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有效果

上一次施文光到这里来的时候,这里的湖面还是很平静的,可是今天来这里,平静的扬澜湖面已经上涨了几米,而且波浪滔天,果然不负扬澜湖之名。

估计古人在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在这种汛期吧。

在扬澜湖的湖堤上转了一圈,专家组又上了长江干堤,长江的水已经变得十分浑浊,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在暴雨中,就像是一条巨龙,想要挣脱身上的锁链,在剧烈的挣扎着。

这副景象,如果是第一次看到的人,一定会被吓住,不过,对于现场这些几乎年年都要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人们来说,就有一些司空见惯的意思了。

施文光点头道:“果然水位比去年要低了不少,最少低了两到三米。”

苏星晖道:“对,施工果然好眼力,今年的水位比去年的同期水位要低了三米左右。”

施文光道:“退耕还湖还是有效果啊!”

退耕还湖对于抗洪抢险有些什么效果,他们在向中央领导建言的时候,也只是算出了一个理论值,具体效果如何,还是需要在实践中出真知的,说实话,在亲临现场之前,施文光也是有一些心中没底。

可是今年这么大的暴雨,有一些不亚于去年的气势,长江水位却比去年低了三米左右,这就是铁的事实,证明退耕还湖是个好政策。

说实话,在是否要退耕还湖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中央领导还是有一些异议的,他们认为没必要退耕还湖,他们觉得去年的那场大洪水只是一个意外,是百年不遇的,不可能年年都有这么大的洪水,要是把这么大的面积都还给了湖面,那中国的粮食生产怎么办?

甚至有一些反对意见说退耕还湖是祸国殃民之举,认为退耕还湖会极大的降低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让老百姓吃不饱肚子。

说实话,这些人的意见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全国拟退耕还湖的土地面积达到了五六千平方公里,这五六千平方公里几乎全是良田,加起来就是好几百万亩良田啊,只要是风调雨顺,每年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数十亿斤,可以养活一个省的人口。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也许是那一次大饥荒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看不到现在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粮食单产正在不断提升,单纯的让老百姓吃饱已经不是问题,现在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吃饱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的问题。

而且,这些人也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像去年那样的洪水不可能经常发生,他们没有发现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发生大洪水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而每次发生一次大洪水,造成的损失要十倍百倍于退耕还湖地区打的这些粮食。

总之,这些人太过于短视了,但是,正因为他们的短视,要说服他们就更不容易了,必须要有铁一般的事实来说服他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年的这场洪水来得正是时候,今年的暴雨跟去年相比不遑多让,如果今年长江水位没有去年高,受灾损失没有去年大,这就说明了退耕还湖是一个好政策。

可以说,施文光他们这样的专家组,到下面来视察,就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的,他们必须要在各退耕还湖地区取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一份够份量的报告,让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哑口无言。

这对于南总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南总理上任以来,他肩负的压力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他推行的多项改革制度都触及到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这退耕还湖政策,他也是在许多人的反对下,强行推行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对外说是苏星晖向他提出退耕还湖的建议的原因了,他不希望让苏星晖的肩膀上也背负着这么巨大的压力。

苏星晖也能够明白,南总理的一片苦心,这让他对南总理更加敬重了,他也希望南总理能够用这一次的事实来狠狠的打那些反对者的脸。

这两天,专家组跑遍了崇津县的湖区和每一段堤防,拿到了许多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离开了崇津县,去了其它地区。

今年崇津县的内涝也没有去年那么严重,这一来是因为原来围湖造田的那些低洼地现在都已经退耕还湖了,雨水不至于都聚集到这些低洼地,二来当然是因为湖面面积增加了,所以雨水有地方去了,自然内涝的情况也就减少了。

今年苏星晖上堤也上得比较少了,因为他现在是县委书记,并不是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指挥长了,他更多的是坐镇县委,居中指挥调度,并且处理县里的其它事务,今年主要是聂鑫和冯岚等县政府那边的领导上堤上得比较多。

最令苏星晖惊喜的还是冯岚,她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了,今年居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了干堤上,直接在第一线进行指挥。

本来苏星晖想要照顾一下她,让她不要住在堤上的,可是冯岚却拒绝了苏星晖的好意,她在洪峰来临的时候,一直住在了堤上,一点儿都没叫苦叫累,她说她是分管农业水利的副县长,这抗洪抢险正是她该管的工作,所以她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

因为今年没有什么内涝,排水系统也有很大的改善,所以今年的水稻生产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稻田里多余的水都被及时通过排水系统排到了扬澜湖里,而稻田里养的鱼也被拦鱼网给拦住了,没有逃掉。

到六月底的时候,这一波暴雨终于停了,而崇津县的水稻也要进入灌浆期了,到下个月下旬,崇津县的早稻就可以收割了,这让崇津县的老百姓也都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今年的内涝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无论如何,下雨对水稻的产量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继续下雨,那影响就更大了,幸好暴雨及时停了。

