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群星汇聚

第22章 群星汇聚

随着李泰离开,一众重臣依旧处理着政务,对他们来说虽然对越王的表现略有几分称奇,但相对手上处理的国家大事来说,越王这一点小事,真算不上什么。

倒是房玄龄看了看杜如晦,不由道:“山宾有意回长安吗?”

“静极思动,但又矫情的不想入官场,既然正好遇到越王的农业学府缺人,那就让他在农业学府里待一段时间,也许也能引导越王的未来走向正道。”

杜如晦坦然道,“不论越王是少年轻狂,还是心有丘壑,至少越王有一点是对的。

如果儒家学说本身就存在问题,那就只有以百家作为映照,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所以你就直接往农业学府里直接塞了人!”听到杜如晦的话,房玄龄敲了敲桌子,道,“越王虽然少聪明慧,但至于如此吗?!”

“李少师曾经跟我说过李泰之事,如今多一手准备,也许将来就少一点纷争!”杜如晦倒较为平淡的对房玄龄道,“越王到底是对太子最具有威胁的人!”

房玄龄听到杜如晦这般的说,倒也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二人都是从玄武门之变走过来的,所以他们不想要再经历一次玄武门之变。

那在李泰身边多安插些人手,让李泰失去谋反本钱本就是应有之义,甚至可说顺手而为。

而就在李泰奋笔疾书,给自己的农业学府制定未来计划时,一封书信送到在嵩山修行的杜楚客的房间中,看着自己的兄长给自己送来的书信,杜楚客喃喃道:

“煤矿?”听到李泰的话,马周皱了皱眉头道,

“你这是想到哪里去了!”听到马周的话,李泰不由又气又笑,自己怎么可能会造反,要知道上面坐着龙椅得可是李世民耶,自己要多想不开才要造他的反!

自从盐铁专营这一件事情开始,在封建时代任何想要碰触这两件事的家伙,不是造反,那就基本上是在造反的路上,马周可不希望李泰在这时候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

从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对找突厥一雪前耻的想法就留从来没有消停过。

而我想要掌控煤炭,便是因为在这冬天见到了它的力量,它才是我们如今的根基!”

“煤炭可燃,乃是一切之基础!”李泰道,“人之所以为人,那是人会用工具。

而马周早就已经在越王府中等着了,见到李泰回来脸上的从容与轻快,倒双手抱拳对李泰道,“恭喜越王,看来您成功把纺织产业给留下来了。”

不论对现在李泰想要发展农学学府,还是将来农学学府真有所得,至少能让李世民放心。

虽然他是兄长心目中的完美君主,但真是我心中的君主吗?”

如果杜楚客与孙思邈两人怀着各自的心思进入到农业学府,那李世民倒找来了李淳风,让这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会待在太史局的俸禄小偷,被一脚踢到李泰的农业学府里。

杜楚客挥了挥手,对身边童子道,“我兄长找我去长安,今后就不在此地打醮了。”

倒不是李世民不放心而安插人手,而是真觉得杜如晦能如此重视,自己多少也关注一下。

这次李世民便打算借助这个机会把孙思邈这位神医留在长安,以后就算身体真出现了什么毛病,但有这位神医在侧,这多算是有点保障。

而既然关注了,那就再多投入一点资源,如果李泰真能寻找到大汉覆灭的原因,那自己就算投入再多资源也是值得的。

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话语,敏锐的觉察到什么,果断第一时间道。

但听着李泰的描绘出来的蓝图,马周也忍不住的沉沦,因为李泰所描绘的出来的蓝图是这般的美好,让自己愿意跟在李泰的身边,把他的梦想给一点一点的实现。

而实际上,当李泰怀着寒暑假最后一天,以及考试前一天的精神来,来给自己的学府制定计划。

“但我们今年遭受了蝗灾,除非明年别出事,否则想进行劳师远征可不容易!”

嗯嗯,本来去夏州吃了两年沙子的应该是窦静,但因为蝗灾到底算是被司农寺给解决了,那窦静自然是有功无过,那换了吃沙子的人自然就成了司农少卿的赵元楷了。

实际上,当初李世民在继位时就征召过孙思邈,但被孙思邈以不喜为官给拒绝了。

“颉利暴虐,如今逼反了薛延陀部落,若是不能尽快解决,怕是会重现隋朝之景!”

