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在维也纳视察防空塔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父亲阿洛伊斯和母亲克拉拉的坟墓位于上奥地利州莱昂丁镇。元首在希特勒双亲墓上献花后,像那些石碑一样杵在那里,爱娃与妹妹保拉轻轻抽泣。隆美尔、鲍曼与闻讯赶来的奥地利总督席腊赫站在稍远的地方作沉痛状。

李德在坟墓前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离开了。保拉眼泪汪汪地拉着他的手,让他去看望一个姨妈,他拒绝了,抚摸着妹妹的头说:“亲爱的妹妹,我得赶紧到维也纳去,如今我成了江湖中人,像断梗浮萍一样四处流浪。我给你的钱够花吗?”

保拉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你给得太多了,我都花不完。”

李德让鲍曼拿出一些钱递给保拉:“有时间你代我去看望两位姨妈。”妹妹推辞了一番,小心翼翼地装进里面的衣服口袋里。

爱娃过来给她最小的儿子一些零用钱,逗了他一小会,又对小姑子问寒问暖了几句,便随着元首走向大轿车。保拉悄悄问道:“嫂子,你应该要孩子了。不然,到了我这个年岁,生孩子很费事的。”

爱娃心里一阵温暖,哀怨地望了李德一眼,低声说:“给我说没用啊。”

“我去给他说。”保拉毅然决然到李德面前。元首向她摆手:“你俩说的我都听见了,不就是要孩子吗?”

保拉洋溢着笑容:“哥哥,你同意了?”

李德神情凝重地沉思了一会儿,大幅度挥舞手臂对妹妹演讲起来,仿佛面前站着千军万马:

“刚才站在坟墓前似乎听到我的母亲在问,什么时候给她生个孙子。我想了很多:原先我总想生儿育女会妨碍我完成振兴德国的重任。可是现在我想通了,因为今天我们正在做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德国已经得到振兴,我们的士兵们登上了高加索山脉,进入了伊拉克,我还有什么理由作茧自缚、有悖常理呢?”

爱娃一下子扑到他怀里哭泣起来:“谢谢您阿道夫,我一定好好听你的话,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李德就坡下驴:“好呀,我要把女秘书叫过来,没有她好多事情都不方便。”

“你敢?”爱娃猛然从他怀里挣脱,杏眼圆睁,对他怒目而视。

……

元首离开后,冉妮亚无事可干,独自一人在树林和草地间徘徊。

清晨,伯格霍夫雾茫茫的。冉妮亚的心里也空荡荡的。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孤独过,即使在哈尔科夫被埋在管道里,也没有今天这么难受。那些平时对她恭敬有加的部长们冷冰冰的,像她欠了他们五百元钱一般。就连那些提茶倒水端茶的侍者也狗眼看人底,对她不理不睬,她要了三次才把早餐票送来。

远远看见约德尔与夫人在晨练,冉妮亚热情地打招呼,他却像没看见一样,低头看着脚下的草地。别看平时那些政治局委员们对她客客气气,但现在她成了空气一般,对他视而不见。原来人家是碍于元首的脸面,换言之,她只是走在老虎前面的狐狸而已。

冉妮亚步入树林,只见树木参天,绿荫铺地,滚圆的露珠不断从叶子上滚落下来,不一会儿,她的身上、手上和脚面上,甚至耳朵里被露水打湿。眼前一些喇叭花缠绕在树干上,让她感慨万端:尽管她加入了德国国籍,尽管她劳苦功高,但在这些人眼里,她不过是依靠元首攀龙附凤的东欧人而已。

隔着一片树林,听到有流水声,那清脆的声音如环佩叮咚,心里不禁暗暗高兴。冉妮亚钻进密林中,忽然一条三角头毒蛇倏忽在眼前一闪,她惊叫起来:不是害怕,而是无助。这里是德国腹地的密林深处,纵然你喊破嗓子也没人听见。

