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一计平突厥

姜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道:“奶奶的,这还有完没完了?怎么还有好处?”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好处就是存在。”郭封道:“羊毛工坊是独门买卖,羊毛仓收某些部落的羊毛,这些羊毛就是开元通宝。羊毛仓不收某个部落的羊毛,那就一文不值。你想想,长此以往,那些部落是该听突厥可汗的呢?还是听羊毛仓的呢?”

“我擦!这简直是一计平突厥啊!”这回连李隆基都忍不住爆粗口了。

他心中暗暗琢磨,原来大隋有个宰相叫裴矩,利用突厥的内忧外患,将突厥一分为二,千古传诵,万民敬仰。

但是,这也只是将突厥削弱而已。

然而今天,崔耕略施小计,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问题,真是比裴矩不知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了。

千载之后,人们可能不知道唐朝某位皇帝的名号,但必然知道崔耕,啊,不对,哪能直呼其名呢,那得称一声“崔公!”

再说点现实的,李显宠信韦后和几个闺女,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无论大臣和百姓都深深失望,这才让自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但是,李显像殷纣王那样,残暴不仁,滥杀无辜了吗?完全没有。

说到底,还不是钱闹的?

真要是每年多五千万贯进账,韦后还能看上卖官鬻爵那点小钱?她从指缝里露出点来布施,千古第一贤后的名号就跑不了了啊。

而且,在不短的时间内。

布匹的价格跳崖,粮食的价格陡降,草原民族不再骚扰边境,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老百姓可不管那么多,最后都得归于皇帝的英明领导。

皇帝天命所归,才有上天降下忠臣良将辅佐嘛,非常完美的逻辑!

毫无疑问,从此以后,李显的声望,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撼动他的权位,他死后,也没人敢反对他的遗诏!

自己夺取皇位的难度,何止增加了十倍!

而且……而且……造成这一切的,是殷文亮,是自己亲手把他送到了崔耕的手里。

想到这里,李隆基感到心里好疼好疼。

他将无比幽怨的目光,投向了王琚。

哇~~

王琚当然也想到了这点儿,直感到一阵气血翻涌,吐出了一口血来。

事实上,他想得比李隆基更深一层。

天下承平日久,到了现在,即便没有李显倒行逆施,朝廷财政也非常紧张了,不改革不行。

自己原来准备,待扶李隆基上位之后,就请朝廷恢复盐铁盐专卖制度,再新增茶税。如此以来,就足以彻底扭转朝廷的税收状况,成为一代名相了。

现在看来,自己和人家崔耕的差距,完全是天上地下啊。

“崔……崔二郎,真乃治世之能臣,吾不及也!”

说着话,王琚胡乱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踉踉跄跄地跑出了屋内。

李旦摇了摇头,道:“王琚是个人才,可惜今日,胆气尽为之夺矣。三郎,你多多开导他。”

“是。”

“那为父也走了,这殷文亮之事……唉,你们日后少要自作主张,遇事还是和孤王多商量一下。”

李隆基知道这是李旦在敲打自己,尽管心中有些不服,还是恭谨地道:“是。”

然后,李显在前,郭封在后,迈步出屋。

可刚要出门口的时候,郭封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停住了脚步。

他扭头道:“三郎,杂家这么称呼你,你不会在意吧。”

“郭公公是父王的身边人,当然可以如此称呼。”

“嗯,其实你的志向,相王心知肚明。你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嘛,真到了关键时刻,你可以去找一个人……”

“谁?”

“我的本家,他也姓郭,名元振。”

“什么?郭元振?安西大都护郭元振?”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郭元振是父王的人?”

郭封耸了耸肩,“不然哩,你以为呢?相王好歹也做过几天皇帝,能没几个上得了台面的心腹?”

事到如今,李隆基真对李旦起了刮目相看之感。他咽了口吐沫,道:“不是……我是说……上次郭元振遇到了那么大的麻烦,怎么不去求父王,而是去求太平公主和崔耕?”

郭封轻笑一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郭元振不是先求的相王?你怎么知道,不是相王指点郭元振,求的崔耕和太平公主?”

“我……”

“好了,你自个儿好好琢磨吧。”

言毕,郭封施施然转身离去,唯留下李隆基在原地,一阵怔怔地出神。

……

……

与此同时,大明宫,丽政殿内。

大明宫除了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之外,还有一些偏殿。比如甘露殿是皇帝的寝宫,丽政殿是皇后的寝宫。

李显在一众太监宫女的护持下,来到丽政殿。还未进门,就听到皇后韦香儿的声音传来:“嘻嘻,这个一点儿也不难嘛。”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主要是皇后娘娘您聪明呢。”一个讨好地女声响起。

李显心中好奇,推门而入,但见一个铺着羊毛毯的软塌上,韦香儿居中而坐,三个女子在一旁相陪。

这三个女子其中两个李显认识,正是内将军贺娄傲晴和柴香寒。

还有一个女子,看年纪在十六七岁,肌肤白皙吹弹可破,柳眉杏眼秀色可餐,乃是一个难得的美人。

“参见陛下!”四女赶紧起身。

“免礼,免礼。”

李显将韦后扶起,道:“刚才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指的就是此物?”

