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国之将来,子息之望

“海宁县主。”

走在前头的正是梁府主人梁文。此时他走上前,自然从容地拱手行过礼,随即便爽朗地笑道:“刚刚毕兄就对我说过,县主一听这曲古琴必定会来,我还说他自吹自擂,结果真是被他料中了想来也是他东躲西藏,让县主一阵好找,又不让我派人上偶园送信,我也拿他没办法。”

“你以为老夫愿意躲到你这儿来?你那一手臭棋,让你三个子都难下,这三天你以为我过得很有乐子么?”毕先生似笑非笑地横了梁文一眼,这才冲着陈澜颔首道,“我早就接到了京城的信,知道县主要来,只变故乍起,于是遣散家仆之后,就设法婉转躲到了梁家来。之所以在小桃源那边没留下任何信息,今日又故弄玄虚,确实是我的不是。”

此时此刻,陈澜只觉得梁文这位梁家主人和梁老太太起头对她的形容完全不同,非但没有什么官场乏力的木讷书呆子气,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豁达。至于同样六十开外的毕先生,单看外表仿佛是一个极其注重细节的人,可此时此刻说话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犀利。

“我也是闻听古琴之声灵机一动,但没想到竟真的是毕先生。”陈澜想起数日前大明寺中近乎相同的一招,面上就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只因在大明寺那一回,骏儿对我说,是爷爷让他每日午时之前在平山堂之后弹奏古琴,所以如今我一听到乐声就难免生出他念。只不过,同样一招用两遍,毕先生您还真是别出心裁。”

“哈,没错没错,确实别出心裁毕兄,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

梁文哈哈大笑,随即看着一旁低头一动不动恍若未闻的虹霓说道:“我和毕先生陪海宁县主入内说话,你在外头看守,无论是谁都不许进来,纵使老太太和太太也是一样。”

“是,老爷放心。”

陈澜见毕先生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并不以自己的反击为忤,她自是也就按住了话头,只在梁文吩咐虹霓时忍不住瞥过去了一眼,这才随着梁文和毕先生进了院门。而落在最后头的长镝红缨则是在跨过院门之后就站着不动了,唯独柳姑姑冲两人使了个眼色之后匆匆跟上。

“听县主刚刚这么说,想来是见着我家孙儿了?”

屋子里,得到了陈澜的肯定答复,毕先生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年纪虽小,却是有些主见的人,若是什么都不吩咐,只怕他一个人在那儿呆不住,所以我只好嘱咐他此事,让他能捱过最初几日,倒不是真的指望他能遇见县主你这贵人。其实,要不是尊夫杨大人以雷霆万钧之势掌了江都卫,昨日开始,江都卫入城戒严,扬州地面不复从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乱象;要不是扬州城上至世家名门,下至商贾地头蛇,都在寻我这么个大活人,没人敢贸然行事;哪怕是在梁家,我也未必会出来见县主你,否则兴许带累了梁老弟。”

“毕先生,您的意思是……”

陈澜并不知道杨进周转眼间就已经拿住了江都卫,这满城戒严就是他的手笔,此时正惊诧间听到下半截,终于是有些糊涂了起来,不禁皱着眉头问了一句。见梁文笑着站起身,拱了拱手竟是转身出屋去了,她那捏着那钧窑盖碗盖子的手不知不觉停在了那里。下一刻,毕先生就也离座而起,却是背着手走到窗边,老半晌才突然叹了一口气。

“县主应当听说过,当年安国长公主曾经和驸马在宁波府呆了很长时间,花费了很大力气方才整饬了市舶司。”

“这个我听娘说过。”

“太祖年间,驱鞑虏于漠北,建帝都于昔日元大都,旋即边境频频击敌,开海贸于沿海各市舶司,建水军船队于福建广东浙江,造工坊于江南。那个时代,真的是如今君臣文武难以想象的年代。而现在,除了火炮火铳这样的兵器,最好的玻璃反而是从海外运来,民间几乎忘了,早年我们的船队曾经将一面面玻璃镜子卖到西洋东洋,换回大笔银钱……只是,工坊没有了,水军船队没有了,但并不是我们大楚没有,其他地方就都没有”

此时此刻,陈澜终于货真价实倒吸一口凉气,本能地出口问道:“先生您是说,那些工坊,那些船队……并不是完全被毁弃或者废弃,而是……而是去了海外?”

