着的两个人,恨不得撸起袖子就将这二人给赶出去。只是这两人的态度却是恭敬有加,仿佛完全没看到一般,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

其中一人正是当初造访复汉军的白莲教代表薛观,自从刘如汉自称汉王之后,薛观也得了个所谓的宰相官,只是在白莲教当中,这宰相官也算不得什么,因为他们有四个宰相,上面还有两个所谓的军师,也不知从哪里搞的这一套乱七八糟的官制。

当然得了宰相官的薛观,还是逃脱不了当信使的命,他这一次便是奉了汉王刘如汉的命令,和另一名汉王亲信刘召一同前来复汉军出使,只是这一次刘召为正使,他为副使。

“启禀楚王,汉王此次遣我二人前来,特来恭贺少将军大胜之喜!”薛观也不顾那些想要杀人的眼神,连忙抱拳道贺。

宁忠源轻轻唔了一声,随后道:“贵使好意,本王心领了,只是本王有些不解,贵使如今此来,难不成是专门来道贺的?”

薛观此时额头上都有些冒汗了,他十分隐蔽地向刘召使了个眼神,可是刘召却仿佛神游天外去了,看也不看他一眼。

“我等二人今日前来,却是还有一件大事.....”薛观顾不得擦汗,也不敢不接着说下去,“前段时间,我教中圣女前往汉阳公军中联络感情,却不知为何,竟被汉阳公抢占,幽禁于大军之中.....”

“放肆!”

宁忠源却是听都没有听完,径自将手中的茶杯给摔了,一地的碎瓷片上沾染着茶叶末,升腾着热气。也不知这声放肆到底是骂薛观,还是骂自家的那个宝贝儿子。

薛观却是被吓得连忙跪下来,低声道:“还请王爷宽限我等死罪,实在是上命不可违.....楚王,饶命啊!”

这一幕却是让身后的刘召看了恨得牙痒痒的,他原本就是刘如汉的侄子,在白莲教一向是作威作福惯了,后来偶然间窥得陈采薇的真容,顿时便感觉如同见到了天人,死缠烂打着要娶陈采薇为妻。

当时的刘如汉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不过倒不是为了这个不争气的侄子,而是想以这个名义,将陈道显的势力给彻底吞并下来,因此便默许这个侄子的行动,自己也去找了陈道显,想着撮合两家的好事。

可是陈道显是什么人?虽然长得像个糙汉,可是心思却极为细腻,对刘如汉心里的那点把戏是清清楚楚,因此怎么也不可能答应下来。不过陈道显也不愿在这个关键时候,得罪刘如汉,便一边虚与委蛇,另一边派了薛观去找复汉军联姻。

后来两家联姻之后,刘如汉也不得不硬着鼻子吞下了这枚苦果,特别是在复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之后,他便越发不敢有动作。

可是自从清军南征之后,二十万大军齐攻复汉军,这让刘如汉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暗自下手抓住了薛观的把柄,让他暗中背叛了陈道显。

在薛观的暗中相助下,刘如汉彻底夺下了陈道显原来的势力和基业,大量忠于陈道显的白鹤道人都被秘密处决,陈道显也被软禁了下来。而陈采薇及时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便偷偷摸摸找到一些旧部,将自己给送了出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陈采薇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寻宁渝这个名义上的夫婿求助,接着就被宁渝留在了军中,真正做了夫妻。

可是这样一来,刘召心里却是快气炸了,他自以为陈道显被软禁后,这陈采薇还不是自己盘里的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是却没想到最后关键时候,让陈采薇给跑了出去。

不过他也是色胆包天,这一次竟然借着道贺的机会,实际上却跑到复汉军的地盘上来要人,却是把薛观给吓出个好歹来。眼下的复汉军可是不比从前了,搞不好能跟大清平分天下的主。

“启禀楚王,我汉楚二家两心结好,一同抗清,原本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只是我教中陈道显暗通清军,险些害了汉王的性命,实在是罪该万死。其女虽然许配给令郎,可是我等怀疑她是清军的密谍,或许会对令郎不利......”

