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调停

随着匈牙利各部队的迅速展开,匈军密集的山炮弹像雨点般在罗军前锋阵地开花,罗军一边组织抢救伤员,一边利用野战钢炮回击,双方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呼啸的弹道在两军之间划出一道道红白相间的弧线。

罗马尼亚战壕里尸横遍地,血腥扑鼻,黑土之上,许多士兵已经肢体不全,有的甚至被猛烈的炮火吞没并撕成了碎片,哀嚎和叫骂声连成一片,其状令人惨不忍睹。匈牙利阵地上也在炮火的攻击下一片狼籍,部份山炮被损坏,有的已经无法使用。两军后勤部队和战场临时医院的医护人员冒着硝烟战火来回奔跑,尽可能将伤员抢离火线。最为恼火的是运送伤员的单架在狭窄的战壕里几乎无法使用,医护人员只能凭借肩扛和随地拖拉等残忍办法将伤员救出阵地。连片的尸体,让人根本没有地方落脚,部份伤员因为被尸体掩埋,无法及时发现,最后还是失去了生命。很多伤员让医护人员累得满头大汗后,刚刚送到医疗点便断了气,还有的便是在运送途中死亡了。

罗马尼亚远离国土,打的是一场没有后方的战斗,因为缺医少药,抢救伤员很快就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形式,绝大部分伤员只是简单处理一下伤口,甚至连止血的过程都省下了。

匈牙利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刚刚宣布独立不久,工业基础微薄,加上连年战争,国力十分衰弱,如果没有德国的援助,不要说守土保疆,驱除外敌,恐怕许多阵地指挥官都在考虑如何向罗马尼亚投降的问题,甚至匈、罗交战之初就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动摇。埃里克?艾德里安压制一国,吓阻一国的策略让匈牙利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宁愿放弃本国的守土战争而选择配合德军演绎了埃里克的双簧。

战斗仍在继续,双方伤亡情况加重,这时,罗马尼亚已经得知德军骑兵第三师正在向佩齐和赛格德迂回包抄。指挥官急忙命令大军沿着布赛公路全线撤退。

匈牙利三个主力师和其他各部队同时展开追击,两军一前一后,在匈牙利南部平原上仿佛正在展开一场你追我赶的马拉松比赛。漫山遍野的溃逃部队和追击部队犬牙交错,激烈的枪声从索尔诺克和凯奇凯梅特一直往东南方向绵延百里。罗马尼亚的零星反击已经被忽略不计,除了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以外,整个追歼战中只能听见德式MP19-9MM冲锋枪的吼叫声。罗马尼亚军队在溃败中完全变成了一盘散沙,指挥官与士兵之间也已找不到任何区别,在奔跑的过程中,武器和装备随地丢弃,只看谁的腿脚长、跑得快,完全没有了当初匈、罗交锋的优势与体面。

德军III型坦克在南匈平原可算是出尽了风头,强劲的马达和猛烈的炮火最早撕开了罗马尼亚阵地的防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崎岖不平的战壕之间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宽厚的履带轧在匈牙利黑色的土壤上行动如飞,就像五头疯狂的猛兽嘶咬着罗马尼亚士兵的躯体。五辆坦克排成一字形散开在追击队伍中,很快就冲在罗马尼亚乱军的前面,像五尊巨无霸挡住了去路,罗军惊慌失措,只得尽量想办法避开坦克的堵截,重新寻找逃生的去路。III型坦克灵活的炮塔不断旋转,炮弹准确地射向罗军的人员密集区域,给罗军再次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正在这时,德第三骑兵师从斜线穿插而入,一刹时,刀光闪闪,人喊马嘶,乌云密布的天空下,雪亮的战刀被炮火映照得更加寒气逼人。骑兵师的出现,正好堵住了罗军溃逃的路线,罗军被逼到了更加危险的绝境,随着奔驰的马蹄声,德军如同风卷残云,所到之处便是一片殷红。战场上如同暴风骤雨,罗军对这样的军队毫无招架之力,除极少数逃回国内外,其余散兵赶紧躲进了附近的松林中。