“是去了海外,所以说,那些打着什么俄罗斯乃至南洋西洋东洋之类名头的东西,许多都是当年旧裔造出来的,大多数经由江南卖到了天下的豪富显贵之家,然后大把的本国货物装了回去。甚至在十年前,从外头运来的棉布,因价钱便宜,一度曾经挤得大名鼎鼎的松江布卖不出去。安国长公主下江南之后,曾经奉命亲自在刘家港秘密监造大船,紧跟着杨帆去了琉球。那一次,我是随船去的,光是带回来的人和东西,整整二十艘六桅大船几乎装不下。”

尽管毕先生说得还有些含糊,可陈澜却是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当年有众多或带着技术,或带着海船的人漂洋过海,由是在琉球扎下了根?可这怎么可能,以后来楚朝的实力,一个小小的距离大陆那么近的国家,只要几十艘船就能轻松覆灭,又怎么会留到现在?

“不止是琉球,日本、朝鲜、满刺加、锡兰……也许甚至更远些。当年出海的那些人有军人,有工匠,还有各式各样的人,总之,史书上是不会留下记载的,但从那之后,因为往来海上的商船都顺顺当当,几乎不曾遇到过海盗,朝廷就没有去修建什么水师船队……那是因为每隔十几年几十就要来上一回的夺嫡之争,哪怕脱颖而出的常常都是最强的一个,接下来总能有好些年太平,可终究是拖垮了步子。而那些循环往复的争斗勾当,我这些年冷眼旁观,竟是外头出钱,江南出人。”

龙泉庵主说过的那些话,武贤妃转述的那些话,还有安国长公主的殷切嘱咐,这一切再加上她得的那些太祖手记,此时毕先生的话无疑是补全了瓷盘所缺的最后一个角。深深吸了一口气的她双手死死按着桌面,随即看着毕先生说:“敢问毕先生,为何对我说得这般详尽?”

“因为你是安国长公主认下的干女儿,也因为你是京城里某个已经死了的人写信给江南这边时提到的人物。”毕先生笑了笑,见陈澜脸上震惊更甚,这才若无其事地说,“安国长公主留在江南的人,自她回京之后,都是我帮着打理的,再加上我一直和长公主有书信联系,所以当然知道这些。这些从前无人留心,但你夫妻随荆王一起下江南的消息传出之后,江南震动,我这小桃源自然而然就被人盯上了,更何况还有奸细在……”

见毕先生说出奸细二字时,不但声音低沉,而且整个人露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惘然,陈澜心里立时冒出了一个猜测,但思量再三还是没有开口追问。然而,站在门边上的柳姑姑却是神色震惊,交错在身前的双手竟是紧紧捏在了一起。

“毕先生您既然都已经开门见山说得这般详尽,我倒是有一事相询。今天梁家的情形您也是看到了,先生既然寄住在此,为何不帮梁家解决这困局?”

“这哪里算是困局,顶多算是麻烦。一个致仕的知府,在扬州这样世家豪富云集的地方,如今一下子飞黄腾达,当然有无数蜜蜂犹如嗅到蜜糖一般死死纠缠上来。荆王这人从前不显,已经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若是他的岳家再让别人绞尽脑汁还是油盐不入,还不如让人看轻一些。再说,荆王殿下也不会怕这个。”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顿。

“荆王殿下上一次下江南的时候,整个江南地界几乎没人知道,我也只见过他一面。我是经历过上一回的人,实在没想到皇上那样的性子,竟然能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皇子。他和从前那些星星念念只惦记着皇位的天潢贵胄们不同,头脑清晰判断明确,却偏偏是玩世不恭洒脱不羁的性子。若是从寻常人看来,大约是最没希望入主东宫的,可他第一次来,皇上挑中派往江南的那几个年轻官员,他没表露身份就巧妙扯上了关系,而富户那边他也颇有所得,回去的时候方才满载而归。回京之后他再次下来,则是干脆拉尊夫和萧世子玩起了金蝉脱壳……时运极佳,人运更佳。”

见毕先生一副笑吟吟的模样,陈澜终于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毕先生从前也许算无遗策,这一次却算漏了一点……荆王殿下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所以直接送了一封信来,让我解决梁家这麻烦,您现在还当他无所不能?”

