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儒家的问题

第21章 儒家的问题

面对杜如晦陡然的询问,整个政务厅内骤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向李泰看过去,如果目光能化成利剑,李泰现在怕不是四分五裂了。

“所有的钱财,自然投入到了农业学府了!”李泰面对如此询问,倒是坦然说道,

“农业学府今年招募流民开垦田地,同时收养了八百名学生。

这些人吃穿用度,一直都由开水澡堂和养鸭场赚到的钱来养着。

今年,我打算趁着冬季举子汇聚长安,打算,招募些举子给他们教学。

而让举子能看得上农业学府,也只有多提升点月钱,多供应给他们一些笔墨纸砚。”

对李泰来说,这些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自己赚到的钱,每一分都花费得明明白白。

如果要查,那仔细查就是了,自己自然无惧,因为自己是真的要干事情。

可以说李世民的儿子谁都有可能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但就是李泰最不可能。

李泰从当初开府搬离东宫后,就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都在坚持自己的念想。

至于现在,随着李泰把流浪长安的人口吸纳,同时又推出一文钱就能买卖的开水,不得不说,长安一众大臣到底暂时不需要担心今年长安有人会冻死的事。

“阿耶,莫笑了!”李泰忍不住噘噘嘴,道,“将来我农业学府出来的农学大家定会成为国之栋梁,现有个机会放在阿耶你面前,想不想为未来的国之栋梁增添一分力!”

“墨科?”房玄龄听到这词,倒若有所思道,“为何不叫匠科!”

而当太子加上了天下儒士的支持,在场众人不认为李泰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圣上,臣杜如晦弹劾越王损公肥私。

周围重臣听到李泰的话,纷纷忍俊不禁,即是感觉越王的豪气,也略带着几分期待。

听到李泰这话,李世民不由轻笑了一下,开口道,“我知道了。”

如此轻慢,把朝廷命官置于何地!”

“越王想重现百家?”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语,倒是又问了一句。

所以,他们也就想要看看李泰到底能够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他们想要看看李泰夸下的海口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实现。

在他们看来,李泰一不是嫡长子,这天子顺位自然轮不到李泰,前面还有李承干呢!

而第二点也是最致命的,那就是李泰认为儒学有问题,这等于是彻底的得罪了儒生。

但群臣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却充满了惊叹,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应该思考的事吗?

会不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也同样也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样子,在这时候,自热毫不客气的向着李世民要人:

“农学院里面的学科分为了文,数,农,医,墨和乐六科,其中文乐两科我倒已找到管理先生的科长。

杜如晦看着李泰果断认错,便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对李世民道,

“越王殿下,欲修建农家公学终究是美事一件,朝廷官员因有职责不方便承担。

但等所有人都见识到这座学府的力量后,真到那时候李泰可以说是羽翼丰满了。

但现在,李世民感觉自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但官当到他们这层次,更多则是实用主义,哪怕对儒学肯定是有好感的,但还不至于因为儒学,进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压李泰。

当然,现在李泰的农业学府,甚至连火苗都算不上,顶多就是李泰自己打算弄出一个火种来,至于以后到底是被狂风吹倒,还是野火燎原,那是只有历史才能决定的事。

这年头能做间谍的都是人才,君不见香港黑道,日本酒厂,还有美国的神盾局,那不都是靠着一堆二五仔支撑起来的。

“我回答自从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那大汉灭亡的一切问题,就一定是儒学问题。

内政厅里面的大臣,看着杜如晦自荐了自己家小弟后,倒堂而皇之的回到位置上。

自己准备走得就是积厚博发,靠着生产力提升来王道碾压的道路。

我的回答是,大汉那强都会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我们大唐呢?

而李泰摇摇头说道,“曾经孔颖达孔给事中曾经问过我,大汉之灭灭于谁手?”

反而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说道,“农学准备开课了?居然打算招募长安科考的举子!?”

