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猛兽已出笼

李旦叹了口气道:“确实如此。今日陛下将孤王和几位重臣叫过去,非但展示了这前所未有的羊毛布,还展示了崔相为殷文亮请功的奏折。崔相说,全靠了殷文亮,才有这羊毛布的问世。”

王琚涩声道:“但不知,崔耕给殷文亮请的是什么官职?”

“朔方军羊毛仓大使,秩……三品。羊毛仓主要负责买羊毛,发卖羊毛布,以及向羊毛布征税。”

“什么?这就三品官了?凭什么啊?”姜皎当时就急了。

李旦反问道:“怎么不行?我来问你,如果有一个人,能让天下的粮食产量普遍增长一成,给个三品官行不行?”

“当然行,现在三品官多了去了,连杨思勖那个死太监都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这多封几个,咱们大唐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要翻翻吗?”

“那孤王再问你,我大唐现在雄兵百万,如果一人能抵十万兵,能否官封三品?”

“那……恐怕得给个一品官了吧?”

“还是的啊。崔相在奏章上说了,殷文亮此举,就相当于令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一成,外带能抵十万兵。”

“有那么厉害?崔耕是在吹牛吧。”

李旦懒得继续解释,微闭着双眼,对身边的中年太监道:“郭封,你说!”

“是!”

然后,那个叫郭封的太监,将崔耕的理由娓娓道来。

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这四个字。住行解决不了,还勉强能活,但是衣食解决不了,那是要死人的。

就是在两京(长安和洛阳)之地,每年冬天都有人冻死。

现在这羊毛布一出,其售价连普通布帛的两成都不到。完全可以说,朝廷只要出一点小钱儿,就可以让两京之人,再无冻馁之忧。

这可是自从盘古开天辟以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办到的事儿。说句公道话,就是给殷文亮立庙都不过分。

另外,这些羊毛布的原料是啥?羊毛啊。

原来不是没有羊毛布,而是此物需要大规模的人工,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羊毛就是废物,白白丢掉。

现在相当于变废为宝,不占用大唐本身一寸土地,就为唐人解决保暖问题。

如此以来,唐人完全可以用原来的桑田种粮食嘛。产粮的地多了,粮食的产量不就增加了吗?

对于突厥人这边,没错,他们之前是和唐人互市。但是,唐人想要的宝马良驹他们不卖。他们卖的牛羊等物,唐人又需求量不大。

既然凭着交易无法获得满足生存的必需品,在受灾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抢了。

现在,他们可以卖羊毛啊。

抢劫是有风险的,难道突厥人就不怕死?如果能平平安安地发财,谁拎着脑袋干啊?

这就是崔耕所谓的:殷文亮之举,远超给大唐增加了一成粮食,以及可当十万兵。

话说到这,郭封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现在,大家对于朝廷要封殷文亮为三品官,有什么不服的?”

“……”众人不好意思开口认错,只是纷纷摇头。

郭封微微一笑,道:“其实,这还不是陛下要封殷文亮为三品官的主要原因。而是……大家想想,我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多少?五千万贯左右吧。时至今日,天下承平日久,早已入不敷出。而这朔方军工坊一年的税收,你们知道能收多少吗?”

姜皎道:“难不成,崔耕把羊毛布卖的这么便宜,还能缴税?”

“多新鲜啊,崔相的外号是“点金圣手”而不是“散财童子”。你什么时候见过他做亏本的买卖?”

说着话,郭封伸出了五根手指,道:“崔相在奏章里说,五年内,他担保,这朔方军羊毛仓,每年能向朝廷缴税这个数!”

“啥?五百万贯?他吹牛吧,一个羊毛仓一年能缴税五百万贯?我大唐一年的商税都没这个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哈哈哈!哈哈哈……嗯?”

姜皎一阵大笑,却发现人们都面色严肃,没人理他,。顿时收敛了笑容。

他咽了口吐沫,道:“不是吧?大家都信崔耕那一年能缴五百万贯税的鬼话?他再是点金圣手……也得……”

郭封肃然地打断道:“不是五百万贯!”

姜皎一阵得意,道:“我就说嘛……”

哪知道郭封继续道:“是五千万贯!大家想想,羊毛仓一年收入五千万贯,与国库不相上下。其大使为三品官儿,岂不是理所应当?”

“这牛可越吹越没边儿了,五千万贯,那怎么可能?”

李隆基也迟疑道:“郭公公,你确信崔相说得是五千万贯?”

