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虎狼从中也立身(续)

第361章 虎狼从中也立身(续)

上元节后,呼厨泉被从亭舍中释放了出来,并随同公孙珣一起离开晋阳,南下祁县,同行的还有两万余战兵,一万余辅兵, 以及大量军官、文吏。而等来晋地重要节点祁县后,更是汇集了早已经到此的王修,和其部一万余辅兵。

到此为止,在太原郡得到了充分补充的幽州军,合计战兵两万,辅兵两万。而且其中战马、驮马无数, 几乎堵塞了整个通道;便是粮草、军械等各类物资,也早已经在祁县境内沿着汾水两岸堆积如山。

当然了,从呼厨泉的角度而言, 恐怕是没有什么战兵、辅兵这种说法的,而且对其中大量战马、驮马的来源也有些无奈……但不管如何,他都看到了一股平生所见最强大的军队,并对天下局势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那就是,太原的这位卫将军,在河内遥控酸枣联军的关东盟主袁车骑,还有那位打得袁绍落花流水的董相国,这三位大人物是天底下真正的强者!其余所有人,哪怕是再有野心,再有想法,再有能力与实力,此时都只能暂且三选一,择其一而侍……然后,或是靠着这三位的羽翼遮蔽, 或者靠着这三位中的某一人尸体,方能有所为。

当然了,这个想法坚定起来以后, 呼厨泉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兄长搭到了袁本初的线而自得, 恰恰相反,他开始为自己兄弟夹在两位巨头之中而感到忧虑——真打起来,就自己兄弟那四五千骑兵,加上张杨那四五千步兵,在这么一只军队面前够干啥的?

到时候是该投降呢,还是该顺着壶关逃走?

投降的话,很可能被这位掌握了并北匈奴部分势力的卫将军给直接吞并;逃走的话,入了河内或者魏郡,人生地不熟,怕是也很可能被袁绍吞并……那位袁盟主最近可是对周边联军颇为苛刻的!

而不降不走,就只能战……那更干脆!指不定自冒顿单于传下来的四百年匈奴王庭正统就要到此为止了。

不过,这种忧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为来到祁县后不久,公孙珣便召见了呼厨泉,然后一番呵斥,说什么替这兄弟俩报了杀父之仇,二人却居然敢据上党阻隔道路,真真是无耻之极!

一番作态,逼得呼厨泉只能连番叩首,替自己和自己兄长赔不是,然后涕泪交下,表达对卫将军的感激之情。

再然后……

再然后,这位卫将军就让呼厨泉滚回上党了。而同行的,还有前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以及卫将军幕中一位叫戏忠的文士,二人一正一副,将随呼厨泉一同前往上党回访,前者做正式使者,后者则要去河内、上党边界上的波县接应卢植、公孙越等人。

而临行前,呼厨泉更是看的清楚,祁县的幽州军已然大举出动,按部就班的沿着汾水往西南方向开拔,俨然是冲着河东而去了……他们走时已经出动了上万大军,而且还是源源不断。

成廉哑然失笑,却又轻松颔首,而杨丑见状也是一时惊愕。

杨丑一时愣神:“如此简单?”

成廉曾在平城驻守多年,张杨出身云中,却又去做州吏,如何不认得对方?于是乎,其人赶紧上前握手而迎,然后一起落座。

“并无他意!”戏忠换了脸色,凛然答道。“我家君侯对张府君并无恶意,但却因为匈奴骚扰并北一事对于夫罗耿耿于怀,时时想取于夫罗而借其人名位彻底清理匈奴。所以,若张府君应了此事,自然无忧;若不应,我家君侯便只好从涅县进军,亲自来与张府君还有于夫罗交谈了!”

回到眼前,卢植、乐隐都是天下名士,公孙越又是公孙珣信重的族弟,甚至何进还是张杨的恩主,这些人一起到来,于夫罗和张杨怎敢怠慢,所以马上又专门设宴款待,而且全程礼节备至。

张杨尚未开口,杨丑便迫不及待:“敢问先生,是哪三件事?”

“故交二字,或许能保全我性命,但如何能存立身之地?”张杨不由苦笑。

回使、出兵,很显然,这位卫将军虽然恶声恶气,但却还是非常务实的。

“袁绍能容王匡,为何不能容张府君呢?”