倒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怀疑,而是正常皇帝对嫡子的一种保护与限制。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杜如晦,很显然在越是大问题上,杜如晦的决断就越是敏锐。

但臣之小弟杜楚客,少崇奇节,颇有才名,喜欢墨家遗著,如今正在嵩山隐居。

所以我想以百家为参考,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了这话,在场众人微微一愣,就算是李世民听到这话,手也不由一紧。

所以与其把局面搞得复杂,李泰感觉自己智商不够高,那就尽量让局面简单化。

一是合理的把郑家纺织产业纳入到自己体系下,至少以后不会再有御史不长眼的去告状。

听到李泰的话,在场众人能听得到李泰口中的坚定,内心更是有种难以言喻的振聋发聩。

说实话,李泰的想法非常简单,自己组建了这么个学府,只要李世民的脑袋是正常的,肯定会安插几个人进来。

事实上,至少听了今天的话,没人感觉李泰能够登上皇帝的位子。

这时候,杜如晦站出来把众人拉回了现实,开口道:

“阿耶,农科科长以后要统领全校科目,所以我准备暂时先留着,等以后真正能出一位农学大家,能够让学府内的众人信服,我再让他统领农科。”

更重要的是,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大唐的一品亲王更有资源去推动这件事情。

“泰知错了,多谢杜公教会,泰并没有任何轻慢朝廷大臣的意思。”

但数农医墨四科依旧无人,能不能向您从太史局、太医院里找数科和医科的科长。”

自己为了最快速的平息事情,便让李泰快速开府,然后派遣颜勤礼进行私人教育。

听到李泰自信的回答,在场众人自然能够听得出李泰与其之中的陈恳。

更进一步想一想,李泰失败还好,如果成功了,那等于是真掀了儒家了底子了。

现在学府缺人了,就算李世民这次没找自己过来,李泰都会找机会跟李世民哭穷,然后让李世民把人安插进来。

一时之间,在场众人倒是有几分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只不过,杜如晦做事的决断还真快,甚至连人选杜楚客都算了好了。

阴谋诡计什么的自己不会玩,也不擅长玩,那就让自己做得事情变得敞亮。

能不能找到自然另说,但无可否认,这件事对李世民来说本身就值得重视了。

原本李世民想要随便给李泰一份口谕,让李泰去太史局或者太医局领人。

李泰听到这话,虽感觉自己学府将来绝对会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但现在李泰却只能恭敬的对杜如晦道,

“青雀你且先回去,剩下的农,医,数三科科长,过些天我会给你补上的!”李世民对李泰道。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只是得意与欣慰,得意自己儿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儿子。

要真什么人都不派遣进来,那反而李泰要小心是不是自己已经被李世民抛弃了。

这年头谁干本职工作不是在摸鱼啊,也就二五仔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却是有些无奈,不由申明道:

“阿耶,我要得不是一群只知道种田的田舍郎,而想要的是一群能够钻研农业知识,传播农业知识的农学大家。

毕竟李泰拿头翻盘,还不如指望向来聪颖仁性的李承干疯了,要造李世民的反好了!

二就是自己想从李世民的手中能不能扣点人过来。

就算是杜如晦也没再在钱这点上追究下去,因为他们都听得出李泰的自信。

而李泰看着李世民准备认真的思索安排人员,不由开口道,

李泰环顾众人,仿佛已经无路可退!

所以反过来这座学府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成为李泰最大的政治根基。

“居然还作书立传!”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忍不住哈哈笑起来,道,“那你可要好好努力,我还等着你作书立传呢!”

而在场一众大臣,更是多少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儒生从此多有轻慢李泰。

因为他们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现在众人关心的都是李泰想挖孔夫子墙脚的志向,对比郑家的织布产业这点小事,拿来对比听了都觉得庸俗。

不过,一想到这是李世民的儿子,好像天生圣人的设定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若是不识字,他们怎么能作书立传,传播农学!”

