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回师

唐绍不禁笑了:“我可没那么大度量。”

一见唐绍笑了,光义急忙往她身边蹭,轻轻揽住她的腰,道:“朕的皇后最是贤良淑德,只怕连长孙皇后见了都要自惭形秽了。”

对于光义的讨好唐绍心知肚明,可还是听得心里痛快。唐绍转身靠在光义怀中,静静的搂着他,一股安全感瞬间升腾。光义见她只抱着自己不说话,以为她心中有事,问道:“怎么了?”

“光义,我实在担心,总怕他会一去不复返。”

“不会的,元侃不会有事的,若不是做好了安全部署,我也不会轻易让他挂帅出征,你放一万个心好了。无论如何,此次出征,对元侃都是有利的。”

“现在,连清扬都跑来安慰我了,她说她和元侃都长大了。光义,我怎么觉得他们还没长大,是咱们两个老了么?”

“傻瓜,你一点也不老,虽然过去了十多年,可你还是如当年般端丽冠绝,让我常常有一种幻觉,倒觉得我自己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

唐绍看着光义,道“你的确已经不是当年英俊潇洒的晋王了,可我依然爱你。”

光义深深地看了唐绍一眼,温柔的吻了下去,两人交颈缠绵,爱意不绝。

许久,光义松开唐绍,道:“多日未曾听你弹筝,今日弹上一曲可好?”

“今日且为你唱一曲吧。”

光义笑道:“自是最好。”

唐绍坐于筝前,手落音起,缓缓唱道:“关外野店,烟火绝,客难眠,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怅然入梦,梦几月,醒几年,往事凄艳,用情浅,两手缘,鹧鸪清怨,听得见,飞不回堂前,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余音已了,光义仍沉醉其中,忘情的回味道:“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这句话用在咱们身上可算是恰如其分。”

“就你贫嘴。”

“词写得很好,文笔清新自然,比喻新奇,让人浮想联翩,绍儿,若真有那寒苦之日,我自会为你添上两件。”

茗衣在门外通报道:“陛下,娘娘,襄王来了。”

光义道:“让他进来吧。”

唐绍看着元侃,不由自主的笑了:“不是让你晚上过来辞行么,怎么这么早?”

“军中事宜都已安排停当,所以先过来向娘辞行。”

“辞行倒不急,先坐下说会儿话,尝尝娘新榨的果汁,等会儿再叫清扬过来一起用膳,咱们好久没像今日一般待过了。”

唐绍让茗衣上了果汁,道:“去叫公主过来用膳吧。”

“是。”

光义见元侃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对军中情况与当下局势了解几分,于是问道:“你这两天也没闲着,军中事务熟悉的怎么样了?与潘美、赵普商讨过没有?”

“大概都知道了,只是有些细节还不清楚,有些地方还需要真正行军打仗时自己琢磨,潘大人也教了儿子许多战前应注意的事宜,至于赵大人,儿子觉得他在智谋上更上一筹,宜为军师。”

“不错,难得你能明白这些,倒是有些领兵打仗的资质。不过,此次出征指挥调度权在潘美手上,军中各项决断也要他来做,你要谦让些,切不可摆出一副王爷的架子,若遇大事,则要同他们商量着来,知道了吗?”

“是,儿子记住了。”

“嗯,如此爹就放心了。”

唐绍轻咳了两声,道:“娘这两日身体不适,明日恐怕不能送你出征。娘想叮嘱你的刚才你爹都说过了,你身为领兵将领,更要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样别人才对你信服,此去归期遥遥无尽,好生照顾自己。”

“娘放心好了,我会的。”

清扬此时气喘吁吁地拎着食盒跑了进来,定了定神,才发现元侃和光义都在,道:“原来……爹爹和哥都在啊,哥,我正打算一会儿去找你呢,你怎么自己先来了?”

“我忙完了,自然就先过来了,正好爹爹也在。对了,刚才娘还让茗衣去找你,你没看见她?”

清扬正对着唐绍坐下,道:“没有啊,我刚回来。”

唐绍看清扬的头发有些乱。额头上竟渗出汗珠来,道:“你刚才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急着回来?这大冬天的竟也能跑出一身汗。”

“我刚去了御膳房,让他们做了些蜂蜜点心。娘近日咳得厉害,想着这蜂蜜有清肺败火之效,因此特地拿了些来。”

光义欣慰的笑道:“绍儿,清扬小时候可不似这般乖巧,如今长大了,变得聪明懂事了,也孝顺了许多。”

“谁说的,我一直都很孝顺的,是不是,娘?”

“是,你和元侃都孝顺。”

清扬拿出点心,给光义和元侃一人夹了一块儿,将剩下的全都推到了唐绍前面,道:“本来打算只给娘一个人的,不过你们两个既然来了,不给倒显得本公主小气,所以只好每人赏你们一块。”

光义道:“你是越大越没规矩了,有这么跟爹爹和兄长说话的吗?”

清扬朝光义吐了吐舌头,回过头来问唐绍:“娘,好吃么?”

