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

认识自己的无知,是唯一真正的知识。

—苏格拉底

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德摩斯梯尼

圣哲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们脑海中的诸多“幻象”,有些后天习得,有些根本就是与生俱来的。一致性、成见、解释的冲动、自相矛盾……存在于我们的大脑,这需要吾辈每日三省吾身,从而破除执念,跨越迷障。

幸存者谬误

曾经声名狼藉的投机客维克多·尼德霍夫坦言:“在我年轻的时候,人家叫我赌徒,操作规模变大之后,人家叫我投机客。现在,大家都尊称我为银行家。其实,我从头到尾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

1000名投资专家参加一场俄罗斯轮盘赌,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闯关游戏。

枪里装两颗子弹。(这样比较接近CEO作市场决策时的成功概率。)

爆头游戏第一季:大约300名幸存,700名CEO喋血于市。

爆头游戏第二季:大约100名幸存,200名被爆头。

……

走到最后,只剩下1名投资专家,就是乌有公司的老总邬龙先生,他还写出了书叫《赢了》。不读你也可以猜到,他的书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他总是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他会说自己之所以闯过鬼门,是因为自己机灵。

投资市场,哪位专家幸存下来,立刻就会成为媒体的热点。这更可能是媒体的无知,人们都喜欢用表面的东西理解世界,比如连续10年盈利,这人一定具有很深刻的洞察力。或者是媒体的噱头,为了抓住受众,夸张的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这是典型的“幸存者谬误”:一个傻瓜只是因为幸运存活下来了,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能人,而其他999个死者却被人们遗忘。

暴得大名,妄夺天功

组织两千万群众,大家一起玩一个抛硬币的赌局(本书所提硬币,都假设绝对均匀)。

正面算赢,反面被淘汰。

每天抛一次,逐场PK。

输者罚一元钱,退出游戏。最后剩余10名赢家分享2000万元奖金。

根据大数法则,第一天将近一千万人被淘汰。

第二天,大约还有五百万的幸运者。

第三天,大约还有二百万的幸运者。

第四天,大约还有一百万的幸运者。

第N天,产生了1名幸存者。

他们是走运呢?走运呢?还是走运呢?

是他们掷硬币的技术比别人好吗?

是他们比较聪明吗?

是他们学历比较高吗?

无他,运气而已,只是运气。

大数法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认运气。把运气视为唯心主义的人,才是真正的唯心主义者。

还有人试图从这10人中寻出共同特点:如身高、样貌、性格、学历,于是,成功学诞生了。

成功学的思路是,先提出一个论点,然后寻找论据。正如一个律师,不会给自己的当事人网罗不利证据。他们对相反的证据视而不见。

成功学大师经常开出如下药方:

(1)谦逊

(2)自信

(3)勤奋

(4)坚韧

这些当然是普世价值,但大师没有见过成功的狂徒吗?人究竟是成功后变得自信,还是自信后才成功?明明有电梯,为什么非要爬楼梯?明明有座桥,为什么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成功学的本质就是把小样本中的特征,强推到大样本中。

冒牌管理学家也一样,他们都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大的成功,多是基于运气。

甲专家:多元化战略更适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乙专家:专业化的企业存活率高,也更长寿。

他们假装没有看到,专业化的路上枯骨无数,混合经营的路上也是尸横遍野。

吃到的葡萄格外甜

人会本能地贬低得不到的东西的价值,同时不自觉地抬高已得到东西的价值(比如“禀赋效应”)。

一只狐狸试图去把长在树上的葡萄藤上的一串葡萄拿下来,但不成功,于是就离开,并怨恨地说:“那一串葡萄是酸的!一点也不好吃!我才不稀罕呢!”

这则《伊索寓言》反映了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防御机制,把没有(或无法)吃到的葡萄想成酸的。

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夸大自己已经得到的“葡萄”的价值。

张三认为三星手机华而不实,自从朋友送他一款后,他就改说三星手机性价比高,后来换手机了,张三又买了一款三星。

李四从前爱讲: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阴差阳错服兵役后,开始宣扬“男人一生一定要当次兵”。

