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节 烂尾一战贡比涅

共和10年10月,德国军队在美国军队主力抵欧前,对英国、法国军队多次发动攻势,却未取得重大突破。美军主力抵欧后,协同英法和中国远征军实施反攻和总攻,德军全线崩溃。同盟国中的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等国先后投降。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看报纸的人都知道那场曾经被认为能持续三到六个月的战争在打了四年多之后终于要落下大幕了。

一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但威廉二世和德军上层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终于在10月25日,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德国海军出洋决战其实主要是希望能够给英国海军造成一定伤害,使德国在日后和谈上更具优势。然而,当时德国战败的局面基本注定。德国海军参谋部的决战计划能为日后谈判换回多少好处,这恐怕很难说。水兵起义造成后来席卷全国的内乱,其影响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对于德国海军本身而言,起义还是不起义,结果不会有太多不同,仅仅是被击沉和自沉的区别。除此之外,倘若出洋决战能够实行,或许可以给英国海军造成一定伤害,就二战英德的海军兵力对比而言可能有些好处。这种为了虚无的面子问题和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心态让基尔港的水兵们已经无法忍耐下去了。

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但是德国海军并没有发现其中的遥控组织者竟然是他们为了搞乱俄国而故意放过境的那位秃顶大叔。

于是在德国农工党的组织下,11月3日,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农工代表*大会。至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这场兵变终于变成了一场席卷德国的全民起义。

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一直集聚的对战争的悲观情绪得以宣泄,到处是参加革命的工人、士兵和警察。到11月8日止,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城市中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兵代表*大会。11月9日,从前线归来的士兵挥舞着红旗进入柏林,加入革命队伍。11月上旬,德皇威廉二世退位,避难荷兰,一直享寿到二战开始才去世。

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协定签订当日即生效。

该协定包括对德停战条款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

法国、卢森堡及阿尔萨斯——洛林;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国军占领;凡仍驻留在战争前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返回德国境内;协约国军队战俘应立即遣返,德军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德军应完整地交出其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该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看来一战结束了,我们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了。”陆外长叹了口气,这几年几乎是他这个中国外长最舒坦的日子,英法都有求于共和国,一方面是远征军的战斗力被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威名赫赫的中国空军,更是打出了一条中国走廊,让德国的鹰群连窥伺一下都胆战心惊,这条空中防线让中国标准航空队一下子拥有了世界第一空军的名声。另一方面中国强大的工业和农业产品的供给让英法在本国生产停顿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贸易获得充足的物资,如果没有美国和中国的输血,也许这份贡比涅协议的名字就该换成美因茨协议了。

但是战争没有如果,德国人彻底丧失了半个世纪以来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而英国则丢掉了他的世界权杖,法国公鸡的血性释放过后只剩下骄娇二气,俄国人现在忙着给自己放血,再也不是那个令人生畏的整齐压路机。相比之下最大的获胜国或许是美国、中国和日本。

“不见得啊,协约国没有个一年半载消化不了这次的胜利果实,这帮家伙已经打算把德国全吞进肚子里,断然不会照顾美国和我们的利益,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启动先手计划。”吴宸轩不经意的说道“咱们本小利薄,挣了就要落袋为安啊。”

本小利薄?苗二哥一撇嘴,现在的标准系已经成长为一个超级工商业怪物,从一个生产三转一响的工厂,已经扩展成为以山东工商银行为核心的银企联合体,十大模块四十多个事业部,六千七百多家生产企业,一万三千多家销售终端,三百七十多万雇员,哦,还有一支世界最强的航空队和一支十万人的安全部队,总资产和利润都是一个经常会被误会成一个中等列强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这样的规模和利润,恐怕就是欧美的那些顶级家族也都得跪了啊。

“先手计划?”徐树铮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见肃贪院于右任于院长,也是一脸茫然,明显也对此毫无所知,倒是冯如有些喜形于色,真搞不懂这跟他一个搞技术的有什么关系。

不过很快投影解决了他的疑惑,这居然是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工作的一项庞大的工作计划。第一条就是人才引进计划,不仅仅是对德国、奥匈这些战败国的科技、军事、教

育、文化人才要不惜代价的引进,而且对于英、法、俄、意这些列强的国家的人才也不放过,反正现在的欧洲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未必比中国强多少,不过这个总负责人王子衿女士似乎有点耳熟。见他还有些疑惑,坐在一旁的秘书低声说了一声“总座夫人”,让他恍然大悟,也是,这种招揽人才的活交给谁也不如交给主母,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来的合适。

第二条是关于武器抛售的。远征军的武器直接就被英法给瓜分了,而未来可以预想的用来顶账的德国武器也做了规划,除了步兵武器囤积起来销售给老毛子(至于是红方还是白方就看情况了),只有军舰会被开回国内,其他的则直接转卖给中东和东南亚的友好国家和势力,而中国的军火储备则会被销售给南美的大客户们,当然换取的是当地的资源输出,而非现金,这样的条件对于没有多少活钱的南美国家相当有吸引力。

第三条是关于英法等协约国的债务处理,除了一部分用两国的物资和外汇来结算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将通过谈判来收购一些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岛屿还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资源性产品,如果是允许中国投资建设当地的资源开发项目,那么还款期限和利率还有很大的折扣。至于像是硫磺岛、瓜达尔卡纳儿群岛、迭戈加西亚岛这样的岛屿似乎都不在目前的商业航线上,大概是为今后的海军发展做准备吧,反正不是看上这些小岛的那些热带雨林了。