罗马尼亚为数不多的残余部队还未来得及喘息,匈牙利得胜部队便很快大军压境……

就在匈、罗两军激战的前一天,罗马尼亚特使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柏林,并执意求见埃里克总统,但是,外交部长米勒以埃里克总统忙于国事为由,装着非常遗憾地回绝了罗马尼亚大使的请求。

实际上,埃里克一直非常关注匈、罗双方的战争形势,罗方特使的到来,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一战后,罗马尼亚一直受到苏联的影响很深,但这次匈、罗危机时,罗方并没有要求苏联出面,而是多次恳请德国为匈、罗两方解决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想向西方靠拢,同时也是考虑到德国的经济发展有可能让其从中受益,当晚,埃里克非常严肃地交待施特雷泽曼总理和米勒部长,接待罗方特使的规格可以稍高一点。并告诉他们战争毕竟只是一个手段,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行。就在施特雷泽曼和米勒离开汉萨菲尔特宫时,埃里克递给他们一份德式III型主战坦克的图纸和一份标有特兰西瓦尼亚褐煤、铁、铅、锰、金、铜、天然气、矿盐和硫磺等图标的地图,让他们仔细琢磨。

施特雷泽曼看着米勒会心地笑了:“总统阁下真不愧为天下第一的政治家,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商人。”

米勒当然心领神会,但还是有些疑惑:“总统阁下,您还没有明确表示特兰西瓦尼亚的归属问题。”

埃里克轻轻一笑说:“没有明确表态实际上就是表态,从原则上说,匈、罗双方可以回到以前的实际控制线,但是,我有意留下了双方争议的焦点,不外乎两个目的,第一,在特兰西瓦尼亚土地问题上我们并没有选边站,两边都不得罪。第二,利用双方的矛盾,实现德意志联邦监管下的双方共同开发,可以让德国从中受益,也可以防止他们再次发生土地纷争。”

米勒听后开玩笑说:“我的上帝啊!幸亏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阁下是我们德意志联邦国家的人,否则不可想象。”

两人说笑着离开了汉萨菲尔特宫。

罗马尼亚特使还不知道前方交战的情况,德国发兵的消息传出后,对于战争的结果他的心里一清二楚。施特雷泽曼第二天便把这个坏消息转告了他,特使半天未语,心情十分沉重。米勒对此表示遗憾,但迫不得已:“大使阁下,你们是知道的,匈牙利是德国的传统盟友,帮助匈牙利是德国应尽的义务,更何况匈牙利在德、法对峙时也曾帮助过德国,因此,德国没有理由不帮匈牙利。同时,贵国原来一直紧随红色苏联,很容易遭到西方误解,但从这次匈、罗之战后,我们也发现罗马尼亚对德国同等重要,所以,德国愿意出面调停,并让你们双方回到谈判桌上。”

罗马尼亚特使非常理解德国两难的处境,德国对特兰西瓦尼亚不持立场的态度也并不感到意外。

施特雷泽曼转告了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的问候,并表示,德国不打算继续进攻罗马尼亚,但为了双方的稳定与发展,会留下少量军队,直到双方自愿在土地诉求上互相让步并达到谅解为止。

罗马尼亚特使和国家元首在罗方进攻匈牙利本土的问题上也存在异议,一直认为只要收回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语系地区就行,但是军方没有完全遵守这一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违背了全罗马尼亚人民的意志,也希望德国尊重罗马尼亚人民的感受。

双方就广泛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沟通非常顺利,施特雷泽曼同时也把德式III坦克的图片赠送给了罗马尼亚特使,并告诉他,其中五辆坦克现在正在匈牙利前方。会后,罗方特使要求米勒先生随同访问罗,并提出有意购买德式III型主战坦克的要求。