她想起在格鲁乌训练期间,那个留着布琼尼式大胡子的教官一把抓起一条青蛇,剁去脑袋剥了皮,像啃甘蔗一样一口一截地嚼起来,当时冉妮亚和女学员们恶心得呕吐起来。

几天后,在教员们的调教下,冉妮亚连撕带扯的啃食了一只蝙蝠,吃完了还津津有味地舔着沾满鲜血的手指,偶然似乎回味无穷,还打趣说吃完蝙蝠夜晚眼睛格外的亮。

一个小潭出现在眼前,潭水清澈见底。小潭由整块的巨石作底,近岸边石底上卷露出水面,形成一处处突出水面的高低、岛屿、高岩、巨石。小潭四周绿树翠藤,交织攀缠如网,参差悬垂,摇曳多姿。潭里大约有一百多条鱼,都好象悬空而游毫无依托似的。透过树梢的阳光直射到小潭底部,那鱼的影子也点点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一条鱼尾巴一扭游到远处,把一条小鱼吞进肚子里。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元首信奉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她深信今后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悠闲自在。她坐在潭边,四面竹树环抱,寂寥无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简直蚀骨伤。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芬兰刀在那颗最粗的树干了刻下了几个字:“1942年8月14日,冉妮亚到此一游。”歪着头看了一会,补上了一行字:“元首,我爱你。”一想到明天她随同元首衣锦还乡,参加拉脱维亚开国大典,她心里激动难耐。

……

冉妮亚朝思暮想的人此刻正在维也纳。维也纳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人。登上城西的阿尔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城东面对多瑙河盆地,可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北面宽阔的草地宛如一块特大绿色绒毡,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间。房屋顺山势而建,重楼连宇,层次分明。登高远望,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

这座世界名城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两旁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卵石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顶耸入云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环形大道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在众多的宫殿中,以位于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龙宫引入注目,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一个遗迹。城区东南部的“美景宫”为18世纪初卡尔皇帝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战功的欧根亲王所造。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金色大厅是每年举行新年音乐会的地方。

当然对元首来说,维也纳也是他青年时穷困潦倒的地方。今天,他来不及游览市容,匆匆忙忙去参观防空塔。

1940年1月至42年3月之间,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在德国投下了约9万吨炸弹。随着美国空军的不宣而战,仅仅在1942年4、5两个月就投下了1万吨炸弹。

在德国空军的打击下,英美空军的千机空袭变成了多批次、多架次的持续袭击,有时一架飞机就能让整座城市的人躲进防空洞。今年6月,元首批准了凯特尔人民议会的建议,在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柯达工厂区、罗马尼亚油田附近和古都维也纳兴建了U潜艇造船厂汉堡和维也纳建造具有防空功能的要塞炮塔—这就是所谓的高射炮塔——李德叫防空塔。

高射炮塔的建造方案是以德国建筑界权威、人民议员维德曼博士在战前的设想为基础改进的。依据其设想,在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的火车站附近建造8座高30米的防空塔,以便应付未来战争中,敌国对德国重要目标的空袭。

不过,当时第三帝国的官僚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轰炸机的真正威胁,这一计划没有被批准。后人在其构想上加以改进,从而演变成后来的高射炮塔。

高射炮塔一般为长70米,宽70米,高35米,顶部通常装备了4门128mm高射炮8门,以及37mm机关炮和作为防御用的20mm机关枪若干,炮塔拥有自己单独的蓄水槽和发电装置,同时还配备了大型烤面包设施。还有装备雷达以及各种射击瞄准计算仪器等,每个塔驻扎6名军官和160名士兵。

在盟军轰炸机编队飞来之际,高射炮塔实施“弹幕”战术:在3-4秒之间,所有高射炮以最快速齐射,打出一个240米范围的正方形“弹幕”,以便给来犯敌机造成最大程度伤害。

