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郑愔再背主

然而,正在大家一阵情绪激昂之际,忽有一声大喝从门外传来

“好啊,王府之内,密室之中,你们这些人竟敢阴谋叛乱!来,来,来,跟某一起去陛下面前打官司吧!”

紧接着,帘栊一挑,两个青衣小帽之人,走进了屋内。

“啊,是你?”

人们刚才乍听到外面有人,都是心中一紧,不过现在,却慢慢放下心来。

袁恕己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桓相。诶,你不是已经回乡去了吗?”

张柬之却警觉道:“若非桓相带路,任何人都不可能毫无生息地来到此地。不过,你带郑来干什么?”

郑投靠了韦后,可以说是清流派的死敌。

桓彦范大喇喇地坐了下来,道:“诸位莫着急啊,咱们一样一样地说。首先,老夫虽然被逼还乡,却依旧关注着朝廷动向。如今大唐朝廷有倾覆之忧,吾岂能坐视不管?说不得,也只能再来长安一趟了。”

“那郑……”

桓彦范一使眼色,郑赶紧举步向前,道:“武三思、韦后倒行逆施,天下无不愤恨!郑某人不才,愿附诸位大人骥尾!”

“你特么的拉倒吧!”敬晖脾气暴躁,飞起一脚就把他踹翻在地,道:“武三思、韦后倒行逆施是没错,但来俊臣呢?张昌宗呢?你当初舔他们的腚沟子,不是舔得挺欢得吗?说!你到底是受何人的指使,要来此地诈降?”

“对啊,赶紧交代清楚!说得清讲得明,我们就留你留一条狗命,否则……”

苍凉凉~~

王同皎眼中寒光一闪,抽出了随身的佩剑,横在郑的脖颈上。看那意思,一言不合,就要他的命!

桓彦范赶紧打圆场,道:“琅琊郡公慢来,郑确确实实是想弃暗投明啊!你想想,崔耕和武三思、韦后妥协了,郑继续留在那边,那不是找死吗?”

崔耕今天之所以提出“无字碑”的建议,当然是为了保全有用之身,但如果把这话解读为向武三思、韦后妥协,也不是不行。

如果从利益上的角度考虑,郑的弃暗投明,就非常容易理解了。道理很简单,郑对于韦后的意义,不就是写《桑条歌》吗?过犹不及,这玩意儿写太多了也没啥用。但崔耕不同啊,他算是朝中数得着的大佬之一,对于韦后的意义非常重大。再说了,崔耕是韦后的女婿啊,都是一家人,有啥说不开的?谁不定什么时候,韦后就把郑卖个好价钱。

王同皎这才慢慢地把宝剑挪开,道:“就算这厮是诚心反正,他名声太臭,也没什么大用,不如先把他关起来吧。呃……咱们继续商议大事。”

郑赶紧地道:“别介啊,莫关我啊,琅琊郡公,我有用,有用啊!”

“有什么用?”

“我有武三思谋反的证据!”

这回连王同皎都动容了,道:“到底是什么证据?”

“武三思和皇后通奸!”

“我擦!你这是消遣本公呢!”王同皎又是一脚,把郑踹翻在地,恶狠狠地道:“皇后和武三思那点儿破事儿,谁不知道?这算什么证据?”

郑赶紧慌慌张张地从袖兜中掏出一张叠好地白纸,道:“知道是一回事儿,宣扬出去,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您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

王同皎接过来一看,当时就有点傻眼。

这张纸着实不小,上面密密麻麻遍布了蝇头小楷,能有一万多字,写的就是武三思和韦后几次偷~情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都一应俱全,有鼻子有眼儿的,令人不得不信。

郑继续道:“尽管外面有皇后和武三思的传言,但也仅仅是传言罢了,没什么确切的证据,陛下完全可以装聋作哑。但若是这张纸上的内容传扬出去……”

敬晖猛地一拍几案,颇为兴奋地接话,道:“这就是铁证如山!陛下若不想公开做个绿毛龟,就得有所表示!”

王同皎有些迟疑,道:“既然如此,那我还在不在则天大圣皇后的葬礼上动手?”

张柬之想了一下,道:“说实话,陛下对韦后的态度着实诡异,此计策到底能不能够奏效,老夫也没有把握。不过么……”

“怎样?”

“如果咱们能双管齐下,保管能保琅琊郡公你不死。”

桓彦范猛地一拍几案,道:“就是这个道理!《国语》有云: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琅琊郡公得知陛下之辱,一时义愤,杀了武三思,即便陛下再宠信皇后,都不好苛责琅琊郡王吧?”

顿了顿,他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儿,继续道:“怎么样?老夫把郑找来,算不算为大家解决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按道理说,以桓彦范在清流派中的地位,这样近乎邀功请赏的行为,就有些太浅薄了。

但是,奈何他最近受的刺激太大了啊。好么,前些日子,还是高高在上的宰相呢,眨眼间,就被削职为民了。最关键的是,还是因为贪污受贿被削职为民的。尽管清流派众人嘴上不说,但那你暗含的鄙视之意,他焉能看不出来?

现在好了,把郑找来,解决了清流派的一个大难题,可算扬眉吐气了。

“桓相真是宝刀不老啊!”