“你?”

盯着陈澜看了好一会儿,毕先生终于大笑了起来:“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他倒是奸猾得很县主,啰啰嗦嗦说了这许多,只是想让你心里有个预备。万一有人和你接触,你也不至于一无所知。好了,眼下才是最要紧的事,请县主伸出右手,容老夫给你诊一诊脉象。”

刚刚听了这许多隐秘事,此时陈澜虽是把右手搁在那腕枕上,可心里却不可避免地胡思乱想了起来。她这心不在焉的神情落在一旁的柳姑姑眼里,免不了引来了这一位的无奈摇头。这位侍奉过皇后的前坤宁宫掌事宫女,不由自主地挪上了前头去,竟是几乎紧挨着陈澜身后站着,脸上满是关切。

毕先生却不像别人诊完了右手再换左手,而是就这么一直沉吟了一盏茶功夫,随即才抬起了头,结果正对上了柳姑姑那焦躁的目光。愣了一愣之后,他就长叹了一声:“我这半辈子虽然并不以医术闻名,但几十年间陆陆续续却也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只精研妇科,却还是缘于皇上当初曾经将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托付给我之后。只可惜,当年棋差一招,没能挽回。而去年皇后过世,我亦是不曾赶得及……”

他说到这里,陈澜身后的柳姑姑终于忍不住了,脱口而出道:“毕先生,当年皇后娘娘毕竟是发现得晚,那亏虚难以填补,如今夫人却是正当年少,但使好好补益元气,总不至于再重蹈覆辙的对不对?夫人身上还有皇上的亲笔信,望您一定要设法,否则别说是在京城的皇上,就是在天上的皇后娘娘也不能安心……”

陈澜这时候方才恍然惊觉,见毕先生似乎有些踌躇,想起了林御医的诊断,那几个京城名医的直言不讳,她立时竭尽全力平息了心情。

“柳姑姑,不要说了。医者父母心,可当病人的,却总得配合大夫,哪有这样迫人的道理?”说完这话,她就看着毕先生说,“不瞒先生您说,我在京城时,林御医曾经瞧过数次,后来也自己去看过坊间几位名医,所以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管情形怎么不好,还请先生您明言,我和外子也能有个心理准备,该打算的事情少不得打算起来。”

看着陈澜那清澈的眸子,毕先生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皇后。那时候,她几乎也是说出了相同的话——那一次皇后得知自己很难受孕之后,在数日静养之后就把当时只是婢女的武贤妃送到了皇帝房中,继而又坚定否决了下头人撺掇的留子去母,反而对武贤妃以诚相待。可那个孩子终究是遭了人暗算,而皇帝即位之后,皇后拼尽全力生下的那个女孩儿因为先天不足,终究也没能活下来。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县主还年轻,并不是不可设法,三五年间调养好了,应当还是问题不大。只是,凭县主这样的身体,只可一,不可再。”

前一句有希望让柳姑姑露出了十分喜色,但陈澜更留意的却是后头那“只是”二字。当听完了后一句时,她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毕先生的意思是……我最多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么?”

“为县主你自己的福寿计,其实最好是不要勉为其难。但若是保养得宜,生一个应当还不至于有太大损伤,若是再……那就负担太大了。”

“我明白了。”点点头之后,陈澜便离座而起,冲着毕先生深深裣衽施礼,“不管怎么说,多谢先生给了我一个希望。”

“县主言重了”毕先生连忙站起身来退了一步避开,随即犹如喃喃自语似的轻声说道,“当年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也希望如今能弥补一二……。”

今日原是被荆王胁迫着管闲事来的,但阴差阳错见着毕先生,虽是得了许多要命的消息,可更得到了一个比预料中好得多的诊断,陈澜只觉得满心轻松。更让她又惊又喜的是,当柳姑姑催着毕先生写方子的时候,这一位竟是莞尔笑道:“还写什么方子,我总不成一直叨扰在梁府不走,再说骏儿都在偶园,我这个当爷爷的总不成把他一个人丢在那儿吧?”