“正是此物。”

韦后拿起两根竹针比划了几下,道:“这就是二郎送来的缝衣针。妾身试了试,用此物织起毛衣来,一点儿也不难呢。大概三四天,就可以织一件了。”

“三四天就一件,那敢情好。”李显也非常高兴,道:“皇后可令宫人闲暇之时缝制宫衣。朕将此物赐予赐予百官和朝廷将士,让他们称颂皇后的贤德之名。”

韦后早就想到了这点,翻了个白眼,道:“这还用你提醒?哼,说起来,长孙皇后那个“千古贤后”的名号,也没什么了不起嘛。”

李显当然明白韦后是什么意思。

宫衣嘛,就是宫中之人缝制的衣服,经常被皇帝用来赏人,以显示皇恩浩荡之意。

长孙皇后就经常亲手缝制宫衣,既展现了艰苦朴素的美德,又让穿上这宫衣的大臣深受感动。她千古贤后的名号,很大部分是这么来的。

然而,缝制宫衣非常辛苦,指望韦后干这个,还不如母猪会上树。

现在好了,崔耕发明了毛衣,韦后闲暇时候,没事儿就可以织织毛衣,没什么劳动强度,完全可以胜任。

李显叹道:“二郎发明了羊毛布和毛线,功劳实在太大了。朕真恨不得再有一个女儿,嫁给他哩……”

韦后意味深长地道:“亲女儿不成,你不会认一个干女儿吗?”

“嗯?什么意思?”

韦后指着那个陌生的少女道:“陛下你看此女怎么样?”

“她是什么人?”

第1202章 四两拨千斤第575章 还是中计了第888章 琉璃与玻璃第859章 钱财尽捐输第813章 谯王来拜访第417章 舌战群雄时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两章合一)第1672章 借花献佛计第1152章 太子好风光第312章 天才和疯子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1548章 岭南起波澜第750章 均有必胜心第1407 黄章 雀复黄雀第1719章 红杏出墙来第558章 财帛动人心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759章 十万犹不足第772章 亲写贺婚诗第1550章 岭南三蛮酋第1522章 阿布的心思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1801章 推论有问题第1689章 老树开新花第276章 南北禅宗会第298章 国师来断案第1069章 龙气在何处第1571章 插翅也难逃第1381章 逻阁四遗策第195章 前程真似锦第1604章 破庙有奇遇第865章 二狗走好运第368章 临危奇迹现第784章 小人张昌有第1756章 当世名医女第411章 全部是崔谍第1796章 猛将旧情人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1612章 瑶英月下邀第1186章 双崔恩怨消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400章 一起分过赃第1683章 史镜与人镜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897章 造起势头来第1713章 刹那千年药第1603章 再向长安行第336章 黑云隐隐现第078章 角色大扮演第746章 无敌幸运星第1799章 虎亦谋算人第1410章 最佳背锅侠第386章 答案终揭晓第1039章 一声双解释第1096章 设计钟绍京第1646章 王维与碧珠第874章 项庄举剑舞第312章 天才和疯子第680章 灞桥有纷争第319章 二使前后至第1468章 两样腌臜物第432章 三寸不烂舌第1313章 乡民救歌仙第407章 冲动是魔鬼第129章 要命不要钱第795章 阳谋害崔耕第1590章 爨部终发动第1630章 恨鸡声断爱第1153章 二郎夺龙涎第813章 谯王来拜访第1006章 棉袄与火炕第1199章 急需夏梦草第1255章 双姝情义殊第318章 吉顼再求援第100章 新设巡检司第1766章 目标中越王第028章 打假在行动第1656章 张巡去复返第1799章 虎亦谋算人第1794章 时来运速转第1322章 四国攻岭南第1624章 张家有好女第100章 新设巡检司第1623章 受邀往张府第456章 二郎献三计第1218章 孽缘缠绵绵第1007章 师度知相地第101章 花边小八卦第1264章 密室大阴谋第1835章 林甫夜访记第433章 风光入檀州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544章 反转再反转第457章 小小激将计第1683章 史镜与人镜第527章 刺客终出现第704章 火爆蹴鞠场第1214章 大唐双耀星第1715章 疑是故人来第356章 赛修伦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