话说,若是别人倒也罢了,可是张稚叔这种人,性格仁慈软弱,在上党半年,向来只有于夫罗压迫他的事,却没有他占于夫罗便宜的时候。

当然要高兴……这年头讲的就是一个乡梓关系,而偏偏张杨出身的云中乃是河套四郡之一,人口稀少,便是四郡加一块也不过几万人口,平素难得见到一个故人。

一夜无言,翌日一早,前一晚被公孙越灌得烂醉的于夫罗尚未起床,却忽然被张杨亲自登门拜访。

“吕布不是张府君故交吗?”戏忠轻声哂笑。

“只是见一见,听一听而已。”成廉勉力劝道。“张府君不看在咱们同乡的面上,也该想想我家君候当日赠剑的情分吧?”

张杨恍然大悟,但却又反而抓住了一个要点:“既然河内乃是董卓当面,王匡一万余众都轻易溃败,我区区五千兵马,到了河内又如何立足?”

“卫将军竟然要吞并于夫罗吗?”张杨也是一时喏喏。

成廉似懂非懂,思来想去,却愈发茫然。

而果然,这个即便是遇到下属造反也只会哭着责备自己的张太守并未阻止,反而也是主动立在门内。

房中其余三人,杨丑恍然大悟,成廉面色不动,而张杨却是缓缓摇头。

不错,上党有两座羊头山,一座在长子县南,与长子县东的壶关一起锁住了上党盆地,一座在上党与太原郡的交界处,与太原界休的界山遥遥相对,却又和上党盆地主通道上的涅县一起,锁住了上党盆地的北面……两座地形险要的野山,一南一北,护住上党腹心,倒是别有趣味。

“非是如此……”杨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却又看向了张杨。

甚至可以换个说法,其人嘴上很恶劣,但身体却很诚实!

“张府君想多了。”成廉也是一时失笑。“我一个武夫,忝为卫将军爪牙,哪里能有什么疑难?不过是受人之托,请张府君再见一人罢了。”

张杨原本还想请对方坐下,但咋闻此言,却是不由一怔:“志才先生莫要开玩笑,卫将军哪来的大郡来换上党?而且以郡换郡这种事情,未免可笑。”

“更是因为河内直面洛阳,战事为先……他不敢轻易引兵处置此人,以免再被河对岸的西凉军抓住战机,打一个落花流水!”戏忠一语道破。“换言之,只要张府君有兵马在手,大敌当前,袁本初便不会冒险攻击于你的。恐怕张府君还不知道,我也是此去波县才明白过来的,其实那边王匡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却也让亲信族人回泰山老家募兵了,只要兵马再回来,便是袁绍也不可能当着董卓之面轻易处置于他!而张府君你,也要错失良机了!”

“若真拿自己的来换,张府君敢换吗?至于说恶人,袁绍不也是让张府君来做恶人吗?”戏忠一脸不以为然,然后,一直就立在门内并未深入的其人便干脆拱手告辞。“至于我家君侯此策,若无四万大军当面,又岂能为之?总之,明日若张府君将于夫罗送往涅县,我便当做府君答应了。若没有,还请张府君早早将我们一行人拿下,省的我家君侯打进来,你们这几千并北招募来的兵马,连个保命的人质都没有!”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张杨严肃言道。“越是事情已成定局,越要小心提防……单于,你部多是骑兵,可以打着护送卢公与公孙越的旗号,趁机增兵涅县,我则将涅县部众撤回,实际上却偷偷派去北羊头山多加布防,如此方可无忧……等卢公等人平安到了太原,然后卫将军又确实出兵河东,与白波贼交手了,单于再回来又何妨?”

“王匡在河内,仗着兵马多壮,作恶多端,人心尽失,而张府君你在上党,虽然只有四五千兵,所据也不过半郡之地,还要与于夫罗平分,却从未忘记职责……上党能在白波贼和黑山贼的袭扰下保全半郡,已经很了不起了。河内、上党是邻郡,河内百姓士民又不是瞎子,如何不愿你去保境安民?至于太守……你自表也可,让卫将军来表也行,寻袁绍来表亦可!如何说不能立足?”

且不提张杨和杨丑如何在亭舍中说话商议,这一边,成廉和戏忠来到外面,假装成杨丑的部属,出城以避匈奴耳目……而好不容易出得城去,成廉却是忍不住多了句嘴。

此言一出,事先对张杨性格已经有些了解的戏忠便心中明了……事情怕是已经成了七八成!