郭封道:“没错,而且崔相说了,只多不少。”

王琚神色肃然,站起来躬身一礼,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窍,还望郭公公指教。”

“确实如此。”郭封道:“我大唐商税是三十税一。然而,崔相说羊毛工坊其利太重,自请羊毛工坊五税一。”

现在,一连串的意外,已经使姜皎无力吐槽了。

他嘟囔道:“五税一,这崔耕是钱多的没处花了,还是傻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只有崔耕能回答他:五税一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税收标准。

要知道,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其生产效率高得过分了。

到了后世,任何一个国家的综合税收,都绝对在五税一以上。

崔耕做着垄断的生意,不交五成税,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就算崔耕的良心真被狗吃了,他也得为了防备以后的麻烦,把这笔保护费交上去。

要知道,生产力进步了这么多,是会引发社会的剧烈变革的。比如后世英国的“羊吃人”,可是确凿无疑的史实。

这羊毛布工坊,就是一头吞噬羊毛的巨兽。随着工坊的扩大,羊毛渐渐不够用,其价格必将水涨船高。

早晚人们会发现,养羊薅羊毛比种粮食可划算多了。那么,为了养羊而毁粮田的情况就一定会发生。

真遇上了灾年,粮食不够,无数百姓饿死,就是自己的一大罪证!

现在自己主动把税收提高,到时候就是整个朝廷背黑锅了。

当然,目前还没有人能理解崔耕的深意。

郭封更是正色道:“这就是崔相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了,姜皎你一个小小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姜皎不服气地道:“哦?是吗?若那崔耕若果真是一片爱国之心,就得把羊毛工坊献给朝廷,而不是仅让朝廷专门设立一个什么羊毛仓进行管理。”

“那可不尽然。”郭封道:“崔相还有一个提议,呃……应该说是先斩后奏。他允许边军所有士兵,借钱给羊毛工坊五贯钱,月利三成。只要人在边军,就可以一直拿这个利息。若是离开边军,就只能连本带息地结清欠款了。”

王琚非常聪明,马上就赞叹道:“妙,真是妙啊!此举既规避了府兵不发军饷的规定,又变相补贴了边军。而且,因为是借钱不是入股,让他毫无收买人心之嫌。”

李隆基沉声道:“即便不是入股,这羊毛工坊也是边军将士的根本所在。若是突厥人不开眼地来犯,边军敢不效死力?以后这边军,就再无主军和客军的区别矣。崔耕之能,简直远超古之名将了。”

封建社会的军队就是这样,若是本乡本土的作战,既战力颇强,又纪律尚可。但若出了本地,就战力猛然下降,纪律也无限败坏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历朝历代,无论什么名将都没啥好办法,现在却被崔耕轻松解决了。

一时间,众人都有种荒诞地不真实感,沉默起来。

良久,郭封道:“这才哪到哪啊。众位,其实崔耕这羊毛作坊,还有另外一桩大好处。”

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328章 起行谒壁龙第1835章 林甫夜访记第1545章 敌人真面目第575章 还是中计了第722章 将功赎罪行第1585章 苦主找上门第290章 神秘大人物第845章 郁郁有王气第053章 筹办县学馆第378章 忽有奇妙计第288章 小舅子驾到第510章 吉顼喜为相第578章 玉蝉终显威第1340章 兵分两路走第1483章 你看这是谁第715章 主动来投案第440章 背后再捅刀第1132章 孟族第二计第592章 被迫做卧底第1456章 绝杀二郎计第919章 料斗凫翁鸡第404章 暗流在涌动第1716章 藤野夫人邀第350章 禽兽终不如第184章 悔亲又破财第129章 有人来截胡第576章 洛阳生变故第278章 忽想旧卷宗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1395章 赐尔名思明第1801章 推论有问题第1800章 幕府大将军第833章 朝局大变样第281章 终得强臂助第422章 再见范光烈第188章 参天树已倒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两章合一)第291章 此乃沈御医第738章 四国会碎叶第1385章 铁肩担道义第041章 这是开胃菜第127章 卧底吴公礼第517章 裹儿受委屈第1134章 吕某真有钱第336章 黑云隐隐现第1447章 给猫戴铃铛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759章 终于踏归程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145章 婉儿献二计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1670章 偶遇张说之第1135章 大利动人心第986章 原涉三国争第1506章 名将猪队友第608章 崔耕又升官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1707章 幸运橘诸兄第1381章 逻阁四遗策第1087章 二郎终发难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1541章 宝林一扫空第1626章 我是老娘舅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1730章 卖你个破绽第1563章 爹坑亲儿子第335章 鸡蛋和鸭蛋第1336章 蜀中鲜于氏第1836章 死前绽光芒第1764章 人火与天火第1271章 一下俩情敌第1460章 宰德露狰狞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1208章 终除鳄鱼患第296章 有事弟子劳第1226章 吐蕃大溃败第271章 傲娇崔日用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1662章 光弼终归心第700章 趁势提赌约第230章 绝地大反击第1160章 杨家来道谢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1509章 头上一把刀第396章 随手帮贤宦第111章 突闻惊天变第1632章 暗战初打响第524章 女皇万万岁第1563章 爹坑亲儿子第156章 案情多诡谲第1292章 扫货很疯狂第425章 策反在敌营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