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无字之丰碑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张柬之的心头,道:“即便扶阳王说得是真的,自己给自己安排碑文,前所未有。此乃乱命,陛下不应听从。”

崔耕冷笑道:“前所未有,就是乱命?汉阳王这话太也荒唐!则天大圣皇后,还当过前所未有的女皇帝呢,你做她老人家的宰相,不也做得挺开心的吗?”

“那怎么能一样?碑文有盖棺定论的作用,理应由世人评说,怎能自己……”

“你怎么就知道,则天大圣皇后的意思,不是任由后人评说?”不待张柬之说完,崔耕就打算道。

“啊?什么意思?”

“本王刚才说,则天大圣皇后早就对自己的碑文有了安排,可不是她自己写了自己的碑文。”

“那到底是什么安排的?”

崔耕深吸了一口气,道:“则天大圣皇后要立一座无字碑!她曾经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是褒是贬,定当多有争议。则天大圣皇后老人家虚怀若谷,决定自己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好,好一个任由后人评说!”李显猛地一拍御案,道:“谨遵母后遗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为母后立一座无字碑!”

武三思趁机招呼自己的同伙一起,跪倒在地,道:“吾皇圣明!”

人家崔耕说道合情合理,清流派也没办法啊,也只得跟着跪倒,道:“谨遵圣命!”

李显越看崔耕越是高兴,道:“既然扶阳王如此得母后信任,朕就封你为礼部尚书,主持母后的葬礼!”

“谢主隆恩。”

本来崔耕和张柬之等人一样,被剥夺了一切职司,成为了只能在朔望日出现在朝堂上的吉祥物。现在可好,又以“礼部尚书”之职,从返朝堂了。

大唐宰相一般是走马灯似的连环换,但礼部尚书相对来说就稳定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礼部尚书比宰相要实惠多了。

张柬之此时望向崔耕的目光中,简直能冒出火来!这是多么好的搬倒武三思的机会啊,竟然因为此子的一句话全毁了。

更关键的是,这次是清流派积极谋划,不仅恶了李显,还毫无所获,崔耕却得了最大的彩头,真是气死人了。

另外,他还深深地怀疑,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事儿,真是她自己提出来的?不是崔耕杜撰的?

事实上,崔耕还真是根据后世的记载提出了此事,毕竟,武则天那块无字碑在后世简直太出名了。

为什么会有这块无字碑,有多种猜测。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表明自己功劳太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免得自讨没趣;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谦虚谨慎,立“无字碑”是为了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论。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难写褒贬,干脆“一字不铭”。

其实,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最为准确。自从武则天以来,无字碑就越来越多。

比如李显也是无字碑,关键是他登基之后,宠信韦后,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说他的好话吧,与事实不符。全说坏话吧,对于本朝皇帝,着实不怎么合适,干脆就给他立了一块无字碑。

还有一位,那就是大汉奸秦桧儿了,没有名人愿意给他写碑文,死后也是无字碑。

所以,一般来讲,后人不想说好话,但不说好话又觉得无话可说,就立一块儿无字碑。

……

……

当夜晚间,汉阳王府内,密室中。

张柬之、袁恕己、王同皎、崔玄、敬晖等三十多名清流人士,再次齐聚一堂。

袁恕己恨恨地道:“功亏一篑啊!崔二郎太可恨了,今日竟然彻底站在武三思这一边,让咱们功亏一篑。此子不除,必成大患!”

王同皎道:“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关键是,如何再施手段,把武三思彻底搬倒!”

“难啊,难!此子有陛下支持,再加上崔耕相助,咱们这点子实力,着实没法子跟人家斗。除非……”

“怎样?”

袁恕己猛地一拍几案,道:“再给他来个鱼死网破!”

一个“再”字,他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敬晖道:“万万不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皇位上的人姓李,羽林军大部分人不会跟咱们走的!真发动起来,咱们的胜算绝对不到一成!”

袁恕己道:“哪里,我又没说要换皇帝,羽林军凭什么不跟咱们走?”

“不换皇帝?那是……”

“只要把韦后和武三思宰了就行,咱们这叫清君侧。”

张柬之好悬没气乐了,道:“汉朝吴王叛乱,打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这口号无非是块遮羞布而已,早就蒙不了人了。”

“那您说怎么办?难不成,咱们只能坐以待毙?告诉您,薛季昶已经出家当和尚了。”

薛季昶是清流派的中坚人物,一直坚持武三思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过,他认为崔耕有大才而无大志,对朝廷构不成什么威胁,倒是不赞成群臣对付崔耕。

理念不同,最近和清流派渐行渐远。

张柬之讶然道:“什么?薛季昶当了和尚?为什么?”