“毕先生您是说……您是说要跟我们回偶园?”

见陈澜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赫然是掩不住的喜色,毕先生便点了点头:“萧世子虽说不曾见过,可料想天下要找第二个性情如荆王殿下的人,总是不那么可能了。既如此,他接下来要露面的场合太多,有个人帮衬帮衬也是好的……说起来,荆王殿下真是好算计”

这一句好算计,直到陈澜向梁府主人梁文道谢告辞,又留下柳姑姑陪毕先生悄悄上车,自己带着长镝红缨,预备到后头去梁老太太和梁太太那儿敷衍敷衍时,方才突然之间反应了过来。那个家伙让她走这一趟,难道不单单是为了让她帮忙解决难题,而是指点她找人?

不可能吧……要真是如此,那荆王就不止是算无遗策,而且是多智近妖了

耽搁了这许久,陈澜情知赏花应当已经差不多了,就让虹霓带路径直去往正房。果然,一进屋子,她就看到人一个不少都在这里。瞧见她进来时,上至主人梁老太太和梁太太,下至一众宾客,全都是满面笑容地趋前相迎,绝口不提她刚刚突然消失的事,待她不动声色地解说让虹霓带着四下里逛了一圈,又去拜见了梁老爷,梁老太太就笑了起来。

“县主实在是太客气了,论理该是他来拜见您才对。对了,午饭已经预备好了,不若这会儿就开宴吧?”

因着之前那一遭会面,陈澜此时心情大好,哪怕是想着要和这么一帮人再一块用午饭,心头的抵触和懊恼也已经少得多了。可仿佛是印证了那句筵无好筵会无好会的俗话,饭才吃到一半,下首两位姑娘不知道为何拌起了嘴,而这边长辈们还没来得及呵斥,外头就有人匆匆跑了进来,道是刘家说是家里有要事,派了人过来接人。尽管宾主都有些莫名其妙,但自然该走的还是赶紧告了辞。可紧跟着,其余几家也都或是派了妈妈来接人,或是自家兄弟亲来,总之一顿午饭尚未用完,刚刚还高朋满座的屋子里就只剩下了陈澜。

这突如其来的变数让梁老太太和梁太太都是有些措手不及,因而陈澜饭后告辞,婆媳俩自是二话不说亲自把人送到了门口。眼看着陈澜一行人上了车去,两人才你眼看着我眼,脸上满是狐疑。好一会儿,梁老太太才低声对媳妇吩咐道:“派个人去街上打听打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还有,再去你老爷那里问问,之前杨夫人过去都说了些什么。对了,虹霓……虹霓你过来,之前杨夫人去见老爷是怎么回事”

且不说梁家是怎样的光景,马车驶出了梁府,陈澜看着对面坐着的毕先生,忍不住看了看一旁满脸不安的柳姑姑,因笑道:“若万一有事,咱们这前头一辆车毕竟没人敢查,后头一辆就说不准了。毕先生不是外人,按年纪来说更是长辈,同车又有何妨,姑姑安排得很好。”

毕先生瞥了一眼柳姑姑,见其这才释然,不禁莞尔:“县主的性子倒是真正和安国长公主如出一辙。其实是我请她这么安排的,刚刚各家突然接人走了,想来是有什么消息,亦或是发生了什么事,反倒是梁家因为素来不兜搭外事,所以并不知情。路上若有什么意外就不好了,就让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头子蹭一蹭县主的车吧。”

陈澜也觉得适才梁家那番变故来得突然,只这会儿人在车上消息太少,一时半会也分析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当下自是和毕先生又谈笑说了一会儿别的。直到这一路时走时停,从窗帘缝隙中甚至能看到街头盘查日趋严格,她不禁大为生疑,等到了城门口时,外头的喧哗为之更甚,可没过多久,外头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夫人。”

辨认出杨进周的声音,陈澜看了毕先生一眼,随即到了窗边打起了一些帘子。见杨进周一身戎装站在外头,她讶异地挑了挑眉,可随即耳边就钻进了一句低沉的话语。

“既然遇着你正好,我就不派人送信回去了,你对那边言语一声,就说刺客主使已经都拿到了。”见陈澜满脸的不可思议,杨进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继而轻声说,“放心,我说拿到了,就是真的拿到了,接下来正好合着那信上的吩咐大干一场。具体的事情回头我再对你说,城里刚刚就闹腾了一阵,为了以防万一,我拨五十个人护送你回去。”

