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城镇化

没过几天陆无双算是醒了过来,但是恍惚的神态证明她并没有完全恢复,这次受伤受的不只是身体上的伤。

“陆姑娘,你总在床上躺着不合适吧,要不下来走走。”

苏致远看着昔日武功高超的女人变成了这个样子,暗道被自己所爱的男人伤过真的是一件很让人崩溃的事情,看陆无双这个样子说不定还会怪他多管闲事救了她。

不过,陆无双并没有这么说。

听了小菊的话陆无双才知道是苏致远救了她,虽然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方式救了她,但是心里对苏致远这个人改观了很多。

在陆无双的心里原本以为苏致远是一个只知道骗女人的情场浪子,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慢慢的从床上挪了下来,陆无双扶着墙一步步走到了外面。

天气很好,陆无双看着天空发起了呆,也没什么话要说,苏致远帮不上忙,只好去忙自己的。

小菊看着她,生怕她想不开。

伴随着几场春雨,地面显得泥泞不堪,县城里还好一些,毕竟是石块铺成的路,其他的地方就显得不好走了。到处是坑坑洼洼,即便是当初苏致远让挖出来的路,也是深一脚浅一脚,还有车辙压出来的痕迹。

临安的发展非常的迅猛,除了县城的扩大,还有各种房屋的建造,就连市场消费也多了起来。

古时候人们一般不愿意举家迁移,除非发生什么大事,但是其他地方的人看着临安这个地方变得越来越好,慢慢的动了来这里常住的心思。

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吧,杭州这样的地方有点远,落脚也难,但是在临安,就不一样了,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间接的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在苏某人的倡导下,砖瓦房屋也逐渐开始兴建了起来,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

“少爷,夫人给您缝制的围巾。”

红杉递来花无裳缝制的围巾给苏致远,令他感到哭笑不得,这都是春天了,怎么做了个围巾?

站在田间地头,看着人们辛苦的农作,就连红薯也快到了丰收的季节,这次丰收之后,想必红薯的推广一定会变得更加方便起来。

临安需要的建设资金越来越多,公共厕所,道路建设,都是银子,苏致远从税收的银子里拿出来搞建设,还有剩余。

临安县城的周围有不少田地,按照临安扩大的步伐来说,占用耕地是迟早的事情。

除了有田地的这边,另外的地方就是小山坡了,改造成城镇那肯定是不行的,相比较来说田地还可以。

在苏致远的心里,下一步就是临安城镇化,甚至让边上的村子改造成临安县城的一部分那也是可能的。

这个时代民以食为天,耕地意味着什么人们都知道,基本上是**,卖什么都不卖田地。

在考虑耕地收购的时候,苏某人想了很多,但是最终还是决定用和平的方式实现耕地变城建。

这些日子以来,最明显的事情无非就是临安人多地少,客栈爆满,很多人家纷纷开始造二层做生意,周围的树木砍伐的不少。

拟定了补偿的方案之后,苏致远看着临安东边的一大片田地,还有很多人在里面农作,都是准备来年丰收的,要收购田地的话语始终说不出口。

分发均田制可是唐玄宗的命令,要让百姓们有地能耕种,结果苏致远大肆发展县城建设,耕地面积减小,很多人对此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按照当时的价钱来说,其实也有卖田地的先例,一亩地也能卖个十几两银子,而且都是分上等田还是中等田和下等田的。

如果是下等田,一亩地连十两银子都卖不到,可能也就是七八两银子。

看着县城边上足足有几十亩地的大空间,苏致远估算了一下,按照一亩地二十两的银子来算,这起码要千两银子才行,毕竟上等田可不好得,这里的土都是好土。

按照城边的面积来算,很多人对二十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都表示了看法,都认为低,苏致远知道自己给得其实不低了,但是县衙里的兄弟和自己的夫人姐妹都认为低。

没几天,苏致远就知道了原因。

按照土地对于人的作用来说,除了能成为田地,那就是宅地。

现代当然有宅基地这个说法,但是古代没有啊,自己家的田地若是想要建成房子也不需要和其他的人说什么,自己建就行了。

如果是按照田地卖,自然卖不了多少钱,可是若是能自己盖房子,那价钱就不一样了。

苏致远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人在往田地里添土,垫地基了。

按照现在盖房子的价格,若是村里的房子自然不值钱,但是县城里的房子还是价值不错的,按照拥有这些田地的百姓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富。

坐在大堂之上,苏致远和众人商讨着土地的收购价格。

“你们说,若是我收购百姓的田地,什么样的价格合适呢?”

