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

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

说实话,对比起运河因为大隋已经帮助李泰完成兴建工作,李泰所需要的也只是清淤和维护。

相对来说,这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把标准化推行下来,把税收给收取上来,基本上津口体系便能顺利推行下来。

但修路就不一样了,因为河道没人占领,或者说就算出什么贼寇占领了某段河道,但朝廷都能派遣军队把对方给清剿了,顺便让将士们提升一下经验,加速他们的成长。

换到道路上,这一套就走不通了。

因为很多土地都是有主的,如果只在原来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倒好说,以王真儒一直以来的干活经验,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困难得是李泰提出的建立专门让车马跑的高速公路。

准确得说,李泰提出想要以建高架桥的模式来修建这道路,实现货运车马与行人间的分流,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货物流动的速度。

而土水泥这东西因意外弄了出来,别管原理是什么,经过一年调整已经能稳定供应。

但因为不知道具体原理,想进一步改进依旧变得非常困难,还是土水泥水平。

别说你只想安静待着,只要让魏王看到了你,那魏王就想要给你安排工作,然后一辈子让你感恩戴德的干下去。

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到底是松了一口气。

但这一张嘴也吃了不少的亏了,怎么说起话来,还是让人这么心惊胆战呢!

“其实魏王您所说的这些配套设施,为什么不留在当地,我见偶尔也会有其他地区的人被吸引过来的,想来不久只有也会成为村子的!”王真儒忍不住道。

“首先我们需要给这些村子一个精准的定位!”李泰道,

只要能把当地土地利用起来,让百姓不至于饿肚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太容易?”王真儒摇摇头说道,“虽然那些地方的确是处于相对不错的交通位置。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村子,一个能容纳这些山上百姓的村子!”

但自从掌握了盾构机,全国大大小小需要绕山路的地方,基本都用盾构机打隧道的方式,来实现新基建。

也正如此,自己在魏王手下干活才相当有动力,因为魏王是真正关心百姓的一位大王。

对这些生活在山上的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就算他们自己也清楚要是下山了,怕是在乡镇之中都未必能够有办法生存下去。

自己不需要去想太多东西,因为从自己认识魏王到现在,魏王所做的政策都是对的!

收租时总不可能四五个人翻山越岭过来,结果一个村子只收了一石米,都还不够给这些人的口粮呢!

所以城镇上也有人知道很多人逃难到山里,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泰对王真儒道:“这些地方的定位都是位于各个地区相对来说不错的交通枢纽上。

对李泰来说,既然你们被自己给发现了,那你们就别逃了,都给我干活!

“没问题!”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道:“但村子建立不可能把百姓塞进去了事的,他们应该怎么求生。”

日子虽然清贫,但至少有个饱腹,然后这些小村子就这么传承下去,变得更加封闭蒙昧。

李泰只希望蒸汽机什么时候也能遵循一下摩尔定律就好。

“所以,要让这些人从山上下来,我们首先要在山下面建立一座村镇!”李泰深吸一口气到底做出这么个决定。

李泰说道了这里,继续道:

“水源和粮食的问题解决掉了,那剩下来的就是整个城市的发展定位问题。

李泰深吸一口气,道,“而且我更清楚所有人都在看着洛阳到荥阳间这道路应该会怎么样的建设。

要知道就算地主那也是会计算成本的,这些山田基本上都是不看一眼的。

现在蒸汽机在农业上最成功有效的发明是蒸汽磨坊,只不过就成本来说,还是水利更方便,甚至不要说水利,就算是一头毛驴的成本都比蒸汽磨坊要低得多。

李泰叹了一口气,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道,“所以必须要把他们给逼下山去!”

如果只建立个小驿站什么倒好说,想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大村子,活不了这么多人啊!”

“强迁!?”王真儒听到李泰提出这么个建议,连连摇头,

王真儒无奈道:“我们要修建的这段道路,是要从洛阳到郑州是需要经过嵩山北麓。

“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村子,然后把人随便丢进去什么都不管,这样会死人的!”

