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

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

“见过永宁公,您怎么来了?”

就在李泰梳理完了自己在洛阳的大小工厂,调整了它们的布局位置,回到洛阳准备大干一场时,却没想到永宁郡公王珪居然在自己的魏王府里面坐着了。

他此刻正悠闲的喝着自己储存的乌龙茶,真是当做自己家了啊!

但面对着王珪,自己能怎么办呢,自己只能够赔笑啊?

毕竟这位可是六十六七的老爷爷,在古代这年龄已经足以胡作非为了。

更不要说,他还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之前的唐初四相之一,就资格上来说,他比房玄龄跟杜如晦的资格要更老。

王珪摸摸修长的胡须,笑眯眯道:

“我才刚刚把修订的《五礼》交上去,圣人便任命我为河南牧兼魏王傅来这洛阳就职。

所以魏王,您应该不会厌烦老臣吧!”

“哪能啊!”李泰听到王珪的话,道,“有您这样的贤者帮我把握方向,我正求之不得。

我应当多多聆听您的教诲才是,何来厌烦之说,永宁公误会我了啊!”

所以李泰这话倒也不全是猜测,多少有点把握的。

“既然伱的设计技术如此优越,那我便把道术坊交给你去设计,让洛阳最顶尖的农业学府坐落于此。

倒是吕才继续道,“但种植花生之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魏王可有什么好的补充办法?”

否则自己若把事情都给办理了下去,连招呼都不给他打一下,那李泰觉得王珪肯定是打自己的小报告。

“嗯,首先我已找到了花生,让农学院去实现规模化种植,这东西很能产油,完成了规模化生产,那以后的油料就稳定了!”李泰看着众人道。

不过,虽然来了个惹不起的家伙,但李泰却也没感觉自己一定会跟他起冲突。

一个月时间,足够让他们去了解洛阳这一座城市,再让他们行政会方便很多。

一行人或多或少的打量着王珪,而王珪对众人的到来没有丝毫的在意,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仿佛随时都会睡过去似的。

却见白鹤领着王珪前往了他居住的房间,而李泰看着王珪离开的方向,却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因为李泰没想到,父亲居然给自己空降了一个魏王傅下来。

甚至还有一份多出来送到了王珪手上时,王珪脸上都出现了一抹意外。

基本上如果这些基础设施没有弄好,那洛阳就算有再多人来,最终还是会流逝的!”

“是的洛阳发展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完成炭米油盐酱醋茶这几项百姓的基础生活物资。

至于《万象神宫》这个招牌工程自然没有意义,与之相比倒是《长安到洛阳的驰道计划》被自己给取消掉了。

王珪可不好惹,虽然他能力也是顶尖的,但现在他真正强的地方并不是能力,而是年龄。

毕竟他都快七十了,想来也是想好好退休恩荣养老的,留下来的命多活几年不香嘛。

很快便见到卢安寿、白鹤、孔雀、任雅相、田长耕、吕才、王真儒、以及魏旭和张随全部都相继来到魏王府,而李泰则把王珪介绍给众人,众人自然是对王珪恭敬行礼。

百姓们若是需要油水,自己弄些肥肉去熬油也就是了!”

我需要洛阳每个坊市都必须驻入这样的供销社,能让底层百姓能消费得起这七样东西!”

而李泰给自己的计划做好收尾工作后,很快便到了第二天,李泰倒乖乖的去请王珪一起过来开会。

不过,魏王您这里的茶水不错,很不错!”

“但魏王您曾经说过,养殖产业的上限是由他们的饲料决定的。我们那里来得那么多饲料来给它们去吃!”

