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国之重器

第二日清晨,杜中宵与苏颂一起,陪着四人上了火车。

看着趴在铁路上的怪物,晏殊道:“火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么多车联在一起,一起走么?”

杜中宵道:“相公,这些车厢都是连在一起的,全靠前面那个车头带动,自然一起走。”

晏殊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倒是与车船相差不多。汴河上的船,现在就是前面一艘车船,后带着许多船,如果连缀数里,逆流而上,不用纤夫了。”

一边说着,众人到了车门旁。杜中宵第一个上车,站在车门处,接应几人。苏颂走在最后,都上车之后,到了后边的车厢里面。几人的随从跟在后面,一起进了车厢。

杜中宵对殊晏道:“相公,这一列车还有许多车厢,不必全挤在这里。留下几个贴身听吩咐的,其余人可随十三郎,到其他车厢去。”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几人都有些拘束。听了杜中宵的话,纷纷留下身边亲随,让其他人随着十三郎,听他安排,分到了前后两个车厢。

杜中宵对十三郎道:“此去要三四个时辰,你备些酒肉,与众人饮酒耍乐。”

十三郎叉手应诺,带着杜中宵的亲随,招呼几位知州的随从。

此时车窗已经换上了玻璃窗,能够看清外面的景色。晏殊几人站在车窗前,看着外面车站,来来往往的人群,各色人等,兴致勃勃。

正在这时,一声汽笛,把几人吓了一跳。

杜中宵忙道:“诸位相公,汽笛一响,就是要开车了。车甫开摇晃得厉害,还是坐下,防止跌倒。”

靠窗一张大桌,紧邻着窗子。晏殊坐了首位,宋祁欧阳修和柳植纷纷落座。

柳植听刘永年讲过他当时坐车时的情形,有些紧张,双手牢牢抓住桌子。

晏殊见了,笑道:“给事,这车如此之大,又是联缀在一起,能晃到哪里去?何必如此小心。”

柳植道:“相公不知,本州都监刘永年曾坐过这车,说是开时危险得紧,一不小心就跌跤。是以要牢牢抓住,等车开起来,就不怎么摇了。”

晏殊听了就笑:“车怎么会摇?难道还会跟船一样——”

正说到这里,火车开动,惯性让几个人都被猛推了一把一样。说话的晏殊冷不防,一下顶在桌子上。

杜中宵暗自苦笑,自己正要劝几位防备一下,不想晏殊就被闪了。已经撞了,自己不好再说什么。

随着况且况且的声音,火车开动起来,不大一会,车厢就变得平稳,只有略微摇晃了。

柳植放开手,笑道:“刘都监岂会说假话?这车果然如此。”

此时其他三人还惊魂未定,双手依然牢牢把住桌子。见柳植放开手,一起看着杜中宵。

杜中宵道:“今日上车匆忙了些,没及时告诉几位相公,见罪。火车跑起来比马车快得多,每当开时和停时,人都会像被人推一把一样,就像刚才一样。现在开起来,除非急停,已经没事了。”

欧阳修慢慢放开手,试了一会,问道:“这车开几个时辰,都是如此?”

杜中宵道:“一气开不了那么久,中间要加煤加水。我们这一路,是在青台镇停一次,等加了煤和水之后,便可一气到唐州。中间没有别人上车,不需要停了。”

宋祁道:“如此说来,倒也跟马车一般。不过马是要喂草料,这车却要加煤和水。”

众人说着话的功夫,火车已经驶出了铁监的范围。车窗外面树木飞速地向后退去,景物不断变换。

几人何曾见过这种景象?被窗外吸引,都不说话,看着窗外。

杜中宵叫过随从,吩咐他到前面,让餐车送些酒菜来。前路漫长,几人喝酒吃菜,打发时间。

不多时,兵士端了酒菜上来,一一摆在桌子上。

杜中宵道:“左右无事,我们用些酒菜。青台镇还有两个时辰才到,路还长着呢。”

欧阳修听了笑道:“这路我走过,记得到青台镇有两百余里。赶得再是紧急,也要三天时间。现在只要两个时辰,运判还说路远。一个时辰走以前一天的路,以后到荆湖为官的人,都要谢你呢!”

