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过蒲昌

蒲昌城头,守军看着城外的宋军呼啸而过,沿着大道直向西而去,不由目瞪口呆。

守着望楼的士卒揉了揉眼睛,对身边的人道:“那是什么军队?从哪里来的?最近有军队要从我们这里过吗?为什么不进城来?活见了个鬼!”

旁边的士卒道:“速去报城主!你哪这么话啊!”

秦先朋看了看不远处的蒲昌城,冷笑一声,猛催跨下马,直向西而去。

大量宋军进入伊州城的消息,高昌还没有得到,完全没有防备。在他们想来,居延到伊州有一千五里之遥,大举进军,总要一两个月才到,不可能没有消息。哪里想到,铁路修到伊州之后,仅仅几天的时间,赵滋的数万大军就到了伊州,紧跟而来的是杜中宵带领的张岊所部五万人。

高昌境内还一片歌舞升平的时候,大量宋军过了鬼谷口。先行的是赵滋所部的五千人,各自带着十日粮,一人两马,一切不管,直向高昌城而去。紧随其后的,是张岊所部的一万余人,带着轻火炮,准备围攻蒲昌、宝臣和柳中。再后面,才是赵滋的大股部队,带着大炮,直向高昌城去。

听到禀报,蒲昌城主阿马里猛地站起来,瞪大眼睛道:“什么军队?最近高昌无战事,伊州已经献与中原大官家——等等,莫不是中原军队进入高昌了?”

来报的士卒哪里知道?只是道:“看来的队伍极是庞大,怕不是有过万人!到底如何,城主亲自去看就是。中原一向礼仪为先,若是进高昌,应该先派使节来才是。”

阿马里不敢怠慢,急急带了卫士,随着报信的士卒,到了城中的望楼上。此时赵滋所部的队伍已经过去一半,阿马里定睛观看,就看见了旗帜上的“宋”字,对士卒道:“你们不识中原文字,难怪不知来的是什么人。看他们旗帜,来的定然是中原宋军了。”

士卒道:“中原宋军,怎么会突然到高昌来了?城主,要不要出城问一问?”

阿马里怒道:“他们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问什么问?——速速关了城门,不许出入!”

旁边的士卒应诺,急急吩咐城外的人进入城里,把城门关了。关了城门,阿马里才觉得心定,仔细想了想,道:“作怪,没有半点消息,怎么有大股宋军入境?”

蒲昌城在中原只算寨子,不但是小,而且城墙多年不修,倾颓不少。周围是农田,一马平川。此时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收获已经到了尾声,许多农民正在田里收麦子,傻傻地看着大量军队经过。

有的人明白过来,急急忙忙向城里赶,却发现城门关闭,在城外叫门,一时城门外乱糟糟的。

阿马里在望楼上来来回回踱步,口中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城中只有不足一百兵马,难道要阻拦来敌?还是不管,派个人去报高昌?”

一边的士卒道:“城主,那些人只是路过,并不来攻城。你看,他们都是一路向西去。”

阿马里不耐烦地道:“我岂看不出来?向西是高昌,他们摆明了要去夺高昌!我们怎么办?难道等他们占了高昌,再回来对付我们?”

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一时望楼上显得非常寂静。

阿马里心中烦燥异常,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城外的宋军,一看就是大队人马,最少也有几千人,自己城中几十兵马,怎么敢去迎战?不如躲在城里,看他们如何作战才好。可宋军去攻高昌,后边难道没有人来攻自己?总不能伊州的宋军全军而出,置自己不管。

一直过了大半天的时间,宋军的队伍才完全过完,周围再见不到一个影,刚才仿佛是一场幻梦一样。

阿马里看着外面,过了好一会,才道:“速速命令城中的人,出城把未收的麦子收了,那是我们的军粮!收了粮食,闭城而守,这是坚壁清野之策!任宋军怎样,我们只要不开城门就好!”