没想到这件事情,李泰依旧没把它给真正放下来啊。

否则李泰对太子李承干绝对会有很大威胁,一种威胁并不是说李泰能因此成为太子。

而是说只要李泰成立的这座学府,并从学府中真走出几个人才,那他们天生就会盘踞在李泰身边,成为李泰的政治团体。

但在听李泰的话,听到李泰想要找到大汉虽强却亡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是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那这学府的立意就瞬间拔高起来了。

所以,李泰不怕李世民不插人进来,怕得是李世民一个人都不塞进去。

而如今,我还是这一个答案!”

所以杜如晦让杜楚客在李泰身边,就是等到哪一天,李泰做错事时,杜楚客能遏制住李泰的所作所为,让李泰没做傻事的资本。

当时自己刚刚称帝,才签下了渭水之盟,结果孔颖达这大儒被自己的儿子李泰给气晕了。

仿佛刚才训斥的话,不是你杜如晦说的似的,这年头怎么会有你这么不要脸的人!

朝廷大臣乃国之栋梁,岂可因一句话,便弃品级官位,给他这还没有影的学府做科长。

得到李世民的保证,李泰也就安心的告辞了,毕竟自己这次的两个目的达到了。

自己前期有李世民做保护伞,众人也不会认为李泰建立了这么一所学府就能改变什么。

与儒家为敌,几乎所有人可以说想都不敢去想,但李泰仿佛就有着这么个志向,并且还有行动有资源的在一步步推进,孔颖达知道当初的问题,给儒家到底埋下了多大的坑吗?!

“胸无点墨,徒为匠工!”李泰道,“墨者,非公兼爱明志尚贤!”

说不定自己还能趁机收割一波底蕴,以后自己也不再是官宦世家,而是类似五家七望的顶尖世家了。

他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李泰对房玄龄道,“房国公问我,是不是想要重现百家?

原本李世民对李泰想要建立农业学府,也就怀着李泰无聊,所以想要建立个学府,就当给人扫盲了,自己何必介怀。

不说远的,至少他解决掉了蝗灾,已开始筹建农学学府了,所谓天生圣人不过如此吧。

而自己只要不造反,等到自己续接贞观荣耀,这些二五仔还不都是自己的忠实狗腿子了。

他无职无官,想来做墨科之长,正好合适!”

“好好好,你说说,怎么个出力法?”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问道。

因为只要李泰流露出要夺嫡的可能,那天下儒生就都会向李泰的对手汇聚。

但杜如晦这事情做得的确果决,他虽不知道李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就按照李泰就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志向与智慧,杜如晦感觉李泰需要人进行引导。

而他们的注意力,也随着冬天的到来,开始进入到准备大朝会,以及每年正月的常考上。

他们也是要选拔优秀举子,吸纳优秀的人才进入朝廷。

至于李泰的农业学府,稍微派遣个人去注意一下,这都是看在李泰面子上。

毕竟一座学府,难道还真的能翻了天不成。

(本章完)

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146章 挖墙脚第5章 鸭蛋王第84章 帝国的执行力第117章 邯郸学步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战终结第419章 杜荷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325章 毛纺织第69章 高陵没有收入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98章 跪下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丽第94章 制约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45章 洛阳开发计划第245章 洛阳开发计划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306章 李春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第423章 糖衣炮弹第480章 李世民的准备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116章 信息茧房第321章 交税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100章 心黑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赋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430章 重开丝绸之路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赋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369章 战后的封赏第463章 惩处余党(今天一更)第92章 熬出头了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84章 帝国的执行力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171章 殿中对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23章 头疼的李世民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238章 吐谷浑来袭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491章 序幕的拉开第327章 西域的谋划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39章 传播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547章 春风化雨第400章 整军出发(今天一更)第423章 糖衣炮弹第521章 各自的应对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313章 粮票第398章 征讨高昌第56章 玩真的第72章 集装箱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7章 马周第6章 请蝗仪式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547章 春风化雨第433章 三个天赋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385章 与高季辅的会面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第127章 长乐来访第179章 我就选你了第211章 传信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第351章 公平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