众人一起大笑。到荆湖和广南为官,不只是路上辛苦,这漫长的路上时间还不计入宦期,官员深以为苦。有倒霉的官员,连续几任都是远离京城,当官的时间还没有路上的时间长。现在有了铁路,千里也不过一天时间,不知方便了多少。以后有铁路的地方,都不用担心路途遥远,很多事情要变。

比如福建和广南,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是三年一任,等于别的地方两任。即使如此,官员也是想方设法不到这些地方去,有的甚至宁愿辞官不做。以后铁路通了,必然不同。就是朝廷定的官员做官,一近任一远任轮流的原则,也会因此改变。

不一会酒菜上齐,杜中宵举起杯道:“相公,且饮一杯。”

举起杯,晏殊看着桌上的炒菜,奇道:“怎么,这车还能做饭做菜么?”

杜中宵道:“可以的。这样大车,灶台又占不了多大地方。粮米肉菜,沿途停的时候,可以补充。”

晏殊吃了一惊:“那岂不是说,若铁路通到数千里外的边疆,火车可以一直不停?几天时间,就可以行数千里!便如西北秦州,从京城出发,几天时间就可以到了?”

杜中宵点头:“确实如此。只要沿途加煤加水,这车可以一直开下去。从京城到秦州,如果通了铁路,估计只要四五天时间,就能到了,着实方便许多。”

晏殊看了看其他几人,正色道:“可不只是方便许多,路上时间短了,少吃多少粮米!如果有铁路到秦州,能够运兵,京城几十万大军数日到西北,这是影响天下的大事!此诚可谓国之重器!”

杜中宵点了点头:“相公说的不错,确实如此。铁路于天下最大的影响,就是可以快速调兵。而且不只是兵可调,粮草补充也方便。那个时候,纵然一路几十万大军,也不致让天下蚤动。”

第39章 两难第63章 阴错阳差第17章 自寻出路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6章 偶遇第126章 行会第104章 终于降了第79章 破静州第97章 重任第122章 稀奇第63章 叶县第43章 战前聚议第19章 攻破曲阳第257章 偶遇第91章 大胜惹大祸第37章 白纸做画第159章 琳琅满目第80章 长啸却胡骑第139章 没有道理第257章 偶遇第119章 小火慢炖第133章 军队要专业化第23章 会师第18章 游骑第156章 互相帮忙第27章 回城第33章 旧人重逢第27章 知己知彼第65章 占地赔偿第11章 垦田第12章 已陷死地第177章 分岐第59章 地方矛盾第4章 包龙图第122章 稀奇第145章 康员外的烦恼第100章 入城难第118章 普通人第244章 紧急进京第140章 用人换地第176章 占领高昌第97章 公事私事第227章 利器第101章 好心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20章 再见已不是从前第89章 内乱第7章 投敌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67章 阵兵河北第33章 使者第83章 霹雳车来了第8章 麟府路援军第107章 生财有道第199章 打虎队第83章 攻城受挫第37章 钱的问题第93章 死路一条第9章 叶县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101章 庆功宴第136章 坚守原地第183章 专业化第269章 毙敌城外第122章 阴暗角落第91章 同年闲谈第130章 普遍贫穷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31章 两手准备第53章 先党项后契丹第188章 大胜第33章 旧人重逢第7章 审案第14章 阵前杀将第138章 提前卖票第118章 鞑靼人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76章 钱荒第107章 大同府第18章 无路可走第119章 使节第34章 青台镇第163章 过蒲昌第62章 看看火车第86章 连夜攻城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31章 党项战略第93章 死路一条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11章 首告第152章 诸事皆难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11章 都是小钱第67章 生意第71章 关键第一战第42章 赶着做靶子第150章 陈勤当官第76章 灵州城第42章 故交第7章 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