因为李泰从一开始就一手打造出来的产业,对李泰来说炭火,粮食,食盐和茶叶想要获得并不难获得,至于酱料与醋,酱料基本上有大豆就有酱料,而醋则是基本上能酿酒就能酿醋,所以李泰执行这条政策,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油上。

“白鹤!”李泰果断道,“准备一斤广州送来的乌龙茶给永宁公备上,另外收拾出一个院落给魏王傅长久居住。”

在武周定都洛阳之前,长安人口是洛阳的数倍之多,都到了长安的环境难以承受的地步。

所以,李泰倒不怕来一个哪怕掣肘自己的家伙,但来了一个老者看着自己,甚至要是一不小心把他给弄死了,李泰感觉自己会有大麻烦。

但如果全部都是平民的话,那一般来说一个坊市居住最多也就千多户,想要把两万人挤在这坊市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花生就是华夏本地产物,只不过这东西都是生长在南方地区,而且果实在土里面,也许偶有当地人当做零食去吃,但能把这种东西拿过去榨油的那是真没有。

王珪听到李泰的话也不多说什么,只笑眯眯道,

“魏王且放心,我都快古稀的老头子,有一天没一天的过活。

所以李泰打算把洛阳发展成百万人口的城市,那洛阳的基础设施也必须要跟上,而除了道路以外,这七样东西是必须的!

“炭米盐酱醋茶,这几样倒是好说,我等明白魏王您已经有所布局。”

李泰打量了一眼阎婉,神色中却带着几分意外,一拍脑子顿时想起自己已结婚了。

而王珪见李泰一大早便亲自过来告知他洛阳的事务,倒笑眯眯的答应了参加。

不像你们年轻人精力十足,当一天过一天而已,定然不会影响到魏王您在洛阳施政的。

说实话正常来说,长安的坊市如果是高官居住,那几个人占了一座坊市,甚至一个人占了一个坊市的也未必没有。

我知永宁公最擅长辨别清浊,疾恶奖善,还望接下来能与永宁公携手共进发展洛阳。”

“两万名学子老师?!”阎婉听到李泰的话语,神色中不由出现了几分惊讶。

“嗯!”李泰点头说道:“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对了,今日回来我见院落中整洁了不少,甚至连走过花园的景致也挺别致的,相信这一个月你废了不少的心思吧,却辛苦你了!”李泰对阎婉道。

所以,李泰回到魏王府后,便对他们下达了通知,让他们明天来魏王府开会。

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

说实话,李泰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弄到花生。

李泰开口道,“诸位今日请大家过来,即是让诸位分享下各自在洛阳的心得体会。

“哈哈!魏王可是妙人,既然魏王盛情邀约,那某便不矫情了。”王珪从容道。

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

李泰徐徐道,“王妃先睡吧,某手上还有点事情要处理。”

“《炭米油盐酱醋茶》”看着这个计划书,在场众人脸上不由带着几分迷茫?

李泰挑挑拣拣,到底找到了一份自己被丢在了角落里面的计划书,吹了吹上面的灰,觉得就这个了,且先把这个计划书先运转起来再说。

“大王,夜深了,是不是应当安寝了?”阎婉看着李泰的书房里面灯火通明道。

阎婉听到李泰的话语,倒也是顺从的点点头,没有再过多的纠缠。

“还请大王等一些日子,婉儿定然给大王您一个满意的答复!”阎婉握紧拳头说道。

这时候的吕才开口,“但油呢?我们可否有大量的油,来平抑物价?”

自己则回来好好的梳理一下,下一步发展,什么《万象神宫》,《长安洛阳驰道计划书》,李泰也都拿出来了翻阅翻阅,但最终还是把这给放弃掉了。

“养猪吧!”李泰很认真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到这话,李泰笑了笑,道:“那你且先回去,我这里处理完事便是回去睡觉!”

“哪里!”听到李泰的夸赞,阎婉得意的轻笑起来道,“大王喜欢就好!”

李泰看着阎婉,却是笑了笑说道,“你可否有信心?”

但没想到,袁客师回来时,带回来的南方的种子里面就有这种花生种子,便尝试着在农民学府进行种植,势头还不错,明年再种子一波,应该就能够进行全面的规模化种植了。

我会让吕才把农业学府的设施需要交给你,你至少需要设计出,一个坊市至少能够容纳两万学子老师的生活,同时需得给他们配置好学校所配套的设施。”