于是乎,其人当即改容,勉力再劝:“张府君,其实我本就要劝你的……你想想,你身为一个汉室的太守,却要依仗一群匈奴人来控制地方,这是长久之策吗?天下人又会怎么看你?而此番南下河内,非只是换了一个富庶的地方,反而正可趁机摆脱于夫罗。”

“张府君大概也想到了吧?”戏忠负手轻笑应道。“河内王匡,之前肆意刑虐郡中,早已经失了河内人心;然后小平津一败,更是没了兵马;便是些许士林名望,也因为被袁绍逼迫杀了自己妹夫,八厨之一的执金吾胡毋班,而成了无根之水……所以,张府君若引兵南下,有牵招牵县君在太行山口让开道路,其实是可以轻易取而代之的。而且河内的富庶,哪怕是只能占王匡所领的半个郡,也比你们在上党这种地方与匈奴人一起分半个郡要强许多吧?”

“非是河东。”戏忠不慌不忙,只是立在舍门之内,轻易揭开了谜底。“乃是河内!”

“你想想,”戏忠勒马驻身,微微叹气道。“若是人人识时务,那自商汤起,便不该出现鼎革之势,如今岂不是还在夏朝?”

“人生于世,贵有自知之明。”成廉感慨道。“我一边郡武夫,能遇到一个赏罚分明,且能让家人得安居处的明主,何必再想其他?”

“可于夫罗毕竟曾助我安定上党,我不忍与之争斗!”张杨几乎是有些哀求的意思了。“志才先生想一想,于夫罗若见我走,岂会轻易罢休?”

张杨缓缓颔首,便不再追究:“那敢问成司马,你所言欲见我之人,可是卫将军幕属,戏忠戏志才?”

而这次,杨丑带来的河套老乡,果然也是个熟人。

当然了,这种诽谤只能停在呼厨泉的心里,二者身份实力差距太大,不要说公孙珣,就连王柔这个使者他都得毕恭毕敬,当成亲老子一般伺候……你还别说,王柔当年担任护匈奴中郎将的时候,还真是和呼厨泉亲爹关系不赖,然后王柔卸任归家教书,而呼厨泉亲父羌渠先稀里糊涂成了匈奴单于,又死在了匈奴内乱中,也算是世事无常了。

张杨和杨丑当即色变,而后者也是终于忍不住插嘴询问:“志才先生这是何意?”

对于这种谈判,无外乎是威逼利诱二字罢了……所以此言既出,效果倒是显著,张杨和杨丑面面相觑,一时都不能言语。

“敢问志才先生。”成廉在马上恳切问道。“这张杨如此优柔寡断,又连杨丑这种下属都约束不住,更只有区区数千兵马,却为何总想着在咱们君侯与袁绍中间割据一方,自成事业?还有那于夫罗一个区区匈奴人,同样不过几千兵马,放着美稷王庭老家不回,也总想着留在南边观望形势;便是王匡,此人如今无兵无将,无德无望,却还是不愿撒手……何必呢?!”

“其三。”戏忠低头轻笑。“还请张府君事先撤走北羊头山的那两曲人马,放我家君侯数千步卒从小路入上党,截断涅县退路……届时后路被阻,前面又是我家君候大军所在的太原郡,彼辈又多是骑兵,不能坚守,除了降服还能如何?”

“此事简单。”杨丑也不由轻松言道。“其二呢?”

宴后,张杨更是将自己所占据的郡寺让出,让卢、乐、公孙,还有之前的王柔,以及何进的家眷,这些人一起下榻,自己反而去了亭舍。

戏忠不由再笑:“无须争斗,只要张府君做三件事……便可以兵不血刃,而以上党换河内!”

“那又如何?”戏忠冷笑不止。“辛仲治那厮来上党的事情我又不是不知道,但我且问张府君一句,既然王匡已然成了空壳,为何袁车骑不干脆直接吞并?”