不过,这些国家大事对李泰来说还是有几分遥远,现在的李泰春风得意的从东宫全身而退,顺路去见了长孙皇后,到底打算在在落日之前,回到自己的府邸。

“嗯?”马周见到李泰的样子,倒带着几分的疑惑,却是不知道李泰又有什么事。

毕竟,仅想要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家只收一文钱的开水店铺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来写大纲,你来填充内容好了!”李泰想了想,倒对马周亲切道。

对突厥的包围网,从贞观元年一点点撒开,比如夏州就是今年与突厥的交锋中夺回来的。

“可行!”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建议,点头道,“纵然没出现变故,陛下将来北上讨伐突厥,此地也是必经之地,在这里屯田蓄粮倒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人选!”

“好!”马周听到李泰的话笑道,他倒是想要看看李泰准备做什么。

毕竟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只能说,八岁的越王都已经这么妖了,等再过个十年八年的太子真的斗得过李泰吗?

对此房玄龄表示无比的怀疑。

退一万步,哪怕只是在草原上埋一个钉子,也算为了将来讨伐东突厥做准备了。

因为孙思邈在长白山隐居的时间若有所得,准备撰写一本总结自己心得的医书。

这种事情正常来说,只有长安能够做到,因为这里是帝都。

不过,很快众人便把这件事情给放下来了。

李泰点头道,“从燧人氏点燃第一支火种开始,我们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寻求更高的温度,控制更高的温度,然后把这更高的温度作用社会的历史。

若能背靠朝廷方便自己进行资料的查询,至少自己这本医书写出来,也就不枉此生了。

商周青铜,秦汉钢铁,本质是燃料的燃烧温度在不断的在人的手中创造出新的高度。

“越王的农业学府让我去做墨科的科长?算了,至少也是一个近距离观察李世民地方。

得到了这个消息,李世民决定好好利用薛延陀部落对东突厥分割。

李泰点头道,“希望阿耶给我找的各科科长能够快点过来吧。

李泰认真道:

“所以,我便想要用更多的煤炭去做实验,分析它的性质,明白它的原理,甚至彻底的用它去改造这个世界!

而这少少的两座小煤矿是绝对不够的,我需要得是遍及整个关西的煤炭产业。

“大王,您的这般问题,请恕在下回答不出来!”听到李泰的话,马周无言以对。

最起码任何一个百姓想烧开水,我能让煤矿直接送到这城市,这小县,甚至村庄。”

因为维持这种复杂,能让这个学校看成是一个小社会,甚至有助于学生们的磨炼。

当然李淳风只不过身份从原本的太史局将仕郎,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从九品的临时工。

总而言之,因为李泰这次主动邀请,李泰这个农学学府,还没有建立,里面各科科长的成分都变得相当复杂,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泰有意维持这种复杂。

“除去农业学府的开销,我想要尽可能吃入长安的煤矿!”李泰郑重道。

而杜如晦正看准这点,才会毫不犹豫的顺手布置,而李世民因杜如晦的布置才慎重考虑。

“煤矿在泾渭之地并不罕见,但基本上所有的矿场唯有做钢铁生意才真正的赚钱。

因为哪怕他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宽阔,但面对未知的东西依旧充满了好奇与迷茫。

而对李泰来说,自己不怕农业学府里面成分复杂,反正既然入了口袋,那将来都会是自己的菜!

当然,在房玄龄看来,希望李泰是本能的想要去找李世民帮忙所以提出这请求,而不是真正看穿这里面的厉害关系,而主动的对李世民提出求援。

“三年发展计划?”听到这话马周不由带着几分好奇,道:“这是什么?”

越王你准备入手这么多的煤矿,可是准备入手钢铁生意,

正在太白山之中隐居整理自己七十年医学所得的孙思邈,也很快收到李世民的召唤。

“颉利是否能解决薛延陀,三年内便能看出结果,让人先在这里屯粮。

虽然马周并不清楚,李泰这般对纺织产业的重视,但马周却清楚,这东西到底是资产,既然有那最好还是吃下,有助于越王府的实力稳稳增长。

不过有越王拦过,总不能让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的窦静去边疆屯田,这也太过显眼了!”