见到手中计划书,王珪对李泰笑了笑,便低头看了起来,不见刚才的疲态。

所以,李泰见到也挺意外的,还好农业学府从建立起来就有收集稀奇古怪种子的爱好。

与之相比,倒是自己手下那么多的人,在撒出去了这么久时间,是时候回来了。

“啊?”众人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愕然,没想到李泰会提出这么个建议来。

吕才到底是基础扎实,却是很快抓住了其中的缺陷。

当然,李泰不知道的是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

尤其是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

李泰说着,便让白鹤把这一份已经计划书抄写了十多份,每人手上都有一份。

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在场众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觉得在农业上听魏王的判断应该不会有什么错,但众人又没见到过花生榨油所能够到达的产量,倒也不好直接下定论。

“如果是长安的话,我真没有办法!”李泰从容一笑,道,

“但洛阳北至幽州,南到余杭,我不说让别人运输些粮食过来买卖,我只是不断的收糠麸来给猪吃,相信北至幽州,南至杭州,终归是有人愿意做这个生意的吧!”

李泰说完对王珪道,“永宁公且先在魏王府住下。

但长安的百姓也没有谁想要过来洛阳这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洛阳这边的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基础的生活资料有些跟不上。

“诺!”阎婉听到了李泰的话,情绪却也不由自主的低落几分,但还是应答了下来。

一直以来李泰都认为这东西要等到明朝时,才会从美洲那边传到华夏来。

“慢慢想也就是了!”李泰看着阎婉,笑了笑道,“要是实在做不到,那也没办法!”

李泰坚定道,“这将会是我们今年明年甚至更久时间,需要坚持的任务。

六十岁以上在古代基本上算是高寿之人了,而这种人不说为所欲为,但至少要是动不动往地下一趟,那是谁也受不了。

因为既然自己真正打算把洛阳当做根基去发展,第一个任务是修路自然是无可置疑的。

毕竟对华夏人来说,种植出来的东西就算是不能入口,但也能够入药,且先种植出来试试也就好了,而李泰既然上辈子见过的,那就直接拿出来研究它的发展方向。

其中最重要得原因是,自己生产的钢铁还不足以支撑这么遥远的距离。

同时也是我对洛阳的规划有了第一步计划,请诸一起过来把这计划填充起来!”

不论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位河南牧兼魏王傅哪怕表现出了并不管事的态度,但不论怎么说,自己到底是要给他面子的。

但李泰道,“我们需要给洛阳提供稳定肉食,所以在洛阳周边除了开家禽产业以外,我还会增加牲畜比如猪这种产业,从而让猪肉供应给洛阳。

“从幽州或者余杭收购糠麸来洛阳喂牲口!?”众人听到李泰的话,顿时有几分震耳欲聋,说实话这种操作莫说做过,就算想都没想过啊!

就算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王珪,却也眼前一亮,很是郑重的思索起来。

而李泰继续道,“我们现在不是在长安了,现在在洛阳。自古以来陆运成本是水运的二十倍,所以很多看起来在长安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洛阳却能实现。

因为这里靠大运河勾连华夏南北,我们要把华夏当做一个整体去考虑布局!”

(本章完)

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150章 军乐师第398章 征讨高昌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464章 为大唐崛起而奋斗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158章 张玄素的见闻第336章 博彩第19章 制作手套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133章 意外的收获第23章 汇聚学府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123章 人口承载极限第1章 贞观蝗灾第251章 六镜花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473章 铜墙铁壁第73章 李承乾的锋芒第288章 医行走第429章 卑路斯再临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165章 坠马第523章 决战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384章 吐蕃的命运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93章 与张万岁的愉快交流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52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281章 阎家第21章 儒家的问题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194章 证道法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21章 儒家的问题第37章 规划高陵第542章 回长安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450章 李佑谋反第410章 张玄素被刺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479章 亲自动手第102章 各自的羡慕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372章 下山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337章 廉租房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49章 考成法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484章 占城稻第186章 偶然的发现第66章 重疾第69章 高陵没有收入第156章 冬日第296章 偶遇第5章 鸭蛋王第28章 开学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177章 盐场发展中第172章 刘神威归来第531章 辽难运河第348章 宫里见闻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00章 阎婉第455章 复仇VS团结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505章 新神农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168章 岭南旧事第160章 托付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60章 李泰的决定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524章 交锋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第87章 医疗营回归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务第382章 巨舰抵达(阳了)第376章 草种计划的后续第154章 耻度第196章 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