“桓相惨遭贬谪,处江湖之远,还心忧朝廷,在下佩服!”

“此事若成,桓相当居首功!”

“何止是当首功啊,当真是大唐擎天保驾的第一人!”

……

清流派也真够给面子的,顿时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然而,就在桓彦范一阵得意之际,王同皎开口道:“桓相当然是立了大功一件,不过,这郑投崔耕而叛崔耕,投来俊臣而叛来俊臣,投皇后又叛皇后,本郡公信不过。,我的意思……还是先把他关起来,待事成之后,再论功行赏。”

“不行!”郑是桓彦范带来的,王同皎这个提议,令他感到了深深的冒犯!

桓彦范面色不悦,道:“古语有云,浪子回头金不换,郑既已弃暗投明,我等就应该以诚相待。岂可仅仅因为怀疑,就伤了人家一片向善之心呢?”

王同皎皱眉道:“把也得证明了他的确是弃暗投明才成。”

郑道:“我能证明,我能证明啊!如果大家认为这张纸上写的内容还行的话,我准备写个几百份,贴满整个朱雀大街。此事很容易就走露风声,危险重重,不如就由我来做!”

桓彦范道:“此事关系重大,你在长安又有多少根基?还是咱们俩一起做吧。”

郑道:“愿与桓相共进退!”

按理说,郑做了这件事后,就算交了一份投名状了,和韦后、武三思势不两立,若再考虑到他和崔耕之间的关系,着实没有背叛清流派的可能。

但是,王同皎直觉上,总感觉有些什么不对,迟疑道:“可是……”

“行了,有什么可是的。”桓彦范的脸微微一沉,道:“你琅琊郡公能信赖冉祖雍,老夫就不能信赖郑吗?琅琊郡公,千万莫觉得,天下只有你一个聪明人啊!”

冉祖雍虽然是三思五狗之一,却在神龙政变后,主动脱离了武三思一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王同皎的心腹祖延庆,算是投靠了王同皎。

现在,祖延庆已经被清流派接纳,并且就在现场。

仔细想来,郑和冉祖雍并无本质的不同,现在桓彦范拿他说事儿,王同皎还真是无言以对。

他也只得道:“好,就依桓相所言。”

“这就对了!”桓彦范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咱们就在则天大圣皇后下葬的前天晚上发动,陛下第二天就要给则天大圣皇后送葬,没机会对此事表态。让武则天死了都没处说理去,哈哈!”

袁恕己得意道:“如此说来,琅琊郡公为君雪耻没错,陛下来不及表态也没错。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总要有个负责的吧?那负责主持本次葬礼的崔耕,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吗?哈哈!”

“崔耕……”

张柬之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道:“成大事不拘小节,也只能委屈崔二郎了。”

第247章 无暇一美玉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477章 传奇一老道第1506章 名将猪队友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281章 名道黄师尊第1747章 群贼咬几口第616章 平生只靠脸第548章 敌踪初显形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1739章 箭如飞蝗下第344章 定州褚云娘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592章 被迫做卧底第384章 宾客节节高第301章 分道扬镳去第1373章 南人歌一曲第825章 竹杠敲起来第335章 好官与坏官第218章 安平王捧场第774章 仙儿陷孤芳第1256章 黑水立国记第952章 变生明德门第243章 刑讯谁为宗第278章 忽想旧卷宗第126章 单等盗书来第161章 许天正归心第1302章 剑拔弩未张第716章 杨贼不认罪第1800章 弃武从文事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1452章 媒人忽上门第310章 烟锁池塘柳第133章 崔耕有底牌第1510章 最强即最弱第050章 贞观九年事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1467章 滥竽难充数第1415章 隆基擅甩锅第263章 上巳春浴节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209章 隆基欲亲征第991章 二郎鸿鹄志第654章 酒楼遇故人第029章 缉贼仙潭村第134章 大师陈三和第220章 雨中跪听旨第690章 借宿程家宅第1134章 吕某真有钱第495章 后车可为鉴第1685章 太子身份谜第116章 武家有良驹第552章 好多好多诗第277章 成立新商号(一)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622章 忠义薛敖曹第120章 林邑有至宝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665章 局势新动向第1287章 扬帆欲远航第071章 仙潭村匪事第1098章 一起讨公道第1093章 有苦说不出第071章 仙潭村匪事第1559章 强逼定鸳盟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931章 北上筑雄城第544章 反转再反转第745章 形势更恶化第954章 狂徒来闯宫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655章 月婵有人追第627章 师徒再重逢第407章 冲动是魔鬼第789章 高峤的野望第1624章 张家有好女第1666章 严家有逆子第1688章 鉴真和尚来第931章 北上筑雄城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478章 二郎挽狂澜第544章 反转再反转第539章 剑南查访使第1473章 官逼民终反第681章 灞桥谈判中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1756章 当世名医女第148章 狂风仍为止第975章 绝美金小姬第1549章 崔耕的命门第1616章 南金真作死第747章 山寨再山寨第046章 崔府门前闹第065章 胡县令升堂第653章 李显有交代第352章 潜伏人马现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第1050章 二郎为花郎第1680章 鱼传尺素书第867章 三方齐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