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洛阳隐,家信疑

“没想到这宇文部的人,就如此走了。”

第二次面见陈止之后,莫浅浑回去与同来的宇文族人商议了一番,第二日便告辞离开,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刚刚抵达蓟县的佟海不由感慨了一句。

但感慨过后,他马上收拾心情,将这边的情报整理完善,纪录了这群人离开的方向和路程,安排了人继续跟进,就回去给陈止报信。

他抵达陈止这边的时候,已将信息情报总结好,递交上去。

陈止拿过来一看,点点头,道:“莫浅浑他们这次回去,应该能说服宇文逸豆归,如果不能,那也无妨,只要扼守住幽东,整个幽州依旧安稳,能多他一个宇文部为刀刃自是好的,就算没有,也无伤大雅,无非是多费点功夫。”

说着,他把那封情报书放到了一旁,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你这次来,主要的原因,是草原那边的情报反馈回来了,如何,对棘城与屯城的一战,他们有何看法?是否开始刺探平兴炮的来历、所在了?”

佟海一听,正色回道:“正如主公所料,草原上的几个大小部族,都往代郡派遣了新的探子、细作,我们突击搜捕,抓住了几人,一番拷问,问出了这些人的目的,确确实实都是专门针对平兴炮进行探查的。”说着拿出了一本文册,递了过去。

陈止接过来翻看几眼,说道:“既是突击,那过去掌握的细作据点,必然要被扫荡不少,那些背后的人以后有了警惕,要重新开辟新的隐秘据点,探查起来就更难了,苏辽身上的担子可就更重了。”

“确实如此,”佟海也有些无奈,“苏师为摸清这些暗地里的据点,前前后后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找到后没有立刻端掉,而是控制起来,严密监控,一方面是掌握两边的通信内容,另一方面,也是留在关键时刻能一举而下,不过老师也说了,平兴炮乃是国之重器,影响北地安宁,绝对不能有半点疏忽,所以还是动用了暗子,将那些探子拿下来了。”

“这个判断倒也不错,”陈止点点头,注意到佟海脸上的担忧,不由笑道:“看你的样子,其实还是不放心,担心平兴炮的隐秘被人看去,是也不是?无需这般担忧,其实平兴炮与单梢砲不一样,外人很难掌握,强行研制,只能白白耗费财力,”

佟海老老实实的说出了担忧:“但这般利器的威力太大了,这次我们审问的细作,不光有北地部族的,还有周边诸势力的,匈奴人、江都王、石勒,乃至朝廷的探子都按耐不住,反复打探,不过相较于草原势力,其他各方只是道听途说,没切身体会,比不上草原势力热切,但也有不少人意识到危险了,尤其是那石勒!”

陈止听到这里,表情也不由严肃起来,他打断了佟海的话:“说说南边几个势力的反应吧。”

佟海这次来,本就有通报的打算,立刻如数家珍的道:“南边的几个势力,包括朝廷在内,得知了慕容部所谓的天雷之事后,都是将信将疑,大部分以为是单梢砲所为,只有石勒最为着紧,此人最近停了攻势,暂缓了对河间国的攻伐,转而挑拨河间王与祖太守关系,并且调动兵马,我们在石勒麾下的探子传回消息,说他很可能要放弃攻伐冀州东,转而攻击南部,战略目标,可能定位在邺城!”

这个消息其实陈止早就知道,他借着派遣细作的空隙,安排了一个十二生肖折纸在石勒那边,但折纸的活动范围有限,最多了解石勒周围情况,对各处战况不够清楚,就需要密谍司作为补充。

“他真要有心攻邺的话,就得面对朝廷的反扑,何以这般托大?过去在冀州闹出阵仗,甚至围了赵王,但冀州本就乱,在朝廷看来,不过是乱上加乱,没有扩大范围,可邺城不一样,自古便是重镇,乃是人口、钱粮汇聚之地,为北方支点,一旦被威胁,朝中就算各方拉锯,也要暂时放下成见,联合起来应对。”

陈止眉头皱起,这方面恰好是他欠缺的情报,虽知道石勒的打算,却不怎么清楚判断依据,因为石勒还不算一个真正坐镇重要的君主,时常亲自外出打仗,这就限制了折纸的跟踪。

“以石勒过去的行动来看,此人不该这般急切,除非是南边发生了什么变故,让他觉得是个机会,这才行动,只是……”

朝廷那边,陈止同样安排了细作与折纸,关注着洛阳动静,不过洛阳毕竟是都城,守备森严,不乏善于反谍的,所以这情报网络展开有限。

至于十二生肖折纸,自随皇帝从关中回到宫中,也开始减少活动范围,避免被皇宫里负责巡查的人发现端倪,因此能够传递回来的消息,就局限在皇宫范围。

“莫非,皇帝已经被彻底蒙蔽了?所以我的折纸也不知道外界变化?”

陈止想着,另一边,佟海则道:“南边确有变化,便是宗室内乱,广汉王、甘陵王身死之时,逃出洛阳的长沙王领兵攻伐洛阳,据说已经逼近都城,而江都王却忽然病倒,朝廷本要调动江都王过去抵挡的,结果他这一病倒,不得不调动青州兵马过去,整个局面十分混乱,恐怕没有心思顾及石勒进逼之事了。

陈止听罢,沉吟起来。

“皇宫里的折纸能触及的消息,其实就是皇帝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范围,结果皇帝、皇宫里都不知晓这些,莫非真被蒙蔽起来了?皇帝完全被那晋王架空?可就算如此,连叔祖都没有提醒我,嗯?”

忽然,陈止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这次先攻王浚,又出塞威逼慕容,期间几乎没怎么关注过杨家、陈家从京城传来的消息!

“洛阳城里最近可有书信传来?可曾提及这些?”

佟海的脸色严肃起来,说道:“正要向主公禀报,这也是属下此来的一个原因,这些天来,洛阳来信未曾断绝,但多数只话家常,并未通报任何消息,而隐秘渠道那边,已经有近半个月,没有消息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陈...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骗我!第九十五章 品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茧自缚为哪般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还有一本!第五十一章 我优势很大!第六百三十六章 胜讯佐刀落人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为此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阳文章第一第一章 新汉第十二章 诫乃疑,仇当静第九十四章 咳,本将早有预料第一千零四章 要么现在投降,要么……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动,当快刀斩乱麻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来,冀州之势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进则撺基掇业,退则为王前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八百三十一章 还没开战,就走投无路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问君可曾注典籍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万般皆空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当贵!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换识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问广宁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六百零九章 砲与毬,初显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后悔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贼尚且不敢攻幽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称宗师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国尚且不可挡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后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梦谁先觉,春秋四季枕第一百六十四章 给我留下来吧!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陈...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丧,从长计议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五十六章 为民除害,只争朝夕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万般皆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旧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两王同念,尚书尴尬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长生观气第九百八十四章 钱财行之道,犹胜囤于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边荒草,今日众星拱月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廊抚琴者,可为我婿第五百三十六章 种猜忌心,待风声起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进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晓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则缚,攻其强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头第五百零二章 长安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正请陈止,快马出洛阳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杰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为,而郡王可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杀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窑有白釉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岂能尽两全