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

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

说实话,难道李世民不知道,每次把李泰叫回来那肯定是会对李承乾造成影响嘛!

但李世民能怎么办,李泰从头到尾就没关注过这件事,现在都还在河南道里面修路呢!

然后自己好不容易给李承干安排了名将精兵,结果这边都把松赞干布打得投降了,那边都还没把禄东赞给拿下来。

这让自己想要照顾李承干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照顾啊。

至于李泰那肯定要回长安一趟的,毕竟需要他把哪里来得铁材说清楚。

毕竟这么多钢材料大唐不是没有,但那要给整个大唐去用得,可不是直接都砸在了一整支军队上。

没看到自己才跟李靖稍稍提了一句,便见到魏征瞪大眼睛,随时准备直谏的样子。

要是自己直接说出要复制一支这样的军队,魏征怕不是上来就死谏。

李世民想到这里,也不由感觉到头疼。

不过这时候,李世民对李靖问道:“还是等到青雀回来,你跟青雀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深挖一下适应性的战部天赋。”

自己能够安插一个人两个人,但总不可能这上万的技术骨干自己都能安插人手吧。

比如当地人有什么样地理性疾病,明年可以调度一定针对性草药等等。

就算李世民安插人李泰建立的一个个体系中,但李泰又没要造反,也就想一点点推进建设大唐,对这些甘心做间谍的人来说,真的很有归属感。

跟李泰培养出来的那种就是单纯为了生存而干活,只求安家立业的人来说,优秀太多了。

“不了,他现在正在主持河南道的道路修缮工程,想来有他的时间安排。

毕竟李承干这次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错,总不能因为李承干没有打胜仗,然后就说李承干表现不好吧。

“啊秋!不知道又是哪一个王八蛋骂寡人。”

正如此,不说这些间谍好到什么地步,但只要努力,肯定会慢慢成为行业精英骨干。

而且学府兵在西海郡那边已经驻扎了多年,便特此允许薛仁贵与学府兵今年回乡探亲。

而医行走来到百姓家中给百姓治疗,会详细指明用什么样的草药,且必须要常用草药。

大唐对于整个国家的掌控能力到达巅峰,还是自己李唐的天下,当然也就只要苦一苦李承干,差不多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初这个念头自己也就只想一想,毕竟重步兵现在的大唐都未必能够养得起。

毕竟李靖这时候也发现,如果钢铁有这么多,能打造出一支重步兵,那是不是也能去打造一支连人带马的重骑兵。

但那种医行走氛围,应该怎么说呢……就李泰的医舍保证医行走的温饱,每个月还有固定的一吊钱,但需要医行走不断去城镇周围的乡村中游走。

除了标准上的不同以外,还因为太医院里面的人太优秀了,往往在底层待一段时间,他们要么就早早跳出了医行走的坑,进入到了医舍,然后要么去医疗营要么进太医院。

那就是变得太低等的安插不进去,太高等的安插进去自己很心疼,至于一般的,那还不如从农业学府之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好用。

强不强对自己来说无所谓,毕竟任何兵种在自己的手里,总归能找到这兵种的使用时机。

毕竟他们能够忠心的效忠李世民,不也是为了大唐而奋斗,为了自己家族而奋斗嘛!

这就让李世民想要随便安插人到李泰构建的一个个体系内变得很麻烦。

不要,这可是能够武装四千人一百六十斤甲胄的钢铁啊,只要是脑子正常的执政者,怎么可能会不要这技术。

哪怕顶层的人手自己有,但只要李泰给的东西,什么时候成了只有顶层人玩的玩具了。

世家把这些人培养的太过有主人翁精神,或者说他们的思维就是自己出身就是要兼济天下,匡扶苍生的。

另外就是医行走的可以直接报销的标准服饰鞋子,这差不多就是医行走的福利了。

总而言之,只要是真正干活的,那么进来了也就进来了。

至于另外一批人,则就直接转职成专业医行走,丝毫没有要继续向上爬的觉悟。

“就先这么办吧,让青雀把河南道的道路先安排下去,让他过年时回来在讨论这些事宜!”李世民怒道,“真是的,人都到河南道了,都不给朕消停!”

李世民则思索着道,“虽然吐蕃是小国,但打败了吐蕃毕竟是大胜。

但现在看魏王这么有钱,想要养一养重骑兵好像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反正自己感觉身体还行,至少挺个十年没问题。

但人总是贪心的,尤其看着李泰一个接着一个拿出东西来,而且都是与社稷相关的事物,就算昏君都不可能说把这东西给砸了吧!