一战结束后,欧洲许多国家之间纷争不断,尤其是传统疆界与“柏林和谈”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先生提出的十四点纲要互相冲突,也由此引发了各国领土划分的长期局部战争,罗马尼亚与匈牙利的战争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应对随时暴发的局部战争,各国也在不断地追求新式武器装备,埃里克?艾德里安之所以要把经济与军事工业划等号,很大程度就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因为他早就瞄准了这一块蛋糕。

德式III型主战坦克深深地吸引了罗马尼亚特使,他要求德国尽快促成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停火,并提出要求前往法兰克福参观德式III型主战坦克的生产线。施特雷泽曼非常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在施特雷泽曼接待罗马尼亚特使的时候,奥地利因山地较多,且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在并不谋求获得技术支持和不提出在奥设厂等条件下定购了300辆德式III型坦克,德国方面同意按最优惠的价格供货,并随同产品赠送了一系列的维护设备。

柏林的外交工作正如火如荼,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匈、罗两国边境却仍在积极备战。

刚刚取得一场重大胜利的匈牙利武装部队,正在春风得意之际,一边抓紧时间休整,一边进行国家动员,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在两国边境集结了十几万大军。

罗马尼亚也不示弱,前线指挥官无视国家元首的意见,也将十几万陆军大部队开往西北边境。

战争的号角再次吹响,阴云难以消散。

第3章 元帅的邀请第412章 忍不住了第50章 西线战事(二)第4章 履带运输车登场第68章 埃尔温·盖哈德第146章 军事演习第427章 陆军要权第341章 廓清环宇(三)第98章 资本家的国会第332章 先下六艘(要骂的就在这章里骂,别跑远了)第414章 烹狗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337章 营救第344章 内战第341章 廓清环宇(三)第37章 坦克项目第64章 内战(四)第419章 大乱之际第398章 西班牙内战(求推荐、月票、打赏)第85章 军情局第240章 智取中欧计划(第二更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第191章 好想有无数分身第374章 坐镇工业园(我没有!TJ···意不意外!?)第192章 进入深蓝(一)第202章 231步兵师(听说你们喜欢打打杀杀?)第156章 班贝格(二)第258章 英德矛盾第410章 日本动手第139章 巴尔干战争第450章 华争夺战(六)第170章 太贵买不起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谢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赏)第245章 名存实亡的同盟国(第七更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第207章 2165高地(四)第94章 亚尔马?沙赫特第391章 战略储备局第170章 太贵买不起第229章 丹麦继承权第211章 康德之谜(跪求订阅!跪求!)第117章 独断专行第265章 1920型第1装甲师第363章 技能激活:请求火力打击第287章 MG21第59章 胎死腹中的兵变第158章 里希特霍芬酒店第237章 精简陆军第375章 确定发射时间第86章 巴黎情报站第244章 不想当拿破仑(第六更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第11章 没有退路就杀出一条来第443章 收复比亚维斯托克第23章 军事经济总办第331章 加速第81章 B022号第337章 营救第355章 展示肌肉第248章 黑金第241章 埃里克的国民军(第三更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第307章 铁树开花第129章 布尔什维克威胁(二)第263章 英国斡旋第157章 轨迹第133章 欧洲经济第272章 法国总理换人第279章 宝马公司新任务第306章 震慑宵小第354章 德美危机第175章 德奥本一家第265章 1920型第1装甲师第185章 惨烈的开始第281章 狼噬主的故事第4章 履带运输车登场第444章 华沙战役第45章 撤职第328章 大乌龙第129章 布尔什维克威胁(二)第160章 访美前奏谈950亿马克什么概念第18章 行动开始第405章 租舰队保进口(求推荐、月票、打赏)第205章 2165高地(二)第428章 微胖隆美尔第64章 内战(四)第369章 阴招叠出第277章 交易后的正义之战第222章 德货地位第50章 西线战事(二)第172章 莱茵翻身仗第122章 搅局第116章 到处要钱第279章 宝马公司新任务第117章 独断专行第317章 门式起重机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356章 摩洛哥重归第117章 独断专行第376章 凯塞林帮海军第337章 营救第90章 幕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