然而,带着四五分醉意来到城中都亭,尚未来得及睡下,张杨却又忽然听到汇报,说是自己的心腹下属杨丑忽然从城外引数骑而来,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并州九原出身的豪杰,于是不由喜出望外。

“奇怪在何处?”成廉愈发好奇。

而这二人互相看了半晌,却是杨丑率先开口:“府君不妨再想一想。”

话说,大军行进和小部队行进,还有单骑往来,速度不是一回事……当戏忠带着卢植、公孙越,以及何进数十家眷,甚至还有牵招的老师乐隐,顺着沁水进入上党,穿过羊头山来到上党郡治长子县后,公孙珣和他的大军不过是行进到了界休,来到界山与另一座羊头山之下。

言罢,其人便直接转身退去了,而成廉也是微微一拱手,便随着戏忠钻入到了暮色之中。

就这样,不管如何,呼厨泉的出使都大获成功,而于夫罗与张杨兴奋之余也是对王柔格外礼遇,至于戏忠南下接人的举动,这对奇怪的军阀组合也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实际上,他们巴不得公孙越和卢植早点过去呢!最好连波县的牵招和护送公孙越的成廉,也过去最好!

当然了,牵招和成廉加一起估计得有小两千人马,如今公孙珣在北面太原郡,于夫罗和张杨还真不敢放人过去。所以,双方说定,先让公孙越和卢植带着何进家眷去太原,‘稍待片刻’,再讨论成廉和牵招的去留。

“河内虽好,但怎么可能轻易立足?”张杨无奈言道。

“既然说到袁车骑,那别的不提,只说袁车骑亦在河内,其人岂能容我?”

“增兵涅县?”于夫罗一时恍惚。“为何啊?如今咱们跟卫将军的和睦不是已成定局了吗?”

张杨沉默不语,倒是杨丑知道自家这位上司向来为人宽厚,便干脆自顾自出门去接那位就在门前的戏先生了。

张杨闻言看了看只是面露好奇的杨丑,又打量了一下神色从容的成廉,却并不着急询问对方要引见之人,反而问了另外一件事情:“天下动乱,人各有志,成司马与卫将军相隔那么远,又多年不见,为何还是忠心不二,自认爪牙呢?”

“就在门外。”成廉坦诚以对。

“张府君!”戏忠布衣黑帻,长身而入,然后开门见山。“我家君侯想用一大郡换上党,还请张府君允诺。”

“张府君,我今日是带着卫将军的诚意过来的,不然不至于专门等到卢公一行人赶到此处再开口,若有疑虑,还请你尽管说来,我一定诚实以对。”戏忠俨然早有预料。

“那换个说法。”戏忠见状笑道。“若是人人识时务,当年高祖便该老老实实在汉中,而光武也该老老实实从了王莽,今日咱们君侯,也该老老实实呆在辽西,不与董相国为敌才对!”

“简单不好吗?”戏忠嗤笑反问。

“见过张太守!”成廉随杨丑进入亭舍,不慌不忙,昂然拱手。

“其一。”戏忠看着杨丑,轻松言道。“想法子哄骗于夫罗引其主力去涅县。”

张杨倒抽一口冷气:“如此,我反而有些胆怯了。”

“志才先生如此诚恳,我也不能不有所交待。”张杨终于也吐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你不知道,其实我刚才之所以怔住,乃是袁车骑的幕属颍川辛评辛仲治曾来过我这里,也曾经专门提过此事……他当时的意思,是等卫将军与白波匪开战,波县诸位也越过上党去了太原时,让我引兵南下攻打王匡……换言之,袁车骑自己吞并河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之前逼迫王太守杀掉自己妹夫,恐怕正是要消掉其人最后一份德望。”

戏忠一声轻笑,张口欲言。

成廉一脸茫然。

但刚一开口,张杨却又显得有些无奈:“我以为成司马尚在波县与牵县令一起扼守南面太行山口,不想却忽然潜行来到此处……私下相见,可是有什么事情吗?只要并非疑难,我一定尽力为之。”

张杨本能便觉得荒谬,比河东都荒谬,但刚要张口驳斥,却居然怔在那里。

实际上,之前在洛阳,他和吕布关系密切也在于此,出门在外,难得乡人故旧,不可能没有亲近感。

“想来是为了声名考量?”张杨略作推测。

“戏先生何在?”张杨复又转身对成廉言道。“我这就换成便装去见他。”

而此时,张杨却已经再度醒悟:“莫不是说河东?让我去河东,然后卫将军取上党?可河东虽好,却有十万白波匪,我区区几千兵马,去了岂不是送死?可若是卫将军破了白波匪,取了河东,又如何会平白与我换?河东富庶,且居长安、洛阳之中,天然形胜,上党却……志才先生莫要诳我!”

