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铁路

第二日,休息了一夜后,在安卡村的食堂内简单吃了一顿饭,众人继续赶路,随着马车开动,安卡村渐渐淡出了众人视野。

慢慢的农田和种植园也戛然而止,又变成了荒凉的稀树草原景象,旷野上笔直铺垫的砂石道路在四周荒野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兀,这种感觉就和农田里建设的地铁站一样,让人感觉孤零零的。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一个长条状的物体突兀的出现在公路南侧,远远看起来像是一条河流躺在地平线上向东西延伸,但是他隆起在地面上,而且十分规整,应该是一种人工修筑的什么东西。

随着马车不断向前行驶,众人越发感觉那物体的不简单,它渐渐的向着公路这边靠拢,越来越近,而且看情况仿佛没有尽头。

等那建筑终于和公路并行后,众人才看清楚它的全貌,两条用碎石块铺在地面上的道砟,并行在一起大概有十几米宽,石块上并放着一条条修整过的厚实木条,木条上好像是红色锈迹的粗大铁条。

众人议论起来:“那是什么东西?”

雅利安向他们科普起来:“那是铁路。”

“铁路?”

“是的,一种交通轨道交通,和公路一样,可以运输人和货物,不过上面行驶的不是马车,而是喷着蒸汽的机车,机车后面拉着货箱,你们只要知道这是一种道路就行了。”

“雅利安先生!对面那个名为铁路的东西,上面铁条就是它名称的来源吧?不过真有车子可以在上面跑么!”

雅利安:“是的,不过那不叫铁条,而是铁轨,轨道这种东西你们应该不陌生,一些矿山里很常见,不过以前都是木制的轨道,而且是用来走矿车拉矿物的,后来英国人率先将这种轨道改良,然后作用于陆地上,也就形成了铁路,其实远东也有类似原理的东西,不过那种是凹面的,车辙在里面行驶(秦驰道),而铁路是凸面的,轮子经过特殊设计,卡在两条铁轨中间行驶。”

“那铁轨下的铺设的木头和碎石是干什么的?不能直接铺到路面上么?”

“那木头叫做枕木,至于那些铺垫在最下方的石块叫做道砟,他们的作用是为了承受铁轨的压力,因为蒸汽机车是相当重的,压在铁轨上,如果下面没有东西铺垫,铁轨就会像刀子切豆腐一样切入泥土里。”

“原来是这样,这样我们就可以懂了!”

雅利安接着说道:“不仅如此,道砟还能缓冲减震、稳固道床的作用,又能达到减少噪音,快速排水的效果。”

“那这种道路需要用多少生铁?”

雅利安:“不清楚,不过少不了,这种铁路动辄以公里计算,欧洲和美洲许多铁路都是按照千里计算。”

雅利安的话,引来众人一致咋舌,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叫做铁路的东西要耗费掉多少铁。

到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就超过了21万公里,其中美国和德国是铁路修建的新兴势力,英法两国稳定发挥,比较落后的奥匈帝国和沙俄铁路也有很大发展。

东非第一铁路这六十公里放在世界范围根本就不算什么,甚至比许多殖民地都要滞后,而且第一铁路修建完成后,到目前都没有通车,自从建好后闲置了有一段时间了。

所以也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雅利安先生!那为什么没有看到上面有你所说的蒸汽机车行驶?”

