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崔英再立功

两全其美之策?两全齐美你麻痹啊!

崔耕听了武三思这话,好悬没骂出声来。

道理很简单,这种军国大事,可不是抖个机灵就能解决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解决不了,千古名相狄仁杰解决不了,凭什么自己就解决得了?开玩笑呢吧?

不用问,武则天之所以叫自己来,只是想听下自己的看法,可不是求什么两全其美之策。

他冷笑道:“梁王千岁,要问两全其美之策,您不应该问我啊!”

“那问谁?”

“当然是您梁王武三思!今天您唆使众贡士闯端门,敲登闻鼓,若是成功了的话,一来令下官死无葬身之地,二来令张常侍声名扫地,岂不是两全其美?”

“什么?”武三思当即脸色巨变。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来早了,贡士们还没来得及闹事儿呢,却没想到,崔耕已然知悉了一切。

武崇训怕父王出丑,赶紧提醒道:“杜暹因为和崔考功有过冲突,就挑拨贡士们闹事儿。但是,崔考功大公无私,还真把他取上了。他为了脱罪,就攀诬您,说一切都是您指使的。”

“嗯?”

武则天一听就知道武崇训在胡说八道啊,一个小小的贡士敢攀诬梁王?那不是找死吗?

她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崔英,你讲!”

“是!”

崔耕微微一躬身,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介绍了一遍,并且宣称可以找杜暹对质。

武则天稍微一考量,就明白崔耕所言是真的。但是,这事儿该怎么处理呢?光是一个崔英欺负也就欺负了,但是张昌宗的面子她可不能不给。

武则天想了一下,道:“不必对质了,朕自有决断。国家选士,首重德行。杜暹有才无德,诬陷梁王,着令黜落其功名,终生不得科举。另外……武三思!”

“微臣在!”

“刚才朕是让你向崔考功问策,可没说是什么两全齐美之策。歪曲圣意,你该当何罪?”

武三思不敢犟嘴,道:“微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着令前往嵩山,督造三阳宫。三阳宫不成,不得回朝。”

“是!”

虽然武三思被勒令闭门思过三个月,但万没有把他当场赶出去的道理,现在还议着事呢。

武三思冲着武崇训一使眼色,武崇训就发难道:“崔英,现在陛下的旨意已明,就是问你对论功仁一案的看法。若是能对陛下有所启发还可,若是说一些陈词滥调,可对不住陛下对你的信任。”

武崇训这话,归根到底,还是给崔耕挖了个坑。二选一,你现在答得不好,就是对不住陛下的信任。若是现在答得天花乱坠,但是事实证明答错了,还是对不住陛下的信任。若是答对了呢?笑话,除非是大周大获全胜,伤敌一千自损不到一百,否则怎么都能找着黑点。到时侯,不牵扯到张昌宗,武三思还不是想怎么拿捏你就怎么拿捏你?

崔耕当然明白此事的凶险之处,但是他不在乎!

别忘了,他回答的目的,是劝李显莫冲动,可不是打算扮一辈子崔英。答得好了,当然是很好,借机受张昌宗重视,探听点消息。但答得不好呢?无非是辞官不做,彻底把这个身份洗白,也还算不错。

所以,崔耕毫无顾忌地慷慨陈词,道:“微臣以为,不仅要收留论功仁,还要大张旗鼓的欢迎!”

“哦?从言怎讲?”

“微臣请为陛下言收留论功仁之利:其一,虽然论功仁是不得已才投我大周。但是,论钦陵正是有此退路,可以抱拳血脉,才敢兴兵造反。若我大周将论弓仁还给吐蕃,试问以后吐蕃以后谁还敢兴兵造反?”

顿了顿,又道:“其二,我大周乃天朝上国……”

“行了!行了!”武崇训不耐烦地打算道:“都是一些陈词滥调,刚才父王已经说过了,你就不能说点新鲜的?”

崔耕微微一笑,道:“新鲜的?当然也有。比如论弓仁乃剑南道查访使崔耕的学生。”

“这算什么理由?”

“当然算了。我听说崔耕曾经预言过契丹之败,李尽灭(李进忠)之死,不知可有此事?”

“呃……倒是的确有那么回事儿。”

“我还听说,崔耕曾经收论弓仁为徒,并且对他说过,主弱臣强,恐怕吐蕃国内会有不忍言之事。若是论弓仁走投无路,可以来投奔大周。”

崔耕和论弓仁单独相处,说了什么话,当然得向朝廷禀报,知道这事儿的也不少。

武崇训道:“也有此事,但这种军国大事,总不能崔耕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那是自然。不过我猜,崔耕既然几年前就预测到吐蕃之乱,总比诸位高屋建瓴得多了吧?他既然提出了论弓仁走投无路,可以来投奔大周,难道陛下不应该慎重考虑?”