衙役郭某立马道:“大人要收购,自然什么价格都合适!”

衙役李某接道:“是啊,大人,您要是收购土地,就算是只给十两那他们也只能从着,何必商量呢?”

衙役王某说:“你们懂什么,咋们大人是不想以势压人,想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把农田交还出来而已。”

苏致远赞赏的点了点头。

“不以势压人,除非大人您给的钱足够高,不然不可能心甘情愿给东西的,我和这帮人打交道这么长时间,刁民我见多了,给多少都嫌少。”衙役赵某摸了摸头道。

其他人想了想也跟着点头。

苏致远明白这个意思,但是他想的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把临安打造成一个很富有条理的城市,若只是单纯的把临安扩大城建面积,自己不用管,他们自己就去把临安扩大了,显然苏致远这么长时间以来为了临安倾注心血,也希望在临安城建的事情上做到亲力亲为。

“大人,您是有大智慧的人,没必要因为这样的事情伤透脑筋,如果能为大人分担,我等愿为大人敢效犬马之劳!”一帮衙役齐刷刷的单膝跪地。

对衙役的待遇比以往好了太多,很多人负责苏致远家眷的安全,长时间驻守在县衙边上,对于他们来说苏致远不像是县令,

“你们去休息吧,我自己再看看。”

苏致远想着一般宅子的面积,一亩地起码是三个宅子的地基,若是按照一个地基十两或者十五两银子算的话,一亩地给40两银子是比较合适的,按照一般四口人家一年消费不到5两银子来算,其实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

恩,就这么办吧,反正我不炒作房价。

()

第七十章 高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有难处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了,杭州第七十四章 处理赃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和谈僵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没那么简单第三百三十五章 歌舞升平第二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的反贼第一百五十四章 玻璃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死心的李林甫第一百三十八章 军营演练第二百零九章 新罗侍女第三百二十七章 分道扬镳第七十八章 水师提督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林中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汉州第七十五章 防潮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声鹤唳第一百九十四章 梁国公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可抗拒的历史点第一百六十八章 抢风头第三百三十二章节 不可能的梦想第四十二章 说媒第二百六十一章 翩若惊鸿第三百二十三章 良将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第九十三章 山林盗匪第三百四十九章 群臣的态度第一百一十章 武学秘籍第十六章 有了萝莉的生活第七十三章 斗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草莽第一百六十九章 没那么简单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二代第十四章 抽奖甩货第二百三十五章 实际情况第一百九十二章 京兆府夜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刺客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近乎第三百五十四章 终到蜀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晚上发生了什么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二代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五章 峡州饥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热情的百姓第八十三章 局第九十六章 澡堂第三百七十一章 蒙混进城第一百二十章 观察使到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晚上发生了什么第七十四章 处理赃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虚张声势第二百六十章 寿王李瑁第二百九十一章 雷霆震怒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曲之地第四十三章 私塾第四十五章 种豆得豆第三百八十四章 吐蕃来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存还是死亡第八十一章 唐思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枣第一百七十九章 夜谈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年关集会第二十六章 捉奸(3)第二十二章 商业交流第八十一章 唐思雨第一百零九章 发展从识字开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劫官银第六十七章 转业第一百三十七章 非议第二百四十三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五十四章 终到蜀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次入宫第三百一十四章 册封大典第一百三十三章 开春计划第五十五章 变化第一百三十章 年关将近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二代第一百八十六章 江州琵琶女第二百二十六章 没动你的贞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可抗拒的历史点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可抗拒的历史点第一百七十章 名利场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近乎第五十一章 明法篇第一百三十五章 从良之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夫妻谈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会武功的女人别惹第三百七十章 扼守要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外族之患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瑛的处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思想冲突第二百六十章 寿王李瑁第三百八十五章 形势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唐第三十五章 独领风骚第二十七章 浸猪笼第一百五十四章 玻璃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死心的李林甫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廷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