唐绍看着光义有些无奈的表情,忍住笑对清扬说:“不知道你爹已经老了,禁不住气吗?也就仗着你爹宠你。”

清扬看着光义青一阵白一阵的脸,放声大笑起来。

腊月初五,襄王元侃率三十万大军出兵迎战耶律休格。帐中耶律休格接到奏报,宋军派襄王领兵出征,不禁冷笑,道:“大宋的皇帝恐怕是烧糊涂了,竟然派了个十多岁的毛头小子领兵,分明是看不起我耶律休格,等着吧,看我辽军如何杀他个片甲不留!”

两军交锋,战斗异常激烈,元侃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与将士们一同奋勇杀敌。元侃武艺平平,加之年纪又小,拼尽全力砍杀敌人,险些受伤。眼看辽军步步紧逼,身后宋军有些支撑不住,连连退后,元侃急中生智,加快马速从敌军一士兵手中抢过一支箭,一下刺进胸口,鲜血不断的流,却依然坚持在马上杀敌,丝毫不退缩。元侃一路上与士兵同甘共苦,待人和善,众将士都对他印象极好,有人看见元侃受伤,大喊一声:“襄王受伤了!”

此时,元侃终于支撑不住,翻身落下马去。潘美急忙策马上前,吩咐自己的亲兵道:“赶快护送王爷回营帐,块!”

“是。”那人领命,将元侃抱上马,自己也快速上马向营帐奔去。这一路,众将士都看见了受伤的元侃,心中愤怒,潘美一声号令,全部向前杀去。

随行太医已为元侃把箭拔出包扎好伤口。潘美回来,问道:“怎么样,伤的严重吗?”

“回将军,所幸箭射的不深,没有触及心脏,臣已为王爷处理了伤口,王爷失血过多,又长时间坚持杀敌,恐怕得过个三五日才能醒来。”

“方子开了没有?”

“开了,请将军过目。”

“不必了,你只管按方煎药,用心医治王爷。若是医不好的话,你与本将军的脑袋可就全保不住了,明白吗?”

“臣明白,臣定当竭尽全力医好王爷。”

“退下吧。”

此次出征虽然大获全胜,但潘美和赵普悬着的心却一直放不下来,襄王一日不醒,他们就一日寝食难安。

“王爷,您总算是醒了。”

元侃面色苍白,声音也是有气无力的:“战事怎么样了?”

赵普道:“众将皆奋勇杀敌,我军大获全胜,王爷您刚刚醒来,就先别为这些事操心了,养好身体要紧。”

元侃笑了,笑容是那样纯真,没有一丝杂质:“胜了就好,我只怕打了败仗,回去被爹爹责怪。我受伤的事,爹和娘知道了吗?”

“臣已派人回京告知陛下和娘娘了。”

不料元侃却变了脸色:“谁让你多嘴!没得让爹娘担心。”

赵普没想到会被这位年轻的王爷责怪,只低了头没有说话。元侃又问道:“战事可都了了?把耶律休格打退了吗?”

“是,潘美已传令下去整顿军队,只等王爷下令便可回师京城。”

“我哪里懂得这些,回京之事你与潘大人商量着办吧。”

“是。”

宋军大获全胜的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开,百姓议论纷纷,走街串巷,无人不在讨论着这件天大的喜事。可身在仪宁宫的唐绍却是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娘娘,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您就听奴婢一句劝,好歹吃些吧。”

“都撤了,本宫吃不下。”

“是。”茗衣没有办法,只得把膳食撤了,可娘娘成天不吃东西也不是办法,思来想去,茗衣还是决定去万岁殿,眼下能劝得人都劝了,只能找陛下来试试了。

“陛下,仪宁宫茗衣姑娘求见。”

光义不知茗衣为何事找他,道:“传。”

“奴婢叩见陛下。”

“平身,你今日亲自前来,可是绍儿有什么要紧的事?”

“陛下,娘娘自从听说了襄王受伤,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奴婢劝不动娘娘,就连长安公主的话娘娘也听不进去,奴婢实在没办法,只能来求陛下了。”

“你先回去吧,朕马上过去。”

“奴婢告退。”

光义批完手中的折子后便立刻赶往仪宁宫,茗衣正在门外守着,见光义来了,行礼道:“娘娘在书房。”

唐绍心里难受,趴在桌子上不知该做些什么,双手交叠置于桌上,将头深深埋了进去,满脑子想的都是元侃,在战场上被流矢射伤,昏迷几日未醒,这让她怎么能不担心?

“听说你一天没吃东西了,我刚接到奏报,大军昨日已启程回京,元侃的伤也已无大碍,回宫后再休养一段时日便可痊愈。你现在整日这样不吃不喝,人都瘦了,元侃凯旋归来,一定希望你能去迎接他。到时候,你希望他看见一个面容消瘦的娘亲吗?”

“都怪你,小小年纪非要让他带兵出征。”

“这次的确是我不好,不该让他挂帅,就算你要惩罚我,也得先填饱肚子有了力气再说,是不是?”

唐绍一下子破涕为笑,道:“谁说要罚你?”

“那我叫茗衣传膳,可好?”

“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