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回国

在维也纳待不长时间,恩斯特一行人就要回东非赶下一场了,这次欧洲之行也算圆满结束。

这次欧洲之行,恩斯特收获颇丰,黑兴根财团兼并德意志企业两百四十家,包括多家银行和大型企业,同时东非计划引入各类大型工厂四十三座,以钢铁,煤炭,铜矿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冶炼,造船业为主。

同时购入大批设备,准备给东非已有企业和工厂实现技术上的更新迭代,提高生产力水平。除此外东非和德奥两国又敲定了将近一百万吨钢铁订单,来保障东非铁路的建设,东非的订单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救活了德奥两国的钢铁行业。

实际上德奥两国,至少对南德意志和奥地利来说,经济危机本来就没有前世严重,两地都是各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面对的还是农业人口过剩。

而解决农业人口过剩这个问题,自然有东非在一边行动,所以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两地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虽然经济危机导致了产能过剩,但是因为人口外流,所以对普通人没有造成太多影响,反正失业了就去东非么!总有出路。

东非铁路计划的钢铁用量是八百多万吨,这样其中接近两百万吨由欧洲提供,东非后续自己生产加上购买即可。

借着这次经济危机,恩斯特打算明年先把东非的钢铁年产量至少涨到六十万吨,主要是加大对马拉维湖工业区的开发力度。

马拉维湖工业区当前是东非唯一有能力大规模开发的大型煤铁产区,津巴布韦则必须等铁路建设完成后,所以至少还要等几年时间。

的里雅斯特港。

“我们东非自己的铁甲舰!”斐迪南大公有些自豪的对着家人们说道。来的时候还是坐的风帆战舰,回去算是鸟枪换炮了。

旁边奥匈帝国海军的眼里则充满了无奈和羡慕。

“唉,堂堂世界大国,我们现在恐怕连非洲都比不上,未来东非海军恐怕会超过我们。”

“不就是一艘铁甲舰么?虽然这艘铁甲确实比我们的利萨号还要强大,但也是我们奥地利制造出来的,是奥地利造船业凝结的精华。”

“但愿如此吧!如果帝国议会不增加军费,帝国海军未来的前途只能说一片昏暗。”

奥匈帝国海军这么说,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是对帝国不重视海军的抱怨,东非海军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好了,岳父,我们赶紧启程吧!”恩斯特在一旁催促道。

随着东非国旗在斐迪南大公号上升起,这艘铁甲舰的归属也首次摆在了明面上。

不过斐迪南大公还有些意犹未尽:“要是能多来几艘就更完美了!”

斐迪南大公号在地中海里也算的上是庞然大物,所以以斐迪南大公号铁甲舰为首的东非船队,在回程时确实有些吸引人,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引起了英国人的关注。

“这艘船是奥地利前年建造的那艘?”

“看来我们一开始就猜错了,这艘铁甲舰并不是为奥匈帝国海军准备的,一开始它就准备卖给东非人。”

因为驻扎在苏伊士运河边的原因。这里的英军对东非王国还算了解,除了英国船和奥匈帝国船只,走苏伊士运河最多的就是东非船只。

“这艘铁甲放在其他国家也算顶级的,不过也就那样。”大英帝国的底气依然十足。

“不过东非王国一个殖民地,买这么大的船,反而有些不符合常理。” “呵呵,东非海军总司令是斐迪南大公,曾经可是墨西哥的皇帝,东非王国背后又有黑兴根银行支持,所以看问题不能单纯的考虑什么殖民地,而是看财力,印度也可以买的起这样的战舰,只不过在皇家海军的庇护下,他们不需要这么做罢了。”

“说到黑兴根,其实我很想知道,黑兴根远洋贸易公司每年能赚多少钱,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印度洋和地中海来回跑,运的也大多是些农产品和矿物,在非洲搞种植业真的很赚钱?”

“赚钱肯定是赚钱的,不过种植业的风险也很大,一般人没有资格玩这种高端游戏,前期的投入就很要命,如果不能短期盈利,资本是不会感兴趣的,毕竟来钱快的生意太多了。”

“呵呵,你说的是股票吧!我去年买的股票全跳水了,幸好我玩的不深……”

在英国人说话间,东非船队已经飘了过去,向着红海进发。

恩斯特向着卡琳娜介绍东非的情况,主要是辟谣。

“卡琳娜,东非其实并不像传闻中那么荒芜,至少我们生活的区域和欧洲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那东非真的有食人部落么?”

“这……只能说以前确实有,不过已经不存在了。”

食人部落存在并不是传言,像非洲那么原始的部落社会,不能以当前时代道德标准来评判。

“那你见过食人族?”

“当然不可能,我自己到东非都没有多长时间,怎么可能见过食人族,这些都是我从汇总的资料中看到的。”

恩斯特没有遇到过食人族,但是向内陆开拓的东非士兵遇到过,而且发生过不少战斗。

“那东非有疟疾么?”

“你还知道疟疾!”

“是祖母和我说的,她说非洲到处都是瘟疫,当初要是知道黑兴根王室要迁居非洲,怎么也不可能挑伱当孙女婿。”

“这纯属污蔑,东非的环境好的不得了,不信你可以问问你父母,他们在东非长住,其他不敢说,东非绝对不像欧洲传言的那么危险。”

夏洛特公主哈哈大笑道:“东非确实不危险,但是,内陆地区就不好说了,沿海倒是很不错。”

恩斯特:“不止沿海,人多了是可以改善生存环境的,就拿远东来说,远东有一处地方叫做岭南,古代是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以前那里的环境和非洲差不多,并不适合居住,但是随着一代代人的开发,现在是远东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我们东非,经过近十年的开拓,改造,实际上达到了类似效果。”

这倒不是东非能力有多强,而是东非环境肯定比以前的岭南容易改造,首先是东非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其次是草原比森林更容易开发,最后则是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因为工业革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最后也就是恩斯特英明神武的指导作用,许多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极大避免了东非走弯路。

第83章 拯救马西米连诺一世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268章 “爱国者”牛肉土豆罐头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576章 人参种植第673章 象牙第30章 多多马第128章 打探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109章 圣诞节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220章第386章 兵临城下第705章 德兰士瓦人的算盘第507章 两头通吃第268章 “爱国者”牛肉土豆罐头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700章 龙骑兵第60章 向达累斯萨拉港进军第758章 331师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99章 岸防炮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358章 战争准备第572章 停火线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67章 大臣路线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44章 到家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55章 到东非去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380章 夜谈第685章 人尽其用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128章 打探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311章 意大利王国的想法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330章 跑路第353章 下一站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514章 喀布尔大起义第210章 小丑第443章 韬光养晦第358章 战争准备第498章 和谈第591章 归途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123章 诱拐第560章 记者会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666章 卡尔彼得斯第97章 日常第723章 东非的战略目标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201章 走马上任第154章 发“货”第740章 古战法第538章 霍亨索伦版“非洲刮分计划”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606章 后悔第694章 讹诈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648章 1883年国防军事变动报告第152章 恢复联络第573章 海陆之争第504章 借人第622章 索马里渔业前景第453章 借款第228章 留学生第555章 羞辱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99章 岸防炮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701章 城市化第536章 间谍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178章 叶克王国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战役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276章 “老朋友”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23章 阻碍时代进步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386章 兵临城下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200章 分裂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1章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