看今年水稻的长势,早稻产量超过去年是肯定的,这对崇津县的农民们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暴雨停了,让其他人也同样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今年的水位比去年低,但是相比往年,还是比较高的,还是够得上三十年不遇的洪水标准,暴雨一直不停,也助长了洪水的凶焰,现在暴雨一停,水位马上就停止了上升,并且有下降的趋势了。

要知道在去年,从汛期开始,水位就基本上没有过下降的趋势,一直都是在上涨,这是因为在长江全流域,雨区一直在不断移动,不是在长江中游就是在长江上游,这让长江沿线的堤防一直不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而现在,基本上长江沿线都放晴了,这可是难得的喘息之机。

天气一放晴,县里的各项工程马上又开工了,而且现在基本上都是日夜开工,因为要夺回连续暴雨耽误的时间,在预定工期内完工。

要知道在崇津县,这里的工程速度都是非常惊人的,在江右省,专门有一个名词,那就是“崇津速度”,以形容崇津县的工程做得又快又好。

这一次的连续暴雨,倒是有了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古楼街的棚户区,又有不少人跟旧城改造办公室的人签订了拆迁合同,现在在古楼街这一片,绝大部分居民都已经签订了拆迁合同,搬到了新区,剩下的只有在古楼街上一部分居民还不肯搬了。

这是因为这一次的连续暴雨,让这片棚户区的居民又饱尝内涝之苦。

棚户区大部分棚子,都是用木头搭个架子,外面蒙着一层油毛毡,用钉子钉一下就当是固定了,有少数条件好一些的,会用砖砌几堵墙,在顶上用油毛毡盖住,用来遮风挡雨。

油毛毡虽然能够防风防水,可是它防风防水的能力当然不能跟砖瓦比较,这只不过是贫穷的工人们的无奈之举罢了,遇到这样的狂风暴雨,靠油毛毡怎么可能顶得住。

去年这里的居民们就受过一次内涝之苦,有的人家油毛毡被狂风吹开,暴雨直往屋里灌,有的好一些的,油毛毡没被吹开,可是由于棚户区的基础设施差,排水系统不畅通,水排不出去,这油毛毡搭成的棚子,如果能抵挡积水进棚子?

正因为这样,这些居民们顶不住了,还是早点签订了拆迁补偿合同,搬到新区去吧,新区的房子已经简单装修好了,比他们现在住的棚子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而县政府出的条件也比原来提高了,比较合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搬呢?

这一次暴雨,一下子让棚户区几乎一半的居民都跟县政府签订了合同搬走了,加上前期搬走的,现在这片棚户区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心里有邪火第两百六十章 一种冲动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有些不痛快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生闷气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柳云清来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会有这么一天的第四百三十五章 县长的人选第三百三十六章 薛琴要结婚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跟曹市长有关?第五百三十四章 祝你们幸福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敢出门了第九十八章 抓小偷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让步第两千零八十四章 深重的教训第八百三十二章 仇恨要刻在心里第七百一十九章 婚纱摄影师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卫红的巧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老规矩取消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你去自首吧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GDP的质量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曹元皓的烦恼第两百三十六章 刺探军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尹化龙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以后我一定听你的第二十五章 乡村现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又到过年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常委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欢呼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资热潮第五百五十章 埋伏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梁璞第七百四十七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八百五十六章 茅庐三顾第五百七十七章 何苦来哉?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产业园第三百二十七章 冒领救灾款第一百一十章 大学同学的电话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当务之急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悬赏缉凶第一百零三章 动动嘴第四百一十七章 陆小雅的惊喜第一百四十九章 金泰和请喝酒?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行为不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报到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想法不错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探讨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克特来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万众一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畸形繁荣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等你回来喝酒第五十九章 泥菩萨纪涛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爆炸性的成果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薛琴的变化第四百六十章 京城来客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低级而有效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痛心疾首的古爱民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需要证据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宣传部副部长?第一百三十章 变废为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踹门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苏市长是保护你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见你一面真不容易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枪手吴回第两百零三章 上猛公路快通车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及时的举报信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市委书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任卫东的出色表现第三百三十七章 好东西第八百七十四章 没钱就搞不好第八十一章 不给面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于老说的好消息第一百五十三章 选举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办一次演出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入场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给你十分钟第八百三十五章 崔文彬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刘欣请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厚爱第六百五十四章 想去昌山看一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回到嶙山第三百四十九章 可怕的直觉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猛虎踞于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冒领救灾款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前期准备工作第三百四十五章 蔬菜生产基地名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保证完成任务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扎根嶙山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以人为本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赶紧开罚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怜香惜玉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哭穷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故人相见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万众一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探视曹元皓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又被围堵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开班仪式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建议改革第九百三十四章 张家父子来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见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