刘召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丝毫不顾宁忠源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哼,什么狗屁不通,不过是你叔侄二人一力串通,想要谋夺了陈家的基业罢了,如今又为美色,前来我宁家讨人,你当这天下人都是傻子吗?”

说这话的自然不是旁人,依旧是眼里不容沙子的宁家老四宁忠义。

“你!满口胡言!”刘召眼见得自己的心事被人戳穿,顿时有些气急败坏,当下便耍起了少爷的脾气。

正在众人有些不知该如何下台时,崔万采却是站了出来,几番说和之后,便让人将刘召与薛观送回了驿站当中,以待双方冷静之后,再谈其他。

等到这番事了了,宁忠源执意请崔万采一同前去饮酒,二人便就在楚王府的后花园里,摆了几碟好菜,上了一壶上好的花雕酒。

通常来说,宁忠源自己是只喝西凤酒,可是他知道崔万采,一向只喜花雕,因此每每饮酒,都是迁就了崔万采的的口味。

“这臭小子,现如今啊,是真的长大了,这么大的事情,只是跟我二人简单提了一句,才惹出今天这么多的是非。”

宁忠源有些没好气地将宁渝的书信拍在了桌子上,叹息道:“若是寻常百姓家,这般年纪的年轻人,好歹能让自家的父母多忧心几句,可是本王却浑然感受不到这种乐趣了。”

崔万采脸上笑眯眯的,轻声道:“这件事情,宁渝做的没有什么问题。白莲教原本就是满腹鬼心思,若真的让一家独大,将来反倒难以对付,如今外面挂着一个陈家小姐,想那刘如汉也不敢对陈道显如何,恐怕已经是睡不着了。”

宁忠源用手指了指崔万采,苦笑道:“人人都说你崔万采满肚子的才华,可是宁渝却没有跟你学到半点学问,学的尽是一些人心鬼蜮的计俩,我现在还真不知道,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

“哈哈哈.....”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却是惊动了花园中的鸟雀,只见夜空中飞过一群鸟儿,倒是一副奇景。

崔万采给自己倒了杯酒,叹息道:“这世道,算计的尽是人心,可不是学问。若真的把宁渝教成了个书呆子,你怕是杀了我的心都有。”

宁忠源微微一笑,将杯中的黄酒一饮而尽,却不知是喝得急了还是呛住了,竟然不住地咳嗽,却是怎么也止不住,脸色更是无比潮红。

这一幕却是吓到了崔万采,他本欲呼喊人将郎中请来,却被宁忠源挥手止住,过了好一会,咳嗽才渐渐停歇了下来,脸色也慢慢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王爷,这是年前的伤......”崔万采的神色有些不安。

宁忠源挥了挥手,笑道:“不打紧的,年前的那一箭牵动了肺腑,以致于迟迟未见好转,反倒将陈年的旧伤给带动了,还死不了。”

“可是,王爷,如今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能有任何事啊!”

崔万采见到老友如此,顿时悲从中来,他哪里还听不明白,这些不过是宁忠源说得安慰人的话罢了。

宁忠源却是没有理会,只是叹息道:“世人都说宁渝将星下凡,可是我心里却着实有些不安。这纵观史书以来,那些所谓的命宿星辰,哪一个不是命运多舛?有好下场的又有几个?正所谓慧极必伤啊!”

崔万采止住了情绪,轻声道:“王爷且不必过于忧心,宁渝虽然年少,可是行事沉稳,向来不做无把握之事,再说王爷也能时时提点,想来也是不会出现什么岔子的。”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为了渝儿,我也得多活些时日.......”

宁忠源却是彻底喝醉了,这个喝西凤酒都不会喝醉的男人,却终于醉在了花雕的温柔乡里......他终于可以痛痛快快醉上一场,再也不用担心所谓的家族生死存亡了......

崔万采依旧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仰望着天上的淡淡星光,思绪却飘到了过往,那个少年撬开他的家门时,一切都仿佛不曾过去。

....................................................................................................................