第四条是关于战后援助俄国流亡政府的问题。可以预料等战争平息后,英法美一定不会让俄国继续乱下去,至于弗朗索瓦的那个人民政权更是这些列强的眼中钉,可惜英法大失血后,恐怕又没有勇气去挑战当年击败拿破仑的老毛子的寒冬了,这样西线反而会成为干涉俄国的一条辅助战线,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将会是东线战场。这一方向上能决定胜负的除了中国就是日本,所以英法美如果没有给点拿得出手的好处,恐怕让中日出兵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好处就是那位大秃头书面承诺的放弃俄国历次从俺大清侵占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就是海参崴这个控制日本海的港口。如果流亡政府不能拿出一份让中国更满意的报价,那就怪不得中国出工不出力了,而红方手里的中国武器多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嘛。至于日本,呵呵,如果他们还有能力出兵的话。

看着这份详尽的计划,徐树铮有一种无力感,难道真如自己恩师段总参说的,吴宸轩是千年一遇的英主,值得自己去全心全力的辅佐?不过徐小扇子可不是个容易认输的人,想想那诱人的条件,他自己都觉得难以抵御这个苹果的诱惑,就不相信在那个位子的光辉下还有人能放弃唾手可得的成功。等这份计划一旦实施,吴宸轩在国内国际的人望将达到一个无可企及的地步,或者,是时候迈出那一步了?徐树铮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

(本章完)

第三百零五节 宋案余波尚未平第三百二十五节 一战起因君臣论第三百三十节 青岛上空的战鹰第四百八十八节 卡梅隆分析报告第三百八十一节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十四节 开业大吉镇宵小第三百零二节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三十节 战略轰炸进行曲第二百六十一节 清亡拾遗三两件第六十九节 联军将领遭绑票第五百三十六节 最大包围战基辅第三节 收养遗孤两姊妹第五百四十二节 耶路撒冷的归属第二百二十节 宸轩老施双雄会第四百八十三节 深远包抄猎群羊第三百三十五节 远东雄鹰初试翼第二百节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四百一十二节 铁翼击鲸战扶桑第八十八节 强撑病体返济南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二百四十七节 三顾茅庐醇亲王第一百七十节 血雨腥风应有涯第二百二十一节 完善施里芬计划第一百四十七节 田村采购新利器第二百三十九节 京城秘密军备会第一百五十三节 牵牛鼻子斗蠢牛第二百三十二节 闲里偷忙来泡妹第五百七十三节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一百七十八节 联合管理委员会第四百零八节 和平轰炸启战幕第五百零三节 总参部演进欧战第一百九十三节 新军战术终大成第一百六十七节 三攻高地未尽功第二百三十节 拜耳医药出新品第一百二十九节 说服鹤卿谈合作第三百零四节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四百八十二节 自卫反击出达旺第五百四十六节 日本的收缩战略第四百六十二节 扶不扶的大拷问第四百一十四节 北岭杀贼入三韩第八十九节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四百七十六节 军靴跨过莱茵河第三十三节 肥城教案变乱起第一百一十八节 洋大人登门献宝第一百九十九节 凭海临风扬帆去第一百二十一节 顺气顺到销金窟第二百四十二节 困居京师病客居第三百五十七节 劳资矛盾初显形第五百零八节 追亡逐北第七军第四百一十九节 平壤城头旗变幻第四百八十一节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三百五十七节 劳资矛盾初显形第五百九十节 战后掠影国际篇第四十九节 追凶顽敌踪初现第五百七十二节 败犬扣门入中华第二百三十六节 明升暗降升迁令第二百节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五百三十六节 最大包围战基辅第一百二十七节 大义释疑杨士海第四百三十九节 翻旧账的杀伤力第四百四十三节 泉城万像开国后第三十二节 项城顺水且推舟第五百二十三节 英伦争夺陷僵局第二百四十六节 北洋三分天下惊第一百二十三节 惊闻已成反动派第二十节 大观园里有乾坤第三百零六节 乔夫病危金陵降第一百二十二节 血溅京师陕西巷第一百九十六节 吾与乱党不两立第四百二十六节 轮战三韩练兵忙第六十三节 智擒日寇奏凯歌第二百七十六节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一百一十节 总会来人勘实情第三百零九节 离京路上忆老友第四百二十一节 十八勇士闯水原第二百一十一节 初抵美国访三藩第五百九十七节 战后掠影民生篇第五百一十节 三韩内乱青瓦台第二百四十节 遥控军政大变革第四百九十二节 我们已经被出卖第三百零二节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一百二十二节 血溅京师陕西巷第四百六十九节 资本市场的隐忧第三百三十七节 空战形势大逆转第四百七十节 烈火烹油华尔街第四百五十四节 元首亲临海原县第三百一十五节 武器贸易换贷款武卫右军编制演进(赠阅)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十八节 上堂归来把官买第三百一十七节 以农为本粮作纲第三百四十三节 雷霆救兵战斗群第五百零七节 突击集群逞英豪第一百三十三节 革命军中马前卒第三百三十三节 坦能堡俄德鏖战第二百一十四节 四大巨头会纽约第三百一十节 妖孽横行国丧日第五百零四节 死神挥镰指阿登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