因为大唐这年过得不是很好,同样的突厥一样也相当的悲催。

但房玄龄不得不说,李泰主动的过来找李世民要人安插到他的农业学府的确是妙手。

而我想要掌握煤矿,便想要知道,我们真把煤矿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了吗?

如果不是,那把煤炭的燃烧到极致又会发生什么!”

如今才初入冬季,暴风雪席卷漠北,突厥牛羊死亡众多,薛延陀首领夷男反了东突厥。

“根基?”马周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带着几分茫然,却又忍不住的深入思索。

一天时间手中废弃纸张怕就堆积了半人高,白鹤进来把这些纸张进行整理,同时给李泰送来了水果与点心,甚至偶尔会红袖添香,帮忙研墨。

“屯田边疆,伺机而动!”房玄龄思索了一下,指了指夏州的位置,道,

“知道了,有关赚到的钱,我会尽量去购置新的煤矿场的。”马周对着李泰点头道。

若东突厥真出现什么变故,到了需要出动军队的程度,那夏州能马上获得粮草补给。”

“换个人,这次赵元楷不是表现得挺出色的,而且他本人虽谄媚了一点,但到底是个干吏,让他去夏州做刺史屯田好了。”杜如晦道,“至少也算跨入了正四品的官职了!”

听到李泰这话,马周也忍不住去遥想,但他非常清楚,想要见到李泰所说的这一幕真正实现,怕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医科……”孙思邈看着李世民只征召自己进入一个学府去做医科的科长不由若有所思。

房玄龄拿着情报,不由若有所思,总感觉不下一手棋,实在太对不起这机会了。

房玄龄思索着说道:“窦静……若这次事败了顺手把他安排到夏州去倒是正好。

赵元楷不知道听到自己升官,会不会高兴的晕过去,而这仅只人事调度中的一个缩影。

趁着冬天,我想给学府制定一个简单的三年发展计划,让各科科长们能彻底执行下去!”

若如此,我劝您还是把注意力放到农业学府上来才是正事。”

“你来得正好!”李泰见到马周,挥手道,“有点事情需要你来帮忙。”

“就他吧,磨砺磨砺恶习,窦静后,也好接任司农寺!”房玄龄也同意了。

毕竟比较起司农少卿,夏州当刺史到底是升官了,运气好说不定未来还有战功。

这可是李世民想了好久,终于在李淳风快转正时想到了这么个还没转正家伙,

然后直接被一脚送到李泰的学府里面,至于原本的将仕郎,自然是没有了。

正如同杜如晦所说,总不可能真派遣朝廷官员来管理这农业学府,否则这学府的编制又该怎么算,

至于颜勤礼,马周等人是越王府直属,他们去农业学府挂名,是因为李泰算是这学府的创始人,他们去挂名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其他科长,还是白衣的好。

而李泰的这个学府,以及基础的人员构筑,也随着李世民的支持,一个个怀揣着各自目的的人,开始向着长安的这一座农业学府汇聚了过来。

(本章完)

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45章 僚人叛乱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141章 冯盎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08章 阴谋的余波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437章 阴谋进行中第355章 工匠考核第158章 张玄素的见闻第64章 胜利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148章 乐谱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402章 覆灭高昌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35章 行刺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规划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245章 洛阳开发计划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290章 保护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144章 顺利通过第84章 帝国的执行力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第15章 冬日将近第43章 开会中第359章 薛仁贵的急袭第474章 令人绝望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5章 鸭蛋王第106章 女子织造学府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469章 田长耕入萨珊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72章 集装箱第69章 高陵没有收入第336章 博彩第165章 坠马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辞第94章 制约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第451章 魏王谋反了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177章 盐场发展中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270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第194章 证道法第414章 武侯八卦阵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315章 钢铁城第29章 图书馆第507章 埋伏李世绩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余波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427章 看不懂局势了第226章 锦衣卫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第72章 集装箱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138章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206章 秉烛夜谈第290章 保护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410章 张玄素被刺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287章 控制第366章 吐蕃的实力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410章 张玄素被刺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90章 方便之门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13章 薛延陀进击中(这个月接下来可能都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