“这个问题我先问问维力克斯先生。”然后雅利安就转头和维力克斯用德语交流上了。

过了一会。

“好了,现在我已经知道大概情况了,东非王国的铁路因为标准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同,所以在技术上有所欠缺,这就造成我们眼前的这条铁路,东非称为第一铁路,第一铁路建成后一直在等机车研制出来,不过刚才亚历克斯先生告诉我,机车成品已经在奥地利完成了最后测试,下个月就会正式从奥地利运到东非进行试运行。”

最终黑兴根维也纳能源动力公司还是说服了恩斯特维持原计划,毕竟大家辛苦了这么久,就快出成果了,怎么能随便改注意。

奥地利是哪个地方!大家不知道,不过按照雅利安的说法,这条铁路现在就是中看不中用。

“雅利安先生,这个铁路的作用听起来和公路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伱们要费力不讨好的建设铁路,有这个闲钱多修几条公路我看也挺好。”

雅利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铁路和公路是区别相当大的,我这样和你们说,我们现在做的马车靠的是马来提供动力,而马要消耗粮食,还要吃喝拉撒和睡觉,体力也会随着路程被消耗掉,拉的也不多,但是铁路就没有这么多问题,铁路上运行的机车靠的是蒸汽机提供动力,蒸汽机力量有多大,你们应该都见识过了,而蒸汽机只需要人不断往锅炉里填煤就能源源不断的发力。”

大家都是乘坐轮船来东非的,所以见识过蒸汽轮船那个大烟囱的。

“雅利安先生,当初轮船上那个大烟囱!”

雅利安:“是的,就是那个东西,和烧开水会有汽冲击壶盖一样,这些水蒸气在密闭空间内就会形成高压,反复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齿轮和曲轴,最后使车轮运转起来,如果你们见过纺织厂内那些用于生存的蒸汽机,大概就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它的运行原理了。”

纺织厂确实是最容易接触到蒸汽机的地方尤其是在远东,实际上远东第一条铁路是1865年,英国资本家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一条铁路。英国人“以一种奇怪的小汽车,在铁路上跑,速度非常快”,想借此博得清政府的认同。可是,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获得赞赏,反而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恐慌。于是,慈禧太后下令让步军统帅以“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为由,把它拆除。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夭折了。

这条铁路存在时间极短,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见过,反而是纺织厂在远东有不少,毕竟带给人的冲击力没有铁路震撼。

第一次见到工厂里靠蒸汽机运转的机器,大多数人都会赞叹一句:“技巧精良。”要是第一次见到蒸汽机车,则会引发恐惧,英国作家狄更斯就对铁路的情感非常复杂,他既叹服于铁路的巨大威力,又对这种不可控制的力量感到恐惧。在《董贝父子》中狄更斯通过记述“斯达格花园”的变化描述了铁路的强大破坏力:“到处可以看到地震的痕迹。”用“地震”作比,形象地展现出铁路修建带来的破坏感,也暗示着劫后难以恢复原状的持久性伤害。作者还通过使用“摇摇欲坠”“乱七八糟”“混杂”“破败不堪”等消极字眼让读者感受到修建铁路带来的破碎感和混乱感,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第930章 汉萨省第452章 东非铁路网第787章 进攻纳塔尔第672章 危与机第707章 贸易和市场第619章 缴获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333章 三角联盟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967章 奥拓第73章 消化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564章 贵人第575章 达成共识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961章 危与机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76章 应许之地第659章 对阿贸易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1054章 地缘博弈第1091章 英国选择退让第942章 宣战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524章 幸福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413章 二元制中学第718章 奥赛罗“贩奴”第572章 停火线第704章 底气第349章 穷兵黩武第942章 宣战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86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255章 五五开第137章 补丁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723章 东非的战略目标第805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822章 卡宾达第367章 铁甲舰第630章 劳务合作第659章 对阿贸易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914章 他乡故知第318章 朱坝镇第976章 开始第402章 妥协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399章 还是要请爹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盘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859章 登陆,被俘,遣返第118章 啤酒馆聚会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465章 准同盟关系第1102章 备战第899章 东非铝产业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1028章 1904年经济状况第898章 太特市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109章 圣诞节第177章 放牧第925章 造船业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536章 间谍第1084章 底气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780章 追踪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755章 攻守易势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703章 有轨电车和东非电力发展机遇第671章 西北的机遇第430章 客人第672章 危与机第774章 搬迁第491章 进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