所以还就先这么拖延着吧,毕竟解决这问题自己没办法,但拖延问题总归是政客的强项。

别得不说,魏王的医行走体系所需要的医者,朝廷想要往底层安插人,但朝廷从太医院中根本就挑选不出来。

李靖一想到这里,到底多多少少是有点期待未来了。

毕竟,只要是农业学府出来的,不说站队不站队什么的,就单单是魏王一句话,有的时候都不需要朝廷的圣旨这些人都就会主动去做事,比如那次的凿冰便是其中之一。

这就让百姓们对于医行走几乎自发的拥护。

医行走如此,农学社也如此。

比如说现在魏王有了能够大量增产钢铁的办法,你到底是要不要?

一般上也都只是治疗些小病,真要说福利,也就医舍管一日三餐,外加一部分草药报销。

基本上见到一身白衣,胸口有着一株绿色草药的标志的医行走,坐在附近的基本上都愿意递水喝,如果正好在吃饭,也叫着医行走一起吃,甚至把头一碗饭给医行走。

以高句丽的底蕴,哪怕大唐连战连胜,想来也能抵挡大唐至少一波的攻势,毕竟大唐打高句丽还是很受粮食运输与冬天气候的制约。

但现实是,伱戒备没有用啊!

钢铁的甲胄,高耸的身躯,铁马金戈的场面真心令自己心旷神怡啊!

听到李世民这话,不魏征与房玄龄两人默契了看了一眼,很显然,虽然这次李泰慧眼识人挑选了王玄策与薛仁贵两人,但李世民也并没因为这件事情而放弃李承干的意思。

当然要真说起来,除了北方的薛延陀算吃了东突厥的尸体能败两次,吐蕃靠着青藏高原的地形能多败几次,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高句丽了。

因为魏王手下所产生的东西,已经越来越专业化了。

如果说,现在的李泰换一个身份,哪怕是房玄龄,李世民都应该担心自己死了后这大唐还姓李不姓李,所以还是先把他给埋了。

很显然,关于这点李世民想要跟李泰谈一谈,他们几人也能感觉到几分的凝重。

总而言之,各种方式安插在这里面的医者待的时间久了,享受着村民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敬,感受着医行天下的伟大宏愿,然后就扎根下来了。

规避兵种的弱点,使用兵种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个优秀统帅应该做得事,顶多就看不同将领能不能找到使用相应兵种的最佳时机而已。

真说起来,医行走体系的待遇只能算一般,跟太医院肯定是没得比的。

毕竟做到行业顶尖需要天赋,但成为行业骨干,基本上靠努力就够了!

而朝廷这边向李泰的各个体系安插了不少人,安插进去后,这些人一个个反正比原来的家伙都还要来得起劲,自然而然脱颖而出成为了优秀分子。

“圣人,那是马上就宣召魏王回长安?”魏征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问道。

还是那句话,基本上正经干活的或多或少都会摸鱼,就算是医学生也是如此,里面肯定有好有差,有强有弱的。

但帅不帅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也就是那次后,朝廷对拿李泰给的好处,或多或少都有几分戒备。

总而言之,医行走只是看病,给药方,并不强求百姓一定要买药。

而其中最直接的底蕴就是,看看一场战役级别的战争能不能败的问题。

这种人基本上第二天就提议还是去搬砖吧,那个活更适合你!

而朝廷自身识字的人才又基本上是出自世家,而应该怎么说呢?

那真的是一股很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加身,并且有意识的不断强化这使命感与荣誉感。

“诺!”李靖听到这话,到底快速答应下来。

但李泰这体系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初建立的愿景与氛围,又让这些本就不愁吃穿,满脑子自我实现,以及让别人尊重一类想法的人很对味。

但李泰的话……其实只要让李泰做皇帝,好像一切的问题都解决掉了。

别说上万,一个产业能拿出十几人来李世民就感觉自己谢天谢地了。

医行走回到医舍每天早上便要进行一刻钟早课,就是背诵或者阅读张仲景《伤寒论序》,最后以医行天下,民不生疾作为愿景结尾,身形受到了洗礼。

因为哪怕李世民到了现在也不能对李泰予取予求,好像当初魏王弄到什么好东西,然后圣人一句话,魏王便会乖乖交出来,但现在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然后他们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这个体系给吸收掉了,成为了各地的积极分子。