“这就是所谓乱世龙蛇并起了。”戏忠却是丝毫不觉得疑惑。“有人持忠义,有人恃勇力,有人天然短视,有人自以为是,有人身不由己,有人干脆只是心有不甘……反正就是这个世道。其实,若是人人都识时务,反而更奇怪了……”

那么,对上王柔这种确实有渊源的长辈,表现的孝顺点也没人会看不起。

“非是我能掐会算,”张杨无奈对杨丑解释道。“乃是成司马自认卫将军爪牙,又绕到你这里兜圈子、做遮掩,那要与我交谈之人必然是卫将军那边的腹心人物,而今日设宴,唯独那位戏先生不胜酒力,中途先‘休息’去了。”

“张府君啊!”戏忠一声叹气,然后忽然负手盯着对方冷笑不止。“你还不明白吗?在河内,你尚可以保全性命;在上党,你却未必有此运气了!”

杨丑愈发大喜:“这确实简单……可这便行了吗?其三呢?”

而张杨一声叹气:“只是略有感慨,卫将军不愧是安利号的少东,做的一手好买卖……竟然是拿别人的大郡来换上党,还要我做恶人来卖于夫罗。他却坐收一郡之地,与五千匈奴王庭骑兵……驱虎吞狼,自取其利!”

杨丑恍然大悟。

“其二更简单。”戏忠继续言道。“其二,让成司马随你们本部南下,则牵县令自会让开南面往河内的道路,诸位直接以波县为据点,引兵南下,奔袭王匡所在便可……届时,成司马和牵县令也会来接手壶关、长子。”

所以……

“张太守心思缜密。”于夫罗略作思考,便不由感叹点头。“既如此,今日送行,我亲自引兵去涅县走一趟便是!”

—————我是走一趟便是的分割线—————

“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二袁、韩、马、张杨、刘表、陶谦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咤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徒自可笑。”——《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感谢第三十七萌2333同学……万分感激。顺便,最近某点官方搞活动,鼓励大家发书评和本章说,好像有定额起点币放出,大家不妨积极一些。

又是摸鱼修改的,感觉死循环了。节后后遗症这么厉害吗?

(本章完)

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477章 宛城龙盘虽可贵第123章 更胜第212章 万众皆北走第349章 西北功名奋发冬第415章 旧渡仍许借归船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352章 龙眠老子识马意第520章 正与此意同一涂第46章 帻巾第470章 时亦犹其未央第247章 公孙珣且战且思第458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第228章 左右为难第156章 谋断第206章 人从河中来第8章 破营第419章 诚知匹夫勇(跪谢若冰大佬的白银盟第270章 草木黄落兮雁北飞(下)第267章 秋风起兮白云飞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还债)第174章 兵临第124章 待死第505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附录1:《喏,相公》——本初林登万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275章 门前立故友(上)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241章 盗马亦盗人第196章 不闻新人来(中)附录1:《喏,相公》——本初林登万第400章 河北风清人自知(7k勉强2合1)第195章 不闻新人来(上)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58章 惊变第292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第120章 崩坏(中)第6章 夜袭第302章 河内洛中两相隔第126章 速杀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527章 尽日徘徊浓影下第340章 关东起群雄(上)第146章 盛意(下)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198章 摒除万般事(上)第151章 不甘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91章 疾趋第336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第193章 只见旧人哭(上)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136章 急转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85章 首尾第148章 女人(10k还债)第481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上)第409章 又见猛虎起河东(下)第199章 摒除万般事(下)第66章 插曲第229章 进退而定第459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续)第388章 一棹每随潮上下第379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7k勉强二合一)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178章 定论第169章 献策第143章 不取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249章 堂舍内钟繇狼狈荐英雄第350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第257章 尽道亡人在无极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邺城(万字还债)第257章 尽道亡人在无极第274章 陌上显大德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392章 达官非自有生来第421章第332章 岂欲万全报天子第58章 惊变第533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下)第304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第469章 及年岁之未晏兮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36章 颍川论士第147章 意外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441章 云台千尺尽功臣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44章 医无闾第415章 旧渡仍许借归船第112章 汹汹第192章 人间多真情第143章 不取第212章 万众皆北走第161章 秋猎(下)第50章 用武(8k2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