“嗯。”陈澜点了点头,随即凑近前去对丈夫嫣然一笑,“你既是马到功成,我也有好消息给你。毕先生人就在车上,我带了他回偶园,有什么事等你回来再说。”

杨进周愕然看着巧笑嫣然的妻子,直到那只手伸出来对他招了招,旋即窗帘倏然落下,他才反应过来。眼看着几十个人簇拥着马车徐徐驶离了城门,他不禁眯了眯眼睛,刚刚那一丝笑容顿时更深了。

他就知道,城中内外整肃一清的时候,毕先生就该出来了

PS:感谢那位书友的提醒,前头的古筝应该是古琴,我只查到高山流水是筝曲,没想到这曲子是有筝曲和琴曲版本的……

感谢大家的鼎力相助,追上啦,现在终于站上了第五,耶谢谢各位每一票支持,每一块打赏,还有几乎天天报到的forever0808同学……积沙成塔,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木有现在的成绩,让我们共同冲冲冲吧^_^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迎亲第一百九十四章合纵连横第两百零一章 同心同德第九十二章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十八章 伴当(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心高眼阔第八十九章 一丘之貉,本性不同第四百一十四章 群英会的落幕第二百四十七章 借力,知己第四百零九章 亲戚,利益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十一章 沉着第一百七十四章 御赐分众人,高声传大捷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烛(中)第429章 姑嫂,大捷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善不可欺!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长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第428章 弟妇,分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喜事第五十一章 贵人(上)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一章 重生第四百零三章 群英荟萃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八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祸?福?第一百八十七章 应对和妙计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第八十二章 寿礼被毁第一百四十二章 淮王拦路,双英解围第二百七十一章 寒冬里的春光第四百九十五章 重拳(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喜庆,夫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借力,知己第三百九十九章 玲珑心思有谁知第四百零六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名门内斗,翩翩而来第三百四十八章 除夕夜,团圆年第三百零二章 小别胜新婚(上)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十九章 王府盛会(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云开雾散终有时,帝妃闲坐话千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聘第三百四十五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457章 心如铁第二百六十一章 添箱(下)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十六章 纷乱第四百零三章 群英荟萃第八十九章 一丘之貉,本性不同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次交锋,小占上风第490章 博弈(三)第487章 决裂(五)第491章 博弈第500章 离间(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叹如画江山,谁可争雄;看夫唱妇随,何家无忧第两百一十章 鸿雁传书第三百七十三章 贵子,临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君心莫测第三百七十三章 贵子,临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知心知意,暗渡陈仓第一百五十二章 黄榜之下说传胪,隔帘难阻心关切第六十九章 放权背后,危机隐伏第一百一十章 图穷匕见(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万乘之君,知人之明第五十六章 谁人良配第一百三十六章 云开雾散终有时,帝妃闲坐话千金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善不可欺!第六十二章 婚约(下)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第三百四十章 恩渐消陈瑛失意,风雪夜大局已定第五百一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分家(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金为说客(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祸?福?第一百五十六章 肃杀缤纷游园日(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冲冠一怒,事有蹊跷第三百四十章 恩渐消陈瑛失意,风雪夜大局已定第四百三十四章 儿女亲家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二十一章 世仆(上)第一百一十章 图穷匕见(上)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十五章 婚事第427章 消弭无形第一百九十三章 百日祭,赏功勋,赐婚来!第452章 分家(三)第九十五章 帝,后,妃,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千金为说客(上)第三百六十章 幸福,金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家骨肉阋墙,堪配肱骨大臣第五十六章 谁人良配第四百零一章 从天而降第九十一章 幼弟说皇子,长姊生疑窦第七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479章 逼王(二)第五十章 旨意(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明暗虚实,我心弥坚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四十三章 惊心(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祸水东引,家书万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情深不寿,交浅言深第489章 博弈(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连消带打,立足根基第二百三十三章 默契第四百章 蓄势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二十二章 世仆(下)第七十三章 见微知着,庄园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