河北静海县,往日喧闹的街镇,此时却变得十分寂静,大量的清军士兵把守着静海县的每一处角落,可以说一只蚊子都难以飞进这一座小小的县城。

数十名大臣们在静海的一座行宫前静静站着,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可是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行宫的方向,因为康熙皇帝如今就躺在了里面。

自从与复汉军一战之后,康熙皇帝便一直昏迷不醒,逊柱和讷尔苏便带着人便一路逃回了庐州,可是当下手里的兵力不够,康熙又一直未醒,因此也不敢多待,接着又带着人一路穿州过县,经过好些日子的奔波,这才抵达了河北静海。

马齐作为朝中的老臣,虽然被康熙发落回京读书,可是眼下这个局面,众臣无奈之下,又将马齐给请了回来,他亲耳听到张廷玉亲口证实的战败结果,整个人都感觉懵了一大圈,险些摔倒在了地上。

与马齐一同过来的还有议政大臣萧永藻,汉军镶白旗人,此人自许品行高洁,可实际上性格骄矜偏执,傲慢狂肆,与同僚的关系极差,只是颇得康熙信重,因此位列议政大臣,实际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顽固。

“你们这些废物,竟然让皇上落得个如此境地,就算是把你们全砍了脑袋,也是罪有应得!”

萧永藻一来便开始喷起来了,就是这番话却将在场众人几乎都得罪了个遍,跟着康熙去的那些大臣将军自然不用说,就连跟萧永藻一块过来的马齐,都感觉心里有些疙瘩,合着他这个被赶回来更是应当第一个死。

只是当下也不适合吵架,马齐只好当这个和气佬,“咱们先去看看皇上如何了吧,至于定罪,这个后面再说吧。”

“哼!”萧永藻鼻子里挤出一声,也不再过多纠缠,便一同往行宫里走。众人见萧永藻离去,无一不松了一口气,这老家伙就像鱼胶一般,粘上了可就甩不掉了。

只是走到了行宫门口时,马齐和萧永藻二人却被一名太监给拦住了,这名太监乃康熙身边的贴身太监,唤做魏珠,也算是颇得崇信。

“二位老大人,这是要去哪啊?”魏珠脸上有些不阴不阳。

马齐还准备说两句好话,却被萧永藻这个炮筒子给抢了先,他向前踏出一步,脸上须发戟张,“我二人这是要去见皇上,你是何人?竟敢拦我?”

得,这一番话下来,却是又得罪了一个人。不过魏珠不比自己的那些前辈们,可不敢真的在大臣们面前放刺,只能低声道:“大人们想见皇上,也得老奴通禀不是,如今皇上病体未愈,萧大人你在门前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这一番话说下来,却是将萧永藻给堵在那进退不得。眼看着萧永藻又要大发雷霆,马齐只得苦笑道:“公公言之有理,是我等二人莽撞了。还请公公向皇上通禀一声。”这话一说完,便向魏珠的腰间塞了一张银票。

魏珠也不看那银票,只是用手轻轻盖住,动作端地优雅无比,笑道:“马齐大人实在是客气了,老奴这就给您通禀去。”说完,却是看也不看萧永藻,便向着行宫内而去。

眼看着这魏珠如此作态,萧永藻却是差点气歪了鼻子,他恶狠狠地指着马齐,“马齐大人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岂能向这等阉竖蝇营狗苟?”

马齐当下也不好去解释什么,只好苦笑道:“萧大人,如今大事要紧,岂能为这等小事争执不休?这大局为重啊!”

萧永藻听了这话,只是冷哼了一声,却也再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过了好一会,魏珠才从宫里走了出来,对着马齐笑道:“哎呦,马齐大人,这回可巧了,皇上身子骨好了些,正醒着呢,还请二位大人进宫。”

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四十章 出鞘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视制度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土狼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万斤铁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一百一十章 乱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决战之遗诏留书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一百九十章 誓师东征第二十章 汇通钱庄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鹰计划第四百八十章 大决战之大梦初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办团练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关!出关!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负重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二百三十四章 战康熙(四)第二百二十章 奔袭北硖关(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零六章 游击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校始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三百三十三章 诛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八十一章 监察院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围城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伤亡第五百零五章 二万万银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一百零六章 游击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劝降可行?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临湘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嫡之争第一百五十章 伤亡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隐患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零九章 督帅,我愿留下!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零五章 头疼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