“我……”

当即,武崇训被驳了个哑口无言。

其实他明白,除了这个理由外,人家崔英还有个理由没说出来崔耕既然能预言大周和契丹的胜负,难道就不能预言大周和吐蕃的胜负?

既然崔耕要论弓仁回来,那肯定是对大周和吐蕃这一战有信心。

武崇训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在场的其他人当然更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了,瞬间就倾想崔耕这一边。

尤其是张昌宗,他手下的拥趸很多,但是人才?说实话,除了已经被罢官的吉顼之外,是一个也没有。

听了崔英如此另辟蹊径,而又有道理的话,立即就把他列为头号培养对象。

张昌宗道:“陛下,微臣以为,崔考功所言甚有道理。我大周朝廷不但要收留论功仁,还要大张旗鼓地收留。让那吐蕃那小赞普看看,什么叫天朝上国的威严不可轻辱。他若不服,尽管提兵来战。”

“好!”

张昌宗这最后一句,算是彻底打动武则天了。要知道,自从武则天上位以来,对外战争一直胜少败多。平定契丹之乱,甚至要靠突厥出兵。

眼见着自己时日无多,这身后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女皇陛下。如果能狠狠地打败吐蕃一次,她当然是乐见其成,点头道:“就依崔爱卿所言,派……”

她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迁张昌宗为左千牛卫中郎将,代朕郊迎论弓仁。”

“微臣遵旨!”

君臣计议已定,群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张昌宗却不能闲着,赶紧准备郊迎事宜。为了培养崔耕,他甚至安排崔耕做了郊迎副使。

第二天上午,客客气气将论弓仁迎入洛阳城。直到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队伍中的贵人不见论功仁一个,还有他的亲叔叔论赞婆。

当天中午,武则天亲自接见了这二人,并在武威殿赐宴,以及赐给他们丹书铁券,除谋逆外,可抵三次死罪。

最后,又任命论赞婆为辅国大将军、代理右卫大将军,归德郡王;论弓仁为左羽林大将军,安国公,食邑二千户。至于他们带的部署,仍归这二人统领,安置在凉州兴源谷。

紧跟在论功仁后面而来的吐蕃使者,受到的待遇就非常一般了。他被安排在迎宾馆内,由礼部的官员陪着,几次三番求见武则天而不得。

等论功仁受封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这使者自知弄砸了差事,也不拜见武则天了,怒气冲冲,直接回转吐蕃。

然后,大周朝廷就开始了忧心的等待,到底都松芒布会不会因为论功仁一事起兵伐周呢?若是真的起兵,战斗的结果,会如崔耕所料的一样,大周大获全胜吗?

第480章 君子袒蛋蛋第1502章 借尔运气用第1509章 头上一把刀第1587章 数典忘祖辈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1807章 破局忘忧草第859章 钱财尽捐输第839章 郑愔再背主第1204章 再会黑水教第203章 美女救英雄第332章 二郎有妙计第236章 多了两兄弟第886章 三日见分晓第424章 山穷似无路第1252章 献计还送钱第1619章 二郎守门忙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486章 藏用不简单第1353章 是祸躲不过第1194章 林邑有内争第1775章 猛将万人敌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158章 海内存知己第1829章 公主有遗珠第1003章 盛会将开始第986章 原涉三国争第169章 拍到马腿上第077章 倒霉的县令第389章 再添夺妾仇第840章 揭帖谁之祸第156章 案情多诡谲第460章 莫名树强敌第644章 旧案不简单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1153章 二郎夺龙涎第1796章 猛将旧情人第076章 山匪夜袭城第035章 万一有戏呢第1156章 搜查会春楼第014章 御用贡酒商第866章 淄州大土豪第481章 事情闹大了第1255章 双姝情义殊第118章 九月登高会第297章 句句有来由第1304章 危机终化解第765章 混沌难破局第862章 小儿持金行第604章 唱名端门外第329章 二郎名声响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714章 扶桑宋之问第1318章 三妹报恩忙第1016章 误会和任务第401章 深夜会豪侠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243章 静看你丫装第940章 韦后要酬功第588章 金蝉又脱壳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708章 鉴真再遇刺第329章 二郎名声响第1663章 口中含天宪第756章 论氏之哀歌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555章 比试金创药第1189章 二郎有妙术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248章 相约无定期第546章 新神换旧神第944章 前往灵州城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040章 出发牲口市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第1030章 心明说不清第1648章 锄头挥的好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129章 要命不要钱第1380章 罗凤再背锅第088章 此事终罢歇第1278章 二郎陷绝地第1243章 静看你丫装第383章 婚礼进行时第1148章 取得开门红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1791章 身死引大变第218章 安平王捧场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530章 这回闹大了第646章 终得解悬案第342章 祸从天上来(两张合一章)第102章 怒砸巡检司第913章 朱雀门之变第110章 接嫂嫂回家第060章 新套餐计划第097章 装傻又卖乖第539章 剑南查访使第1008章 铁案真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