说实话,王真儒真的不明白,魏王明明是皇家出身,为人也算是聪慧。

“这些不同意的人到底是哪些人?”李泰听到王真儒的话深吸一口气问道。

“那土地不适合耕种呢?!”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又问道。

事实上,在盾构机这项技术没被华夏彻底掌握前,华夏基建的主流还是盘山公路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省事的办法来翻山越岭。

范越风不是给了我们最佳的交通点了嘛,那些地方多是处于荒地,需要从头建设而已。

而李泰可不知道王真儒的想法,就算是知道,怕也是会脸红。

小麦不适合那就种植高粱,高粱不适合就种植小米,五谷杂粮总归有适合的。

同时,医舍,农学社,蒙学,澡堂,等等基础的生活设施,自己也能够顺路的安排进去。

他们一般会在向阳坡上开垦一片土地出来,想办法种植粮食让自己活下来。

有这本地居民的存在,我也就不需要担心,随着你们这些施工队伍的离开,逼得整个村落都要搬迁,甚至连自己的配套设施都一样要搬迁。

“这很难!”王真儒对李泰非常认真道:“他们这些被逼到山上的人,未必不想要回到城市去,但问题是他们想回归城镇真的非常困难。”

这两者在技术上都不算太难,至少对大唐来说,已经掌握了相应技术。

“魏王还请谨言,如今圣人治世,海清河晏,哪里来的苛政猛于虎!”王真儒道。

所以盘山公路这种东西实际上挺古老的道路发明,但使用到现代也都未必完全淘汰。

但现实是,虽然自己每年都往蒸汽机里砸钱,但自己还远远看不到真正有效的成果。

“我们建立一个村镇?”听到李泰的话,这时候的王真儒不由带着几分的恍惚。

“养不起的!”李泰摇头道,

那可动起来可真的是心疼死我了!”

若出现了民怨,甚至闹出了人命就不好了!”

这过程中,不仅是所用到的技术会成为标杆,政策也一样会成为标杆。

“但这样他们不就跟社会脱节了吗?难道他们下来时,就没见到城镇发展,就心甘情愿守着山上一亩三分田?”李泰听着王真儒的话表示不理解。

“苛政猛于虎……”李泰不知道自己算不上吐槽,但到底明白了几分那些山上人的心态。

很简单,也就只是求一个安稳而已。

把冬雪储存下来,需要时等它融化,那就成了水!”李泰思索着说道,

当然,真到朝代末年这些地方也最容易从村民转职成为山贼,相对比较难清理。

“不论需要建立多少的村子,只要能够让整个工程推行下去,再多的村子也要建设!”

王真儒对着李泰说道,“魏王您认真吗?

要知道不仅是洛阳到荥阳这路段而已,而且还有其他路段的。

因为非常简单,李泰的定位,不是这些百姓生活怎么样,而是这村子的百姓应该怎样干活……

因为华夏的地区与地区间,常常因为山川阻隔,迫不得已需要绕路。

但因为距离水源比较的远,又或者当地的土地并不适合大面积耕种,所以都是荒地。

总而言之,还是继续任重而道。

那种下山之后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什么的是童话,更多的还是自己在其他的地方打拼几年,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只能逃回家来,最后也就守着山坡上的几亩田地过日子。

“安土重迁,若强迁怕会引发民怨,我们修路的事情上上下下都盯着。

若是都要建立村子的话,那需要建立多少村子!?”

算了小心一点,这些每个村子人口至少要四千人起步。

而王真儒不由想到自己跟范越风两人去绘图时见到的那些山上小村落,无奈道:“山上没税收,也没人谋划他们的田地,所以过得相对比较安生!”

“的确,求生是大问题,我希望这种村子打造成为可以容纳三千到五千人的大村子!”李泰喃喃道:“如果他们连生存都生存不下去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王真儒清楚,他本能觉得对魏王来说,是个人都想要纳入到自己的生产体系内。

比如只要有天津桥水准,那建立路上的高架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嵩山里面还有前隋的逃难的百姓?”李泰听到王真儒的话不免有几分愕然,至于隐士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出身,交给荥阳郑氏解决。

这种山林里不论是当初隋朝时逃难到山林里的百姓,又或是类似杜别架或孙神仙之类的隐士,在这一段里面实际上挺多的!”