高射炮的操作手主要是德国空军的高炮部队成员,但是随着战争持续进行,从苏军俘虏中挑选志愿者充当炮手,这些志愿者主要来自乌克兰。

维也纳的高射炮塔集中建设在市中心地带。元首通过电动提升机来到塔顶,席腊赫得意地说,高射炮塔是一种大胆的防空战术体现,其构造设计优秀,结构坚固而耐用,作为防空要塞非常称职,既可预警,又可防空,还能起到防空洞的作用。不久前英国飞机轰炸期间,共有近2万市民躲避进塔里面。

“好是好,就是不能动。”李德有些惋惜。空军副官挤到前面,指着远处山上的黑线说:“元首请看,那里是流动小型防空塔,敌机来时装在铁轨上的防空炮顺着铁轨高速滑坡,连滑边射击。敌机飞走后用卡车拖回原地。”

李德果然看到沿南北方向铺设的铁轨和安上了铁轮子的高射炮。~

第7节 苏军的圆型坦克第1节 希特勒的中国情结第23节 今夜我感觉离你很近第16节 不喜者勿入第30节 元首的水龙头没关紧第8节 一波三折第26节 生擒游击军总司令第22节 美国的最后通牒第11节 弹冠相庆第9节 斯大林指挥不灵了第27节 维普斯人第17节 山本五十六欢迎德军引子第18节 奔向雅典娜第7节 世上少了个小提琴手第2节 我是希特勒我怕谁第22节 英国人疯了?第1节 温柔乡里第15节 吃人的鼹鼠第10节 战争越打越大第9节 伊朗搭错车第18节 元首视察马尔他第22节 北极成败(下)第1节 我们的隆美尔第19节 煮酒论英雄第19节 与墨索里尼在希腊会唔第9节 利比亚石油问题第6节 残酷的人生第13节 蛇蝎心肠的美女第5节 元首搬运炮弹第23节 大发雷霆第20节 初战失利第16节 生命与贞操第15节 黑色乐队与红色乐队第6节 11月7日第17节 卡廷悲歌第18节 白俄罗斯的游击队第7节 元首的美女代表第13节 冉冉升起的将星第9节 莫斯科大阅兵第21节 安置战俘第12节 火箭 导弹 近炸引信第19节 登上欧洲最高峰第12节 小日本只会在海边捕鱼第7节 劫后余生第15节 元首视察国防军阵地第8节 残酷无情的报复第17节 苏军的T35坦克第12节 谁的面子?第23节 攻克托布鲁克第10节 鳄鱼吃掉了日军第1节 决不主动对美宣战第12节 小日本只会在海边捕鱼第10节 鲍曼的艳遇第15节 动物世界里的镜头第25节 野猪大战军犬第10节 战争越打越大第7节 看魂魄激荡第14节 虎落平川被犬欺第1节 鲜眉亮眼的女接线员第9节 莫斯科大阅兵第12节 在埃菲尔铁塔高瞻远瞩第8节 希特勒的姊妹及爱娃第19节 人体输送带第13节 有枪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第6节 蹈血肉杀场第4节 好男不跟女斗第16节 金字塔,尼罗河,埃及。第1节 对美国宣战第3节 坚守霍尔姆第10节 还不如到别的战区慰问第4节 啤酒馆第9节 与亲戚们在一起第22节 北极成败(下)第5节 战地会议第11节 误入化学武器基地第15节 狗咬狗,一嘴毛。第18节 军人不喜欢寂静第17节 卡廷悲歌第9节 新年快乐第24节 艰苦卓绝的一天第25节 从埃及到东非第12节 莫斯科指日可下第9节 元首的烦恼第28节 大战余音第27节 农民问题专家第7节 苏军的圆型坦克第28节 道埃赫郎木特第10节 德国高射炮部队第9节 狂傲不羁的科学家第10节 东进,东进!第8节 天文学家被吓死了第7节 刀下留人第10节 北极弧光第10节 鲍曼的艳遇第2节 忠诚与背叛第7节 弗拉索夫加盟第5节 田忌赛马与普鲁士精神第4节 空中历险记第3节 领导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