旁边的人称好,飞跑着去传令,一边吩咐开城门。被堵在城门外的人已经被刚才的军队吓傻了,只想着进城里躲避,哪里肯听命令去收麦子?城主府的人跟收麦子的人吵作一团。

阿马里回到城主府,越想越是觉得不对。打来心腹,派出了十几个人,到鬼谷口那里打探,看宋军来了多少人。如果只有刚才的那几千人过去,自己不管即可,一切麻烦都是高昌的。如果后边还有宋军大队,那就要小心谨慎,及早封闭城门。

张岊所部随在赵滋前锋的后面,行军时吩咐侦骑四出,分布于大军之前十里。十里范围之内,只要见到人,一律先关押,等到战后再仔细处置。自归入杜中宵的军中,这是张岊第一次指挥大战,格外小心谨慎。过了鬼谷口,便急速行军,让先头部队尽快围蒲昌。

李梁带着本组人马,飞奔在前面,一边搜索目视范围的目标,一边奔向蒲昌城。正前进间,一个士卒突然道:“快看,那里来了五六骑,好似是高昌人的探子!”

李梁定睛一看,前面的五六骑好似发现了自己,速度慢了下来,在两里外的距离逡巡。不由大喝一声:“两边绕上去,把这五六个人擒了!将军吩咐,侦骑出来,不许敌人侦骑看我动静!”

旁边的人高叫得令,一边分出十几个人,向前方的高昌侦骑行去。李梁吩咐剩下的二十多人,放慢速度,向前方行进。希望前边的高昌侦骑,为了探听虚实,不要急急退去。

这里已经离蒲昌城不远,如果敌军后退,李梁的人很难追上。不过那样一来,他们也就侦察不到宋军来了多少人,后面的大部队没有暴露。

典拔达干看着前方的宋军,停住了马匹,对手下的人道:“前面来的,必然是宋军了,看他们的装束,与刚过去的军队相似。我们人少,不要靠得近了,远远看他们就好。”

话音刚落,就看见对方分出人来,从两面向自己这边包抄过来,不由吃了一惊:“来的宋将真是个猛将,将然派人围过来了。如何是好?不如退去。”

旁边的士卒道:“一见敌军就退,回去不好跟城主交待。”

典拔达干道:“若是不退,落入他们手里,岂不是要更糟?我们先退,只是不入城就是。”

看对面宋军约有五十人,这些高昌侦骑本就心虚,听了典拔达干的话,不再坚持,慢慢后退。

李梁看见,对身边的人道:“这些高昌探子,知道打不过我们,开始退了。只是还心存侥幸,想继续侦察我们。走得慢一些,等旁边的人先上去断了后路,我们冲上去一举成擒!”

第87章 末路第212章 缩一缩吧第33章 家事第99章 破灵州第120章 远方来客第132章 一年大势第72章 兵临灵州第118章 抢占先机第50章 困难第183章 收网第199章 能放手则放手第158章 人赃俱获第125章 无差别打击第140章 拒绝第221章 贾逵出兵第99章 科学的胜利第11章 未雨绸缪第26章 突发大案第139章 你想什么第38章 进山第7章 堵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3章 首告有赏第170章 围城第27章 冤家路窄第163章 过蒲昌第92章 育种为主第29章 奏对第106章 夫妻团聚第121章 在此一举第197章 鸦儿看第89章 接下来怎么办?第38章 进山第126章 前路第243章 百炼钢化绕指柔(下)第70章 知识是财富第114章 难以捉摸第201章 广招人手第30章 以差监吏第33章 悔不当初第91章 携手致富第205章 人才难题第65章 天赐良机第12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71章 主战第192章 银钱两清第85章 幽州是灾区第179章 穷途末路第129章 取朔州第80章 另起炉灶第145章 开拓的本钱第4章 仗势欺人第6章 偶遇第20章 结冰了第74章 压力第159章 新军北上第87章 进城第70章 建房筑路第111章 都是小钱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07章 我有什么办法?第189章 被围第12章 三个和尚没水喝第142章 迷惑行为第42章 吃个痛快第49章 免死第8章 派人第60章 不正经的男女第50章 如释重负第177章 分进南北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54章 炮轰甘州第33章 旧人重逢第184章 冤家聚头第87章 先利其器第47章 有赏有罚第49章 草棉第29章 再次自荐第24章 抓人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33章 悔不当初第12章 征役第107章 商机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39章 杂谈第147章 曾经的上司第126章 前路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27章 保持距离第114章 富弼第108章 劝降第7章 一拍即合第102章 这是小的?第118章 普通人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18章 赛马第97章 重任第132章 一年大势第93章 三碗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