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混乱西非

在确定了思维特前往柏林后,东非很快准备好相关事宜,并且和东道主德国政府打好招呼,同时锡格马林根的利奥波德王子也代表锡格马林根加入这次会议。

柏林会议召开时间在1884年的四月份,比历史上要早大半年,主要还是东非等一众国家带来的变数。

现在整个南非和东非,基本上被瓜分殆尽,只剩下一个西非,所以其他国家自然担心连这最后一块肉也吃不上。

柏林会议很快就变成了菜市场,毕竟这次只要寥寥几笔就能确定一大块土地的归属,在利益面前,没有人能淡定自如,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觉得丢脸,和拿到手里的实惠相比,脸面值几个钱。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柏林会议上主要竞争对手并非是德法这两个生死之敌,而是德法联合对抗英国人。

法国在西北非洲拥有优势,但是在西非并不是如此,尤其是英国人加入在西非的殖民力度之后。

首先就是黄金海岸这个非洲传统意义上最富庶的殖民地,被英国人牢牢控制,然后是前世非洲第一经济大国,前世尼日利亚的沿海,英国人也占有优势。

现在的尼日利亚叫做索科托哈里发国,这个帝国的面积就超过百万,而且占据整个西非最肥沃的耕地和拥有庞大的人口,唯一缺点就是索科托哈里发国已经分裂出一大堆诸侯国,不过这对索科托哈里发国中央政府来说是缺点,对于殖民者来说就是助攻,更加方便殖民统治。

当然,索科托哈里发国沿海其实只有很小的一块面积分别是奥约帝国和伊杰布王国。

前世奥约帝国是非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家之一,巅峰时期统治过达荷美王国,多哥和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

伊杰布王国则是西非沿海贸易比较繁荣的国家,因此在前世1892年左右被英国人攻破。

而这两个国家仅仅是索科托哈里发国的两个附属国,在索科托哈里发国的西南沿海。

而索科托哈里发国东南部并不属于索科托哈里发国,而是贝宁王国,等一众独立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贝宁王国并不是前世非洲的贝宁共和国前身,而贝宁共和国的前身是达荷美王国。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殖民者对西非国家历史的破坏性,如果历史能得到有序传承,那就不会出现达荷美王国变成贝宁共和国这个失误。

现在的贝宁王国和达荷美王国根本上就是两个东西,被索科托哈里发国分割开来,当然,达荷美王国后来演变成贝宁共和国的重要原因就是贝宁王国本身名气在非洲很大,是非洲有名的文明古国。

这一点就和欧洲一堆国家争夺罗马帝国的头衔是一样的,而达荷美王国发展而来的贝宁共和国,就和德意志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差不多一个意思。

而英国人新晋殖民地并不是上述国家,是在贝宁西部的邦尼王国,邦尼王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沿海国家,在内陆没有多少土地,但是海岸线错综复杂,曲折蜿蜒。

这也是英国人先占领邦尼王国的原因,符合英国海洋国家殖民的特点,毕竟在非洲,优良港口是比较缺乏的。

索科托哈里发国的诸侯国还有贝宁独立国家,如果再加上部落,整个前世尼日利亚国土内,光是政治实体就能达到上百个之多,稍微有点历史的古国就有十几个之多。而这只是前世尼日利亚一地,要知道前世西非国家本来就多,那还是殖民者整合过后的结果,所以这个时代西非更是乱成一锅粥。

而且西非现在还有从东非逃亡而来的很多土著政权,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复杂形势。

说道这一点上,东非还和这些跑到西非的土著政权做着军火生意,不过目前看来,他们对西非的整体影响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未来也没有机会了,毕竟列强也不是吃素的。

“德国和法国看似争吵的很激烈,实际上处处都在排挤英国,尤其是两国盯上的目标明显在会议前经过沟通。”思维特对着东非的参会代表团成员们说道

“英国代表的脸都快气绿了,不过这也是活该,英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殖民大国,现在全世界只剩下西非这么一大块‘无主之地’,英国人还想吃独食,自然会受到排挤。”

而造成英国下场和德法两国抢食的根本原因还是东非的崛起,使得英国无法像前世那样,搞什么所谓“两C计划”,两C计划基本上将大半个非洲都控制在英国人手中,从埃及到南非,加上英国在西非势力也不小,所以前世英国人才是真正非洲霸主。 щшш ☢ttKan ☢c○

不过英国人二战后没有守住自己的势力范围,加上美苏的联合打压,殖民地纷纷独立,才有了后来非洲霸主法兰西的诞生。

当然这也和法国的地理位置有关,西非和北非距离法国本土距离不远,加上冷战时期,法国的统战价值明显高于英国,所以法属非洲能保持的比较完整,直到21世纪都没有崩塌。

“先让三个国家吵,这次我们的目的,除了保证东非在非洲地区的相关权益外,如果能获得一些额外利益,那是最好的。”想到恩斯特的叮嘱,思维特对下属们说道。

虽然大概率不可能实现,但是事在人为,现在西非还没有表现出他的潜力,可前世西非应该算是世界上少有的天选之地。

尤其是尼日利亚地区,煤,铁,石油,耕地,人口等等各项指标都不差,完全可以支撑一个世界大国的发展。

也就是恩斯特选择了在东非开拓基业,要是在西非搞殖民,那恩斯特也会首选尼日利亚地区。

实际上,选择西非的好处比东非要明显的多,那就是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西非全部都能自给自足,而东非缺乏石油这种化石能源。

而且东非本身矿产资源禀赋非常差,为了解决资源问题,东非一路向南非扩张,直到吞并马塔贝莱高原后,才彻底得到解决,但是这样也只能满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求。

这也是恩斯特把下一个目标放在安哥拉的重要原因,安哥拉对东非来说最主要的资源有两个,一个是石油,一个是水力。

这两个都分布在刚果河河口附近,其中刚果河下游的瀑布群蕴藏的水力资源是世界上独一档的存在。

而石油产地距离刚果河河口也不远,最后就是安哥拉的港口,是东非打通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第740章 古战法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669章 工农联动第642章 制裁和认怂第672章 危与机第514章 喀布尔大起义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403章 撤资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640章 工地第578章 水利建设问题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00章 近海防御系统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43章 南琉球群岛第12章 战场间隙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盘第41章 衣锦还乡第47章 联姻事宜第740章 古战法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469章 鲸湾港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768章 无谓的抵抗第577章 收尾第125章 鲁道夫的变化第196章 铁路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439章 非酋结婚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84章 消息第426章 回欧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218章 跑歪的会议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308章 渗透第15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23章 阻碍时代进步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2章 挖墙角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账第219章 关系户的重要性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673章 象牙第321章 基图伊煤矿第99章 岸防炮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255章 五五开第559章 诬陷第514章 喀布尔大起义第124章 水井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676章 摩托第521章 申请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343章 屯田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96章 铁路第515章 狗咬狗第438章 倒计时第587章 东美“西进运动”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167章 文化灭绝第73章 消化第440章 太美丽了,维也纳!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61章 桑给巴尔新朝雅政第736章 第九旅第418章 学徒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65章 电灯第528章 与时俱进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606章 后悔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304章 调停第758章 331师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163章 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