别看他们开垦出了田地,但这些田地都是薄田,就算是富户想要谋夺也都是谋夺那种水边的富田,谁看得上这些山上的田亩。

“另外范越风可试着找找有没有地下水,有地下水每家钻一口井,想来就够用了!”

而李泰指出要修建的道路,要么是上高架桥,要么是盘山公路。

最大可能就是难的缺少媳妇,又会滋生妇女买卖,成为河南地方的顽疾!”

“肯定有的!”王真儒看着李泰仿佛完全不敢相信的样子,解释道,

“逃到深山里面的百姓一般上不会是独自二人,而是好几家一起逃到了深山里。

“土地适不适合耕种那是要农业学府的专业人士过来考察之后才能做决定。

我们只是在那里修建些栅栏挡住野兽,再修建一些房屋让百姓们居住进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水源好解决,每家都挖掘个大型储雪池,并帮助他们建立一套相对简单的过滤体系。

“这些基础设施所配套的有很多都是脱产人口,没有足够人口基数是养不起配套设施的。

李泰挥挥手,说道:“正是这样封闭的社会,随着时间发展,肯定会出现人口问题。

不论怎么说,魏王虽然很多的时候都很乱来,但每条政策魏王都是考虑到百姓的生活甚至是生存的。

至于盘山公路更是物美价廉的代表,别得不说秦直道陕西那边就有很大一段的盘山公路。

而盾构机这种东西,那是李泰敢去想的吗?!

李泰的那个蒸汽机能有效发挥出一匹马的动力,李泰怕做梦嘴角都会笑出口水来。

就算都没有,那哪怕是在这里大面积的种植药材也好。

一开始这座城市肯定是跟着你们这些专业徭役干活,出一天的劳力算一天的工资,让这些当地的人不至于饿死,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熟悉生存下来。

同时通过了徭役队伍,帮助这些生活在山上的人融入到了整个社会中。

毕竟王真儒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既然李泰已经做好决定,那执行李泰所作出来的决定也就够了。

听到李泰这般的坚持,那王真儒也就闭嘴了。

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很是怀疑的看了一眼李泰。

而没开垦出来也就算了,但只要开垦出来了,基本上除了下山购买食盐之类的必需品,否则都不会下山的!”

不过,这水平的水泥用来修路绝对足够了,尤其修建盘山的道路,那就更是宝贝。

因为这时代就算卖身为奴,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有的人目标罗马,有的人生在罗马。

所以李泰有仁慈,但不多。

换句话说,你从山里面拉人下山的时候,最好先做一个统计,可不要让我们建造的村子的空置太多,不然配套设施活不下去,也是很麻烦的事!”

“魏王,那我就下去处理这事了!”王真儒对李泰行礼说道。

“带上魏旭!”李泰看着王真儒道,“你来做好人,恶人让他跟不良人去做吧!”

“额……”王真儒听到了李泰的话,严肃的点点头,“感谢魏王体量!”

(本章完)

第210章 粮食入河南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96章 吕才的坚持第359章 薛仁贵的急袭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157章 张玄素第181章 河东卫家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00章 心黑第321章 交税第293章 李泰回长安第514章 被劫掠的辽东城第284章 自适应的妙用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461章 对质太子第83章 又被弹劾了第113章 与太仆寺的合作第27章 曲辕犁第204章 八牛犁第218章 亲兵入伍中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515章 登陆平壤沿岸第4章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205章 钱粮的问题我来解决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465章 军校的提议第52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330章 寺庙第360章 各显神通第435章 新的驰道第16章 郑凤炽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343章 大唐的棋圣第527章 战争的终结第60章 意外的麻烦第377章 李泰的坚持第539章 运河规划的落实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们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484章 占城稻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338章 初见辩机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451章 魏王谋反了第461章 对质太子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58章 以医者为荣第542章 回长安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204章 八牛犁第470章 光箭雨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290章 保护第539章 运河规划的落实第349章 医舍的触动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296章 偶遇第87章 医疗营回归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变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148章 乐谱第436章 考进士第3章 初见窦静第382章 巨舰抵达(阳了)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325章 毛纺织第474章 令人绝望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406章 贞观十五年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72章 集装箱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2章 立志于农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435章 新的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