生了什么病,应该吃什么药,应该怎么去医舍,总而言之,医行走像医舍的触手走入到普通百姓里,让普通百姓知道,自己得了病未必需要使用平民本命技能硬撑。

百姓如果舍得那就去医舍中买药,如果不舍得那就指明草药出处,能让百姓自己去采集。

冬三九之前回长安,元宵节之后再回洛阳,让他能在春节聚一聚,就不要再安排时间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在场几人不由相互面面相觑额。

那种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想要安插到李泰的体系中,是不可能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像大唐经过这十几年时间国力已经开始逐渐的恢复,开始展现出身为帝国的底蕴了。

假期为三个月,至于学府兵以及整个军团是否退役,还是等到三个月后再行决议。”

实际上大唐整个对外的战争胜率也不算是太高,但大唐就是能够败得起,可惜其他小国败不起,这就是大唐这种帝国,跟周围那些小国的最大区别。

这些行医日记会每年进行一次总结,然后相互交流查看,从中寻找规律。

但用了农业学府的学生,那天然就会分润了权利给李泰。

至于另外一种,那就是随着各种专业越来越细分,对掌握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要真如此,那当兵天知道要卷到什么程度。

李泰猛打了一声喷嚏摸摸鼻子,看向王真儒道:“洛阳到荥阳两地的征地情况怎么样了!”

当然,这是好的方面。

大家都是为了大唐,分什么你和我啊!

换句话说,现在的李泰的体系是很具有吸引力,但同时又有很强的排他性。

但唯有间谍为了避免自己被怀疑,反而会努力工作,至少不至于让自己被淘汰。

至少在李泰制定下了标准后,标准不达标的就是会被自然而然的排斥掉。

所以,现在的李世民也很无奈,李泰免费给他送技术,但他手上没有人啊。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让李泰过年时再回来。

但谁让李世民算是千古以来最讲情义的皇帝之一呢!

且不说李承干好像有浪子回头的趋势,就算没有,李世民也不可能因为李泰太过优秀而把李承干给废了啊!

别得不说,至少自己昏庸至极的老爹李渊都没做这种事,自己动手去做,怕是会从此名留青史,遗臭万年。

反正李泰也不管,这些人到底是世家的,当地豪强的,还是朝廷派遣进来的。

所以,他们想要融入的好,那就要适应李泰制定的规则,而适应李泰的规则,自然就被规则改造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至于他们回来除了补充药剂,同时还整理自己的行医日记。

那都是要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技术骨干,以及涉及至少十万以上的老百姓生计的玩意。

要,肯定要李泰那套标准,肯定要用到农业学府的人,用到农业学府的人,那就必然要扩展李泰的权利。

这就是现在李世民头疼的地方,李泰给得实在太多了,自己好想喊:够了!不要了!

“有荥阳郑氏出面,基本上都顺利进行,但有人就是不同意搬迁!”王真儒认真道。

“必须要让这些人搬迁吗?”李泰看着王真儒问道。

“没办法,要做一条只有车辆通行的收费道路,总不能这些地方还有百姓居住,让他们来来往往吧!”王真儒也很无奈。

“知道了,那就强迁吧!”李泰脸色严肃道。

(本章完)

第287章 控制第401章 吓死了第507章 埋伏李世绩第306章 李春第58章 以医者为荣第20章 吕才第406章 贞观十五年第425章 李泰摆烂中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174章 画大饼第86章 心黑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279章 整顿亲卫第357章 将起的战争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68章 继续科考第40章 旱灾将临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384章 吐蕃的命运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202章 五月无事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204章 八牛犁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165章 坠马第368章 心态崩了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决策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7章 曲辕犁第547章 春风化雨第103章 褚遂良与刘仁轨第93章 与张万岁的愉快交流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377章 李泰的坚持第511章 计划的实施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235章 李世民的询问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172章 刘神威归来第65章 战报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82章 李泰的请求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5章 行刺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260章 李泰的决定第386章 刺杀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68章 继续科考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100章 心黑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206章 秉烛夜谈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67章 李泰的提议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207章 计划书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66章 重疾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辞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53章 捕鱼第21章 儒家的问题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133章 意外的收获第484章 占城稻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40章 旱灾将临第175章 晒盐法第165章 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