某甲结婚前对爱人不太满意,与约会时不同,婚后不断地夸自己另一半的优点。

某乙意外考入一所并不情愿的大学,此后反而大夸自己的大学真不赖。

选择你爱的,你将更爱你选择的

有句话格言说:选择你爱的,爱你选择的。这句话其实可以修正为:选择你爱的,你将会更爱你所选择的。

几个加拿大心理学家通过一项实验发现,赛马场上赌客们的一个有趣的特点:一旦下了注,他们对自己挑中的马立刻信心大增起来。

当然,这些马得胜的概率一点也没变。同样是这匹马,站在同一个赛马场的同一条跑道上。当赌马客们最终不能取消对某马下的赌注时,它的前景马上就变得乐观起来。

为显示自己选择的合理化,人们会不自觉地夸大选择对象的优点。

坦然接受不一致性

选择一项事物的前后,对其可能性的估计产生变化,起源于心理学上的“一致性”。西奥蒂尼的《影响力》中,有段话颇值得玩味:

一旦我们作了一个决定或者选择一个立场,就发自内心或者是外来的压力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而根据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一旦选择一个立场,其实就是一个承诺,必须遵守,甚至损害自己的利益也干。

索罗斯最懂得如何摆脱“承诺和一致性”的束缚。他四处声称自己不可能无懈可击,所以对自己出尔反尔不以为耻。

对付随机性,他使自己的头脑保持批判性的开放,但正因为他有这种自知,才有更大的能量。

沉默的证据

西塞罗讲过一个故事:有人拿着一幅画去传教,上面画有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他们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幸存了下来。其寓意在于说明祈祷能保护人们不被淹死。有个还没有信教的人问:“那些祈祷后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这就像一个拉你入伙做直销的人,总告诉你某某人做到“钻石”是如何美好,却不说那些入不敷出的同行。

死者(失败者)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些话能够忽悠那些粗枝大叶的人。这种情况叫作“沉默的证据”效应。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沉默的证据”效应是一切迷信形成的方式,不论是占星术、解梦、预言、占卜,还是别的什么。

肖曼·巴纳姆是一位著名的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当我们用一串普通、含糊不清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它,认为叙述中所说的反映的就是自己。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有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个傻瓜产生。”这个江湖骗子深知成功的规则是“具有每个人身上的一点东西”。而这也正是不科学的人格勾画、占星和笔迹分析(笔迹学)的共性。

心理学家伯纯(Bertram)在194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告诉他的学生,将为他们实施一项人格测验,并在施测完后,给每一个人“独特简短”的人格描述;并请学生评断此项人格描述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个性。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放松,其实你内心有些紧张。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学生给予的回馈结果显示大家觉得测验结果的人格描述相当准确。而事实上,伯纯给学生的人格描述只有一种,而且很含糊。

偏见的形成

飞机失事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搭乘飞机甚至比走路还要安全。然而,一次飞机失事就会引来全球媒体的关注,足以使很多人产生“飞行恐惧症”。

其实,走在路上飞来横祸的也不计其数,每天死于车祸的人成千上万,却鲜有谁患了“走路恐惧症”或者“公交车恐惧症”。

泰勒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如果你问别人,是自杀比较普遍还是他杀比较普遍?人们会说他杀更普遍。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州,自杀更为多见。造成偏见的原因,正是媒体的作用,因为谋杀在报纸上出现得更多。”

康乃尔大学营销学教授爱德华·拉索,曾与同事一起,对一群学生做了这个实验—

以下是旅游指南介绍的两家餐厅,你觉得哪一家更具有吸引力:

A餐厅是本地区少有的几家高档餐厅之一,装饰豪华而罗曼蒂克,有木质雕刻的天花板、大理石镶嵌的壁炉,墙上还挂着名家书画,桌上烛光闪闪。餐点包括马沙拉白酒小牛肉、小圆腓利牛排。一切美味应有尽有,服务一流。

B餐厅是本地区享誉海内外的名店,善于为客人提供各种用餐时的高级享受。餐厅设计典雅、大方。餐点以海鲜和小牛肉为主,但也有美味的糕点和禽类菜肴。主菜包括纽堡酱料龙虾、马德拉白酒小牛肉、威尔顿牛排等。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家餐厅几乎半斤八两,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也正是拉索等所要的效果,因为这个题目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两家餐厅看起来差不多。

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27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2)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26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1)第24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2)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5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2)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19章 窥测天机—风险探索简史(2)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5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2)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6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1)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7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27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2)第26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1)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26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1)第7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2)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24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2)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19章 窥测天机—风险探索简史(2)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26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7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2)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4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2)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20章 均值回归—可媲美万有引力的一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