袁恕己道:“他说,现在武三思已经势大难制,自己虽然有匡扶朝廷之心,却无匡扶朝廷之力,也只能独善其身了。我等败亡后,他会为我等念经祈福的。”

敬晖嘿然一叹,道:“这小子还真做的出来啊。难道……形势果然如此危急?”

尽管理念不同,人们对薛季昶的才学还是佩服的,顿时一股浓重的阴霾笼罩上了人们的心头。

王同皎不耐烦地一拍几案,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决定,跟他们干了!”

张柬之道:“琅邪郡公莫冲动,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不用从长计议,我已经想好了。”王同皎道:“过几天,就是则天大圣皇后的出殡之日,到时候,武三思必定参加,他的侍卫也不好随行左右。我是左羽林将军,负责护卫。到时候,我就用白绫将兵器包裹,充作仪仗器物,伺机刺杀武三思。”

袁恕己道:“那韦后呢?”

“张柬之不悦地看了袁恕己一眼,道:“不管怎么说,皇后是琅邪郡公的丈母娘,你让人家杀皇后,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袁恕己不以为然地道:“韦后又不是安定公主的亲生母亲,有什么啊!”

王同皎摇头道:“她总是安定的嫡母,同皎不敢行此违逆伦常之事。另外,我杀了武三思后,恐怕也没机会再杀皇后了。”

袁恕己还有些不满足,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王同皎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同皎杀了武三思后,势必难逃一死。崔耕负责主持这场葬礼,也得受罚,难保禄位。皇后虽然贪婪了些,但其手腕并不高明,没了武三思,想必难成气候。以后这大唐朝廷,就拜托诸位了!”

众人站起,齐声道:“琅邪郡公且放宽心,只要没了韦后和武三思,我等必能保大唐江山永固!”

第1192章 贵女而贱男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744章 武力难解决第285章 佳节美人邀第1809章 郭公英灵远第978章 傲晴终松动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200章 一啄两年约第685章 二郎大请客第1670章 偶遇张说之第1800章 幕府大将军第1314章 神灾和人祸第130章 慢慢来收网第182章 陈三和献计第1278章 二郎陷绝地第412章 收下卫遂忠第055章 事态有变化第160章 崔耕有灵丹第1384章 封禅百万军第760章 风起维扬地第218章 安平王捧场第548章 敌踪初显形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1247章 又有奇迹生第1321章 齐颂欧阳倩第1372章 搞笑离间计第1177章 保佑岭南王第551章 三诗尽有情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1699章 狗急莫跳墙第1694章 危机忽然至第959章 开导薛崇简第1641章 元载忽来拜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694章 长安已大治第1342章 欢喜两冤家第1371章 当晚立新王第787章 竹杠后遗症第467章 小小一毒计第266章 寺中且闲谈第471章 恶贼咬一口第1370章 蒙崔突无主第1691章 敌在兴福寺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两章合一)第185章 再见曹月婵第443章 欲穷千里目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1224章 迟则生巨变第121章 水密隔舱术第1350章 名将终授首第1812章 微服往张昉第1826章 反击为红颜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369章 右迁著作郎第1443章 长安一双案第1835章 林甫夜访记第285章 佳节美人邀第895章 二郎巧言辩第1741章 天坑骤然现第316章 将星人人敬(两合并)第156章 案情多诡谲第118章 九月登高会第379章 官报满京畿第554章 疑似至绝境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584章 崔耕的决断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1574章 崔珍本领强第1519章 进位天可汗第1761章 再见王嫣然第1118章 理财小宰相第278章 忽想旧卷宗第1681章 太子翻盘计第1044章 临终行告解第1057章 先下手为强第1494章 不让诸葛亮第113章 拜谒冯刺史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804章 女皇有重托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爷第596章 六郎能礼贤第1264章 密室大阴谋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640章 重开牡丹园第058章 慌者乱如麻第1484章 波浪涌连番第1600章 隋唐猫鬼事第1030章 心明说不清第790章 同休好算计第057章 聚丰隆银号第885章 真凶渐已明第1167章 故人北方来第276章 南北禅宗会(二)第818章 裹儿受冤枉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014章 黄瓤多黑子第783章 牢中会卢雄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441章 原是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